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前,我国一些资源型城市面临资源枯竭、经济衰退、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对此应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处理好各方面矛盾,实现城市转型。但是必须从实际出发,既要政府合理干预,也要符合市场经济原则。  相似文献   

2.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问题不仅涉及城市自身的存续与发展,而且会影响区域甚至整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本文以资源枯竭型城市吉林省辽源市为例,从分析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基本含义入手,介绍了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背景和过程,分析了其转型的内容和策略等相关问题,以期为其他资源枯竭型城市成功转型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3.
林业的资源可持续属性,使林业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问题有别于其他类型资源枯竭城市。文章描述了林业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基本地理空间分布格局,从生态功能约束、地理区位障碍、工业化城市化空间缺乏、社会发展成本高昂和体制机制约束等五个方面分析了其转型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困境。进一步,针对转型面临的困境与障碍,从建立林区资源开发利益共享机制、构建区域生态补偿机制、发展实体工业经济和优化林区人口布局等四个方面提出了林业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机制构建思路。  相似文献   

4.
辽宁省是典型的"资源立省",以资源开采为主而逐步发展壮大。本文通过分析辽宁省资源型城市的特点,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辽宁省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能力进行定量评价和分析,初步界定出辽宁省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能力的等级:经济转型能力比较强的是盘锦;经济转型能力一般的是抚顺、葫芦岛和本溪;经济转型能力较弱的城市是阜新和朝阳。并就如何推动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邹光 《当代经济》2009,(22):90-92
2009年3月,黄石被确定为全国第二批重点支持的资源枯竭型城市.资源枯竭城市的经济转型是个世界性难题,资源枯竭型城市都面临着如何寻找新出路的问题,本文结合本地实际对黄石产业转型路径作出探讨.  相似文献   

6.
一、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现状及误区1.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现状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矿产资源开发进入衰退或枯竭过程的城市,所以也有专家称此类型之资源型城市为"资源衰退型城市"。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相似文献   

7.
采用个案研究和经验总结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全面分析了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面临的经济、民生及生态困境,得出了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路径选择。对阜新的转型经验进行研究将对中国其它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方向选择及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资源型城市转型之路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及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实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田苗  武友德 《经济地理》2006,26(4):585-588,597
东川作为我国西南山区典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亟待解决的问题除了有一般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的普遍问题外,还面临着交通区位条件差、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文化观念和技术落后等严峻的制约。文章以东川为着眼点探讨了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结构的形成特征和产业转型的问题,并针对东川的特殊制约因素,探讨目前产业转型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周瑞华 《当代经济》2010,(15):16-17
中国版图上,约有400多座资源型城市.目前公布的资源型城市有118座,涉及总人口1.54亿,经国家层层筛选出来的资源枯竭城市已达44个.如何帮助资源枯竭地区实现经济转型,成为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亟待解决的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10.
每个资源枯竭城市都有其特殊的地理和资源赋存特征,对中国来说,有哪些模式可供选择。  相似文献   

11.
发展循环经济: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珺 《经济与管理》2007,21(9):88-92
人与自然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发展循环经济,是中国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发展循环经济与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社会之间存在着内在逻辑,资源枯竭型城市应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来解决目前存在的人与自然的不和谐问题,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宏观政策的支持和经济制度的创新,地方政府则需要在微观主体培育和鼓励公众参与等方面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2.
陈燕  高红贵 《经济问题》2015,(3):125-129
中国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中都面临着自然生态系统退化、环境恶化、地质灾害频发等束缚和发展困境。资源枯竭型城市如何在转型中发展、在发展中转型至关重要。为了走出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中的困境,加快生态文明建设,走上生态发展之路,必须用科学发展观作指导,融贯生态文明建设到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全过程,将资源产业生态化纳入生态文明发展战略中,建设宜居生态城市。  相似文献   

13.
我国城市绿色游憩空间规划存在的问题是:缺少鲜明的地域特色;空间利用不够充分;缺乏合理规划;空间功能单一,人性化设施不足。对策是:注重城市绿色游憩空间的地域特色建设;加强城市绿色游憩空间的利用;体现城市绿色空间规划的“人文关怀”;协调环境保护与利用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选取北京、上海、广州及西安、成都、昆明六个热点城市,分析入境旅游和国内旅游的发展阶段、时间同步性及市场相位差异,发现西安、成都、昆明属国内旅游导向型城市,北京、上海属入境旅游与国内旅游均衡发展型城市,而广州属入境旅游导向型城市。在此基础上,利用2000—2012年混合面板数据,分别建立了入境旅游与国内旅游影响因素模型。结果显示:入境旅游受经济发展水平、贸易依存度、航空客运量影响最大,这与北京、上海、广州对外开放度高、国际航班及客运量大、对外经贸联系密切相关,应以入境旅游为导向;而西安、成都、昆明地处内陆,旅游资源丰富、腹地人口密度较高、铁路客运量较高,在发展国内旅游上具有相对优势,应实施内向型战略,积极发展国内旅游。  相似文献   

15.
在构建资源型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利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34个典型资源型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资源型城市之间和相同类型资源型城市内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均存在明显差异。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实施分区域推进战略,目的在于统筹规划、协调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推进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和人民生活品质的不断提升。根据城市区域内各部分发展的历史特点和水平的差异,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分类管理,将有力地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健康发展,这是国内先进城市发展的基本经验。分区域推进的关键是如何分区以及如何制定不同区域的发展战略。在这个问题上,国内先进城市的做法和经验给了我们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张炜 《财经科学》2007,(6):76-80
本文认为,在我国社会发展中,历史文化名城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加强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合理利用名城历史文化资源,促进名城可持续发展是必须要研究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本文探索了历史文化名城可持续发展的涵义和内容;剖析了,目前我国名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进而,结合实际提出了,促进我国历史名城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18.
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经济建设分析——以徐州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概念,分析了徐州资源枯竭型城市面临的生态经济问题,即:生态经济系统紊乱;经济发展没有生态化,过多依赖自然资源;产业结构序次较低,生态产业发展薄弱;社会问题较多;城市吸引力下降等。探讨了徐州利用生态经济建设实现成功转型的首要问题是进行体制改革,重中之重是打造生态经济系统,还包括构建生态经济产业结构、消化和转移就业、改善生态软环境、增强城市吸引力等。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正在促进世界经济和产业结构的重构和转移。深圳作为中国大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地区,必然会或多或少接受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影响。本文基于三方面的考虑,提议深圳市政府在建设深圳高技术园区的基础上,应尽快开拓以发达制造业为主体新工业发展空间。首先,洪澳回归后,深圳作为“边境”城市的区位效应明显衰减,深圳市需要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将成岗大工业区及东部工业组团定位为深圳市未来的现代化工业基地;第二,改变现状“三来一补”中小企业为主的制造业布局格局,在龙岗大工业区及东部工业组团布置大、特大型工业项目,逐步将其建设成为现代化的工业基地;第三,与经济全球化、世界产业结构高度化节奏同步,为新一轮全球产业结构重构中科技含量高的制造业向深圳转移准备空间。全文就该新工业空间开拓进行宏观分析。  相似文献   

20.
应用ABC基础成本管理这样一种全新的企业管理理论和方法。目的在于对中国依托资源建立的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资源动因分析,评价作业的有效性;进行作业动因分析,判断作业的增值性;改进和优化"增值作业",促使损失、浪费减少到最低限度,提高决策、计划、控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