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5 毫秒
1.
以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目的是了解在具体的旅游情境中旅游者的出游动机、旅游体验的生成过程及结果(包括内容和质量)。采用旅游符号学的方法,通过现场观察和问卷调查获取数据,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旅游体验状况与旅游动机、旅游者行为之间具有密切联系。符号解读是旅游者与旅游场互动的重要方式和途径。旅游体验质量与旅游者对旅游元素的关注程度、对旅游元素符号意义的解读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且为正相关。雨花台烈士陵园旅游者体验存在多样性和层次性,其中,崇高是旅游体验的核心。  相似文献   

2.
旅游体验营销更多关注的是旅游体验主题,依据主题对旅游的体验进行设计,并借助与主题相适应的氛围,情感等因素,使旅游者获得心理上和精神上的满足,从而给旅游者带来完美体验,同时依据旅游需求变化,不断调整体验主题和体验设计,实现动态循环。  相似文献   

3.
杨怡 《经济师》2008,(4):52-53
在旅游业中,影响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的因素是旅游业前进的关键问题。文章提出了文化的魅力在激发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中的巨大作用,论述了结合历史、饮食、宗教、民俗多元素的影响共同开发旅游产品,创造具有鲜明文化魅力的产品来激发旅游者产生旅游的动机.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宗教旅游是宗教信仰者基于宗教目的及非宗教旅游者参观宗教景区的活动。宗教旅游本身就是一种体验过程,体验在宗教旅游产品开发中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宗教旅游产品在营销过程中忽视旅游者的体验,使其营销活动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在分析营销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策略,以期为宗教旅游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基于体验经济的旅游消费与营销战略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皮平凡  张伟强 《经济师》2005,(8):126-126,128
体验经济是继产品经济和服务经济之后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体验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体验经济时代的旅游消费需求从结构、内容、形式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如个性化需求、情感需求的比重上升,体验式旅游受到旅游者广泛关注。旅游业面对体验经济时代的新型旅游消费,应积极调整营销战略,在营销理念、营销手段等方面加以创新,以适应新经济时代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旅游地形象营销过程体系的构建及案例实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旅游地的形象营销是一个系统的过程体系,贯穿旅游者至少一次旅游体验的始终,而非简单的等同于制定旅游形象并向潜在旅游者传播;判断旅游地形象营销是否成功有效的核心标准之一,应是看旅游地营销的旅游形象能否固化为旅游地具有持有吸引力的旅游形象。基于对旅游者心理特征和游客旅游全程体验的解读,本文从旅游地营销与旅游者认知旅游地两方面的对应角度出发,构建了旅游地形象营销的过程体系,并通过婺源案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成果对于深化旅游地形象研究、指导旅游地形象营销的成功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以文化营销构筑旅游企业核心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锦英 《经济研究导刊》2010,(27):151-152,171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旅游消费行为不断趋向于个性化、情感化。旅游者更注重于购买过程中所获得的价值体验,消费行为已演绎成一种文化。利用这种文化力进行营销必然能给旅游企业带来勃勃生机。文化营销为旅游企业构筑自身的核心能力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际旅游业的高速发展和旅游者自身素质的不断增强,旅游者对于产品的需求程度有了一定的转变和发展,往往对于旅游产品的参与性和文化特色给予了更多的关注。文化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旅游活动,它可以给旅游者带来知识、精神和智力方面的满足感,因此受到了很多旅游者的喜爱,代表着旅游业的发展方向。文章在对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文化旅游的具体营销策略,为延边地区文化旅游发展提供了一些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拉萨藏传佛教文化深层旅游体验是旅游者对藏传佛教文化深层旅游资源的心理体验,其体验过程是在神圣与世俗之间的张力下进行的,体验行为的发生根源于人本质的异化,旅游者对拉萨藏传佛教文化深层旅游资源的旅游体验过程实质上是人们寻找自性的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0.
曾菲菲  罗艳菊  毕华  赵志忠 《经济地理》2014,(6):182-186,192
根据生态旅游的核心标准,提出了生态旅游者的三个甄别因子,即自然体验动机、学习性动机与环境态度。基于此,将前往呀诺达热带雨林文化旅游区的游客划分为生态旅游者、偶然型生态旅游者与大众旅游者。结果发现:①仅17.4%的访问者为生态旅游者,另有43.7%的访问者为偶然型生态旅游者,大众旅游者占38.9%。这说明并非所有前往生态旅游区的游客都是真正的生态旅游者,真正的生态旅游者只是少部分人。②生态旅游者主要是年轻人,学历较高,收入中等,女性略多于男性。③与大众旅游者相比,生态旅游者对保护景区及维护景区自然生态系统措施的支持度更高;对环境友好行为的实施意向更高;向景区支付额外费用以保护环境的意愿更强。  相似文献   

11.
本文提出影视旅游者的概念有两种:一种是广义的概念,是指凡是旅游者与影视有关的事物或者参与体验与影视有关的活动的旅游地,在 一定条件下发生社会、经济、文化等关系的个人、家庭或者组织;另一种是狭义的概念,是指凡是通过影视作品吸引旅游者到旅游目的地,在一定条 件下发生社会、经济、文化等关系的个人、家庭或者组织。同时探讨了影视旅游者产生的条件,影视旅游者产生的条件分为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其 中客观条件包括可支配收入水平、人口以及影视队伍数量、休闲时间以及其他,其他主要体现在影视基地和外景地的可进入性、旅游距离、旅游成 本、外界竞争等方面;主观条件主要是指影视旅游动机。  相似文献   

12.
旅游目的地文化意象是文学意象、空间意象和行为意象的复合体,是以全域旅游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基础和内核,也是全域旅游发展的内在驱动力。文化意象对全域旅游的驱动主要体现在文学意象、空间意象、行为意象对旅游者出游动机、决策、行为、体验等的影响,以及旅游目的地在供给层面上基于文化意象所作的改革与创新上。  相似文献   

13.
《经济师》2020,(2)
在旅游业竞争日趋激烈和我国影视业百花齐放形势下,丰富多彩的影视节目的播出促进了相关旅游目的地的发展,对旅游者产生了一种潜移默化的、不易觉察的、效果显著的影响。但是,关于影视节目对于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影响的相关理论并不多。大学生群体作为我国旅游消费群体中一个庞大的群体,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文章对大学生这一细分市场进行了相关研究。以影视节目对黑龙江工程学院昆仑旅游学院大学生旅游动机的影响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获得了数据,收集了相关资料并且得出了:影视节目对于大学生旅游动机的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对影视旅游产品的开发和营销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体验经济作为社会高度发达之后所形成的新型经济形态之一。体验创造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旅游行业在开发旅游产品时应当着重考虑到该产品对旅游者所形成的良好体验结果,并为各类旅游者建设能够满足其需求的产品。本文在界定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体验经济和旅游产品之间的联系,阐述了体验旅游产品的基本特征,并提出了体验经济时代下的旅游产品开发类型和策略。  相似文献   

15.
摄影在旅游过程中不可或缺。摄影是以影像的形式记录真实的旅游经历,建构和推广旅游目的地的形象的过程。因此,旅游者的摄影行为具有普遍的象征意义和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以桦木沟国家森林公园为例,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法,围绕人口统计学因素、出游条件、摄影条件分析了摄影旅游者和大众旅游者的群体特征;并依托需求-动机-行为模式,在研究综述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围绕摄影需求的发生、摄影动机的构成和发展、摄影行为特征三个问题展开了调查和研究。研究结论表明摄影旅游者和大众旅游者的摄影行为基于不同层次的需求和动机,而且两者在拍摄对象和拍摄用时等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但在拍摄时机的选择上存在着一定的规律。  相似文献   

16.
林移刚 《经济论坛》2011,(12):147-149
体验旅游能够很好地满足旅游者追求个性化、参与性的旅游需求。古镇是开展体验旅游的良好目的地。本文针对古镇旅游产品开发当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古镇体验性旅游产品开发原则及对策。  相似文献   

17.
田菲 《经济研究导刊》2015,(8):87-88,93
旅游创意产业的出现,较好地满足了旅游者越来越多样化和新颖化的需求,满足了旅游者日益增长的交互式体验目的地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满足加速产业快速科学融合的需求.旅游创意产业巨大的驱动力和集聚能力使其迅速成为服务业中新的增长点.但是究竟应该以什么创意为核心打造旅游创意产业,如何使创意产业和旅游产业更好的融合,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从需求的角度,探讨了旅游创意产业的特点和驱动力模式,并以需求视角提出了发展旅游创意产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以乡村旅游中旅游者价值为切入点,分析旅游者参与乡村旅游的动机及旅游者感知价值构成要素,找出了乡村旅游开发中影响旅游者感知价值的主要因素,提出在乡村旅游中应从提高旅游者感知价值出发提高旅游者满意度和忠诚度,使旅游者产生品牌忠诚而重复购买,以推动我国乡村旅游实现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随着ICT的应用发展,旅游者对旅游地体验的内容和质量越来越依赖于地理信息。本文以南京旅游者为例分析了ICT对日常体验和旅游体验的影响,通过维度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对日常体验和旅游体验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日常地理体验包括空间知识和空间体验两个维度,旅游地理体验包括旅游目的地体验、旅游路线体验和整体旅游体验三个维度。研究结果证明:①ICT的使用在日常生活的基础上影响人们地方体验的各个方面。通过使用ICT,人们获取必备的空间知识从而形成地理感知和地理体验。②ICT对旅游体验的形成具有显著影响。ICT影响旅游者的目的地体验、路线体验和整体旅游体验。旅游者通过使用ICT,不仅帮助他们确定目的地的位置,还帮助他们通过认知和互动产生地方归属感。③通过对ICT的利用,旅游者日常生活中获取的地理知识对其旅游体验具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20.
旅游动机是一个人外出旅游的主观条件,包括旅游者身体、文化、社会交往、地位和声望等方面的动机。促发旅游动机产生的心理需要有两种:即探新求异的积极心理和逃避紧张现实的消极心理。影响旅游动机的因素除有个性心理因素和个人因素外,还有某些外部因素。研究消费者的旅游动机,是旅游企业全面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准确细分市场,及时推出符合目标市场需求的旅游项目,提高市场占有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