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根据皖江城市带2001—2009年物流业与制造业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物流业与制造业综合发展指数进行评价和比较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物流业与制造业发展度和协调度模型,计算得到皖江城市带2001—2009年物流业与制造业协调度。研究结果表明:物流业综合发展指数高于制造业,但制造业发展速度比物流业快;皖江城市带物流业与制造业协调发展程度分为四个阶段,且协调程度逐渐提高。最后,本文据此提出皖江城市带物流业与制造业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广东的经济与金融存在明显的二元结构,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总量大,速度快,金融资源丰富,且对金融资源的利用效率高,投资旺盛;东西两翼和北部山区经济发展总量小,速度较为缓慢,金融资源匮乏,投资萎缩,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效率较低。为了改善广东经济与金融的二元结构,促进广东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建议灵活运用货币政策,改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优化金融资源配置。  相似文献   

3.
四川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以梯度理论为主导的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不仅导致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经济差异扩大,而且在四川省内,各个地区的经济差异也呈现着上升趋势.本文对四川省各地区之间经济差异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剖析主要问题和原因,提出在全省实施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东西部经济关系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前30年内地和西部地区的重点建设重视了区域平衡发展但损失了经济效率;改革开放后20年东部沿海地区的重点发展重视了经济效率但损失了区域平衡,这两个时期都没有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20世纪末开始施行的西部大开发揭开了西部地区再一次重点建设的序幕。这次区域发展战略重点的转移客观上要求东西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从经济体制、经济实力和国内外环境来看,也基本上具备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条件。但从西部大开发实施情况来看,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步伐仍需进一步加快,中央政府对西部地区开放开发的力度应进一步加大。  相似文献   

5.
有效率的制度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内生要素,也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所在。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学界针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及其协调发展的问题,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这些研究对于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以梯度理论为主导的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不仅导致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经济差异扩大,而且在四川省内,各个地区的经济差异也呈现着上升趋势.本文对四川省各地区之间经济差异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剖析主要问题和原因,提出在全省实施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以放权让利为中心的经济体制改革,增加了区域经济活力,刺激了区域经济的增长,但也逐渐拉大了东西部地区之间的差距。根据邓小平关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新时期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最终实现全国各地区的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以梯度理论为主导的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不仅导致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经济差异扩大,而且在四川省内,各个地区的经济差异也呈现着上升趋势。本文对四川省各地区之间经济差异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剖析主要问题和原因,提出在全省实施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遇到的最大问题,这与财税政策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分析了我国财税政策在协调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规范转移支付制度、调整中央和地方共享税范围与比例、适时开征财产税以及改变现行税收优惠措施等一系列政策建议,以期为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十一五规划纲要和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报告提出促进和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我国必须高度重视并加快实现的战略目标,因此,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政策上需要具体明确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11.
皖江城市带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战略。实践证明,产业集群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路径。发展皖江城市带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应根据目标选择政策工具,营造创新环境,提升区域竞争优势,以及培育企业家和高层次人才。  相似文献   

12.
融入长三角和都市圈、沿江开发等课题,其实质都在区域经济的整合。这是传统计划体制造成行政分割面临市场化、全球化的产物,要经历一个较长过程,才能实现一体化的目标。行政区划与区域整合之间有博奕,出路在于把地方利益与国家利益、人民利益融合起来。目前已在启动,各地不断创新,具体路径宽广,亟待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3.
皖江城市健身俱乐部指导员队伍存在业务水平有限、报酬低、流动性大等问题,应采取完善管理机构,优化俱乐部健身环境,提高指导员的待遇等措施,促进健身俱乐部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对资源环境承载力内涵深度理解的基础上,从社会经济、环境保护、资源利用3个方面构建了资源环境承载力测度的指标体系,应用集对分析法,对皖江城市带2007~2016年十年间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变化态势进行了测度。发现:资源环境承载力大小与社会经济子系统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皖江城市带资源环境承载力近年来向好的方向转归的趋势较为明显。基于测度结果,针对皖江城市带当前的经济发展模式,从顶层设计、制度安排、府际合作、产业引导和主体协同五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调控路径。  相似文献   

15.
文章基于旅游景区利益群体关系复杂的背景,运用博弈论中的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理论,分析我国旅游景区利益群体间的利益构成、影响因素和博弈形成的不同格局,通过对皖江城市带景区利益群体关系实证分析,探讨利益群体间的博弈关系发展轨迹,并从门票价格制定、旅行社服务质量、当地居民行为规范、景区的服务与接待能力提升和政府利益再分配等方面,提出改善我国旅游景区利益群体关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安徽参与长三角分工合作的一个重要载体,也是一个重点;既能加快安徽的发展,又可以为长三角地区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提供广阔的空间。文章对皖江城市与长三角区域合作的经验、皖江示范区新时期新阶段的承接战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承接产业转移受到地理位置、要素禀赋、市场供求、金融支持、产业政策等因素的影响。通过选取影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20个影响因素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各指标赋予相应的权重并进行排序,得出各指标影响的重要程度。最后提出了促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安徽省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究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互动关系是提高区域物流能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以货物周转量、区域物流业产值作为区域物流能力指标,以GDP作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指标,以安徽省1978~2010年的相关数据为基础,运用EViews6.0对其进行回归分析,并建立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互动关系测度和预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安徽省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具有显著相关性;1978年以来,安徽省区域物流发展可以分为物流缺乏、物流供求平衡和物流迅速发展三个阶段;未来十年,区域经济将极大地拉动物流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安徽省区域物流业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实施"皖江示范区"发展战略已有时日。如何在税收政策上更好地促进皖江示范区建设的顺利实施,加快缩小中西部地区与发达地区之间发展上的巨大差距,实现我国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仍然是税收理论与实务上不可回避的问题。从皖江示范区所处的地理区位、开发时期上的相对滞后、人才的大量流失等方面考虑,在"皖江"实施国家层面的税收优惠政策既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也符合国际惯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