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宁波通讯》2013,(9):F0002-F0002,1
鄞州区现有电大1所、普高8所、职高5所、初中27所、小学87所、幼儿园184所、特殊教育中心和教师进修学校各1所,在校(园)幼儿18.8万人,在职专任教师10487人。坚持走均衡化、优质化、现代化教育发展之路,全区学前教育入园率达99.9%,小学入学率、巩固率均达100%,初中入学率、巩固率分别达到100%和99.99%,初中升高中(含职高)比例达98.24%,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3.50%。先后被评为全国首批社区教育示范区、省首批教育强县、市首个教育特别贡献奖县(市、区)、省教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16年来,随着福建经济的加速发展,教育事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据统计,到1994年底,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在校生数达869.64万人,占全省人口比重27.32%;从1979年到1994年,全省共培养20.6万名大学毕业生,22.4万名中专毕业生,469.6万名普通中学毕业生,24.9万名职业中学毕业生,分别是1950年到1978年培养总量的3.12倍、1.84倍、1.94倍和18.19倍。同时,各级各类学校还在各自的层次上加快改革和发展,初步建立了纵向衔接、横向沟通、结构比较合理的具有福建东南沿海特色的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3.
渭南是一个教育大市,教育资源十分丰富。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3年来,渭南教育发展突飞猛进。目前,全市有各级各类学校3435所,其中普通本科高校1所、专科高职院校2所、成人高校1所、中等专业学校1所、普通高中78所、职业学校149所、初中327所、小学2146所、幼儿园532所、特殊教育学校4所、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195所。全市各类学校在校学生103.7万人,其中普通高中16.7万人、初中318015人、小学410312人、职业学校7.6万人,幼儿园6.3万人,  相似文献   

4.
《中国西部》2011,(18):10-11
贵州省日前召开全省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攻坚工程启动大会。会议提出,在“十二五”期间,包括中央财政在内的各级财政拟投入106.4亿元,实现农村中小学(除教学点外)“校校有食堂”,农村小学在校生寄宿率达30%,初中在校生寄宿率达70%;实现农村教师安居乐教。通过“工程”实施,基本解决全省农村中小学生就餐难和学生、教师住宿难问题,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陕西省志丹县教育局在志丹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省、市教育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关心下,坚持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及“双高双普”工作为重点,狠抓两支队伍建设,强化教育教学管理,提升了基础设施和教育信息化水平,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教育环境持续优化,教学质量大幅提升。志丹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63所,教职工1835人,在校学生29654名,全县学前教育入园率达到98.5%,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入学率达到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98%,教师学历达标率100%。  相似文献   

6.
《中国西部》2011,(16):13-13
近日,贵州省召开全省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攻坚工程启动大会。会议提出,在“十二五”期间,包括中央财政在内的各级财政拟投入106.4亿元,实现农村中小学(除教学点外)“校校有食堂”,农村小学在校生寄宿率达30%,初中在校生寄宿率达70%;实现农村教师安居乐教。通过“工程”实施,基本解决全省农村中小学生就餐难和学生、教师住宿难问题,为该省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奠定基础。贵州省省长赵克志、副省长刘晓凯出席会议并讲话。  相似文献   

7.
一、临县教育现状 20世纪90年代,全县开展了大规模的群众性集资办学,1995年全省农村教育现场会曾到临县观摩。同年基本完成了扫盲任务,1996年普及小学教育,2005年“普九”通过省政府验收。目前全县有24个乡镇中心校;中小学校1037所(民办学校53所),其中小学965所(复式小学704所,单人校226所,寄宿学校57所),中学72所(完全中学6所,职中2所,单办初中45所,八年制学校19所);中小学在校生数112834人,其中小学66204人,初中39082人,高中7548人;[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深圳市龙岗区爱联小学是一所创办于1940年、具有光荣历史传统的学校,也是一所以书法艺术教育而名扬特区内外的公办小学.  相似文献   

9.
九年义务教育的实行,初中教育对象由选拔择优转变为全部小学毕业生,不仅增加了初中学生数量,更主要的是扩大了学生之间的差异,特别是在数学学科上的差距.  相似文献   

10.
左素彩 《魅力中国》2014,(3):223-223
高中是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结束后更高一级的教育机构,接受初中合格毕业生,一般学制为为三年《即高一、高二、高三。我国的高中教育指初中以后高中阶段的教育,包括:普通高中、职业高中、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属于中等教育的范畴。 学习上,高中有别于初中、小学,它的教学内容与其之前的初等教育(小学)、中等教育初级阶段(初中)相比,具有更强的理论色彩。如果说小学与初中的教育的目标是授予学生在现代社会基本的生存能力,那么,高中的知识已经渗透了各个学科专业化与理论化的基础知识与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1.
肖芸 《魅力中国》2009,(27):194-195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思想的解放、观念的转变、体制的改革和经济多元化、利益主体多元化的形成与涌现,河南民办各类教育在不断战胜困难、克服阻力、激流勇进中得到了较快发展。2008年河南全省各级各类民办学校已达6149所,  相似文献   

12.
雷强  刘冰 《特区经济》1996,(11):10-13
<正> 一、新形势下,广东经济特区原有的政策优势及发展潜力正在减弱回顾广东经济特区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很清晰地体会到,广东三个特区能创造今日之辉煌,虽然各有各的优势、发展机遇和发展过程,但是分析原因,则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是中央给予特区的优惠政策和特殊政策所带来的政策优势;二是特区利用毗邻港澳优势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然而,在当前的新形势下,广东特区的政策优势及与港澳经济合作(如制造业合作)的潜力正在减弱.  相似文献   

13.
从1997年开始,经过五年做大做强中职教育实践,绍兴市中职教育有了较快的发展,目前全市已有中职学校47所,其中普通中专11所,技工学校3所,在校学生5.8万人,专任教师2665人,校均占地80亩,校均建筑面积2万多平方米,校均规模近千人。2002年,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段的比例为88%,职普比为5.1:4.9。各中职学校毕业生的当年就业率均在95%以上。  相似文献   

14.
“十五”期间,我市按照市委、市政府“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要求努力奋斗,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社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主要体现在七个方面:一是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强,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得到协调发展。基础教育保持全省领先水平,九年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100%。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段比例从“九五”末的82%上升到94.2%,普通高校在校学生接近11万人,比“九五”末增加了8万多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42%。二是文化大市建设步伐加快,文化事业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5.
据中国经济监测中心5月底发布的一项调查表明:中国81%的城市居民认同“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的看法,60%的人表示举债也在所不惜。与此同时,我国每年有近10%的小学毕业生,50%的初中毕业生,75%的高中毕业生不能升入高一级的学校学习,而90%的家长都希望子女能接受高等教育。如此巨大的供需反差表明:目前居民对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需求巨大,对教育的投资欲望强烈。因此教育产业大有潜力可挖。从需求角度看,教育消费潜力巨大。对教育的消费需求包括目前的现实需求和未来的潜在需求。从现实需求看,城…  相似文献   

16.
海南妇女约有350万人,占全省人口的48%,充分发挥海南妇女在特区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弘扬海南妇女的革命传统和创业精神,对全面提高海南妇女的整体素质和促进特区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海南广大劳动妇女具有光荣的革命和创业传统,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参加革命的群众有二万多人,其中妇女达一万之多,组织了举世闻名的红色娘子军,在红星照耀下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今天,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广大妇女以主人翁的姿态再立新功.一是在省妇联的直接领导下,几年来广大妇女积极参加“学文化、学技术、比成绩、比贡献”的竞赛活动,有效地与“科技兴农”、“科技兴琼”的战略目标结合起来,有70多万农村妇女接受了扫盲教育和实用技术培训,其中脱盲人数达12万余人,有3659  相似文献   

17.
建省办特区短短的六年,省电力工业局共筹集49亿元资金投入特区电力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全省装机容量110万千瓦,比建省前翻了两番;年发电量25亿千瓦,是建省前的三倍;新建和在建220千伏变电站4座、110千太变电站18座;并建成了全长470公里220千伏和全长1067公里110千伏输电线路,使海南电力工业建设跃上了一个新台阶,目前我省电力基本上满足了大特区经济发展的需要.一、海南大特区实行集资办电几种模式的有益探索1.采用中外合资办电的形式.海南建省初期,百业待兴.尽管省政府给电力建设予大力支持,但终究有一定的限度,而发展电力必须投入大量的资金.省电力工业局(公司)在建省初期就大胆摒弃“独家办电”的僵化做法,开始走集资办由的道路 首先与港澳国际投资公司签订了合资建设  相似文献   

18.
广东省委主要负责同志在考察深圳时曾指出,深圳要搞好与香港的衔接,并要求在“三个衔接”(即指与国际市场、与广东全省、与香港的衔接)的格局下,考虑特区的战略发展。与香港衔接被提到具有战略性的位置,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重视和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19.
<正>10年前,我国的经济特区开始了淡化与升华的双向运动。淡化的是特区作为排头兵发挥的开拓效应;升华的则是其开拓功能。淡化使特区不特,升华则使特区更特。淡化与升华,即不特与更特,是一个辩证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尤其是升华,在不同的特区,有不同的表现形态,研究这个过程及其多姿多彩的表现形态,应有助于各个特区发挥各自的优势,并增创优势,迈向新世纪。 一、从1984年开始特区进入淡化与升华的发展过程 我国是发展中的大国,办特区,区域范围划小了,很难把利用外资和发展本国本地区的经济结合起来,因此特区一般都划得比较大,深圳特区一起步就是327.5平方公里,海南则全省3.4万平方公里都是特区,其他3个特区开始时面积虽然比较小,但其后都作了调整,珠海从6.8平方公里扩大到121平方公里,仙头从1.6平方公里扩大到234平方公里,厦门则从2.5平方公里扩大到131平方公里,都是十几倍、几十倍、上百倍地扩大。  相似文献   

20.
张淳 《亚太经济》1991,(2):10-15
一、东南亚特区、开发区发展态势 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性特区、开发区得到了蓬勃的发展,成为各国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兴奋剂”。亚太特区、开发区在80年代世界特区,开发区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亚太经济的崛起为特区、开发区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也为它的成熟输送着巨大的动力,使亚太各特区、开发区的发展速度明显快于世界其它地区,不仅巩固了以前的发展成果,还逐步实现了深层开发,对本地、本国、亚太区域乃至世界经济贸易产生强大的扩散作用和影响。 在亚太各类特区、开发区不断获得整体效果的同时,也出现了发展不平衡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