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谢昇秀 《潮商》2016,(4):67-69
历史上只要一提起襄助君王建立王图霸业后,随即华丽转身、退隐江湖的重要人物,人们一下子就会想起春秋时期的范蠡,西汉初年的张子房.他们都是开启一代王土疆域卓尔不群的元勋.然而很少有人会想到明代也有一位开国元勋“退隐”潮州府(现汕头)蓬洲所城;同样,一提起明朝开国大将,人们也会猛然想起蓝玉、徐达、常遇春等,绝不会想到还有一位开国大将、明太祖朱元璋的结拜兄弟,在建立王朝后功成身退,毅然决然退守潮州府蓬洲所城,以保全身家性命,使裔孙血脉得以繁衍生息.这位明代开国大将就是潮州府蓬洲所城的开创者和建设者、世袭指挥谢赣南.  相似文献   

2.
丁维兵  王裕生 《潮商》2011,(6):86-89
潮汕位于广东的东部,毗邻福建的闽南,潮汕话公认是闽南话的近支,国内外总使用人口大概有三千万左右,但其下层分支纷繁。各种分支远远的超过俗话说的“潮汕九县.县县有语”。在过去,以潮州话作为潮汕话的正音基本没有问题,潮州是古代潮汕的府城,潮汕的“县县有语”都认同是与潮州话的接近。  相似文献   

3.
东人 《房地产导刊》2004,(98):116-119
潮州有一句俗话:潮州大厝皇宫起,这里的厝和起既是潮州方言,也是古汉语,厝是指房屋,住宅,起是谓由本地而起,即建造的意思全句是说潮州的大屋(豪宅)按照皇宫建造,故潮州方言说建屋为厝。上述皇宫起并非就超额贡规模而言,而是指其建筑规模而言,而是指其建筑形制与装饰的富丽堂皇与后宫相比拟。  相似文献   

4.
如果你漫步在深圳的街头,你会很容易识别潮汕人开的店。首先他们的招牌店名一律是中国传统的“诚”、“昌”、“达”、“高”等这些吉祥字的组合,并没有特别的新意。潮汕人开的店形象设计一般也不很讲究,他们的店面LOGO(标志)一律是店面名字的拼音字母的组合,很少用英文的,一般也不专门设计。另外店门口一律功夫茶的摆设,穿着拖鞋守店的老板操一口难懂的潮州话,并且对不是说广东话的顾客总是不冷热的态度,……这些都构成了许多潮汕人开的店面的外在形象特征。  相似文献   

5.
林伦伦 《潮商》2018,(3):66-67
有一句旧俗语说:"潮州九县,县县有语." "九县"说的是旧潮州府的9个县:海阳(潮安)、饶平、澄海、揭阳、普宁、惠来、潮阳、丰顺、大埔(清·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以后,见百度百科"潮州"),也叫 "潮州八邑"(邑也是县的意思,不算大埔),现在新马泰各地的潮州会馆,还有不少叫"潮州八邑会馆"的.  相似文献   

6.
现在有的官员最时兴讲的一句话是:“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特别在做了一件自以为颇得民心的事情之后尤其爱讲。究竟得不得民心,怕就怕凭的只是官员的自我感觉,尤其在一门心思追求政绩而又踏不下心来的时候。有些话该由谁来讲,需要“资格”,并非“和尚动得,我也动得”。腰缠万贯者才有资格说“钱无所谓”;若是穷光蛋一个,也说“钱无所谓”,谁信呢。诸如“做名人难哪”、“这官儿不好当啊”、“吃饭简直是一种负担啦”等等皆属此类。这不单是一种矫情,更是一种炫耀。衣食无忧,则容易怠惰;有优势依傍,则容易蛮…  相似文献   

7.
我们常常听到一些在基层工作的干部抱怨群众“不听话”,不如五十年代“好领导”,这很值得深思。为了弄清是我们没有把“话”说好,还是群众不听话,起码需要在四个方面认真地想一想:一是要想一想,我们讲的话,是不是真正代表了群众利益。我看,至少说那些空洞无物的“套话”,虚情假意的“面子话”,和群众关心的切身利益要隔上几层膜子。二是压人的“官话”,还是和群众平等交谈的“掏心话”。假如放不下架子,以官老爷自居,在群众面前装腔作势,你那个话再“好”群众也听不下去。三是要想一想,我们对群众普  相似文献   

8.
“魔鬼往往在细节(过程)中”。这是管理学上的一句流行话。维亚康姆公司CEO雷石东也说:“魔鬼就在细节之中,天堂也在细节之中。”“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古今哲人对大事与小事的运筹操作可谓”英雄所见略同”,也足见其万事万物都离不开  相似文献   

9.
人们都知道,MBA或EMBA课堂上最受欢迎的老师是会讲故事(案例)的老师,如果是一位只会讲空道理而缺乏故事后盾,那他注定要提前下课的,因为他讲课没有说服力,他那个“理”服不了人,而且他那个“理”也无法让人们记住。可是一个具体又生动的故事,却可以让人一辈子忘不了,而且话不需要多,道理不用多讲,只要最后能画龙点睛的一说就行了。  相似文献   

10.
凡看过反映封建社会官衙生活的电影、电视或小说的人都知道,古代当官的都是静坐衙门之中,等到有人击鼓时再升堂理事.因此,便有了“静坐衙门等击鼓”之说.历史进入了今天,旧的官府衙门早已被打碎,但是用“静坐衙门等击鼓”来比喻某些地方和部门的官僚主义作风却是相当形象和贴切的.例如:有些部门对来自下边的请示报告不及时答复解决,“击了鼓不升堂”;或处理问题扯皮推诿,“升了堂不理事”,若是棘手的难题,“你击升堂鼓,我打退堂鼓”的也有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机关作风的转变,官僚主义的作风已经大大减少,用现代话讲;“门难进,脸难看,话难说,事难办”的情况大有好转.并出现了许多象锦州市委书记张鸣岐那样的心系群众、甘当公仆、深入实际、排忧解难的先进典型.但是,就整个机关作风来看,和当前改革开放的形势需要与基层单位的实际要求还是很不适应的,“坐等击鼓”的现象还没有完全绝迹.这种“坐等”的结果,不仅使下边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迟迟解决不了,也使机关和基层、干部和群众之间的关系变得不那么融洽.  相似文献   

11.
圣景三游洞     
提起新中国60年,人们都说吃、穿、住变化太大了,说如今的小日子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吃的讲营养,穿的讲漂亮,住的讲宽敞”。我说灶头的变化也一样不寻常。  相似文献   

12.
格局     
也是这样的立春时节,昆明朋友引我游西山.脚下滇池在阳光下休息,旅友们则汗津津地拾阶而上.山间茶歇处,一儒雅游客与我拉话,东北人吧,我认识你们东北的蒋新松、师昌绪.在中科院开会时,发现他们都是独处敬业坐标上的人. 他说的两位东北人都已作古,好在这两位先生健在时我访问过他们:一位是中国机器人之父,有“可下五洋捉鳖”的开山之功;一位是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可上九天揽月”的“材料”奠基人. 二位先生虽担大使命,生前却“无名”,以至与之对话时,他们都提出“你怎么知道我”的同一问题.  相似文献   

13.
王西冀 《秘书工作》2013,(10):18-18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的集中表现,群众称之为“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其实还有一种严重现象是“文难懂”,其突出表现就是,文章和讲话不管目的、不看对象、不分场合、不问效果,离实际远、离群众远、离基层远,讲官话不讲真话,讲长话不讲短话,讲空话不讲实话。因而群众读不懂、读不下去、读不出精气神,“相看谁都厌,只因‘文难懂一’。  相似文献   

14.
关于真理标准讨论问题 对于真理标准讨论问题,会议第一阶段讲的人不多.有人讲到这个问题时,一般也是和"两个凡是"问题、《红旗》不表态问题联系在一起说的.例如,当有人说到提出"两个凡是"的社论时,耿飚插话说:我是奉命发表.我是反对"两个凡是"的.后来耿飚在发言中又提到这件事,他说:对这篇社论我不负责,我是奉命发表.当时我说,登这篇文章等于"四人帮"没粉碎.这话反映到中央,说我发了牢骚.这时,金明插话说"两个凡是"是"按既定方针办"的变种.耿飚接着说:我赞成这话.领袖每天要讲多少话,如果每句都要正确,那就太苛刻了.  相似文献   

15.
牵着绳子跑     
在一次领导力培训时,一个是民营企业家,他说了很多话,大体意思是:“我要成为第二个马云。”另外一个是企业的高层,他也说了很多话,大体意思是:“我要成为第二个唐骏。”当然,同时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怎么才能做到。  相似文献   

16.
每次回家探亲,父母总要和我说很多话,但归纳起来,也就是3句。第一句:“只有身体是自己的。”父母说,在外不容易,生活和工作压力大,父母不在身边,全靠自己关心和照顾自己。钱是挣不完的,官是当不尽的,名利都是身外物,不要看得太重,要注意身体。第二句:“力气用不完。”父母说,在单位工作,不要偷懒,要多做事,做好事,力气是用不完的,只听  相似文献   

17.
人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而周松波却更相信“选择造就人生”。 从波恩大学国民经济学士到北京大学中国经济思想史博士,从北京大学副教授到跨国公司的总裁,从连中国话都说不好的“德国人”到中西经济与文化的“国际使者”.再到致力于把中国传统智慧融会于现  相似文献   

18.
《潮商》2014,(1):59-61
正如果你漫步在深圳的街头,你会很容易识别潮汕人开的店。首先他们的招牌店名一律是中国传统的"诚、昌、达、高"等这些吉祥字的组合,并没有特别的新意。潮汕人开的店形象设计一般也不很讲究,他们的店面LOGO(标志)一律是店面名字的拼音字母的组合,很少用英文的,一般也不专门设计。另外,店门口一律功夫茶的摆设,穿着拖鞋守店的老板操一口难懂的潮州话,并且对不是说广东话的顾客总是不冷不热的态度,这些都构成了许多潮汕人开的店面的外在形象特征。  相似文献   

19.
善用群众语言做群众工作,是秘书工作者服务群众的“入门课”,也是党员干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解决好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最后一公里”问题的“必修课”.语言是一门艺术,“良言一句三冬暖”,有时看似简简单单的几句话,实际彰显的是思想、是作风、是能力.笔者认为,面对老百姓,要善讲“十种话”,从而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架起一座连心桥.  相似文献   

20.
乐享忙生活     
从事文字工作这几年,加班加点成了家常便饭,通宵达旦也是司空见惯.偶有闲暇,也是抬脚往办公室赶,只为了解最新政策,收集整理资料,品读经典美文,于思考感悟中度过紧张充实的时光.可以说,“忙”之于我,已是一种常态. 平日住在城里,回乡路途遥远,诸如走亲访友,很少主动参与,多由爱人代劳,即便客串一回,也是匆匆返回.“怎么能这么忙?”有人说,“你天天待在办公室,真有那么多活让你干?”有的拿话来激我:“当官了,架子大了,请不动了!”甚至还有人说我是孤芳自赏、不通人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