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近年来,徐州作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在全域美丽乡村建设中不断累积经验,牢固树立和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对照现代化美丽乡村目标,因地制宜打造区域美丽乡村样版,让"一处美"变成"一片美",逐步实现全域范围宜居宜业宜游,为区域乡村振兴增添了强劲的活力。一、近年来徐州全域美丽乡村建设的概况(一)全域美丽乡村建设硕果累累近年来,随着贾汪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不断推进,邳州市村庄绿化建设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2.
<正>为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上海以美丽乡村建设为突破口,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近年来,上海以村级公益事业为载体,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为基础,持续推动村庄改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开展美丽乡村示范村、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不断推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美丽乡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但在美丽乡村建设推进过程中仍存在诸多政策性、资源性障碍,亟待破解。  相似文献   

3.
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新农村社区发展建设的重要任务就是发展建设美丽乡村,这也是我国新农村发展建设的丰富和延伸。以河南省为例,探析了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美丽乡村建设是构建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基本要求,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有助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总结出在目前城镇化的进程中,河南省美丽乡村建设的几种成功的发展模式和具体实施做法,最后笔者给出了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些具体实施途径,以期待对美丽乡村建设与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正未来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进程中的一种乡建新探索。在其中嵌入共创共富机制,对于加快补足乡村发展短板,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融合发展和推动共同富裕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要实现共同富裕,关键要补足乡村建设与发展短板。未来乡村建设作为乡村振兴进程中的一种乡建新探索,是美丽乡村建设升级的新体现,也是推动乡村高质量振兴和农村居民高品质生活的新需要。在未来乡村建设中嵌入共创共富机制,  相似文献   

5.
正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从加快推进村庄规划工作、加强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全面促进农村消费、加快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强化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投入保障、深入推进农村改革等八个方面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如何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三亚市最近给出了答案:7月20日,三亚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促进美丽乡村建设管理提升三年行动决议。美丽乡村建设管理提升行动离不开艺术设计的参与,因为艺术是美丽乡村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6.
<正>南京市对乡村发展十分重视。2013年5月农业部发布《农业部"美丽乡村"创建目标体系》,随后南京市也率先出台《南京市美丽乡村建设实施纲要》《南京市"十三五"时期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政策,打造了江宁、高淳、溧水、六合和浦口这五大示范片区之余还在努力地推进休闲旅游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和差异化发展,以乡村发展带动新的一轮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与此同时,截至2017年  相似文献   

7.
正当前,随着我国农村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信息化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信息化是实现转变农村生产、生活和管理方式,加快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保护和传承农业文明等的重要手段,成为加快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推动力。一、海盐以信息化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  相似文献   

8.
十九大提出了一项重要国家战略——乡村振兴,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内容.但21世纪最重要的主题依然是城镇化,如何将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融合起来,成为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目前,河南省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乡村建设主要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单向城镇化进程中的乡村衰落引发的乡村问题.二是乡村自身的发展能力和治理能力不足导致的乡村问题.本文从体制机制方面提出相应创新对策.  相似文献   

9.
产业融合作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推手,对农村产业发展、农业现代化进程、产品附加值提升、农民增收等都有重要意义。文章在乡村振兴视角下界定了美丽乡村建设中产业融合的内涵,分析了产业融合发展的4种模式,针对美丽乡村建设中产业融合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即先行做好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培育和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速农村产业融合等。  相似文献   

10.
美丽乡村建设为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当前农村休闲旅游成为农村发展中新的经济增长点,有效缓解了就业、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难题。农村休闲旅游要始终沿着科学的方向发展,则要做好规划,坚持系统性原则,与美丽乡村建设协同推进,不断推进农村休闲旅游的科学、持续、规范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新型城镇化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推动力,美丽乡村建设是新型城镇化重要组成部分,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探讨两者的协调发展有利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方法]以河南省为例,在评价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指标的基础上,通过耦合协调发展度模型研究其耦合协调发展程度。[结果](1)2008—2017年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的耦合协调度介于02~06之间,从中度失调衰退发展到勉强协调发展,其中2008—2010年耦合协调度处于中度失调衰退, 2011—2012年耦合协调度处于轻度失调衰退, 2013—2016年耦合协调度处于濒临失调发展, 2017年耦合协调度处于勉强协调发展; (2)不同市区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的耦合协调度介于02~06之间,其中郑州市处于勉强协调阶段,周口市、驻马店市和南阳市等3市区的耦合协调度处于濒临失调发展阶段,开封市、洛阳市、安阳市、新乡市、焦作市、濮阳市、许昌市、商丘市、信阳市和济源市等10市区的耦合协调度处于轻度失调衰退阶段,平顶山市、鹤壁市、漯河市和三门峡市等4市区的耦合协调度处于中度失调衰退阶段。[结论]目前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仍处于初级协调阶段,各市区发展不平衡,要实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的耦合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本刊讯3月15日,农业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和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人民政府在京联合召开媒体通气会,宣布2014中国(兰陵·代村)休闲农业与美丽乡村建设系列活动将于4月12日—14日在山东兰陵举办,这也是该活动首次在山东举行。同期举办第二届中国兰陵(苍山)国际蔬菜产业博览会。近年来,兰陵县以新农村建设为抓手,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以新型社区建设为抓手,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化,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涌现了一批美丽乡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同步推进的典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兰陵现象",其中代村在坚持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经济发展与社会事业进步并重、壮大集体经济和扶持个体经济并  相似文献   

13.
"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升级版"的新农村建设,是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2013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的重要举措和实践。"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因此,当前我们要抓住"美丽乡村"建设这个契机,积极探索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路径,从而不断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南京市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三农"工作总抓手,按照空间优化形态美、绿色发展生产美、创业富民生活美、村社宜居生态美、乡风文明和谐美的"五美"要求,全力打造都市美丽乡村、农民幸福家园。统筹为要,一体发展。充分发挥规划先导引领作用,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加快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一是明确功能分区。将6582平方公里市域空间划分为三类功能区,增进优先提升区域的综合服务功能,提升重  相似文献   

15.
"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升级版"的新农村建设,是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2013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的重要举措和实践。"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因此,当前我们要抓住"美丽乡村"建设这个契机,积极探索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路径,从而不断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6.
天津市美丽乡村建设模式及效益评价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美丽乡村”建设是全面推进现代化农业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归纳天津市“美丽乡村”建设模式,构建效益评价体系,并对乡村建设效益进行评价,以期为实现该市乡村建设奋斗目标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通过调研天津市乡村发展现状,在归纳总结该市乡村建设模式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综合加权法,从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3个层面构建了美丽乡村建设效益评价体系,并对“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实施前和2016年的建设效益进行评价。[结果](1)天津市乡村建设模式可分为4种类型,分别为休闲旅游、文化传承、高效农业和环境整治型,涌现出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典型村落,发展较为迅速。(2)从启动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止2016年,该市乡村建设取得了明显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评价分值相比项目实施前分别提高了6513%、4167%和3621%,综合效益评分提高了50%。[结论]天津市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其他村庄在建设过程中,可参考已建设成型的典范,因地制宜,选择适合规划的发展模式。已建设成型的村庄发展空间还很大,仍需不断缩短城乡差距,推动美丽乡村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核心要求,而美丽乡村建设又归属于生态家居,因而美丽乡村建设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这也是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认知不断深化的必然结果。然而,美丽乡村建设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不同的乡村拥有各自的特色,以统一的模式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其效果肯定不达预期。鉴于此,本文从多个维度探析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继而提出相应的行动路径。  相似文献   

18.
赵芳 《山西农经》2023,(1):65-67+73
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及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特色小镇作为贯彻新发展理念、探索新发展模式和塑造新发展业态的重要实践,正逐步成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平台、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抓手和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载体。当前,唐山市发展正处在新旧动能转换、实现由大到强战略性转变的关键时期,发展好特色小镇,实现产业集聚、创新、升级,对加速唐山市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新型城镇化下我国乡村旅游的生态化转型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城市病"与"农村病"问题日益突出,同时,新型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乡村旅游经济模式正面临着生态化转型的巨大压力。研究表明,旅游产业作为"环保产业"和"朝阳产业"发挥了其带动作用和乘数效应,为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加速起到了积极作用。乡村旅游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反生态"问题也逐渐表现出来,根本上制约了乡村旅游经济生态化转型的进程。因此,加快乡村旅游经济的生态化转型具有迫切性和必要性,生态化转型不仅是乡村旅游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也是新型城镇化的现实导向。成都"五朵金花"乡村旅游转型案例说明,乡村旅游的生态化转型需要以生态经济和谐发展为核心、旅游特色城镇建设为途径、环保技术为支撑,满足乡村发展的生态经济需求,深化绿色乡村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浙江省瑞安市经济发达,2017年位列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市第25位,全年实现生产总值860亿元,财政总收入105.04亿元,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坚强的保障。近年来,瑞安市委市政府统筹城乡发展,持续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农村改革和基层党建工作,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当前乡村发展不充分、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依然突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