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王雪芹  熊秋霞 《董事会》2007,(9):110-110
目前国内艺术品收藏市场一片火爆,其中增值空间较大的年轻艺术家作品尤其受到广泛关注,年轻艺术家受到过度宠爱既为中国艺术品市场增添了活力,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藏者境界     
《董事会》2010,(11):108-108
刘益谦:收藏要讲究普世精神 对于中国内地收藏家缺席排行榜,不少业内人士都认为原因很复杂。比如,"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中国内地的艺术品收藏经历了一个真空年代,很多割断的东西需要时间来慢慢修复。"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中国古代艺术品的投资热潮不断兴起。在古代艺术品投资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风险和价值,如何规避风险,赚取经济收益,是每一个投资者心中所想。在面对我国古代艺术品投资的庞大市场中,艺术品本身的特性和我国艺术品市场的不断完善都是未来发展的重要参考,对艺术品投资市场的发展起到了帮助。  相似文献   

4.
2006年大众收藏品市场的总体交易虽说没有书画、瓷器等主流艺术品那么红火.但一些精美的大众收藏佳品还是受到了众多收藏爱好者的追捧。现对2006年4种热门大众藏品的市场表现进行盘点,以期把脉未来走势[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10亿元买家     
2009年,国内藏家陆续取代欧美甚至是台湾藏家而成为中国古董市场的高价买家。那边厢海外藏家狂抛,这边厢国内藏家抢着接盘,艺术品价格屡屡创下世界纪录。在这种火爆的背景下,又以刘益谦、王薇夫妇的突然发力最为抢眼,两人在2009年征战于内地和香港的各大拍场,业内权威人士称,他们去年在艺术品上的投资已超过10亿元。  相似文献   

6.
易杰 《董事会》2011,(5):112-113
其实,真正的艺术品收藏从来不是一种大众文化,艺术家实际上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圈子,艺术不仅是一种行为,具备了艺术家的身份更带来一种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7.
北京华辰春拍的预展现场,在香港商界、政界、藏界均有建树的张永霖太平绅士为慕名而来的众多藏家作了题为“丹青情缘——张永霖收藏心得恳谈会”的报告,为藏家们分析了当今的艺术品市场现状,并毫不吝啬地将自己多年的收藏经历和心得倾吐给了大家。  相似文献   

8.
直至今日,每到世界各店牛仔专门店,只要是看上的牛仔衣裤,刘奕群依旧习惯继续购买收藏,因为牛仔裤是"服装中的艺术品",收藏牛仔裤是一种念想、一种价值、也是一种文化。刘  相似文献   

9.
“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精美的石头会唱歌。”如果把大自然造化的每一块石头看作静态的、无生命的个体,那么经过石头收藏爱好者灵动的思维,手中旋转的刻刀,再融进细腻的情感,硬邦邦的石头就通了灵性,成为栩栩如生、巧夺天工的艺术品,让人爱不释手。这些石头收藏爱好者们能看到顽石微笑,听到砂石低语,能体味旷野中被疾风磨砺的岩石的痛楚,  相似文献   

10.
据《2010中国私人财富报告》,预计2011年,可投资资产1000万元以上的中国高净值人士数量将达59万人,持有的可投资资产规模将达187/亿元人民币。按照国外5%投资于艺术品的比例测算,共有9000亿元的艺术品投资规模,而2010年内地拍卖成交额仅为573亿元,潜力巨大。这个巨大的市场,已与艺术品金融化紧密联系在了一起。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角度来分析艺术品创造加工过程的特殊性,把握艺术品创作生产的基本规律,对艺术品劳动生产过程的特殊表现形态进行分解及实例剖析,以发挥艺术品劳动过程中的特质魅力,最终体现实实在在的经济学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丁建华 《董事会》2007,(8):112-113
盛世兴收藏。在当今民间收藏蓬勃发展的大潮中,名人文牍已成为民间艺术品收藏的一个热点。"牍"是指古代书写用的木简,以一尺长的木简作书信,称为"尺牍",其后历代相沿将"尺牍"专指书信,又称信札、手札。"文牍"范围要比"尺牍"宽泛,它不仅包括了书信,还包括了诗稿、文稿,甚至公函等。而"名人文牍",则指包括政界、军界、文化艺术界和学术界名人亲笔书写的书信、文稿和诗稿等,其中又以书画界大名家挥毫所留下的手迹格外珍贵。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艺术品市场的火热也带动了国内艺术博览会的蓬勃兴盛,最繁荣时北京、上海每年都有至少两个以上的艺术博览会轮番登台。  相似文献   

14.
李鑫 《工业会计》2011,(5):64-65
有人比较了1997年~2003年7月这6年半各大投资品的市场表现,惊讶地发现股票并非收益最高,艺术品投资收益跑赢了几乎所有的投资品种。  相似文献   

15.
穆沙 《工业会计》2011,(6):23-23
艺术品与传统投资产品本质上的不同,让很多人担忧金融资本涉足艺术是一把双刃剑。事实上,2010年屡屡创下的天价拍卖,已经扰动了一些重量级藏家的心:这些人手上一般都握有艺术极品,这批藏品一旦入市将让未来的艺术品市场丰富性大大增加。但随之入市的必然会有大量次品和赝品,泥沙俱下的情况下,投资者不仅要尽快熟悉这个市场的金融属性,而且要具备一定的品鉴能力。  相似文献   

16.
《董事会》2008,(1)
经历愈多看得愈真愈懂欣赏艺术品不是冷冰冰的投资凭证,而是可以与每个人共呼吸的鲜活的生命体;艺术收藏也不仅仅是艺术圈内的小众行为,它已经成为了现代成功人士的一种生活方式,它让人在眼花缭乱的价格记录前回归自我,并通过它提升品位,感悟人生。轩尼诗X.O赏深越慕-私人收藏系列活动,将邀请12位来自商界的杰出收藏家,与大家分享艺术收藏和人生经历带来的至臻感受,用欣赏的眼光去体会与众不同的生活价值。  相似文献   

17.
李鑫 《工业会计》2011,(6):70-71
每年的春拍被认为艺术品拍卖市场的风向标,春拍成绩如何,直接影响当年的秋拍,进而影响整年的艺术品拍卖市场表现。今年的春拍,市场以令人咋舌的成绩让人们看到了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潜力,特别是中国书画部分,不少名家作品落槌价创出新高。  相似文献   

18.
石冠兰 《工业会计》2004,(11):44-46
拍卖已经不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特别是艺术品拍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许多人已经投身其中,而更多的人还不十分了解,正在观望。对于圈外人而言,拍卖仍笼罩着深奥的疑云。有兴趣和实力的准投资者们就像小马过河那则寓言所说一样,涉水之前遇到众说纷纭,于是欲行又止。到底拍卖这片水是怎样深浅的一种投资方式  相似文献   

19.
康会欣 《工业会计》2011,(10):52-53
当今的投资理财市场让许多人大呼看不懂和不知所措——楼市胶着,股市低迷,黄金市场进入盘整期……与之相应的,却是艺术品市场的持续火爆,尤以翡翠的表现更为引人瞩目,短短几年内价格翻番甚至上涨数倍数十倍的情况屡见不鲜。以前标价几万元的翡翠,现在许多已售价上百万元,让众多先期入市的藏家获利不菲。然而也引发了疑虑:已经涨了这么多,还有上涨空间吗?翡翠的变现情况如何?有哪些收藏渠道?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专访了万瑞祥翡翠俱乐部总裁、首席鉴赏专家万王君女士。  相似文献   

20.
陈君 《工业会计》2008,(9):63-64
富足怡然的退休生活不仅需要尽早规划,还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养老工具。随着投资理财方式越来越多元化,可供养老的工具也日益增多。总体上来看,可用来养老的工具大致可分为6类:社保、企业年金、商业养老保险、金融投资、以房养老、艺术品投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