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7 毫秒
1.
中国与东亚主要国家农产品比较优势和贸易互补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贸易互补指数(TCI)分析中国与日本、韩国、东盟主要国家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和互补性。研究显示,中—日、中—韩农产品贸易互补性较弱,但在某些农产品上中—日有很强的互补性;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是竞争性和互补性并存,但有较大的合作潜力。  相似文献   

2.
FTA框架下中国—新西兰农产品贸易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UN Comtrade数据,基于产业内贸易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互补性指数、修正出口相似度指数和贸易强度指数从结构性、互补性、竞争性和潜力四个方面对1995—2012年中国和新西兰农产品总贸易和分类贸易的发展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中国—新西兰自由贸易区建立后,产业间贸易趋势越来越凸显;中国和新西兰各类别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存在较大差异;中国农产品出口与新西兰农产品进口、新西兰农产品出口与中国农产品进口的贸易互补性都不强,但自贸区建立后,前者互补性略有加强,后者互补性进一步减弱;中国和新西兰农产品在世界市场上有一定竞争,但自贸区建立后竞争激烈程度有所下降;中国和新西兰在很多农产品类别上具有紧密的贸易关系。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贸易竞争性、互补性为切入点,采用多个测算指数,从贸易竞争性、互补性及贸易联系紧密程度三个层面,对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贸易关系进行测量和分析,从而发现双方贸易合作的潜力空间.结果表明: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贸易竞争性、互补性都逐渐上升,但贸易互补性大于贸易竞争性;双方贸易互补性以产业间贸易形态为特征;贸易联系紧密度不够,但呈现逐渐加强的趋势.本文建议通过加快推动自贸区建立,深化双方能源合作,加快出口部门产业升级,拓展多领域合作等措施来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强化贸易互补优势并协调多方利益分配,以期进一步拓展双方的经贸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集中率(CR)、格鲁贝尔—劳埃德指数(G-L)、竞争优势指数(TC)、贸易互补性系数(TCI)等指标,在描述中国与加拿大农产品贸易增长和结构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中加农产品的竞争优势及其贸易互补性变化。结果表明:中加农产品贸易以中国从加拿大进口为主;中国主要从加拿大进口谷物和油脂油料等土地密集型产品,主要向加拿大出口动物产品和园艺产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贸易集中度高,且主要为产业间贸易,基本反映了中加双方的农业资源禀赋特征;由于农产品竞争优势变化及贸易互补性上升,今后中加农产品贸易有广泛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5.
基于联合国统计署商品贸易数据库2000年—2007年的相关数据,通过测算贸易强度指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互补性指数,从实证分析的角度验证了中新两国在十大类商品贸易比较优势上存在的差异性,揭示了中新贸易的互补性关系,并从产业内贸易角度进一步考察了中新贸易的态势,最后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产品贸易备受全世界关注,也是我国对外贸易中一个重要而又难以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出口相似性指数、贸易互补性指数、贸易集中率指数、贸易强度指数、贸易专业化指数以及产业内贸易指数等贸易流量指数分析方法,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竞争关系的研究方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分析和掌握中日贸易的发展潜力及其走势,对于改善和推动中日两国政治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通过运用贸易数据和指数测算相结合的方法,对中日贸易的现状和贸易商品结构、RTA指数、TCI指数、贸易和投资结合度指数进行测算分析,结果表明中日贸易商品结构具有高度的相同性,产业内贸易比重较高,两国之间的贸易潜力巨大,贸易走势趋于上升扩大。加强中日经贸关系有利于更好地发挥两国的比较优势和经贸共赢。  相似文献   

8.
在描述中国与新加坡服务贸易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基于两国2002~2011年的数据,利用RCA指数、TCI指数、TC指数等指标,对两国的服务贸易的互补性和竞争性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在运输、建筑、保险和其他商业服务部门,两国服务贸易互补性较显著.在政府服务、通信等其他服务部门,两国的出口贸易互补性弱.中国在建筑、计算机与信息和其他商业服务部门的竞争力较强,而新加坡在金融、建筑、其他商业服务部门都显示出较大的竞争优势.双方应该立足比较优势,整合区内资源应对国际挑战.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近十年的贸易统计数据,以比较优势理论为依据对中俄贸易的互补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中俄两国如能各自出口比较优势产品可以在贸易中实现互惠互利,并且两国贸易的互补性极强,具有长期贸易合作的潜力和基础.  相似文献   

10.
本文用CR、G-L、TSC、RTA等指标对中国与墨西哥之间农产品贸易特征进行分析,发现:两国的农产品贸易以产业间贸易为主,具有一定的互补性.中国在两国农产品贸易中处于顺差地位,对墨西哥出口种类多,但贸易集中度低于进口.综合考虑贸易制度、贸易战略等因素,中墨双边农产品贸易规模还将进一步扩大,但还存在一定的障碍,需要双方增强合作与协商.  相似文献   

11.
两岸签署的ECFA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提供了新模式,对两岸经济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运用贸易强度指数和巴拉萨模型对ECFA实施后的贸易效应进行了分析,并且以两岸贸易的主力军——电子产品互补关系分析为主线,从两岸电子信息产业贸易的整体依存度、两岸电子产品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两岸电子产品产业内贸易指数和产业间贸易指数等方面分析,两岸贸易之间有很强的互补性.因此,在ECFA框架下,提出进一步完善两岸经贸合作机制,促进两岸产业合作,发展两岸经贸关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近十年的贸易统计数据,以比较优势理论为依据对中俄贸易的互补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中俄两国如能各自出口比较优势产品可以在贸易中实现互惠互利,并且两国贸易的互补性极强,具有长期贸易合作的潜力和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与日韩贸易互补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是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同时韩国对华贸易也迅速增长.相关的指数分析和模型测算进一步表明了中国与日韩贸易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双边贸易潜力仍然很大,中国与日韩贸易还需进一步扩展和深化.  相似文献   

14.
选取东北亚区域中的中、日、韩、俄四个国家,采用1999-2018年的HS85章机电产品的贸易数据,使用RCA指数、互补性TC指数和出口相似度指数分析四国机电产品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后发现:一方面,四国机电产品贸易比较优势具有梯度特征,日韩强于中国,中国强于俄罗斯,具有贸易合作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东北亚区域市场内部,四国机电产品贸易的互补性不断增强,中韩互补性最强.在世界市场上,四国机电产品贸易以互补性为主,竞争性较弱,具有贸易合作的现实基础.因此,四国应以中韩自贸区为示范,以机电产品贸易深入合作为切入点,大力推进东北亚区域经贸一体化建设.  相似文献   

15.
通过计算哈中两国贸易互补性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结合度指数,分析哈中两国贸易发展现状,具体分析在两国贸易中存在的主要障碍和原因。通过计量方法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哈中贸易增长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认为人均GDP、出口成本、汇率、哈国贸易开放程度,都对哈中贸易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最后从两国政府、企业层面提出了减少哈中贸易障碍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贸易结合度指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特化系数对中新双边贸易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比较优势和贸易互补性进行了研究,从实证分析的角度,证明中国与新加坡在比较优势上存在较明显差异,进而分析了中新贸易互补关系及其产生原因,得出结论。基于产业内分工、相似需求和外国直接投资的产业内互补成为中新两国贸易关系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7.
服务业的发展一直是北京城市经济发展的引擎,而北京国际大都市的建设离不开服务贸易的发展,服务贸易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城市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准.本文通过选取2003年~2012年的数据对北京服务贸易总体及各服务部门的服务贸易依存度、贸易竞争力指数(TC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显示性竞争比较优势指数(CA指数)和Michaely竞争优势指数进行测算,提出了增强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8.
巴西是中国在拉芙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也已成为巴西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巴贸易互补性强。本文简要概述了两国的资源禀赋。通过计算显性比较优势指数以及中国与巴西的竞争互补指数来分析两国贸易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性和互补性。发现中国与巴西的贸易结构有着很强的互补性和较大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9.
从服务贸易发展总量、服务贸易行业结构、竞争力指数三个角度对中美两国的服务贸易发展进行 了比较分析,两国服务贸易发展具有较强的互补性,美国在高附加值知识繁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服务贸易方面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优势,而中国在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服务贸易方面拥有相对优势.通过构建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两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影响因素,针对回归结果提出了提高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中国与欧盟贸易中的比较优势及国际分工地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采用贸易竞争力指数和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对中欧贸易中的比较优势和产业内贸易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欧之间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也存在一定程度的产业内贸易,且中欧间的产业内贸易以比较优势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