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下简称“新准则”)是在《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以下简称“现行准则”)的基础上经全面修订而成,修订后的准则对资产计量引入了公允价值的概念,在关键环节和根本实质上与国际准则更加趋同,较“现行准则”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2.
浅析新《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2月25日财政部公布了新修定的《企业会计准则》,并将于2007年1月1日率先在上市公司正式实施。其中第7号准则内容上有了很大变化。本文试对新修定的第7号准则进行分析,找出其科学合理性和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3.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下简称新准则),将于2007年1月1日首先在上市公司施行.与2001年版的非货币性交易准则(以下简称旧准则)相比,新准则在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定义以及判断标准等方面并无重大变化,变化之处主要在于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第16号-不动产、厂场和设备>,规定只有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方能以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不符合上述条件的,仍按旧准则的规定,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不确认损益.2004年上市公司非货币性交易为340亿元,据此测算上市公司因执行新准则而增加的收益可达75亿元,施行新准则将会对于上市公司收益以及纳税产生很大影响,本文主要对此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4.
皮文利 《商场现代化》2006,(6X):298-298
2006年2月1 5日,财政部发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下简称新准则),将于2007年1月1日首先在上市公司施行。与2001年版的非货币性交易准则(以下简称旧准则)相比.新准则在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定义以及判断标准等方面并无重大变化,变化之处主要在于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第1 6号-不动产、厂场和设备》。  相似文献   

5.
蒋琳玲 《商场现代化》2007,(3Z):334-334
我国的《非货币性交易》会计准则于1999年6月28日发布,2001年1月18日修改,2006年2月15日又进行了修改。本文阐述2006年2月15日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下简称新准则)与2001年1月18日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以下简称旧准则)对比的主要变化。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非货币性交易》会计准则于1999年6月28日发布,2001年1月18日修改,2006年2月15日又进行了修改。本文阐述2006年2月15日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下简称新准则)与2001年1月18日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以下简称旧准则)对比的主要变化。  相似文献   

7.
浅析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在1999年首次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填补了我国关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会计处理上的一个空白,当时准则引入了“待售资产”和“非待售资产”这两个的概念,将非货币性交易具体划分为两类,即同类非货币性交易和不同类非货币性交易。并针对两类交易的各自特点,分别就交易中是否涉及补价作了明确规定。该准则出台后,由于当时部分上市公司利用对换入资产公允价值的确定来操纵非货币性交易所产生的利润,为此该准则又于2001年进行了修订,为遏制利用公允价值调节损益的情况,修改后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改为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计价,对于不涉及补价的非货币性交易不确认损益。而在涉及补价的情况下,只有收到补价一方才对收到的补价中所含的收益进行确认。在会计实践的探索中,2006年新发布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对非货币性资产的交易又作了进一步修订,其具体特点如下。[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浅析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在1999年首次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填补了我国关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会计处理上的一个空白,当时准则引入了“待售资产”和“非待售资产”这两个的概念,将非货币性交易具体划分为两类,即同类非货币性交易和不同类非货币性交易。并针对两类交易的各自特点,分别就交易中是否涉及补价作了明确规定。该准则出台后,由于当时部分上市公司利用对换入资产公允价值的确定来操纵非货币性交易所产生的利润,为此该准则又于2001年进行了修订, 为遏制利用公允价值调节损益的情况,修改后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改为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计价,对于  相似文献   

9.
《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重新启用了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充分体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但对其理解和运用尚有许多模糊和争议的地方。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对该准则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0.
《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重新启用了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充分体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但对其理解和运用尚有许多模糊和争议的地方。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对该准则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1.
新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与国际准则达到了趋同性。但其在执行过程中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实施过程中也可能会带来一些不适应。本文就新准则存在的这些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财政部于2006年2月5号正式发布的新《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对于规范我国企业间非货币性交易行为和会计核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填补了我国会计核算和信息披露的一项空白。但是,新《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仍然存在不完善之处,选出其中具代表性的公允价值、换出特定资产两方面剖析了新准则的目前所存在的不完善之处,并给出了一些可实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以下简称"新准则")主要是规范资产减值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新准则"较详细地规定了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量方法和商誉减值测试的方法,对其他准则中公允价值的计量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渊源出发,并结合当前最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及其配套制度、指南、解释中均未给出解释的若干难点给出了较为详尽的解释.包括为什么要引入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与常规交易有何本质差异、存货的处理、补价的理解、账务处理的核心何在共五个方面.本文有助于理解...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分析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新旧差异的基础上,揭示了新会计准则的重大变化及其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田春晓 《江苏商论》2008,(3):163-165
2007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在框架体系、适用范围、主要概念、会计处理和披露范围等方面,与1999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和2001年修订的准则相比,有较大的差异。尽管我国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在变迁过程中曾经一度出现了曲折和后退现象,但是基本上是沿着"国际惯例采纳→国际会计协调→国际会计趋同"这条路径演进的,表现为依靠国家的强制力量通过移植或模仿而建立一个外生性的行为规范。  相似文献   

17.
苏永玲 《现代商业》2007,(21):41-42
本文在分析非贷币性资产交换准则新旧差异的基础上,揭示了新会计准则的重大变化及其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本文首先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进行了简单介绍,然后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比较了2006年颁布的观行准则与2001年颁布的旧准则在处理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时的差异,井运用实例,对其账务处理上的不同之处进行了说明.由于现行准则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处理上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让会计处理增加了很大变数,也为会计核算结果带来了不确定性,文章最后分析了会计实务中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9.
财政部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借鉴了《改进国际会计准则》项目,规定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方能以公允价值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不符合上述条件的,则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计价,不确认损益;另一方面对披露的具体内容做出了规定。企业应当在附注中披露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有关的下列信息:换入资产、换出资产的类别;换入资产成本的确定方式;换入资产、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以及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确认的损益。[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唐爱民 《商场现代化》2007,(11X):358-359
财政部新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对原非货币性交易会计准则做了重大修改。本文通过对新旧非货币性交易会计准则进行比较,分析了其在核算范围、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损益的确认及归属等方面的不同,并对其涉及补价和不涉及补价的会计处理进行一些探讨,旨在加深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会计标准的理解和正确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