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在对生态移民土地经营权转让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基于对陕南地区汉中市6个生态移民搬迁安置点258户搬迁农民的实地调研数据,运用Logistic二元回归模型对生态移民转让土地经营权的意愿及其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陕南地区生态移民转让土地经营权的意愿普遍较低,这对进行生态移民后原居住地的土地整理、实现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是十分不利的,而职业非农化程度、家庭非农收入比、安置点经济情况、拥有社保情况和土地经营权转让价金等5个因素是影响生态移民是否转让土地经营权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文章从严把移民安置选点关、努力提升安置质量,加强后续产业发展、提高就业容量,建立健全移民社会保障政策、维护移民合法权益,完善土地流转市场、发展多样化的土地转让模式等方面提出促进搬迁农户土地经营权合理流转,提高农地资源配置效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朱恒  余文学 《水利经济》2013,31(3):58-60
探寻丹江口水库河南农村移民搬迁后土地流转现状,采取实证研究法和对比分析法分析土地流转对农村移民生计发展与地区稳定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丹江口水库移民安置区存在大量移民土地流转现象,有序的土地流转不仅可以促进移民生计发展,而且有利于安置区稳定。  相似文献   

3.
陈绍军  雷鸣  孙杰  汪馨 《水利经济》2022,40(6):95-101
水库农民搬迁失地后,如何解决移民安置的土地调配问题,预防搬迁致贫的风险,对移民生计恢复和生产安置具有重要意义。以贵州省平桥水库移民安置区实地调研数据为基础,构建移民基本特征、农地资源禀赋、农地流转条件及环境感知程度的指标体系,并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移民市场化土地流转转入农地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移民家庭结构对农地转入意愿有显著影响,融资机会能明显提高移民农地转入意愿,征地前土地资源数量和转入的农地价值对移民农地转入意愿有显著正向作用,政府补贴、社会养老保险和农地流转组织并未产生显著影响。建议应因户施策,合理引导,增加融资机会和补贴,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制,降低土地依赖性,完善移民安置区土地流转市场,积极引导移民参与农地流转。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促进水库移民的生计恢复及转型,探寻就业结构和土地流转间的交互机制,分析两者间耦合作用对当前移民安置模式及政策的影响。[方法]文章从移民就业结构变迁出发,通过超边际理论构建了安置区移民土地的流转机制模型,推演了从业决策对土地流转行为的影响路径,并运用南水北调农业安置移民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大面积转出土地是移民搬迁后土地处置的主要行为,移民中土地转入户有所增加,但土地集中度却有所减少。移民非农就业较搬迁前有明显上升,并有向当地兼业转移的趋势,但与土地流转间并不互为因果,农村社保还难以弱化其对土地养老的依赖。劳动力数量、非农就业时间、非农收入占比、土地政策等对移民土地流转行为和规模均有显著影响,而外出就业前景和地租水平在促进土地流转行为的同时,却不一定能增加土地流转面积。[结论]移民外迁中可以采用无土安置代替农业安置,推动移民土地流转的关键在于技能培训、政策保障和地租补贴,简单的就业推荐和土地权属划分的作用有限。而对于移民中的农业大户,则需在满足土地转入面积的基础上,保障其在安置区的各项土地权益。  相似文献   

5.
孙阳  张祥明 《水利经济》2002,20(3):38-41
这些水库移民的安置大部分是从土地肥沃、河滩平川、水源充足、交通便利的沿河两岸,就地后靠搬迁到土地贫瘠的山坡或外迁到自然条件相对较差的地区。三峡库区7万外迁移民全部迁往中国沿海11个经济发上市,其安置地无论是自然条件还是发展空间都比库区好了数倍,这种全新的“贫困→富裕”的搬迁模式的移民安置的特点是什么?难点是什么?我们对外迁上海市崇明县的移民进行了调查,以说明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6.
庄园经济的困境与出路——基于山西省左权县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左权县位于山西省晋中市东南部,地形以山地为主,耕地面积仅占县域面积的8%,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大量贫困人口分布在生存条件恶劣的山区。2001年,为了做好山区贫困人口的扶贫工作,全县确立了易地扶贫搬迁计划,通过有计划、有步骤的搬迁移民,引导偏远山区群众逐步进入县城和中心村。随着移民搬迁进程不断加快,移民搬迁村原有部分土地撂荒,几十年积累下的水、电、路、房屋等资源被闲置。  相似文献   

7.
使用英国国际发展署(DFID)提出的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半结构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山西省忻州市宁武县集中安置的扶贫移民进行调查,对移民搬迁前后的生计资本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搬迁后移民生计资本增加,其中物质资本大幅度增加,人力资本、自然资本、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因此,建议通过提高移民自身的综合素质、鼓励进行土地流转、完善移民社区的管理和服务功能并加大对移民社区的产业扶持力度来提高移民生计资本,并改变其不平衡的状态。  相似文献   

8.
川西高山林区是重点生态功能区,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区域,更是我国重要的水电基地和移民安置区。区内水电移民搬迁农户发展面临着自然环境约束和增收致富的双重挑战。文章基于川西高山林区8个县的430份微观调研数据,采用最小二乘回归模型,从家庭生产要素配置角度,实证分析了水电移民搬迁对农户家庭收入的影响,并系统讨论了农业、林业和非农就业对移民搬迁增收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与迁入地非移民户相比,水电移民搬迁家庭年人均收入高出5838.78元,增幅为38.90%。在农业生产方面,水电移民搬迁家庭人均耕地面积减少0.02公顷,农业从业人数占比减少8%,年人均农业收入减少5113.63元;在林业生产方面,水电移民搬迁家庭人均林地面积减少3.78公顷,林业季节性劳动力投入总天数增加47.76天;在非农就业方面,水电移民搬迁家庭非农就业占比提升了12%,年人均工资性收入增长3645.81元。(2)异质性分析表明,与非产业园区安置方式相比,产业园区安置方式对水电移民搬迁家庭非农就业收入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基于此,文章从拓宽水电移民搬迁农户的增收渠道、加强安置区产业发展以提高就业带动能力、完善搬...  相似文献   

9.
陕南移民搬迁是陕西省委、省政府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具有重大的社会现实意义,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以往的移民比较,陕南移民搬迁具有搬迁规模宏大、移民类型多样、搬迁周期长和所需投资大的鲜明特点。本文试图从经济学的视角对陕南移民问题作一些分析,并指出移民必须处理好的若干关系。  相似文献   

10.
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社会融入是移民搬迁至城镇安置点后融入迁入社区的生产、生活等多方面的过程。文章基于无结构访谈资料,对贵州省S市X社区易地扶贫搬迁移民在生计方式、消费支出、心理文化、社会关系等方面的社会融入性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易地扶贫搬迁移民整体融入性较强,基本融入了城镇生活,但部分移民的社会融入性程度低。基于此,进一步讨论了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社会融入需要关注的问题,为易地扶贫搬迁移民融入城镇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以实地调查为依据,分析了移民搬迁前后的耕地面积、土地种类、种植种类、耕地条件、生产成本、销售单价等变化情况,介绍了移民的非农经济情况,对比了移民前后的经济收入与消费水平,提出贫穷、缺乏生产开发的基础和生产技能等需要重视的移民后扶问题。  相似文献   

12.
了解和合理补偿工程建设前期移民的隐性损失,有利于维护移民的合法权益,保证移民安置工作的顺利开展。结合浙江省G水库移民在搬迁前的生产、生活等情况,将移民前期隐性损失分为生产性损失、生活性损失、发展权损失以及精神损失并对其进行分析探讨。提出科学规划安置区、合理制定补偿标准、设立生态补偿金、妥善处理库区剩余土地资产、注重移民精神关怀等建议。  相似文献   

13.
集镇是农村商品的集散地,是联系城市和农村的桥梁和纽带,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桥头堡”。农村城镇化,关键是要发展农村集镇,使农民离土不离乡,成为拥有耕地的集镇居民,利用集镇发展的优越空间,带动农村走上产业化发展道路。党的十六大把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大任务。这就为我们在水电开发中如何做好移民搬迁安置工作指明了方向。水电开发中的移民搬迁安置为城镇化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在进行移民搬迁安置时,国家要对移民的集体土地、林木、专项设施、房屋、集镇恢复重建等给予补偿,同时对移民搬迁安置…  相似文献   

14.
做好当前我省移民搬迁工作,一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深化认识做好扶贫移民搬迁工作的意义;二要合理安排,加强管理,完成好今年扶贫移民搬迁的任务;三要把握政策,完善措施,认真解决好移民搬迁中的难点、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以三峡库区非自愿搬迁移民为研究对象,具体分析了非自愿搬迁影响职业代际流动性的作用机理,并对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非自愿搬迁移民与原居民的职业代际流动性存在显著差异,非自愿搬迁显著提高了职业向上代际流动性,同时非自愿搬迁移民也存在较高的职业代际传承,在农民阶层、工人阶层和管理者阶层上实现代际流入或流出的可能性较低。相比市内安置和后靠安置,市外安置更有利于职业向上代际流动,且在移民后代0~3岁时搬迁会显著降低职业向上代际流动性,而3~6岁搬迁能显著增加职业向上代际流动性。在发展机会较多、发展差距较大或正式社会支持较强的环境中更易于实现职业向上代际流动,但强社会资本对职业向上代际流动性的提升作用不明显,这主要是源于非自愿搬迁中社会资本规模和质量的损失。  相似文献   

16.
刘明 《山西农经》2022,(11):52-54
截至2020年底,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已全面完成,成为脱贫攻坚战的标志性工程。但易地扶贫搬迁不是“一搬了之”,对于搬迁移民后续发展的关注和扶持是更重要和艰巨的任务。文章以河南省L村易地扶贫搬迁为例,分析搬迁后带来的生活成本上升、收入增长保障不足、搬迁户社会交往和心理适应、安置区管理等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提升搬迁移民“获得感”“幸福感”和“归属感”。  相似文献   

17.
[目的]土地是农民家庭的重要资产,易地搬迁后如何利用好迁出地土地资源是保障农户收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方法]云南省怒江州泸水市是我国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点区域,文章基于该市的7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238个农户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深入探讨。[结果](1)移民搬迁后加剧了迁出地“三块地”撂荒,搬迁后农户对宅基地、林地、耕地选择撂荒的比例明显提高,所占比例分别为74.7%、35.7%以及76%;(2)不同的安置点农户对于“三块地”的利用方式的选择上存在差异,搬迁距离近的农户选择继续耕种土地的可能性高;(3)家庭特征、家庭资源禀赋特征、社会特征对搬迁后农户迁出地土地利用行为有重要影响,搬迁后农户生活生产方式转变、非农就业机会增加、务农劳动时间的机会成本增加以及居住地到耕地的距离增加对土地利用行为有影响。[结论]在厘清易地扶贫搬迁农户对于“三块地”利用方式选择及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针对搬迁后迁出地“三块地”撂荒比例显著提高的问题,建议当地政府积极探索迁出地农户土地退出机制、构建土地流转信息服务平台、鼓励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两山...  相似文献   

18.
针对生态移民中存在轻生态保护、重移民工程建设的问题,将生态目标纳入政府社会公共目标,构建移民户与政府演化博弈模型,探究两者行为演变规律及移民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安置地和迁出地预期收入差异、生计资本损失及政府补偿是影响移民的决定性因素;在生态移民前中期,政府补偿策略更有效,移民户不搬迁转向搬迁的条件是搬迁的得益不仅要大于0,还要大于不搬迁时政府补偿;随着政府公共目标实现程度提高,政府会调整为不补偿策略,只要安置地和迁出地预期收入差异与生计资本损失之差大于0,即使政府不补偿,移民户也会自愿移民。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帮助移民脱贫致富,解决征地移民的实际困难,增强移民发展后劲,促进安置区的稳定与发展,以伊犁河谷恰甫其海水库造成的征地移民为研究对象,其移民主要安置在特克斯县、察布查尔县、巩留县境内。[方法]从移民的实际情况出发,对移民搬迁前的生活状况以及搬迁后的3个迁入地的移民安置效果进行综合评价。首先从经济增长、生活水平、生产能力、基础设施、社会保障5个方面来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其次,运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来确定各指标间的权重,同时构建半梯形隶属函数及单因素评价矩阵;最后,运用多目标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移民搬迁前的生活状况与3个迁入地的安置效果进行综合评价。文章旨在借助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来评价3个地区的移民安置效果差异,重在分析导致安置效果差异存在的原因及安置区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符合实际的解决对策,为移民的后续安置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与参考。[结果]搬迁前移民综合评价值为0.245 1,搬迁后安置区特克斯县、察布查尔县、巩留县的值分别为0.575 5、0.515 9、0.378 1,大于搬迁前的值。[结论]3个县移民生活状况较搬迁前均有所改善,但安置效果仍存在差异性,安置效果最好的是特克斯县,其次是察县,最后是巩留县。鉴于此,文章从安置模式的差异、区位优势的差异、扶持方式的差异、耕地质量的差异等4个方面分析3个县安置效果差异的原因。并分析征地移民在安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符合区域实际的解决措施,提高移民经济发展水平,改善生活质量,带动安置区社会、经济、生活、环境等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提升移民户的可持续生计和自我发展能力是易地搬迁后续发展中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探索移民户参与新技能培训意愿的影响因素,有利于提升安置后移民户的自我发展能力和实现稳定脱贫。文章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从个体特征、贫困属性、基础设施、社会保障和搬迁政策等五个方面对移民户参与新技能培训意愿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移民户的个体特征显著影响其参与新技能培训意愿;贫困属性对其参与新技能培训的意愿呈负向影响;基础设施中的医疗条件、环境卫生及文体休闲等因素对其参与新技能培训影响显著,社会保障中大病医疗保险对移民户参与新技能培训有正向影响,合作医疗和意外伤害险对其参与新技能培训呈负向影响;搬迁政策中移民户直接获得安置款对其参与新技能培训有负向影响。基于此,为增强易地扶贫搬迁的可持续性,提出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创新移民安置模式、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强化帮扶后续措施等方面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