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首先对商誉减值的确认问题进行国际比较;其次介绍我国商誉减值的具体会计处理;最后对我国商誉减值会计在会计实务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2.
我国经济市场出现的并购热导致大额的商誉确认后期出现商誉计提减值问题。2016年百花村并购华威医药产生巨额商誉,使得百花村再一次面临退市风险。本文以百花村并购华威医药为例,梳理并购过程,分析商誉减值原因,提出应对商誉减值的相关建议,为企业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李梦荷 《山西农经》2020,(3):148-149,153
商誉减值导致股价下跌,既破坏了证券市场环境,也显现出创业板上市公司在商誉确认、计量等方面的短板,虚增企业交易并购价值、控制商誉后续计量、调整商誉减值时间点、粗略披露商誉减值信息等现象常有发生。创业板公司多数企业存在未完整披露商誉估值方法、同商誉相关的资产组状况、商誉减值测试依据,信息处理的具体指导准则缺位,商誉减值测试计量方法单一,公司内部控制体系不完善,审计监督不力等影响商誉信息披露的因素,提出了提高商誉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建议,为规范类似企业的会计信息披露,预防商誉大幅减值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企业确认商誉减值的直接原因在于过高的估值溢价与过激的业绩承诺,而企业在连续并购过程中的不合理行为则加剧商誉减值对企业业绩的影响。本文以天神娱乐为研究对象,针对上市公司在连续并购中如何避免商誉减值、减轻商誉减值的影响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褚天扬 《山西农经》2020,(5):88-91,149
近年来,我国企业进行了大量并购重组活动,产生了巨额商誉,也滋生了后续的商誉减值问题。从行为经济学的视角,研究了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2007—2014年的商誉减值问题,探讨了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并购商誉减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商誉减值存在正向显著的影响:在同等条件下,管理者过度自信的企业,存在更严重的商誉减值问题,管理者自信加剧了并购的商誉减值问题。  相似文献   

6.
通过案例分析,从计量方法和业绩补偿的影响因素方面出发,探讨了巨额并购商誉的成因,从盈余管理等角度分析了减值测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对规范商誉会计计量进行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7.
巨额商誉减值信息给二级市场带来不确定因素,尽管商誉减值法存在局限性,但其符合商誉非消耗性资产的本质和决策有用观的要求。在商誉减值的方法研究陷入困境的情况下,为提高商誉会计信息质量,应该增加商誉表外信息披露来弥补表内商誉减值信息的不足,规范商誉信息表外披露的内容,格式化商誉披露的形式,加强商誉表外披露的监管,以提高商誉减值信息的有效性,约束管理者对并购业务承担责任。  相似文献   

8.
商誉及商誉会计一直是会计理论与实务中很具争议的论题之一,在商誉的确认与计量方面,仍然存在着广泛的争议。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全球的并购浪潮风起云涌,而一起成功的收购活动往往会导致巨额的收购溢价。从会计处理的角度来讲,其结果表现为巨额商誉资产的确认以及以后会计期间巨额摊销费用的发生,这导致许多企业在并购以后要报告巨额亏损。举例来讲:时代华纳的并购案中,140亿美元中的80%是为商誉而支付的。即使选择了长达40年的摊销期限,时代华纳每年所要注销的商誉价值仍要高达2.75亿美元,这导致其在并购以后的第一年报告了2.17亿美元的净…  相似文献   

9.
有关商誉处理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由于商誉在并购价值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因而其会计处理也更加引起人们的注意。其中,美国在这方面做出的变化最大,并对各国商誉会计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本文就英国、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以及美国在商誉方面的研究进程作一简要介绍和比较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其对我国商誉会计处理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由于商誉在并购价值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因而其会计处理也更加引起人们的注意.其中,美国在这方面做出的变化最大,并对各国商誉会计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本文就英国、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以及美国在商誉方面的研究进程作一简要介绍和比较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其对我国商誉会计处理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企业并购案例的日益增多,特别是国内知名公司在国际化进程中的跨国收购,如新近发生的联想收购IBM业务、TCL收购汤姆逊公司彩电业务等,都大量涉及收购溢价或商誉的会计处理问题,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将会极大地影响收购方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本文结合国际及美国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探讨我国商誉资产的会计处理问题,并呼吁我国会计准则制定部门应尽快单独制定<企业会计准则--商誉资产>,以规范企业并购过程商誉资产的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12.
2013—2015年是传媒行业并购热潮期,发生并购重组的交易次数仅在三年内由69起增加到193起.但并购热潮期过后却迎来集体减值,自2018年底商誉减值准则发布后,近50%的传媒行业公司纷纷进行减值测试,当年同行业商誉减值规模高达411亿元,大约占行业资产减值总额的70%.商誉减值的大规模爆发会加重公司后续经营负担,为...  相似文献   

13.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要求上市公司于2007年1月1日起开始执行。与我国现行准则相比,新准则有了较大变化,与国际会计准则更加趋同。本文分析我国会计制度关于合并商誉的确认与计量有关规定的变迁,并介绍合并商誉后续计量减值测试产生的历史背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企业并购案例的日益增多,特别是国内知名公司在国际化进程中的跨国收购,如新近发生的联想收购IBM业务、TCL收购汤姆逊公司彩电业务等,都大量涉及收购溢价或商誉的会计处理问题,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将会极大地影响收购方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本文结合国际及美国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探讨我国商誉资产的会计处理问题,并呼吁我国会计准则制定部门应尽快单独制定《企业会计准则——商誉资产》,以规范企业并购过程商誉资产的会计处理。商誉的概念在我国一直存在着争议,但普遍认同的商誉是能为企业带来超额赢利能力的资源,它是一项资产…  相似文献   

15.
李琳 《山西农经》2017,(13):112-112
商誉问题一向是学术界和实务界重点探讨的话题。我国目前尚未有专门介绍合并商誉的准则,而美国对于合并商誉的介绍比较完善,因此,相较来说,美国会计准则具备重要借鉴意义。对比中美两国关于合并商誉的确认和计量会计处理方法,发现我国会计准则中对于商誉处理的不足与缺陷,并通过借鉴美国商誉处理上的可取之处,从而对我国会计准则的完善提出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银行理财产品数量和种类不断增加,成为银行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大影响着银行的经营状况。本文在系统整理了各大上市银行理财产品的处理方法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理财产品会计处理的种种不足,并相对应的提供了具体的建议。本文认为当前银行理财产品的会计处理中存在以下的问题:依据的准则本身存在局限性、不符合相关会计准则、银行理财产品的会计处理加大了对银行相关指标的监管难度、表外处理的理财产品风险极大、没有从账户上将理财业务单独区分、对其会计处理缺乏足够的披露、对理财产品会计处理的监管不足、资产负债与收益不匹配。对此有必要从规范理财产品会计处理、加强信息披露和监管方面入手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17.
我国资产减值会计相关规定的制定正在向会计标准国际化的方向迈进。2005年7月《企业会计准则第xx号———资产减值》(征求意见稿)的颁布,是资产减值会计发展的重要里程碑,而确认是会计程序中的第一步,所以将《国际会计准则第36号———资产减值》与美国会计准则、我国征求意见稿在确认方面的相关规定进行认真研究和比较,可以促进我国资产减值会计理论和实务的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资产减值准则为资产减值会计的实务处理提供了详尽的应用指南,在旧准则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准则的计量标准、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但是,在新准则具体应用中,依然存在可收回金额、折现率难以确定的问题,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的规定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客观性产生影响等问题。本文阐述了新资产减值准则的特点,通过对其在具体实施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指出了资产减值准则理论指导实务进一步完善的必要性和发展的趋势。旨在解读资产减值准则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提高资产减值准则的规范作用,以期对资产减值会计更加准确地进行操作。  相似文献   

19.
资产减值准则为资产减值会计的实务处理提供了详尽的应用指南,在旧准则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准则的计量标准、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但是,在新准则具体应用中,依然存在可收回金额、折现率难以确定的问题,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的规定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客观性产生影响等问题。本文阐述了新资产减值准则的特点,通过对其在具体实施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指出了资产减值准则理论指导实务进一步完善的必要性和发展的趋势。旨在解读资产减值准则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提高资产减值准则的规范作用,以期对资产减值会计更加准确地进行操作。  相似文献   

20.
企业并购带来的商誉减值风险是当今资本市场最重要的问题之一,给上市公司未来经营带来巨大隐患.本文以宝鼎科技收购上海复榆后计提巨额商誉减值为案例,分析发生巨额商誉减值的原因,并从监管部门和企业自身两个角度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