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于多年计划经济的桎梏,不少国有大中型企业在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面临严重的亏损.与之同舟共济的商业银行也背着沉重的包袱,严重阻碍了正常经营."清收活化不良贷款,卸下沉重包袱",已成了工商银行生存和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区农行正面临改革发展新形势和金融同业的激励竞争。我区农行主体业务信贷资产的优劣,关系到自身财务状况的好坏,以致关系到未来发展的兴衰、成败,因此,全行上下要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强化信贷管理,降低不良贷款,努力实现我区农行信贷资产量的明显好转。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我行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善于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工作的要求和总行的安排部署,把提高资产质量放在重要位置来抓,相继采取了一些措施,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信贷资产中不良贷款占比较高,贷款结构不够合理,贷款投向较为分散,集约化程度较低,经营包袱重,潜在风险大的问题仍然存在。这些问题的产生,有客观方面的因素。山东是国有企业比较集中的省份,历史包袱比较沉重,在转轨改制过程中承担的改革成本要多一些。不良贷款的增加同时也反映出信贷经营管理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由于多方面原因,信贷资产质量低劣、不良贷款居高不下已成为制约农信社改革发展的“瓶颈”.如何提高新增贷款质量,彻底解决不良贷款“前清后增”问题,亟待关注.笔者认为,农信社要在努力清收存量不良贷款的同时,应把持续提高新增贷款质量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通过不断优化信贷结构,提升信贷管理精细化水平,积极应对同业竞争,促进农信社稳健经营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多年来,由于自然、社会、经营等因素的影响,再加上农村信用社本身贷款决策失误等原因,导致了大量不良贷款沉淀。面对巨额的不良贷款,依法收贷逐渐成为降低不良贷款的重要手段之一。伴随着不良贷款的下降,抵债资产也在逐年增多,其管理出现了两难选择,使一些农村信用社陷入了弃之可惜、食之无味的窘境。一些抵债资产不但没有起到规避信贷风险的作用,相反,却成了农村信用社的又一个包袱。这种状况下,不仅使部分收贷成果化为泡影,而且也严重影响了农村信用社信贷资产的流动性、效益性。因此,加强抵债资产的管理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6.
周雄 《福建金融》2000,(5):26-27
在经济欠发达的闽北山区浦城,一个仅百十号人的县级支行-中国建设银行浦城县支行,依靠自身的艰苦努力和奋力拼争,不仅在当地激烈的同业竞争中站稳了脚根,而且全面拓展了各项业务。到2000年3月,新增贷款占比位居当地同业第一;贷款利息实收率达94%,不良贷款率控制在1.06%,创该行历年最好水平。该行连续几年盈利,成为南平市建设银行系统盈利最多的县支行。他们的制胜法宝是牢固树立“资产质量是生命线”的观念,把贷款质量视为银行生存和发展的“命根子”,加强管理,着力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  相似文献   

7.
从商业银行自身角度看,风险管理模式在某些方面的不适应和部分机构信贷管理不到位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近些年来,面对经济增速放缓、产业结构调整、国内外需求不振等经营环境变化,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质冒持续呈下行趋势,面临着日益严峻的风险考验与挑战。能否及时遏制不良贷款反弹势头,并保持资产质量的相对稳定,直接关系着商业银行经营效益质量能否继续领跑同业,更关系着商业银行的长远发展和社会形象。  相似文献   

8.
发展优秀客户群是金融同业竞争新的焦点。在当前银行资产比较单一的情况下,货款结构的优劣决定了银行的经营效益和自身赖以发展的基础。选择合适的贷款营销策略,既是适应金融市场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的客观需要,也是商业银行尽快提高信贷资产质量的现实要求。本文...  相似文献   

9.
不良贷款问题是当前银行业市场化进程中的一大包袱,是商业银行经营困难的根本所在,甚至危及基层商业银行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加强不良贷款降比工作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0.
丁晖 《浙江金融》2005,(5):32-33
2005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工作正式启动.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作为试点单位,将分别进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试点.在此消息公布后,银行将此作为扔掉不良资产的包袱的良好契机.绝大多数人都把它看做是商业银行处置不良贷款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欠发达地区农业银行业务发展战略构想刘晓红崔中民李相辉一、业务经营问题探析(一)不良贷款占比居高不下。1.不良贷款的客观成因。一是企业历史包袱沉重,产品结构不合理,经营效益差,丧失还贷能力,使农行贷款沉淀,形成风险。二是企业相互拖欠严重,货款回收困难,...  相似文献   

12.
入世后,居高不下的不良贷款率成为影响我国国有银行与西方银行平等竞争的沉重包袱,也是影响国有银行和国际接轨的一个“瓶颈”,为尽快治理不良贷款,对西方银行的一些经实践证明的行之有效的措施可大胆采用,实行业务创新。  相似文献   

13.
信贷资产质量关系银行的生存与发展.近年来,中国工商银行广东省云浮市分行经营效益大幅好转,与全行上下确立资产质量生命论,大打资产质量攻坚战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云浮市分行是工商银行在广东省最后成立的地市级分行,地处粤西山区,经济环境差,历史遗留问题多,包袱重.前几年,全行不良贷款率曾一度很高,封闭利润-1.02亿元,人均亏损16万元,存贷比例高达132.68%,经营中最为突出的是资产质量矛盾.面对这一严峻形势,当时新成立不久的领导班子迎难而上,把资产质量作为"生命工程"来抓,先后制订了《压缩不良贷款四年减半工作方案》、《压缩不良资产工作责任制及考核办法》,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总结创新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办法.  相似文献   

14.
多年来,为了摆脱不良贷款这个沉重包袱,整个农行上下可谓想尽千方百计,历尽千辛万苦,然而,残酷的事实是,不良贷款如同原上之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信贷资产质量始终没有取得根本性的好转。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很重要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业有不良贷款36394.9亿元,不良贷款率为33.62%,占GDP总量达10%,占一年财政收入比重近一倍。不仅已形成商业银行的巨大包袱,而且还酝酿着巨大损失,酝酿着一触即发的金融危机。不良贷款形成的原因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产生的原因,就如何防止不良贷款形成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资产证券化及其在我国银行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产证券化有力地推动了金融和经济的发展,是近三十年来世界金融领域最重要大的创新之一,推行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对我国银行业发展一直面临的不良贷款包袱沉重,银企关系不顺、资产结构单一,资产与负债结构不匹配、经营管理落后,业务发展迟缓等诸多问题的解决具有重大意义,当务之急是要建立一种政府主导型的推进模式,选择重点资产稳步推进,完善相关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17.
目前很多基层商业银行 (下称基层行 )在剥离不良资产后 ,不良资产占比并没有象人们所预期的那样实现大幅度下降 ,一些基层行不良贷款占比仍偏高。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 ,笔者经过调查发现 ,除了外部因素影响之外 ,主要还是基层行在信贷资产风险监管工作上存在很多问题 ,使很多近几年发放的贷款形成了不良贷款。一、当前基层行信贷资产风险监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一 )思想认识不到位。当前 ,随着金融同业竞争的加激 ,很多基层商业银行把拓展信贷业务放在第一位 ,贷后管理则放在第二位 ,基层行的行领导、客户经理、信贷人员把大部分的精力用来…  相似文献   

18.
桐庐县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成立于1954年,截至2004年底,拥有员工429人,下辖13个信用社、1个营业部.2002年,桐庐县农村信用联社新班子成立后,针对规模小、底子薄、包袱重,不良贷款居高不下;员工队伍涣散情绪低落,工作积极性低,凝聚力不强的现实,确定了以人为本抓改革、严格管理促成效的工作目标;明确了"市场定位在农村,信贷定位在农业,服务定位在农民"的经营思想;制定了大力组织存款,加大农贷有效投入,积极清收不良贷款,强化内部管理,加快金融创新,提高队伍素质的工作举措.  相似文献   

19.
今年以来,我行针对支行不良贷款余额大、占比高,经营包袱沉重的现实,认真贯彻落实总分行有关会议精神,把不良资产清收作为全行的核心工作,多策并举,清收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截至6月末,累计货币收回不良贷款本息2668万元,其中:清收五级分类不良贷款本息1030万元,同比多收633万元,完成全年计划的56%;收回清单反映不良贷款1638万元,完成全年计划的149%。[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门孝艳 《金卡工程》2010,14(3):176-176
近几年来不良贷款像一颗毒瘤不断侵蚀着商业银行的资本金和危害着金融界的稳健经营,已经成为影响银行业稳健发展的重要因素。当然,造成现在的结果既有银行自身的因素也有行政方面的外在因素。因此,加强对不良贷款的分析研究,加快对不良贷款的处理势在必行。只有找出产生不良贷款的根源并实施与之相配套的合理措施,才能促进银行业健康平穗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