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必须坚持将“立德树人”作为人才培养方向。“课程思政”教育就是将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与思政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个环节,实现思政育人和专业育人的有机统一。文章以高职学校金融管理专业为例,对课程思政内涵进行界定,阐述了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协同育人必要性研究,个人理财规划课程为例,探索了金融管理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2.
信息技术的发展与进步给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带来新的思路和动力。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应用数字技术赋能课程建设推动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的改革显示出良好的效果。在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课程中应用双线融合教学模式,采取分段式教学安排,在课前、课中、课后三环节提供充分的教学支持,解决了传统的计算机课程满堂灌教学的低效刻板问题。在教学改革中加强思政育人功能,挖掘与课程内容密切相关的思政元素,设计思政教学案例,改进教学评价方式,实现思政育人与专业教学同向同行,有机融合,覆盖课程教学全程,全面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构建高职院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统筹发展、协同育人新格局,是新时代培养全面发展、心怀“国之大者”、堪当大任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关键环节与重要途径。高职院校面临课程思政认知缺位、育人实效不足;教学体系设置重专业技能忽视学生价值重塑;教师人才培养与管理体制机制不完善等困境,以建筑工程测量课程为例,需要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一体的多维度大思政格局,形成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高素质教师人才队伍、善用“大思政课”、坚持“三全育人”全面促进高职院校实现高质量发展、更有效落实立德树人的大任。  相似文献   

4.
《网络营销》是高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首批或重点试点课程。本文针对目前主要存在的专业教师思政教学能力较弱、相对应的课程思政资源较少和缺乏实践项目支撑导致育人效果欠佳等问题,提出了“观念转变—团队聚力—培训赋能—大赛促教”的师资提升路径;创设“政策宣贯—价值塑造—榜样示范”特色的思政资源库;实施“项目甄选—德技双修—多元考核”的实践教学的建议,力图提升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达到育人和砺能的网络营销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5.
黄芳  姜宇 《对外经贸》2022,(10):116-119
“1+X”证书制度是推进高等职业院校产教融合、深化校企合作、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分析基于“1+X”证书制度开展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义,以网店运营与管理核心课程教学改革为例,从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及实践成效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与探讨,提升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发挥“1+X”证书制度应有的功能与作用。  相似文献   

6.
“1+X”证书制度作为我国职业教育制度建设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融合课程思政教育理念创新,对职业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提出了挑战。以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专业群教学实践为例,探讨以《网店推广实务》课程为代表的高职院校专业核心课程“1+X”证书和课程思政融合的建设经验。针对课程思政融入专业核心课的难点和痛点,深入挖掘隐性思政教育资源,构建思维式、精神式和意识式课程思政元素,将“X”证书的培训内容、过程和考核融入课程,推进课证融通,针对性设计双融入式教学方法“七步育人法”,构建可复制的育人新范式,贯通育人与育才路径。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及可视化分析工具,包括SATI、UCINET、NetDraw、CiteSpace、VOSviewer等,基于CNKI中的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研究的论文进行文献计量分析,从发文量趋势、高频作者及其合作、高被引论文、机构、出版物等维度,全面梳理和分析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研究的发展现状;基于关键词共现分析方法,挖掘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研究前沿与研究热点,以期客观地为学者提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研究的发展现状,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研究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数学分析支持。  相似文献   

8.
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践行“三全育人”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从建设课程思政教师团队、改革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构建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三个方面阐述“三全育人”理念下报关实务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路。根据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报关员岗位职责标准,结合报关实务具体教学内容,设置思政目标,深度挖掘思政元素,将思政教育点润物细无声地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信息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电子商务已经成为了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现如今,淘宝网作为家喻户晓的购物网站,同时推出了PC版和移动版本。淘宝网也实现了诸多毕业学生的创业梦。因此,本文重点从基于淘宝网店运营的网络运用课程作为谈论基础,分析淘宝网岗位人才需求和能力需求,进而提出基于淘宝网店运营的网店运营课程实践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10.
韩琳琳  王丽娜 《江苏商论》2021,(10):119-121
在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高课程育人实效的大背景下,《中国饮食文化》课程以课程思政为引领,从教学目标设定、思政内涵挖掘、教学方法创新、教学结果评价等方面重新架构教学过程,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1.
在“三全育人”理念下,高校实施协同育人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其关键是要协同多个育人主体和多种育人资源,从而落实好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通过充分调研湖州职业技术学院“第二课堂”制度实施现状,为进一步完善高职院校“第二课堂”制度、发挥其作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出建议,对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三全育人”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孔令彬 《中国报业》2022,(24):116-117
高校新闻传播专业课都具有较强的意识形态属性。“三全育人”教育理念与全媒体时代新闻专业人才的培养路径不谋而合,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维度。天津中医药大学传播学专业的《全媒体实务》课就此做出了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13.
紧紧围绕我国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分析了本科专业课程《管理信息系统》的课程思政目标以及教学目标,结合课程思政责任、特色、元素和方式等进行《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思政总体设计;挖掘课程思政资源,构建《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思政资源谱系;从教学组织模式及考核方式等方面探讨《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思政的落实途径;最后分析了《管理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14.
在西方经济学的课程思政教学中,以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作为出发点,通过引入思政元素,统筹设计、充分结合,基于西方经济学学科的特殊性,挖掘该课程中蕴含的思政教学资源,在知识传授、能力提升和价值塑造“三位一体”育人理念指引下,通过明确育人目标、创新教学内容和建设教师团队的教学策略,将学生培养为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15.
企业经济的管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与企业的长远发展有关,从企业的管理方式上,可以将它们分成两种:一种是刚性管理,一种是柔性管理。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尤其激烈,要做好企业发展,就要使得企业在管理上抢占优势,运用刚柔并进的管理方式,实现推动企业发展的目标。文章分析刚柔并进的内容和作用,阐述企业运用刚柔并进的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16.
"课程思政"是相对于思政理论课而言的,即所有课堂都应具有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及思想政治教育双重功能。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就需要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基础上体现思政的教育元素。结合商科专业特点,在高职高专院校商科专业中体现"课程思政",主要包括以下八方面思政教育元素:政治教育元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元素、中华优秀文化元素、职业素养元素、法律法规元素、理论观点和方法论元素、创新思维元素和工匠精神元素。  相似文献   

17.
育人以德为先,思政是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合力才可见效。专业课思政是着力点,是关键,要充分挖掘“物流成本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元素,并将思政内容贯穿于整个教学实践中。从理清课程思政元素,让学生掌握物流成本管理的方法、体验身边的浪费,通过实习将课程思政内容真正落实在实际工作中,让消除各种浪费的理念变为学生未来工作、生活的习惯。这四个环节由低层到高层,由简单到复杂,由抽象到具体,由认识到实践形成一个整体,使课程思政内容深植于学生心中,变为行动,成为习惯,使学生明白成本管理的核心是消除浪费。节约资源、降低消耗、减少污染、提高效率。消除各种浪费,不仅关系到企业降低成本,增加利润,更关系到国计、民生、经济可持续发展,使学生未来能有效管控成本,持续为企业、国家、社会做贡献。  相似文献   

18.
《电子商务基础》作为一门在高职院校多数专业普遍开设的课程,是非常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阵地。文章响应国家"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的要求,根据《电子商务基础》课程特点和教学内容,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诚信教育、法律意识教育、道德意识教育5个方面设计了课程思政内容,并对课程思政教育的实施提出了具体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9.
教学模式对教学组织形式、活动形式、教学环境及教学质量起到了主要的制约作用,由于教学模式未被充分重视,导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在推进过程中遇到了诸多困难和问题。因此,在"互联网+"背景下开展课堂创新,构建新型教学模式响应了国家号召,符合时代的要求,文章详细阐述了"师生协同一体化"新型教学模式的构建,以河北政法职业学院《经济数学》课程为例,阐述了具体做法和成功的经验,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分析展望,以期为高职院校教学模式改革创新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中国制造2025”将是中国工业未来用三个十年左右时间实现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基于“中国制造2025”的背景下,本文阐述了“过程控制工程”课程思政政教学的必要性及可行性,设计了四个与课程教学内容相匹配的“课程思政”教学案例,结合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特点与课程特色,探索在“过程控制工程”课程中实施课程思政的应用与融合,科学有效地推动大学“过程控制工程”教学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