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从系统论的思想出发,建立包括旅游经济、人口、社会、资源与环境等要素在内的旅游可持续发展系统结构模型。在此基础上,文章分析了旅游可持续发展系统中旅游经济、人口、社会、资源与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内在协调机制以及系统的动态发展过程。研究认为,在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系统中,任何一要素的改变都有可能对系统的状态产生一定的影响,要求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必须重视人口、社会、资源与环境等因素对旅游业的综合作用力,才能使得旅游经济健康快速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从系统论的思想出发,建立包括旅游经济、人口、社会、资源与环境等要素在内的旅游可持续发展系统结构模型。在此基础上,文章分析了旅游可持续发展系统中旅游经济、人口、社会、资源与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内在协调机制以及系统的动态发展过程。研究认为,在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系统中,任何一要素的改变都有可能对系统的状态产生一定的影响,要求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必须重视人口、社会、资源与环境等因素对旅游业的综合作用力,才能使得旅游经济健康快速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统计信息是区域可持续发展中重要的信息资源,涵盖了人口、农业、工业、经济等各类数据.复杂网络理论为统计学研究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如果我们将社会经济系统视为一个演化着的复杂网络,则那些解释复杂网络行为的统计指标会给我们更深刻的分析和理解社会经济系统提供一些有力的思想方法.  相似文献   

4.
侯明扬   《华东经济管理》2008,22(2):132-134
文章借鉴复杂性科学中复杂系统的结构将决定系统的功能与行为的观点,运用复杂网络的研究思路,将企业产品的销售概括为企业产品在销售网络中的扩散行为,并对企业产品在销售网络中的扩散行为进行了描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复杂网络理论时企业营销方法选择的指导意叉以及运用营销理论对企业销售网络扩散阀值进行改进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李刚  王碧含  左远莹   《华东经济管理》2010,24(10):138-142
文章运用文献研究和区域政策比较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在论述社会的可持续开发和发展的历史、理论背景的基础上,从构造和概念体系化的视角将其应用于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借鉴日本等国家的相关研究成果和经验并以此为启示,进行统一性研究及运用指标来分析旅游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之贡献和作用。文章旨在通过对这一问题的探析提出政府和企业的应用战略对策,同时提出通过可持续发展社会的政策、可持续经营的旅游产业清洁化来构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论"。  相似文献   

6.
复杂思维反对还原论,从思考开放系统的本质出发,将主体的能动性、主体间的网络结构以及自组织纳入思维架构,考察系统涌现出的新特质及非线性的演化过程。本文通过对埃德加·莫兰的复杂思维的介绍,结合莫兰由复杂系统研究中被多学科共用的几个主要概念——有序、无序、组织、相互作用——共同形成的二重逻辑下的基础概念架构,引入格兰诺维特的“行动与网络共同演化”视角以及卢曼从“自创生”概念发展出的“社会自创生”理论,以补充基础架构中相互作用与组织的含义。同时,以这一扩充的概念架构具体分析两个复杂社会系统研究的理论范例,重新诠释集中式发电产业体制的建构过程与越南农业制度演进中的农民运动,得到不同于还原论范式的理论解释。本文还提出将中庸之道的动态平衡的概念纳入扩充架构,并尝试将之与格兰诺维特的理论结合,对两个理论研究范例继续做出解释,展示出概念架构进一步拓展的可能性。本文提出的概念架构使作为一种分析视角的复杂思维有所发展,并能补充既往还原论范式下社会科学研究中的简化解释,得到新的发现,拓展社会科学、管理学研究的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7.
环渤海地区旅游产业集群构建与区域整合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目前环渤海地区尚未形成空间结构合理、组织机制高效的旅游地域综合体的现实问题,本文在系统梳理了旅游产业集群的内涵、特征以及环渤海区域旅游整合开发现状的基础上,从环境优势、专业化分工、集群地域性与层次性三个方面分析了环渤海地区旅游产业集群的形成条件,并提出环渤海地区政策制度、旅游要素、市场网络、区域空间整合与协作的模式,以推动环渤海区域旅游整合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开展国内进藏游客教育是西藏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文章分析了国内进藏游客教育实施的背景,提出国内进藏游客教育的实施内容,包括负责任旅游理念教育、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教育、游客不文明行为教育、西藏民俗及基本礼仪教育、西藏特殊区情教育、旅游安全与卫生教育、特种旅游知识教育等七个方面,并归纳出开展游客教育的指导思想与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9.
复杂网络是大量真实复杂系统的拓扑抽象,在组成结构上比规则网络和随机网络更加复杂。在现实经济中,银行业存在大量业务往来,商业银行通过银行间市场、支付系统、场外市场等紧密联系成为一个网络体系,具备复杂网络的基本要素,其拓扑结构与复杂网络模型具有较高一致性。因此,基于复杂网络的银行业研究已逐渐成为学界关注的前沿。  相似文献   

10.
依据隐喻的方法,类比自然生态系统阐述了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基本内涵和特征,同时认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具有复杂适应性,可以使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对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演化过程进行研究。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视角下,重点探讨了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中的主体及从主体到系统整体的创新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11.
西藏地区生态旅游开发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丽坤 《特区经济》2009,(4):130-131
近年来,西藏旅游资源开发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通过发展旅游业,带动了该地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加深了人们对旅游资源的认识。随着21世纪旅游市场的需求,西藏地区生态旅游项目的开发也受到了极大的关注,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西藏地区增强自身能力的现实选择,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本文试图在可持续发展原则指导下,以该地区生态旅游开发为契机,探讨西藏地区生态旅游开发战略、旅游市场定位和精品组合,达到西藏地区旅游业发展和生态建设的"双赢"。  相似文献   

12.
李英  王兴怀 《特区经济》2009,(7):146-149
兴起于上世纪90年代初的现代体育旅游,近年来呈蓬勃发展之势,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与喜爱。西藏具有丰富的自然与人文资源,为发展体育旅游产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结合西藏实际和产业布局,如何合理有序地运用多种方式开发西藏体育旅游资源、发展体育旅游产业、加快西藏经济发展,提出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3.
广西东湖乡村旅游综合体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军 《特区经济》2012,(4):137-140
乡村旅游综合体是破解"三农问题"的重要路径,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创新模式。目前,乡村旅游综合体在我国还处于探索发展阶段,相关研究成果较少。本文在对乡村旅游综合体理论诠释的基础上,以广西东湖乡村旅游综合体为研究对象,以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剖析了广西东湖乡村旅游综合体开发建设的条件,并对其开发战略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最后,提出了广西东湖乡村旅游综合体开发的三大核心对策。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中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和区域旅游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区域旅游业竞争力问题也成为了学者们争相关注的焦点。目前对于区域旅游业竞争力的评价,学者们更多的注重区域旅游业竞争当前的经济效果,而很少关注到旅游对当地社会、环境的影响及旅游业的潜在竞争能力。本文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以竞争力理论为基础,综合考虑旅游业的现实竞争能力和竞争潜力,构建区域旅游业可持续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湖南省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综合评价湖南省旅游业的可持续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5.
邱瑛 《特区经济》2011,(9):158-160
生态旅游业作为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旅游行业的实践,兼顾对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保护,是西藏旅游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保护一个很好的结合点。西藏拥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具备发展生态旅游业的优势条件。但是由于历史、地理区位等原因,还有许多障碍因素制约着西藏生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应有针对性地从规划、资金、市场、人才等方面入手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16.
论促进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法制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冬娥 《改革与战略》2009,25(4):108-111
面对我国日益升温的乡村旅游热,文章从认识乡村旅游的涵义和特点入手,针对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存在的主要法律制度问题。进行深入地分析,探索了加强我国乡村旅游法制建设的必要性,提出了促进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法制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The concept of tourism‐led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is neither new nor peculiar to South Africa. This study draws on the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 of the Malindi‐Mombasa coastal development corridor in Kenya, the Goa Coast of India, the Kulu Valley and Bhutan in the Himalayas, the Gambia, Dominica, Belize and the Maldives. It assesses the results achieved in these tourism programmes against the strategic objectives of those South African SDIs that place a heavy emphasis on the country's tourism potential. The SDIs, as described elsewhere in this collection, represent a new paradigm adopted by the South African government, aimed at moving away from a protected and isolated approach to economic development, towards one in which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regional cooperation and a more diversified ownership base are paramount. The key objectives of the tourism‐led development corridors, including the Wild Coast and Lubombo SDIs, are to generate sustainable economic growth and development; generate sustainable long‐term employment creation; maximise the extent to which private sector investment and lending can be mobilised into the process; change the ownership base of the industry so that people previously excluded from the mainstream of the economy by discriminatory practices can play a meaningful role as workers, managers and owners of new tourism enterprises; and to exploit the opportunities that arise from new tourism and ecotourism developments for the creation of upstream and downstream business opportunities, especially small businesses owned by previously marginalised groups.  相似文献   

18.
施佳伟 《科技和产业》2020,20(2):115-120
运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CAS理论),尝试构建“旅游产业-生态环境”的协调互动发展框架,并以广西河池为研究对象,探究当地旅游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优化的历程、成效、问题及提升策略。研究认为,旅游产业方面应不断完善产业结构,拓展产业功能,实现产业提质增效;生态环境方面要拓展治理维度,提高治理效率,持续巩固旅游产业的基础。并在互动过程中应注意多方力量的介入和协调,积极引导旅游产业与生态环境的良性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