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坤  邓可卉 《商》2014,(40):194-194
中国古代天文学成就辉煌,但明朝之后日渐衰落,西方天文学逐渐掌握话语权,至民国时期西方天文学内容大量传入国内,更突显由于实验研究方法的不同带来的差异。《科学》《科学画报》杂志在介绍西方近代科学知识、体系等内容方面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天文学自然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聚焦于《科学》《科学画报》两本杂志,针对其天文学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力求探明两本杂志在推进中国近代天文学发展方面所做的贡献与产生的影响,为想了解此内容的读者作一个参考。  相似文献   

2.
气贯风云     
正"气"在古代中国人的心里,不仅是联系人体与自然,社会与天道的基础,而且也是维系生命、自然、社会、天道的基本物质。可以说,无论是儒学思想中的伦理,还是道家思想中的道德,还是阴阳家的阴阳,都必须也只有通过"气"去实现。因此,气的思想,是颇具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之一。当然,我们讲到的"气",重点并不在道教养生之术,而在于"气"的思想里所体现、反映的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在今天看来,气的思想虽然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被理学神秘化、抽象化了,但是,它所反映的中国人原始的生命观和自然观,却标志着古人对自然、生命、社会深入思考及所得出的独特的结论。作为遵循着自然、社会、人文和科学发展规律的"地产年度风云榜",更是与"气"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气"拖着风云榜,风云榜积聚着无比的能量,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古代天文学中所称的"二十八宿",亦称"二十八星"或"二十八舍".先秦天文学家为了观测天象及日、月、五星在天空中的运行,将赤道附近的天区划成二十八个区域,每区选取一个星官作为观测时的标志,叫做"二十八宿".由参酌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可以间接推定太阳的位置;由太阳在二十八宿中的位置,可以知道一年的季节.  相似文献   

4.
<正>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在长达五千年的文明史上,创造并积累了丰富的古代遗产。其中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博大精深,它在开创中国古代辉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历来,对中国古代经济思想有不同看法,如旧中国一位大学教授曾说:中国的经济思想遗产“与今之欧美经济科学比较,本无一顾之价值”,西方的一名学者也曾说:包括中国在内的东方国家的古老文化中没有“足以同中世纪西方的经济学者们在经济分析方面所作出的良好  相似文献   

5.
墨子的管理思想在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史上独树一帜,其"以人为本"、强调节约、重视贤才和要求人们要互相帮助的思想直至今日仍有借鉴意义。但其思想也存在着明显的局限,具体表现在国家管理目标、管理方式和管理保障三个层面上,其实质就是用功利主义的思想消解了本身想达到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6.
泰勒制的理性何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杭宇 《北方经贸》2000,(4):114-115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开始形成了所谓的"古典管理理论",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泰勒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人物,他提出的"科学管理"的理论成为现代管理学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它的科学管理的思想对西方现代管理思想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泰勒明确提出管理是一门科学,他坚持把科学研究运用于日常的生产管理中去,使生产过程和管理过程成为真正的科学过程.从泰勒时代管理开始,从早期的经验管理阶段向以科学方法为手段的管理理性阶段过渡.  相似文献   

7.
"人文奥运"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题之一,说到人文,那么中国古代体育成为一个重要的人文内容.文言文中,并没有"体育"这个词,十九世纪"体育"这个词汇从日本传入中国.作为一个有五千年灿烂历史的民族,我们时刻在思考:历史留给了我们怎样的东方体育文化?  相似文献   

8.
苏州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钟灵毓秀、人文底蕴深厚之地,有极其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也孕育了诸多的各项技艺,其中以“精准、细致、典雅”为特色的苏绣技艺,正是传承已久的文化瑰宝。苏绣也以针代笔、以线代色,长期以来凝聚了中国古代女性的聪明智慧,也诠释了她们的思想与情感,可以说在中国工艺美术史上创造了辉煌。本文主要研究苏绣传承中的针法...  相似文献   

9.
向莉  谢洪兰 《中国市场》2008,(22):81-82
博大精深的中国古代文化孕育了许多成功的管理经验和独特的管理思想。2000多年前春秋战国时期提出来的民本思想以"仁"、"和"为核心,构建了一个弘扬人本精神的个人管理、社会管理和国家管理的思想体系,与现代企业人本管理理念一脉相承。民本思想的精髓"正己正心"、"仁政德治"以及"以和为贵"等观点对现代企业管理有着深远的影响和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于渼倩 《商》2013,(20):330-330
一、中国古代“礼”的观念 我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的美称,我国古代的法律的根本思想就是“礼法结合”。充分认识“礼”在我国古代法制史中的地位和作用,是研究我国古代法制史的必要条件。法律的出现是国家政权的出现后为了维护统治阶级利益而存在的,我国的法制史也就同早期夏、商政权的建立而开始。春秋战国时期,  相似文献   

11.
徐小莉 《商》2015,(4):67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对于人的培养,人文关怀的核心也是一个人字。人文关怀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服务核心都是人,一个是关于人的工作方式的指导,一个是随人的素质的培育,两者有着必然的联系。人文关怀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顺应了党中央的要求和时代发展的潮流,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注重人文关怀在思想教育中的应用,是现时代教育工作者应该考虑的问题,也是培养优秀大学生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2.
詹正发 《中国市场》2007,(35):126-127
中国素称"礼仪之邦",中国古代法是"伦理化法律",考察中国古代道德与法律关系的演化过程及成活状态,科学地认识和分析中国古代伦理化法律的发展历程及其实质,对于合理界定"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关系、把"依法治国"进程向纵深推进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酒文化是中国文化中有着独特内涵的一个部分,而酒包装对于酒文化的体现也有着重要的意义,红色作为中国代表色将酒与中国文化紧密相连并将那饱含韵味的历史底蕴结合在了一起。红色是如何在酒包装中体现人文是如何应用于酒包装中也成为了可探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4.
黄缨媛 《商业科技》2011,(32):48-48
酒文化是中国文化中有着独特内涵的一个部分,而酒包装对于酒文化的体现也有着重要的意义,红色作为中国代表色将酒与中国文化紧密相连并将那饱含韵味的历史底蕴结合在了一起。红色是如何在酒包装中体现人文是如何应用于酒包装中也成为了可探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阐明"以人为本"是科学的教育现和科学的教育发展现;论证了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并结合我国现实,提出"以人为本"育人的关键在于: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并把思想道德教育作为核心教育内容;只有拓展育人途径,改进教育方法,才能提高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待"民"的问题一直是重要内容之一,而且学术界也一直在探讨和研究,而其中的"重民"内容,又被历代统治阶级及其代表人物不断发展和继承,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重民"思想进行深入探讨,有着非同寻常的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浅论中国古代黜奢崇俭的消费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敏  李中明 《消费经济》2004,20(5):45-48
黜奢崇俭是中国古代消费思想的核心,它在消费准则、消费水平、消费结构、消费需求等方面都有着自己的表现形式。黜奢崇俭消费思想的产生有着其历史的客观必然性,而这种必然性表现在其深刻的社会、经济根源上。就中国古代社会现实而言,黜奢崇俭作为一种解决问题的手段,也是十分必要的。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它的局限性也是客观存在的。面对现实社会,我们需对黜奢崇俭作客观反思,以弃其糟粕取其精华。  相似文献   

18.
<正>在古代除数学以外,科学的东西往往是一种猜测、推测或想象,是从总体上描绘自然界,给世界以总的图景。可以说当时的科学思维是哲学层次上的猜想和概括是非逻辑的。如古代的天文学起源于占星术,医学与巫术紧密相连,被称为现代科学的基石的留基伯和德谟克利特提出的原子论也不是科学的理论,它只是哲学的推测,是泰勒斯学派用简  相似文献   

19.
当今时代 ,人类越来越明确 ,高科技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它既带来了人类财富的极大丰富 ,同时也会使不发达的国家更加贫穷。要清除人类的两极分化 ,促进世界各国的和平与共同发展 ,一方面必须培养具有世界眼光和胸怀的、具有较高道德水准的人才 ;另一方面必须发展适应时代进步所需要的先进文化 ,促进人类文化的相互理解与和谐共存。因此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和先进文化建设是一项世纪性的课题。目前 ,世界各国都采取各种办法整合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 ,特别是把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作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面 ,以促进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同步发展。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正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也是社会可持续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呼唤。一、人文素质教育与人文科学的关系人类的知识与思想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三大类型。人文素质教育其实就是人文科学知识的教育。自然科学 是指以自然界客观物质世界及其规律为研究对象 ,并为人类认识、改造自然提供理论和技术手段、工具的科学。如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天文学、地理学等学科。社会科学 是指以人类社会的组织结构、制度关系、效率功能、规范秩序为研究对象 ,并为人类社会的有序管理、高效运作提供...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中国古代和谐思想的内涵分析开始,从人与大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三方面的关系入手,说明古代和谐思想一些主要观点;揭示古代和谐思想中一些偏见与悖论。在这些分析的基础上,强调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能象有些人那样,连精华也抛弃掉,最后提出如何充分发掘并弘扬中国古代的和谐文化,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