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多地少,仅用占世界1/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2%多的人口。党和政府一直重视粮食安全和粮食流通问题。尤其我国1998年以来,从实行“三项政策、一项改革”,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到推进“放开销区、保护产区、省长负责、加强调控”的改革措施,放开销区粮食收购市场,及开展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的试点,我们一直在探索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的路子,并取得了明显成效。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都提出,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加强农业的市场竞争力,保证国家粮食安全。2004年2月中央发布了“一号文件”强调,决定从2004年开始,国家将全面放开粮食收购和销售市场,实行购销多渠道经营。并且提出了对粮食主产区实行直接补贴和实行减免农业税及农业特产税的政策。2004年5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和农村税费改革工作,并且通过了《粮食流通管理条例(草案)》,宣布2004年全面放开粮食收购市场,积极稳妥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会议指出,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搞活粮食流通,促进粮食生产,保证粮食安全,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要放开收购市场,直接补贴粮农,转换企业机制,维护市场秩序,加强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2.
文世润 《时代经贸》2012,(14):19-20
粮食龙头企业通过链接市场、农业、生产与消费,凭借产业链条竞争,不仅对中国粮食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竞争也促进各个环节的夯实,将更切实地稳固国家粮食安全。本文对此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中国已经进入了高水平粮食安全与高水平农业开放并存的阶段,国际粮食市场已经成为国内粮食供应体系的一部分.随着农业对外开放水平的提升,"非必需"进口量的增加冲击了国内粮食供需平衡体系,国际规则约束了国内农业政策的调整空间,国际市场不确定加剧了输入性风险以及参与全球粮食安全治理体系受阻等非传统的挑战.为此,需要确立连接国内外市场的价格,而不完全是供需缺口;高产量不等于高竞争力,粮食增长也不一定提高自给率;粮食安全并不等于绝对的自给自足.需要从粮食安全目标导向转向、农业政策设计转型、风险管控机制构建以及对全球粮食安全治理体系的参与等方面来提升中国对内、对外粮食安全治理的能力及水平.  相似文献   

4.
放开粮食市场,将粮食补贴直接发放给农民,是我国市场化改革的趋势。它牵涉到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市场化的进程,关系到我国农业经济、农村经济的深入发展。粮食市场一天不放开,在我国农业经济中,市场机制就不能充分发挥作用,“三农”问题就无法得以根本解决。目前,国际市场粮价已显示出上涨趋势,我国粮食比价优势略有抬升,放开粮食市场,正当其时,早放开比晚放开要好得多。1郾建立完善、稳定的政府粮食补贴机制。(1)确定好合适的粮食补贴执行主体。根据农业发展银行目前业务职能面临调整的现状,建议将农业发展银行确定为我国农业补贴、粮食补贴…  相似文献   

5.
我国粮食安全与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协调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针对当前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中 ,不少地区盲目缩减粮食种植面积的现象 ,剖析了我国粮食安全的内涵 ,指出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粮食安全 ,并提出了我国粮食安全与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协调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6.
陈韦明  杨麟斐 《经济师》2002,(11):287-288
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入 ,国务院决定在浙江、福建、广东、海南、江苏、上海、北京、天津等粮食主销区放开粮食市场。这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应对加入世贸组织机遇和挑战的重大举措 ,是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和重要目标。但是 ,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后 ,如何化解其对粮食生产等方面的冲击 ,保证粮食安全 ,是这些地区各级政府和粮食相关部门所面临的首要问题。就这一问题我们对福建省龙海市进行了专题调查 ,试就该市在粮食购销市场化下的粮食安全形势及所需要采取的对策措施谈些意见和看法。一、龙海市的粮食安全状况龙海…  相似文献   

7.
土地流转制度下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农业向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转变的过程中,土地流转是必由之路。而在这一过程中,粮食生产模式势必会受到影响,甚至会对国家的粮食安全造成冲击,影响国家的稳定和人民的生存,尤其在一些粮食主产区,土地流转的不可逆趋势对农业经营和粮食生产会产生较大的冲击。基于此,文章首先分析了当前我国土地流转的动因和形式,然后以此为视角,通过实地调查的形式,将土地流转对粮食生产的作用进行了系统讨论,最后从多个层面给出了政策建议,为寻找土地流转与粮食安全的契合点提供可供借鉴的信息。  相似文献   

8.
将自然科学领域关于全球变暖对粮食生产率影响的最新研究成果纳入经济学中的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研究全球变暖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结果表明,全球变暖将成为不利于中国粮食安全的一个因素。在全球变暖与人口增加、劳动力减少和耕地减少等不利于中国粮食安全的因素共同作用下,中国的粮食安全形势较为严峻。在全球变暖、人口增加、耕地面积减少、劳动力减少这些趋势难以逆转的情况下,增加对农业的资本投入、推动农业技术进步这两个可以通过人为努力而改变的因素对中国粮食安全尤为重要。全球变暖会影响全球粮食贸易格局,要求中国建立稳定可靠的进口粮源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9.
二元经济转型视角下的中国粮食安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粮食安全必须立足国内实现基本自给。粮食安全问题的实质是粮食生产的比较利益问题,各国实施农业保护政策,目的是通过提高粮食生产的比较利益,保护本国粮食的长期供给能力。中国二元经济转型的特殊路径强化了小规模农业经营。小规模农业经营制约了农业技术进步,使我国粮食生产潜力不容乐观。促进二元经济转型,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中国粮食安全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0.
粮食安全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粮食安全”的长效机制来看,提高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比提高粮食产量更为重要;我国应该适当扩大进口我国不具备比较优势的农产品,以适度的国际交换来促进我国粮食生产和流通的效率;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是由粮食商品的特殊属性和经济发展规律所决定的,也是各国粮食流通体制变革的普遍规律;我国应在放开粮食收储市场的同时,加强对粮食市场的管理和宏观调控,以确保一个拥有13亿人口大国的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1.
全球变暖与中国粮食安全——基于GTAP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的研究表明,全球变暖将威胁中国的粮食安全.在全球变暖、人口增加、耕地面积减少、农业劳动力减少这些趋势难以逆转的情况下,增加对农业的资本投入、推动农业技术进步对中国粮食安全尤为重要.此外,全球变暖会影响全球粮食贸易格局,这使得中国建立稳定可靠的进口粮源保障体系的需要变得更为迫切.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贸易自由化对粮食安全的正、反两方面影响入手,发现虽然粮食的自由贸易可以带来世界整体福利的提升,但现今世界粮食贸易实行自由化依然为时尚早,会对其后续发展留下"后遗症"。而中国要保证当下的粮食安全也不能依靠贸易自由化,粮食贸易完全交由市场的结果是中国粮食种植业受到严重冲击、丧失粮食控制权、供给风险增加,不利于粮食安全的长久保障。因此,政府对粮食贸易进行正确干预、大力扶持本国粮食产业才是正确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农产品由严重短缺转变为供求平衡,甚至出现部分农产品暂时过剩的现象。目前,我国粮食的供需缺口不大,粮食安全不应是农业的主要目标。到2010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将达到5.8亿吨,人均年粮食消费量将达到410公斤,超过了国际粮食安全标准。蔬菜、水果的情况也基本相同。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放开了水果价格,调动了果农的生产积极性,水果生产得到了迅猛发展,总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15%。从价格上看,我国主要水果价格大都低于国际价格,但年出口量只占我国总产量的1.2%,出口金额只占世界贸易额的3%。据世界粮农组织统计,美国每年水…  相似文献   

14.
1·粮食安全与经济全球化。在中国,确保粮食的供给具有特殊的政治意义,“无粮则乱”这句话简洁而明了地表达了这种思想。中国的粮食政策是在理解了中国人心理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反映到中国粮食安全保障的思想上,自给自足自然就成了基本方针。保证粮食安全是我们要达到的目标,但确保粮食安全并不一定意味着必须“自给自足”,经济全球化正在把中国纳入到广泛而深入的国际经济循环之中,我国解决粮食问题可以、而且应当充分利用国际市场调剂余缺和品种,适当多进口一些粮食以此来大大缓解我国农业资源不足和“生态环境”产品紧缺的矛盾。从欧洲…  相似文献   

15.
从我国国情看,农业和粮食贸易生产对世界粮食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粮食产品较低的可贸易度制约了比较优势作用的发挥,在粮食供给具有的波动性的条件下,政府干预应该以粮食安全为导向,在增加国内生产以满足需求的同时,通过进口以弥补国内生产的不足,利用好国内市场以及国际市场提供更高的粮食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省在中国粮食安全中的地位与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的逐步提高,中国始终面临着较大的粮食需求压力。特别是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不断发展,不仅会对粮食的需求与供给产生重大影响,也会直接威胁中国的粮食安全。目前,中国粮食安全面临以下问题:一是粮食产出不足以满足国内需求;二是粮食生产能力与消费需求区域差别较大;三是中国粮食安全不可能完全依赖国际市场。黑龙江省由于耕地面积、土壤、机械化程度、粮食商品率等多方面的因素具备了粮食生产的优势,在中国粮食安全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保持黑龙江省粮食生产的优势,不断推进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不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粮食银行是在中国政策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和推进农村金融改革的时期发展起来的非金融机构,将山东省广饶县粮食加工企业带动粮食银行发展和黑龙江省粮食物流企业带动粮食银行发展两种运作模式进行对比,分析了粮食银行的运作模式,并且为保障中国粮食安全,对现有粮食银行的管理和运作提出来规范运作流程、提高员工素质、按需开展业务、规避市场风险等四条建议。  相似文献   

18.
俄、乌、哈三国农业投资环境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农业资源短缺压力使中国无法以较低成本满足国内粮食需求,开展海外粮食投资与合作,通过提高东道国粮食生产能力,增加世界粮食市场总供给量,能够提高中国从国际市场获得粮食供应的稳定性,保障中国粮食安全。俄罗斯、乌克兰和哈萨克斯坦粮食生产资源丰富,近年来受到国际农业投资者的关注。本文从政治、经济、法律、劳动力市场、农业与环境、土地使用的可能性六个方面分析了这三个国家的农业投资环境,认为这一地区具有较强的农业投资吸引力,中国应该与这三个国家加强在农业方面的投资与合作,以放松中国国内有限农业资源对粮食生产的约束。  相似文献   

19.
自然灾害是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主要不利因素.加大农业防灾减灾投入力度是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的有效途径.文章选择1991-2006年的数据,采用协整分析的方法,对中国农业防灾减灾投入与粮食单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论认为中国主要的农业防减灾投入项目与粮食单产之间具有长期正向的均衡关系,但各类投入的总量和结构都需要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20.
“十三五”时期我国粮食安全保障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新常态对农业尤其粮食产业发展影响较大,粮食安全问题不容忽视。"十三五"时期我国粮食安全面临新形势,需求量与质的变化、供给结构的变化、资源功能多元化、经营模式集约化以及农业资源配置方式市场化。同时,粮食安全面临粮食供求压力、价格和补贴约束压力以及资源和环境压力三大考验。为确保"十三五"时期我国粮食安全,应稳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转变粮食产业发展方式;实施粮食安全全球化策略;创新粮食支持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