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亮 《首都经济》2007,(2):54-55
外资银行发力 中国金融业全面开放不过数日,首批9家外资银行在中国的转制申请便获得了中国银监会的批准,正式涉足人民币零售业务。为了在金融全面开放后即将来临的贴身肉搏战中抢得先机.外资银行会提前发力,将客户目标锁定高端客户群,将业务重点转向零售业务.因为这正是外资银行所擅长的。  相似文献   

2.
李洁 《天津经济》2008,(2):56-58
作为中国金融业最早开放的城市之一,地处环渤海经济圈的天津与深圳、上海、广州等一起成为外资银行聚集的主要区域。目前,天津市共有外资银行14家,支行2家,代表处4家,其数量位居全国主要金融开放城市中的第五位,总资产、存款、贷款规模分别占全国的5.2%,8.5%和6%,排名位居前列。各外资银行分支机构在天津除开办传统的存贷款、票据承兑贴现和资金拆借等业务外,  相似文献   

3.
何振亚 《宁波经济》2005,(12):20-21
积极推进的宁波金融国际化建设 宁波是中国金融开放较早的地区之一。继1993年宁波首家外资金融机构办事机构——标准渣打银行代表处成立以来,我市在外资金融机构引进方面处于浙江前列。到2005年6月末,全市共有宁波国际银行、协和银行等2家外资银行,占全国法人外资银行总数的14.3%;在甬外资银行资产总额及其贷款在宁波外汇资产市场的占有率超过33.18%.  相似文献   

4.
1997年一季度,外资银行在浦东开始试办人民币业务,内资银行贷款适度增加,居民储蓄存款增势不减,保险业务不断拓展,表明在浦东构建金融中心已进入实质性启动阶段。一、外资银行进入浦东,推进浦东功能开发外资银行作为新区金融组织体系的一个重要部分,其市场准入和业务发展一直为世人注目。李末,较早进入浦东的富士银行外汇存贷款余额分别比1996年同期增长32.8%和1.2倍。年初,获准进入浦东的新一批外资银行各项业务的开展,有力地支持了浦东的开发开放。二月份,美国花旗银行在新址率先开业。3月底,汇丰银行上海分行和日本兴业银…  相似文献   

5.
陈野华  文庆能 《改革》2007,(10):78-84
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是中国商业银行改革的重要举措,然而加入WTO后外资银行的扩张行为给中国金融业带来了巨大压力。分析战略投资者的战略动机和行为表明,银行业控制权博弈对一国金融安全有重要影响。在现有开放条件下外资银行很难威胁到中国金融安全,但由于目前部分战略投资在中国区已表露出扩张雄心,应加强监管以维护中国核心金融利益。  相似文献   

6.
《中国经济信息》2004,(15):38-38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日前在“中国金融国际年会”上发表演讲时说,在2006年中国向外资银行完全开放人民币业务和2012年中国人口老龄化到来之前,我国必须抓紧建立适合于现代市场经济的金融体系。  相似文献   

7.
根据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和日程表,中国金融业于2006年底实现对外全面开放。自20世纪70年代末银行业对外开放以来,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大力推动金融创新与发展.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成为中国金融市场上一个引人注目、富有创新活力的机构群体。  相似文献   

8.
蒯泉 《特区经济》2007,221(6):63-64
加入世贸后,外资银行迅速进入我国,已逐步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经济力量。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全面开放和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运营环境的改善,外资银行必将有更大的发展。本文围绕外资银行进入这个中心问题,通过建立模型和数据检验,分析得出外资银行对我国私人信贷的总体影响。  相似文献   

9.
崔岩 《辽宁经济》2006,(3):36-37
随着中国加入WTO,金融自由化、信息化、国际化的速度也正在逐渐加快,按照WTO签署的协议,中国金融市场的开放过程会经由开放国内银行批发市场,开放国内银行零售市场,到全方位地开放国内银行市场。中国银行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核心,正面临着加入WTO新纪元带来的种种机遇与挑战。一方面,在中国的银行业竞争舞台上,内资银行的竞争对手将突破现在的国界限制,涌人大量国际运营经验丰富的外资银行金融机构。  相似文献   

10.
我国加入WTO一年多的时间,就有不少外资银行已经开始抢滩中国市场,现在我们已经真切地感受到了外资银行进逼的脚步,外资银行与中资银行竞争的态势开始形成。对此,中资银行只有准确把握外资银行的市场定位及其竞争策略,知己知彼,才能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准确的对策,应对外资银行的强大冲击和挑战。一、外资银行的市场定位分析1.外资银行进入市场的重点区域外资银行进入市场的重点区域是沿海地区和中心城市。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发展与国外在中国的直接投资规模成正比,与国外企业在中国的投资分布相对应。外资银行从全球的角度出发,…  相似文献   

11.
2006年底,被称为中国金融业的一个分水岭,加入WTO的过渡期正式结束,外资银行获得了与中资银行同等的国民待遇。虽然尚存在限制,国内银行却明显的感觉到了压力。有业内人士惊呼,如果处理不慎,中国金融业的开放压力将有可能转化为金融安全压力。  相似文献   

12.
李菲 《浙江经济》2006,(5):56-57
近年来,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和银行业竞争的日益激烈,把中间业务发展作为新的业务增长点,已成为我国商业银行创新与发展的战略选择。另一方面,银行业的对外开放已经走过了二十五个年头,外资银行已成为中国银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外资银行在华业务竞争策略的重点之一是突出中间业务的发展。与外资银行相比。中资银行的中间业务发展水平还存在明显的差距,面临着新的挑战。随着加入世贸组织后过渡期的结束,中国银行业开放将在2007年进入一个新时期。对此,中资银行必须未雨绸缨,积极应对国内银行业全面开放后的形势。  相似文献   

13.
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路径与方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外资银行大举进入我国金融市场,在今后较长时间内,外资银行比中资银行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所以,对内开放,允许国内民营银行市场准入,打破我国金融垄断局面已在众多经济学者和金融专家中形成共识。发展民营银行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深入发展的重要方向,有利于给中资金融注入新的发展活力,壮大中资金融的发展力量。正确理解民营银行的内涵,准确把握发展民营银行的目标定位,充分发挥民营银行机制上的优势,可以帮助我们选择适当的民营银行的发展路径与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14.
从部分国家和地区的金融开放情况看,银行卡都是外资银行率先争夺的关键领域之一  相似文献   

15.
2006年底,银行业将全面对外开放,外资银行可以同中资银行一样经营人民币业务。重庆等西部经济发达地区已经成为外资银行布局中国的重要战略据点。英国伦敦金融城市市长白乐威预言:“重庆将是中国西南最强大的金融中心。”  相似文献   

16.
张燕敏 《浦东开发》2000,(10):14-16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浦东已形成了完善的金融体系,引入了先进的金融理念,开发开放的金融环境成为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一块重要基石,金融业与浦东开发的完美组合,给未来的上海带来繁荣和希望。   在世纪之交的新开局中,浦东金融市场稳步运行,又一批中外金融机构汇聚浦东。中国金融界选定浦东召开峰会等诸多因素推进了浦东金融功能开发日趋升温。 金融功能开发步步推进   目前,在浦东新区注册或落驻的金融机构达 82家,其中中资银行 17家、外资银行 45、保险公司 15家、中外财务公司 5家。这些金融机构不仅为新区经济发展和…  相似文献   

17.
陈鸿 《发展》2002,(6):69-70
入世使中国金融改革的步伐逐渐走上快车道,金融业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根据我国金融业现状、WTO主要原则及全球金融服务协议,“入世”后的金融业无疑受到巨大的冲击和考验,但入世同时又给金融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机遇。据WTO在1997年达成的“全球金融服务贸易协议”,其成员国必须适时全方位开放金融服务市场,中国加入WTO两年后,外资银行将获准在中国经营外汇业务,五年之后,外资银行将获准在中国金融市场上经营人民币零售业务,地域限制与客户限制都将取消。这些规定会对中国金融业带来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
本文阐述了中国近代金融开放的国内历史背景与国际大环境,分析了中国近代金融开放的被动性与主动性,从而说明中国近代金融开放是在开放过程中还存在外在强制性的金融变迁和内在诱致性的金融变迁。  相似文献   

19.
近日举行的“金融与收藏”研讨会上,40多家外资银行对中国的艺术品市场表示了较浓厚的兴趣,但外资银行行动上却相当谨慎,并不敢轻易出手。究其原因,东方国际拍卖公司董事长吴淳表示,当前西方艺术品市场的蓬勃发展,是与收藏金融化分不开的,中国艺术品市场存在的一个关键性难题就是收藏金融化。[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入世对外资银行承诺的兑现,外资银行纷至沓来,并相应带来了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金融产品,这对中资银行是一个很大的冲击和挑战。面对激烈的竞争,中资银行如何保持独有的优势和自己的权益,如何与外资银行共处是面临的一大难题。由此,金融知识产权问题应运而生。本文界定了金融知识产权保护的内容,主要论述了在目前的这样一个大环境下,金融知识产权保护的必要性和如何对其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