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到香港工作已经快三年了,认识的香港人也不少。我的感觉是香港人的金融投资意识比较强,脑袋里好象比上海人多一根赚钱的筋。但香港人喜欢赚快钱,最好是今天买进,明天就能够赚钱。时间太长不行,香港人没这个耐性。用香港人的话来说,那真正叫做是“时间就是金钱”。  相似文献   

2.
阿丁 《沪港经济》2002,(7):37-39
我曾看到过一份资料,说是在香港的上海人有近80万。如果这个数字属实的话,那就意味着8个香港人中就有一个是上海人。这可不是一个小数字。在香港的这些日子里,我遇到了好多上海人,这里我要介绍的是两个很上海的女人,由于某种原因,我隐去了她们真实的姓名,但所写的一切都是真实的。  相似文献   

3.
我到香港已经有三年多了,香港人给我的总体印象是不错的,香港的硬件和软件都有很好的水准,好多地方确实值得我们上海人学习。然而,有时不少香港人也会流露出一种“小家子气”,缺乏一种大都市人所具有的大气派。看问题比较片面,胸襟也不够宽阔。比如有关要不要从内地引进专才的问题,香港人的表现就大不相同。 其实要不要从内地引进专才的问题,早在几年前就开始在香港引起争  相似文献   

4.
我曾经在香港工作过两年,香港人给我的印象特别好。现在只要有机会,我还是经常到香港来看看走走。 都说香港人特别喜欢吃,我认为这一点也不错。每天早晨的早茶是一些香港人的“必修课”,要是遇到休息日,那酒楼的生意是出奇的好。香港的酒楼和上海有所区别,上海酒楼一般以大桌子为主,香港则是以小台子为主。这主要是适应小家庭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我是去年11月从上海来到香港南洋酒店工作的,至今才半年有余。 平心而论,当初来的时候心里有点“七上八下”的,尽管我是科班专业出身,有中外大型高级饭店的管理经验,但到香港这样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来工作,对我来说仍是个比较严峻的考验。我不是担心我的业务能力,而是放心不下那令人生畏和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国内好多企业就是如此),香港人会不会“欺生”和搞人?  相似文献   

6.
我父母是上海人,但我出生在香港。5岁随父母移民加拿大,4年前回香港。按中国习俗,我也算上海人,但我与上海亲戚往往话不投机。 我大学毕业后又修读硕士学位,现在在香港当中学教师,偏  相似文献   

7.
我是在沪港合资企业工作的,由于工作需要,曾几次到过香港。出于职业的习惯,在香港我比较注意那里的餐饮业。香港的饮食文化可谓发达至极,既有高档豪华的宾馆酒楼,又有价廉物美的大排档。有些酒楼价格之高令人咋舌,这部分酒楼主要聚集在湾仔、弥敦道一带,是香港富贾显要聚集之所。到香港,对于我们一般上海人最令人向往又感叹的是香港的大排档。这里的排档有世界各地的特色饮食,如越南菜、印度菜、墨西哥菜等等,排档一般规  相似文献   

8.
朱镕基:“上海是中国的纽约”,“香港是中国的多伦多。” 朱镕基总理四月访问美国和加拿大时,多次提到上海与香港、纽约和多伦多的比较。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朱镕基说:“我对于上海确实有感情,因为我当过那里的市长。我同样也对香港有感情,感情是同样的。我确实说过上海是中国的纽约,同时我会在这里说,香港是中国的多伦多。” ——香港《文汇报》记者多伦多4月15日电  相似文献   

9.
上海和香港的“边缘人”成了中国最早的企业家香港人常说,香港的企业家精神很大程度上是从上海转移过来的,此语不差,我曾经为《明报》写过“香港经济繁荣的根本原因”,认为香港的繁荣道源於东西方文明在边缘处的交汇,这个“边缘”非常要紧,企业家的创新机会全在传统热力薄弱的“边缘地带”,就连上海的企业家能力的积累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於早期上海的“边缘性”。既然上海和香港都是以“边缘”的身分发展成为国际都市的,既然强大的企业家精神是这两个城市的共通之  相似文献   

10.
徐慧 《魅力中国》2013,(17):106-106
赵稀方在他著名的《小说香港》中.认为香港的文学文本大致存在三种叙述:即英国人的殖民叙述、大陆的国族叙述以及香港人的香港叙述。在英国人的殖民叙述中。香港充当了西方人的‘‘东方主义”的一个想象范本,以此印证欧洲白人文化的“启蒙”事业;而大陆的国族叙述则以中原心态的中心、边缘构架出发。进行“母亲。我要回来”式的香港想象。两者都忽略了香港在文化意义上的主体性。直至70年代,一种源于大陆价值观却又与之不同的香港意识开始出现,才避渐产生了文学中香港的香港叙述。按照此上的说法,《虾球传》就属于大陆的国族叙述,《我城》和《失城》就属于香港人的香港叙述.代表香港本土意识的萌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童韧: 早些年,香港在上海人的心目中还是神秘兮兮的,问问那些到过香港的老前辈,他们的回答几乎千篇一律:香港是什么模样?就像过去的上海,繁华呗! 5年前,当我第一次走出启德机场的时候,就像刘姥姥进大观园,眼花缭乱,惊叹不已:身边的大厦一幢连一幢,密密匝匝,直冲云天;夜幕下,到处火树银花,满目五彩缤纷——香港之繁华,果然名不虚传!  相似文献   

12.
新天地——外国人说很中国化,中国人说很西方化以前,我总认为,只有亲身住过上海石库门房子的人,才会对石库门弄堂有深刻的感情。但我万万没想到的是,一个对此毫无生活体验的香港人,却会对上海石库门倾注极大的热情,居然投资10多个亿,在上海的市中心成功地开辟了一个石库门的“上海新天地”,成为上海城市改造的一个亮点,引起了海内外的惊诧和轰动! 他,就是香港瑞安集团主席罗康瑞。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我在瑞安集团的香港总部访问了罗康瑞先生,我和罗先生已经是“第二次握手”了。这次我们的话题只有一个,那就是请他谈谈“上海新天地”。出乎我的意料,  相似文献   

13.
我从1948年开始在香港华润公司工作,到1963年才回到上海,所以对香港的情况很熟悉。 沪港经济发展协会成立的时候,我是上海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的总经理。我还记得,协会成立的启动资金  相似文献   

14.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香港人看上海,果然看到了上海人没看到的东西,反之亦然。我第一次来上海旅游是在1979年,得上海的街道  相似文献   

15.
在二十世纪初,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会,就一直比香港先进繁荣,直至五十年代,上海仍然胜过香港。当时南下的上海人,充满优越感,他们对此后香港的工商、文化的进步,贡献巨大。只是后来上海退,香港进,差距就开始拉开了。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个在香港生活了近30年的上海人,我很想对上海的有关方面提个建议,到香港来开一家“上海美食大世界”如何?我之所以有这个建议和想法,主要是基于以下两个因素: 一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中国企业和产品要走向国际市场是当务之急。作为国际大都市的上海,客观上也有走出去开拓的需求。在上海的  相似文献   

17.
购物是人类的共同嗜好,且是享受人生的必要体验。生活在上海的香港人是怎么购物的呢?他们寻寻觅觅的心态恐怕连商业部门也没作过类似的调查,而我却在这些操着广东口音普通话的人们中间,细细地走了一圈。从购物天堂过来的香港人,自有一份独到的见解,他们或她们说:"我们对商品质量看得比较重,商店出售商品前对商品的质量控制,应该比后来的补救来得重要。"去村庄还是去都市改革之门打开后,首先到上海来抢滩的无疑是香港人,香港人有一种优越感。  相似文献   

18.
上海是一个天堂,就像天堂一样,我每次去上海都有这样的感觉。 上海和香港有许多相似地方,比如说,两地都是我国的金融、商业中心,两地都有大型港口以及良好的贸易基础,沪港两地可以优势互补、取长补短,双方合作的空间很大,发展的前景相当好。有人说上海将来成为香港的竞争对手,我想,这对香港来说是一件好事,有压力才能有动力;对上海更是一种促进,竞  相似文献   

19.
刘欣  章蔚文 《沪港经济》2013,(12):18-21
三个转变实现恒生中国新发展《沪港经济》记者:林行长履新恒生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行长已经好几个月了,我们沪港经济的读者可能对您还比较陌生,请林行长谈谈自己的经历,尤其是您的职业生涯.林伟中:我虽然出生、成长在香港,但祖籍是上海,因此可以说与上海有着不解之缘.1982年大学毕业后我就进入银行业,最早在一家中资银行工作,1988年加入汇丰银行,曾先后在美国、北京和英国工作多年.1991到1994年,我奉调到北京工作,期间参与筹备成立中国香港(地区)商会,曾任会长职务.2003年,我来到上海,一直从事银行业的各项工作.2013年8月,就任为恒生中国的行长.  相似文献   

20.
在香港打工     
我问自己:来香港究竟是为了什么? 我是1987年离开上海只身来到香港的。初到异乡客地,人地生疏,一切均是那样的陌生和不习惯,更何况离开了自己的亲人。我时时自问:我来香港,究竟是为了什么?真有些莫名其妙……我住在姑妈家,她家处于半山高尚住宅区,有5400尺,两个工人、一个厨师、一个司机,围着她一个人转。她的社交圈中朋友,几乎都是有钱阶层,他们的生活方式是我在上海时未曾见识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