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蓝姝 《金融博览》2004,(1):22-23
两家评级的巨大差异标准普尔于 2 0 0 3年 1 1月2 7日最新发布的对中国银行业评级中 ,包括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内参评的 1 5家银行无一获A级评级 ,8家银行被定为垃圾等级。中国银行以BB 居首 ,而广东发展银行则以CCCpi(“pi”表示该评级是利用已公开的财务资料或其他公开信息作  相似文献   

2.
罗平 《中国金融》2006,(20):56-57
2004年6月,巴塞尔委员会正式公布新资本协议,建立了资本监管三大支柱体系,有效地将资本充足率与银行有效管理各类风险的能力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新资本协议复杂的资本计量方法对银行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强调了风险计量的精确性、敏感性和标准化,尤其突出了依赖银行内部量化指标计量信用风险的内部评级法(Internal Ratings Based Approach,以下简称“IRB”法)在风险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3.
穆迪的评级具有全球可比性,它用于分析银行信用风险的技术适用于不同地区和不同发展阶段的银行体系。因此,分析新兴市场银行的方法本质上是与分析发达市场银行的方法一致的,区别只是在于:在发达市场和新兴市场中,银行信用分析中所提及因素的相对重要性有所不同。中国是新兴市场的重要成员,认识两个市场的不同之处是理解穆迪对中国银行业评级的基础,从穆迪对中国银行业的评级结果来看,银行业的改革是决定穆迪评级的主要因素,改革所带来的不确性与风险是对存款与债务评级的主要担忧,但是改革有可能给商业银行带来的长远利益则是中国银行业健康发展、长期稳定、走向良性轨道的要义所在。  相似文献   

4.
张晓晶 《中国金融》2005,(19):68-68
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决定了银行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如何提高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在早期可能只是know--how(如山西票号的一些做法),但在金融全球化的今天,更多的是规范或制度。随着举世瞩目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公布(将于2007年在成员国开始实施),内部评级法作为新资本协议的核心内容,正在成为全球银行业开展风险管理的主流模式。  相似文献   

5.
中国银行业由于国际化程度不高和对境外证券投资规模有限,其风险控制能力与水平未在本次次贷危机中得到验证。随着国内银行国际化步伐加快,逐步融入全球金融市场,中国银行业将面临严峻的考验,从这个角度看,这次次贷危机不失为国内金融业的一次观战演习。  相似文献   

6.
由美国2007年次贷危机诱发的全球经济危机目前基本接近尾声。中国作为世界经济中的重要一环,也受到很大的冲击。危机之后,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战略才能化风险为机遇,实现进一步的持续发展成为需要讨论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7.
国内的银行业上市公司是目前股市的中流砥柱,上市银行的业绩表现可以从侧面反映出国民经济运行的态势和趋势,尤其是在银行业市场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四大上市国有银行更为甚之.纵观2008年,工、建、中、交四大上市大型银行展示了盈利的高速增长、坏账的持续降低、中间业务的高速发展等种种良好态势.  相似文献   

8.
独树一帜稳健运行截至2009年3月份,全球金融机构在此次金融危机中累计亏损高达12552亿美元。我国银行业虽不能独善其身,但却做到独树一帜,保持稳健运行。2008年我国银行业在利润额、利润增长率、全行业资本回报率三方面名列世界前茅。截至2008年底,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5681,8亿元,比2007年末下降7002,4亿元,不良贷款率已经下  相似文献   

9.
实施新资本协议是增强我国大型银行风险管理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提升银行监管有效性、促进银行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2007年2月,银监会发布了《中国银行业实施新资本协议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要求国内大型银行2010年底开始实施新资本协议。2008年是三年准备期的开局之年,也是攻坚之年,准备工作进度和质量对于确保新资本协议的如期成功实施非常关键。  相似文献   

10.
中国银行业次级债:发行定价与供求形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借鉴国际次级债市场的成熟经验,结合国内银行业自身特征及政策环境,分析认为国内银行发行的闪级债务与国债的利差基本合理,而次级债券与国债的利差偏小,在次级债的供求方面,本预计能基本取得平衡,但次级债的投资群体需要进一步多元化,以分散风险。  相似文献   

11.
孙立坚 《金融博览》2009,(19):26-27
正当发达国家从美国的这场金融危机中反思金融创新滥用的问题时,金融创新能力较弱的中国反而在加快其步伐。继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模式推出后.目前国家又决定在北京、上海,成都及天津四地开展消费金融公司的业务试点。这标志着中国金融体系开始迈入了一个新时代。  相似文献   

12.
前言 本部分从财务指标角度分析讨论2007年全国性商业银行的竞争力. 按照传统的分类方法,我国境内的全国性商业银行可分为两类,即由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等五家银行组成的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以下分别简称为工行、农行、中行、建行和交行,统一简称为"大型银行"),以及由招商银行、中信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中国民生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兴业银行、华夏银行、广东发展银行、深圳发展银行、恒丰银行、浙商银行、渤海银行等十二家银行组成的其他全国性商业银行(以下分别简称为招行、中信、浦发、民生、光大、兴业、华夏、广发、深发展、恒丰、浙商、渤海,统一简称为"中小银行").  相似文献   

13.
上世纪90年代,全世界新兴市场国家的银行业出现了外国直接投资迅速增加的现象,这些外国直接投资相应给这些国家的银行体系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作为世界银行业全球化发展的组成部分,从2003年开始,中国银行业证明了一个史无前例的新现象—大量的FDI涌入中国银行业,购买股份抢占中国银行业市场。本文试图描述银行FDI在中国的现状,并探索背后的主要原因,包括监管规则的改变、经济的稳健增长、银行业的发展和持续的非金融FDI。银行在公司治理、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和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出现初步但富有帮助的变化。整个银行体系也发生了变化,包括行业形象得到改善、信用文化得到培养、透明度得到加强、创新得到发展、效率得到提高。然而,对于整个银行体系和经济的有意义的影响目前还没有出现。尽管通过吸引国外有经验的合格战略投资者引进了国际先进的管理惯例,对于中国的银行来说,仍然需要很长时间来全面改革自己的信贷文化和不清晰透明的行为。而且,随着中国的全面开放,前面将会有很多艰巨的挑战,因此,作为一个新兴经济体,一定要有远大视野,全面理解银行业中FDI的长期重要角色,创造外国战略合作伙伴发挥其积极作用的必要条件,督促其提供服务的步骤,以及中国银行系统在全球银行价值链中的正确地位。  相似文献   

14.
《现代商业银行》2006,(5):59-59
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简称SWIFT)是一个国际银行同业间非盈利性的国际合作组织,该组织成立于1973年5月,董事会是其最高权利机构,其二十五位董事会成员都由银行委派兼任。目前全球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加入SWIFT组织。SWIFT的价值体现是为全球金融业提供一个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的技术平台,并在信息处理和金融标准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其用户包括银行、资金交易公司和投资管理公司。  相似文献   

15.
温彬 《银行家》2014,(3):58-59
正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选择有条件的国有商业银行实行股份制改造,加快处置不良资产,充实资本金,创造条件上市"。2003年12月,中央汇金公司对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分别注资225亿美元,实施股份制改造,拉开了以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为核心的中国银行业改革序幕。经过十年的发展,中国银行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相似文献   

16.
本部分报告从财务指标角度分析讨论2009 年全国性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全国性商业银行可分为两类,即由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等五家银行组成的大型商业银行(以下分别简称为工行、农行、中行、建行和交行,统一简称为大型银行),以及由招商银行、中信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中国民生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兴业银行、华夏银行、广东发展银行、深圳发展银行、恒丰银行、浙商银行、渤海银行等十二家银行组成的其他全国性商业银行(以下分别简称为招商、中信、浦发、民生、光大、兴业、华夏、广发、深发展、恒丰、浙商、渤海,统一简称为中小银行).  相似文献   

17.
马黎 《中国金融家》2011,(1):154-155
《中国金融家》2010年第3期和第12期封面,以全方面、立体化的视角,留下了中国银监会主席,全国大型银行董事长、行长、监事长以及三家上市城市商业银行董事长的不同身影,  相似文献   

18.
张燕玲 《中国金融》2005,(11):39-41
2005年是所有国际大银行准备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攻坚年。实施新资本协议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在金融界的又一次例证。通过实施新资本协议,将迫使金融业界的强者和弱者同场竞技。就像身体条件不同的运动员进行投篮比赛,矮个子自然要比高个子面临更多的困难,因而实施条件不具备的银行也将面临更严重的挑战,这就是全球化带来的挑战。这种挑战很可能使国际金融界重新洗牌,迫使金融机构重组、合并从而带来全球金融业格局的根本变化。  相似文献   

19.
宗良  王家强 《银行家》2011,(11):97-103,7
2011年全球1000家大银行排行榜展示了后危机时代国际银行业的最新发展与整体格局。在目前国内外银行业发展形势下,尤其是部分欧洲银行在全球金融运行背景和自身主权债务危机冲击下经营困难,甚至被拆分背景下,全面、深刻认识和剖析我国银行业与国际同业间优劣之势,对我国银行业有效应对复杂局势、推进稳健发展意义重大。《银行家》在上期刊发《2011年全球银行1000强排名透视》一文基础上,将主要侧重点转移到我国银行业与国际同业间的优劣势对比,选登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就此次全球银行排行的分析报告,以此为切入,为国内银行业正视差距、调整奋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