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制度变迁是由多种因数所致,是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是内因与外因同时发生作用的结果,是经济矛盾上升到阶级矛盾达到不可调和的地步、革命性的力量促成了制度变迁。制度变迁的选择,本文提出了制度变迁的选择机制。  相似文献   

2.
田山立  龙云安 《商业科技》2010,(16):195-195
制度变迁是由多种因数所致,是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是内因与外因同时发生作用的结果,是经济矛盾上升到阶级矛盾达到不可调和的地步、革命性的力量促成了制度变迁。制度变迁的选择,本文提出了制度变迁的选择机制。  相似文献   

3.
现代物流企业的产生本质上是传统物流企业边界扩大的结果.而激励传统企业边界扩大的主要原因在于制度变迁影响了相对价格,引起了交易成本的节省,此外对分工细化收益与规模扩大收益的追求也促进了企业边界的扩大.制度变迁通过直接或间接影响市场和企业两种组织模式下交易成本的对比,导致在企业内部组织交易的交易成本相对于通过市场组织交易的交易成本的下降,促使企业边界扩大.  相似文献   

4.
周静 《现代商贸工业》2009,21(18):37-38
随着国内关于企业伦理研究的兴起和发展,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企业社会责任已成为一种世界潮流和普遍的价值追求。以企业社会责任为切入点,深入探讨了企业社会责任的源起与发展,并采各家观点,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做了合理界定。同时,从我国企业发展现状出发,对商人社会责任与企业社会责任做了比较,认为商人社会责任的概念更适合我国企业的具体情况,更具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国有企业制度在渐进性的变迁中对企业文化提出了新要求.如何解决新制度体系与国企员工观念、文化上的差异,如何在企业制度变迁过程中构建一套与企业现代化发展高度一致的文化体系,现已成为国有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制度、文化变迁与民营企业的信誉取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市场经济中,信誉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本。本在企业信誉的价值和成本分拆的基础上,剖析了制度环境和化环境对企业信誉价值的影响,认为企业是否选择对信誉进行投资,不仅取决于企业自身的因素,还与社会经济制度类型、制度完善程度以及社会化有关,并结合我国现阶段制度与化特点及其变化趋势,探讨了民营企业信誉取向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中国企业当前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如何建立一个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企业管理制度问题,主要包括体制和机制两个方面。体制是指企业的产权制度,现时正在逐步推进企业转制改革,让国有资本从一般性竞争领域中退出。机制是指企业内部包括人财物等各项管理制度。在企业转制以后,如何搞活机制?这个问题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8.
孔丽萍  钱丽霞 《商业科技》2008,(21):304-304
在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竞争手段日益人性化的今天,人才是企业的第一大重要资源这一观念得到了众多企业的认可,任何可能影响到企业留人的因素都应给予高度的重视。企业员工的高流动率给企业造成了许多不利影响,因而对企业的留人策略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与紧迫。  相似文献   

9.
在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竞争手段日益人性化的今天,人才是企业的第一大重要资源这一观念得到了众多企业的认可,任何可能影响到企业留人的因素都应给予高度的重视。企业员工的高流动率给企业造成了许多不利影响,因而对企业的留人策略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与紧迫。  相似文献   

10.
笔者通过分析不同企业制度的特点,以及在这种企业制度变迁下内部控制的特点变化及原因分析,得出每一次内部控制理论和实践的演进,都无不体现了公司治理问题对内部控制的推动和要求的结论。同时认为必须从公司治理和管理的高度和广度认识和发展内部控制制度,使之适应企业制度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具有深刻的内涵,可以从中国特色、现代企业、现代国有企业制度三个词的本体义、语境义和本质义的演进来深入把握。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是在借鉴现代企业制度一般性制度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中国国有企业的实际情况,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国有企业长期积累的职工民主管理等优秀文化嵌入到企业而形成的制度集合。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建设需要遵循党的领导原则、经济效率原则、民主管理原则和共享发展原则。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的内涵,把握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建设的原则,有利于提升中国国有企业提高制度效率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来看,“现代企业制度”未能从中国自发生成的深层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单一小农经济结构与劳动分工协作发展的滞缓;二是封建专制制度与经济社会生活自由度的低下:三是产权尤其是劳动力所有权在观念和制度保障上的缺失。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近代对外贸易中,华商与洋商的关系在不同时期随着政治、经济、科技条件的变化而有所改变:19世纪四、五十年代,由于华、洋商人各具优势,对外贸易需合作完成,双方由相互"依附"而达成"共生关系";六、七十年代,条约体制确立,贸易范围扩大,华商参股洋商企业,洋商更注意对中国国内贸易施加影响,双方在"合作"中有竞争;八、九十年代,"商战"观念的传播及贸易方式的变革,推动华、洋商之间关系向"市场竞争关系"转变。  相似文献   

14.
关于建立现代国有林业企业制度和管理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宏 《商业研究》2005,(10):87-89
我国国有林业企业现有的企业制度与管理机制已不适应现代林业生产,如市场经济的需要,改革和完善国有林业企业管理机构的组织模式势在必行。要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国有林业企业制度,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科学的资产管理与运营体系,并与国际规范接轨的财务会计换算体系,探索出“适应性强、效率高、成本低”的组织模式如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5.
现代企业营销渠道发展的博弈系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文认为,在营销渠道形成的博弈过程中,存在着流通博弈、需求博弈和供应博弈等三类博弈.博弈分析的结果表明,顾客便利是营销渠道发展的基本要求,企业的发展阶段对于营销渠道的管理有着不同的要求,精确地设计营销渠道成为降低企业经营风险的有力手段,保持营销渠道的灵活性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保证.  相似文献   

16.
国内证券信用交易制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用交易是国外证券市场普遍采用的交易方式之一,在我国《证券法》修订前,信用交易被视为“非法”行为,《证券法》修订后,信用交易被赋予了合法地位。本文认为,我国推出信用交易制度,将进一步完善证券市场运行机制,架起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之间的桥梁,有利于改变我国股票市场“资金市”的特点促进市场的平稳运行,有利于中央银行对股市进行宏观调控,并对证券发行提供有力支持,减轻扩容对二级市场的压力,对投资者、证券公司、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社保基金等市场主体产生积极影响。文章提出,我国的信用交易制度应采取“准市场化”的信用交易模式,建立证券公司信用交易营业许可制度,界定融资、融券交易的证券,设立信用账户、分离账户和特别备忘账户,建立信用交易额度控制与调整制度,建立证券公司资券转融通机制,建立信用交易的多层次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17.
对国有企业来说,宏观职能的承担与企业效率的实现往往很难平衡,对于充分竞争的市场流通领域,通常更是如此。通过对国有流通企业“超市发”进行案例研究,文章归纳提炼出“国有体制”“民营机制”和“先进企业家意识”等构念,并发现在先进企业家意识的黏合作用下,国有流通企业通过实践“国有体制+民营机制”的模式,可以在兼顾宏观职能的同时实现充分的微观效率。  相似文献   

18.
我国民营企业普遍采用家族制管理模式。本文认为,尽管家族管理制度存在许多弊端,但在涉及制度变迁的目标时,却不能笼统地将其否定,而应把民营企业视作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对其管理制度变迁的目标进行细分,对于为数众多的中小民营企业来说,要着手对家族制管理制度进行合理改造;对于大中型民营企业来说,则要建立与本土文化相融合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文章提出,要实现家族制管理向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彻底转变,必须以企业本位的管理文化取代家族本位的管理文化,并在创业者和职业经理人中大力倡导和培养现代企业家精神。  相似文献   

19.
经济全球化进程加深了国家之间的相互依存,各国进行着多边、区域、双边、单边各个层次的全方位政治经济博弈,国际和国内各种因素相互影响,参与各方最终均获得博弈收益。从结果来看,WTO成功地推进了全球贸易自由化的进程,虽然总体而言成员国都获取了收益,但利益分配并不均衡。从各成员贸易自由化的经验来看,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背景之下,其绩效大相径庭。为此,在对美国、欧盟、日本、印度等国在全球多边贸易体制下的博弈策略和效果进行比较的基础上,综述发展中经济体面临的挑战及"反边缘化"努力,提出了中国如何确保从多边博弈中获益。  相似文献   

20.
构建现代产权制度 促进流通企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楚学文 《商业研究》2005,(11):55-57
产权制度改革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流通企业加快发展的重要环节,迄今仍存在资产评估不规范、企业包袱难处置、职工身份难置换、企业改革难深化等问题。要以流通企业做大做强为目标,采取联动机制化解难点,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增强流通企业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