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秀金 《活力》2011,(6):136-136
有一则流传甚广的笑话叫做“老板的谎言”。其中一条谎言就是:“员工是我们企业最重要的财富”.讽刺的是一些思想单纯的管理者总是想通过一些言不由衷的表面文章来换取员工对企业的忠诚。事实上.员工与企业签订的不仅是劳动契约,还包括心理契约。这份心理契约要求企业与员工双方建立共同愿景,在共同愿景基础上就核心价值观达成共识,使员工对企业的心理期望与企业对员工的心理期望之间达成“默契”。在企业和员工之间建立信任与忠诚关系。  相似文献   

2.
企业家以及职业经理人,要面对企业的股东、员工和市场。他们要组织员工,实现企业的高效率运营,以企业的产品满足市场的需求,从而满足投资者投资赢利最大化的要求、满足员工提高收入的要求。也就是说,他们面对着一个股东、员工、客户的“三角形”。企业的运作空间实际上就是这样的一个“三角形”。  相似文献   

3.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灵魂.但缺少执行文化的企业文化没有生命力。企业的战略、目标、任务,最终要在员工的执行中完成,企业的执行力集中体现在员工执行并完成任务的能力。双星集团总裁汪海提出.强化员工的执行力就是提升企业的执行力.而“执行力”的本质是“领导力”。  相似文献   

4.
21世纪.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关系需要靠新的游戏规则来确定.这种新的游戏规则就是企业与员工关系的新模式:以劳动契约和心理契约为双重纽带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一方面要依据市场法规确定员工与企业双方的权力、义务、利益关系:另一方面又要求企业与员工一道建立共同愿望.在共同愿望基础上就核心价值观达成共识.培养员工的职业道德.实现员工的自我发展与管理。  相似文献   

5.
<正>企业文化实质就是经营员工的心。“员工的心,企业的根”,只有经营好员工的心,才会使员工忠诚和热情地投入工作,企业才能发展。要经营好员工的心,则要了解员工的心、赢得员工的心、凝聚员工的心、留住员工的心。这个心就是心理、心思、心态。“00后”员工因为出生的时代背景和成长经历,有其特有的心理特征和性格特点,比如他们思想观念多元化,接受新鲜事物能力强;见识多,知识面广;自我意识强烈;注重个人奋斗;娱乐爱好广泛;三观正;自信度和自我认同高。在马斯洛需求的五个层次中,“00后”更多关注“自我认同”和“价值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激励作为人本管理的一种方法。是通过研究和满足人们物质的、精神的、生理的需要。来激发人的积极性,从而使人的聪明才智得以充分发挥的一种管理活动。就企业而言,满足员工的个性需要.优化他们的动机,强化目标的刺激作用。把员工的个人目标与企业的目标有机结合起来,由“要我做”转化为“我要做”。这就是激励。  相似文献   

7.
企业文化的根本属性是管理特性。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实质上就是要用先进的科学思想和经营理念武装员工头脑,统一员工思想.规范员工行为.塑造企业品牌形象,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最终实现企业的和谐稳定和持续快速发展。抓好企业文化建设.必须立足实践、遵循规律、扎实推进。具体来说,应做到“九抓”。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此后.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以九大目标勾画出了和谐社会的蓝图.成为我们今后实践行动和奋斗的方向。企业是社会的经济细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要构建和谐企业。构建和谐企业就是要营造企业“内部和谐”和“外部和谐”的环境;就是要理顺与企业有关的各种利益关系,化解与企业有关的各种利益矛盾,不断促进企业系统中各构成部分和谐发展。具体而言,就是认真处理好企业内部和外部方方面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陈慧丽 《活力》2009,(10):65-65
信访工作具有直接面向群众.信息量大、发现问题早的特点,它既是员工向企业领导反映问题的“传声筒”.也是上访人员的“知心人”。在出现矛盾问题时,它甚至还要充当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协调员”。多重的职能角色,要求信访部门不但要扎实地开展工作,而且要充分发挥与其他各部门之间的关联作用.不但要做好上访案件的接待工作,还要做好案件的协调和落实工作,真正成为促进企业和谐发展的“润滑剂”。  相似文献   

10.
每逢佳节倍思亲,“五一”节企业职工想的最多的恐怕就是维权了。企业工会在新时期要做职工权益的维护者,民主管理的组织者,劳动关系的协调者,关键是要坚持不懈地健全职工代表大会和集体合同这两个基本制度,不断提高职代会的质量和权威。因此,建立和完善职工代表直选、民意反馈、检查监督、奖惩责任制度,无疑是企业工会的基础性重点工作,也是有活力企业的“声音机制”。所谓企业“声音机制”,就是一个充满活力的企业必定有一套完备流畅的“声音传递系统”,以确保高层领导随时可以听到和容纳来自不同层次、不同渠道、不同岗位员工关…  相似文献   

11.
建立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和谐。企业与员工和谐,这是企业的立业之本、发展之基,也是员工的生存之根。一个企业要获得全面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依靠广大员工。员工作为企业中的一员,也与企业发展相存相依.人生价值和家庭幸福都与企业息息相关。只有企业发展了.员工的根本利益才能得到保障。所以.企业和员工是一对利益共同体.只有构建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和谐.构建其他方面的和谐才有了根基和依托。  相似文献   

12.
林岳 《河北企业》2006,(1):18-19
许多管理常常在思考.人力资源管理的终扳目标是什么?“把人力变为资本.让企业愿景得以实现”是比较有概括性的答案。因为在人力资源向人力资车转变的过程中.企业将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惊人的创新能力。换句话说.假设企业拥有一百位员工.人力资源管理的最终目标就是把“一个脑袋+99双手”变为“一百个脑袋+一百双手”。但是.要想调动所有员工的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13.
企业文化不是为了企业文化而罗列的空洞的口号,文化是长期的积淀,不能一蹴而就,文化理念要得到员工的认同要靠高层的良好表率和言行一致,要靠业务规范、管理制度的“硬性”机制保障,也要靠团队精神、员工关系管理、沟通机制、激励机制等“软性”措施的护航;员工只有对文化理念认同,才能转化成为员工的行为,并最终实现我们建设优秀企业文化的美好愿望。  相似文献   

14.
《中国新时代》2011,(4):65-67
作为一个民营企业,娃哈哈却在10几年前建立了“政治部”,这个部门的作用就是推动企业文化,为员工鼓舞士气。“娃哈哈的企业文化就是家文化,我们倡导‘凝聚小家,发展大家,报效国家’”。宗庆后对《中国新时代》说,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员工的推动,反过来,企业成长后,也要让员工享受企业发展的成果。  相似文献   

15.
老子讲过“道不同,不相为谋”。忠诚需要一种认同感,不是要员工忠诚,而是员工认同企业家和企业行为,从心底认为就应当如此。从“需要忠诚”变为“应该忠诚”,要依靠价值观管理。没有一致的价值取向,别说员工和企业,就是一对夫妻都不能白头偕老。契约关系不能保证天长地久,价值观认同却可以形成“志同道合”的局面,让员工“流连忘返”,进而实现从“形变”到“神变”。在这方面,中国古代圣贤颇有研究。  相似文献   

16.
我国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存在着各种各样不成熟现象,在这样特殊的历史备件下我国企业需要找到一个正确的管理方向。“稳定论”把美国提倡的“流动”,日本提倡的“长久用人”原则的优点结合起来形成中国式管理理念。该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企业的管理实现由重视企业员工生活、非正式组织、企业文化、企业员工之间关系等稳定条件转变为即使企业条件有限企业员工也能自己争取长期稳定的工作,最终使企业员工自觉和企业一起解决问题,达到“要求流动人不动”目的.促进社会和谐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市场经济中企业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竞争。企业要生存发展就需要拥有足够稳定的人才储备。当今时代的发展日新月异,为个人提供了广阔的谋求自身价值和发展的机会。企业的迅速发展、人才竞争的日益激烈和用人机制的灵活性导致了人员频繁流动.形成了频繁的员工离职现象。员工的离职就是员工自发地实现劳动力从组织内部向组织外部转移.而员工频繁的离职会影响到企业的稳定与发展.员工的离职对企业来讲就意味着损失。俗话讲“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员工流动是正常现象.是遏止不住的。而企业所要做的就是要对员工进行离职管理。通过员工离职管理使企业保持合理的离职率,不会因员工的离职特别是关键员工的离职而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造成较大的影响。那么如何做好员工离职管理呢?  相似文献   

18.
雨露 《企业文化》2004,(8):30-31
21世纪,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关系需要靠新的游戏规则来确定,这种新的游戏规则就是企业与员工关系的新模式——以劳动契约和心理契约为双重纽带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一方面要依据市场法规确定员工与企业双方的权力、义务、利益关系;另一方面又要求企业与员工一道建立共同远景,在共同愿景基础上就核心价值观达成共识,培养员工的职业道德,实现员工的自我发展与管理。  相似文献   

19.
曾庆学 《人力资源》2007,(2S):24-27
能推动和促进企业发展的员工,我们要提上来,影响和阻碍企业发展的员工,我们要降下去;符合“企业人”标准的员工,我们要留下来,不符合“企业人”标准、影响企业文化的员工,我们要“请”出去。 尊敬的员工,你可以影响企业的短期生存,但你千万不要阻碍企业的长远发展;你可以影响企业的阶段发展。但你绝对不能影响企业的文化![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康术军 《活力》2010,(4):138-138
一、坚持科学发展,以发展促进和谐社会 1.用加快发展的环境.优化员工成长空间。环境对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影响作用,既有正效应也有负效应,而思想政治工作所要构建的和谐环境。就是为了谋求最大的正效应。要坚持思想政治工作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原则,必须要有针对性地解决员工群体的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而用发展的环境凝聚人心无疑是最佳的途径。俗话说,企业无人就成止;反过来说,企业发展“止”了,人也失去向“上”发展的台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