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会计主体是理论上的一种假设,用以界定会计管理的空间范围。目前,我国会计管理已形成企业会计、政府会计、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三足鼎立”的格局。对此,各方面基本赞同。但是,对政府会计管理的范围和会计主体界定的标准,对政府会计与其他两类会计管理的边界线如何划定,理论界和实务界都有不同看法。为此,我们就这个难点问题,作些分析,提出解决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政府会计对固定资产的核算尚不完善。在会计理论上,对政府固定资产的概念、核算范围、核算主体、核算方法均有许多值得探讨的地方;在会计实务中,存在很多政府固定资产没有得到核算、固定资产的信息缺少应有的披露等问题,导致目前政府会计提供的政府固定资产信息不完整、不真实,影响了信息质量。我们对政府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进行研究,希望为进一步改革政府会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根据行政单位存在几种基本资金运动需执行几种会计制度的实际,以及财政机关对行政单位会计的要求,首先提出会计主体与会计主体单位相分离并对二重新定位,然后从行政单位会计主体的范围和对其核算的账务组织两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4.
成龚 《理财》2004,(8):18-19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制度是我国会计管理体制的一项重大改革。会计集中核算制。就是在本级政府的财政部门设立会计集中核算中心。在坚持会计主体不变的前提下,按照单位资金使用权、财务自主权、支出审批权“三权”不变的基本原则,实行“集中管理、统一开户、分户核算”的办法,将各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纳入会计集中核算中心,集中办理单位的资金结算、会计核算业务,并对其经济业务实行会计监督。会计集中核算制的实行。对承担审计监督的审计机关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使得审计机关多年来探索总结的一整套审计技术、方法不再完全适用。  相似文献   

5.
一般认为,会计主体是指会计对象的空间范围,它有别于法律主体。会计主体的独立性是指其财务上的独立性,而与其法律上是否独立无关。研究建立我国的政府会计管理模式,必须首先明确政府会计的空间范围,即政府会计应当涵盖那些部门和机构。  相似文献   

6.
王元凯 《理财》2004,(3):42-42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可以强化预算执行和资金的有效使用,严格会计监督,发挥会计的扩展职能。变预算管理的各自核算为“中心”集中核算,变分散会计监督为集中会计监督。由此给行政事业审计工作也带来了新的课题。笔者在此结合审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会计理论,对如何加强会计核算、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提出一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7.
田天  赵倩 《财会学习》2012,(2):68-70
会计制度是指由政府部门、企业单位通过一定的程序制定的具有一定强制性的会计行为准则和规范。而会计核算也称为会计反映,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尺度对会计主体的资金运动进行的综合反映,它主要是对会计主体正在发生或已经完成的经济活动进行的事后核算。中日两国政治制度、经济环境、文化特征等有着明显地差异,因而两国的会计制度与核算亦有着明显的差别。  相似文献   

8.
为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强化会计监督职能,保障会计集中核算的高效、有序运行,省财政厅于2001年5月25日颁布了《安徽省会计集中核算暂行办法》,我县财政部门于2001年9月成立会计核算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在单位资金使用权、财务自主权和会计主体不变的前提下,取消单位银行帐户、会计和出纳,各单位设财务经办员,通过中心,对行政事业单位财政性资金集中进行会计核算和实行会计监督。  相似文献   

9.
财政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障工具和基础条件,政府会计作为财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防范财政风险、全面实施绩效管理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新的政府会计制度打破了政府会计的单一预算会计体系,建立起了“双功能”“双基础”“双报告”的核算方法。新的政府会计制度与传统会计制度比较,其改革内容变化较大,会计信息内容更加丰富,扩大了资产负债的核算范围,明确了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和摊销,统一了政府单位会计制度,能更完整、准确地反映单位的财务信息和预算执行信息。在大数据和信息共享时代,各级政府部门及相关单位要加强信息化建设,开发完善会计信息系统,提高政府办公运行效率,为政府会计制度改革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传统会计的会计主体假设又称会计实体假设,是指会计为之服务的特定单位,主要是指会计处理的数据和提供的经济信息不是漫无边际的,而是严格限制在每一个在经营上或经济上具有独立性的单位内,只有这样才能明确会计的核算范围,才能独立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企业的投资者和债权人以及企业管理人员才能可能从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中得到有意义的会计信息,从而作出有关决策,而在知识经济时代,以知识为基础的信息革命不仅突破了地域空间对经济交往的限制,而且使企业组织之间的界限不再象工业经济那样清晰,虚拟公司的出现,使会计主体不仅仅局限于显示生活中“实”的物理空间,还对应用于网络中“虚”的媒体空间,媒体中的“虚拟公司”使企业的空间范围能够根据迅速变化的市场灵活地重构和分合,使会计主体成为一种新型的“相对会计主体”,一个“相对稳定”的网上组织,会计上对虚拟企业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计量及有关记录的报告,都应适应这个特殊主体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会计集中核算是在保持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体制、理财机制和会计主体法律责任不变”的情况下,将其财务活动与会计核算相分离,撤销其会计机构和银行账户,由会计核算中心负责统一集中办理资金结算和会计核算,并对会计资料和会计档案进行集中核算的一种管理活动。会计集中核算是地方财政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为之服务的特定对象。一般而言,任何独立的经济实体都可以构成一个会计主体。会计主体确定了会计工作的特定空间范围。因此,研究政府会计改革问题,必须界定政府会计的主体。  相似文献   

13.
关于会计主体问题的若干思考罗四维,康振文,成瑞珩目前理论界对会计主体问题的认识并不完全一致。为此,我们提出一些看法,以期共鸣。一、会计主体究竟何指(一)关于会计主体理沦的几种提法。1.会计主体是能动的认以和改造会计客体的“会计人”。2.单独进行核算的...  相似文献   

14.
政府会计主体是政府会计理论框架构建的重要前提,也是我国未来政府会计改革中需首先解决的基本理论问题。笔者认为,政府会计主体由两个主要因素决定:政府主体的范围与政府会计核算的对象。本文拟在梳理西方权威机构对政府会计主体有关观点的基础上,从上述两个方面探讨我国的政府会计主体。  相似文献   

15.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进一步明确了会计责任主体和该法的执法主体,增强了可操作性,这对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财会集中核算是在纳入财会核算中心集中核算单位的资金使用权、财务自主权不变的前提下,由财会核算中心集中办理各单位的具体会计核算和监督业务。核算中心对各单位的财务收支采取“集中管理、统一开户、分户核算”的办法。纳入财会集中核算的单位一律取消会计岗位、撤消银行帐户、其各项资金的收付和结算以及日常会计核算监督、会计报表编制、会计档案的管理等工作,统一由财会核算中心办理和承担。财会核算中心采取柜台式对外敞开办公,银行可在核算中心设立服务专柜,代替出纳职能。实践证明,财会集中核算有其独有的特点及优点。  相似文献   

17.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是国库集中统一收付制度的基础性环节。完善这一制度对于提高会计工作质量,加强会计核算,强化会计监督,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进一步落实政府会计主体公共受托责任,均具有重要意义。该制度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包括会计责任界限模糊、职责分工不明,会计监督、财务控制、实物管理“三位一体”监督循环体系面临挑战,报账员专业素质相对较低而对核算工作效率产生不利影响。对此,应厘清责任界限、建立核算与被核算单位协作机制,建立健全内外监控体系,加强对各单位负责人、会计人员及报账员的财务培训,以完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制度。  相似文献   

18.
一、会计集中核算后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弱化的主要表现 2001年,笔者所在县的行政事业单位开始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具体来说是按照统一会计核算机构、统一会计管理形式等“六统一”原则对各基层预算单位的资金使用进行集中核算。实行行政事业单位集中核算之后,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加强了对财政资金的支出使用监督,增加了预算执行的公开性和透明度,  相似文献   

19.
随着央行会计核算体系的不断变化,目前会计核算呈现出“纵向集中、横向分散”的格局。“纵向集中”是指会计集中核算后,会计主体已不完全对应于行政机构,各级机构层层核算的状况已改变,并趋于集中。“横向分散”是指在同一级机构中,会计核算分散于会计营业、国库、支付结算、发行、行政、事后监督中心等部门。由于“纵向集中”和“横向分散”的格局产生了会计核算的高度集中与部门机构的重新设置等,当前央行会计管理的实际运作情况并不理想,存在的一些问题需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
试论破产会计主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建玲 《上海会计》2000,(2):56-56,55
随着我国企业破产制度的逐步规范,企业因经营不善导致破产将不可避免,适应破产企业的需要,构建区别于传统财务会计的破产会计理论体系,成为会计理论界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鉴于此,本文拟对破产会计主体这一问题作粗浅探讨,以期能够对破产会计理论的研究有所助益。关于破产会计主体,在会计界存在着多种不同的看法,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一元化会计主体说”和“二元化会计主体说”两种。“一元化会计主体说”认为破产会计主体是向人民法院负责的清算组;“二元化会计主体说”则认为“破产企业会计主体和清算组会计主体”两者兼有。笔者认为,之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