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纺织产业加快向中西部,特别是中部地区转移,与中部地区的土地、资源、劳动力、环境等优势息息相关。同时,中西部许多省市抓住机遇,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打造有利的经济环境,主动承接东部地区纺织产业的转移,也加速了产业梯度转移的进程。  相似文献   

2.
当"人口红利"在东部沿海地区逐渐消退的时候,随着产业转移的步伐加快,中西部地区通过深化教育实现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巨大潜力,可以使中国制造业继续保持竞争优势,从而使人口红利得以延续.而如何真正有效实现产业转移,以及转移方式还有哪些新的可能及转变,则是新的焦点问题. 3月中旬,由中纺联产业转移办和福建省纺织行业协会联合举办的中国中东部纺织服装产业转移与升级研讨会在福建泉州召开,拉开东部向中部省际联合转移承接的全新一幕. 起:从自身出发 福建省纺织服装行业总量处在全国第四至第五位,属于东部省份中纺织行业比较发达的省份.但是用工、用地、环境及物流等方面的难题仍然日益明显,纺织服装产业在经历一个历史性大发展阶段后,逐步向市场大、劳力省、土地多、政策好、交通便、服务优的中西部转移,这成为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的历史必然.  相似文献   

3.
目前,纺织业“西进运动”正在加速展开,中西部各省区也在竞相承接产业转移的重任。今年上半年,上海三毛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整体迁移到重庆,山东如意集团也开始在重庆兴建100万锭紧密纺生产基地,浙江维科集团在江西兴建纺织工业园,华芳集团50万锭紧密纺落户新疆石河子,郑州纺织工业园区规划完毕,开始招商引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西部地区的纺织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明显高于东部地区,达到76%,高出东部地区43.4个百分点。成本低、原材料丰富和优惠的政策是中西部省区吸引东部企业的三大优势。比如,毗邻三大沿海城市圈的河南省,不仅劳动力…  相似文献   

4.
“十一五”以来,我国中西部地区工业在全国所占份额大幅上升,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在向外转移,转出的主要是资源型产业、纺织服装和食品制造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但目前在微型计算机、集成电路、钢铁、汽车等工业生产能力上东部仍有较大优势,产业还呈现出由珠三角、长三角向环渤海地区转移的“北上”趋势。工业发展从地区上看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各地仍普遍追求重工业化,制造业在沿海少数省份集中度较高,沿海沿江工业污染严重.多数地区工业研发能力不强。未来要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推动各类区域转型升级,引导东部地区产业有序转移,进一步改善中西部地区投资环境,培育内生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5.
同以往跨国的产业转移不同,本轮纺织产业的转移集中表现为中国东部沿海纺织经济向中西部和东南亚同时进行。一方面转向中西部的企业越来越靠近原料、劳动力等资源优势区域,另一方面纺织产品的最终消费也将在当地市  相似文献   

6.
梁瑞丽  涂强 《中国纺织》2014,(5):100-102
在我国纺织服装产业从东部向中部转移的大潮中,有这样一个地方,正吸引着行业的关注.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中国服装协会发起组织的中国纺织服装产业链整体从东部向中部转移的示范基地和试点项目——中国中部(宿州)纺织服装产业城在此拔地而起,阳光集团、七匹狼男装、玛米玛卡童装、香港嘉华服饰、鸿正服饰、帝邦服饰等行业知名企业抢先入驻并相继建设投产.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山东等地众多协会商会和纺织服装产业链企业来到考察并表示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7.
纺织产业转移是市场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随着沿海地区劳动力资源紧张,土地、能源和管理成本大幅上升等形势的严峻,新疆等中西部地区成为承接东部纺织业转移的重点区域,纺织产业西移已成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纺织服装产业从东部向中部转移的大潮中,有这样一个地方,正吸引着行业的关注。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中国服装协会发起组织的中国纺织服装产业链整体从东部向中部转移的示范基地和试点项目--中国中部(宿州)纺织服装产业城在此拔地而起,阳光集团、七匹狼男装、玛米玛卡童装、香港嘉华服饰、鸿正服饰、帝邦服饰等行业知名企业抢先入驻并相继建设投产。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山东等地众多协会商会和纺织服装产业链企业来到考察并表示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9.
随着要素价格上升及发展空间缩小,纺织产业在我国东部地区已逐渐失去发展优势。纺织产业东西部梯度转移将有利于东部地区产业升级以及东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但大规模的产业转移并未出现。本文详细分析了我国纺织产业转移滞缓的原因,并提出促进纺织产业东西部梯度转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产业转移已经日趋理性化。相比过去,当下的产业转移已具有了全新的特点,无论是东部沿海转出地区,还是中西部承接地区,都更加注重产业转移的有效性。
  目前,我国中西部地区正在加快构建完整的现代纺织制造体系,着力发展当地特色纺织服装产业,新增产能集聚化、园区化发展,宁夏、新疆、重庆、陕西等省市地区,都敞开了怀抱拥抱产业转移。
  与此同时,中国纺织业向东南亚转移也渐成大势,与前些年企业的观望姿态不同,现在更多的企业拿出了实际行动。一些率先“走出去”的企业虽历经波折,但也迎来了丰硕成果。
  随着国内能源、人工、环保、土地等成本的不断增长,纺织企业向中西部和东南亚转移生产基地的脚步不会停止,纺织产业布局呈现多元化趋势也是一种必然。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传统行业智能化、数字化明显提速。山东作为经济大省,纺织服装等传统行业的支撑作用依然十分重要,如何加速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事关未来综合实力竞争。本文在梳理山东省纺织服装产业数字化转型现状的基础上思考下一步挑战应对策略,以期为全省纺织服装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贡献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2.
从劳动力成本、转移成本和制度成本等方面,考察了外来投资出口加工企业向内地转移的可能性,认为国家梯度发展战略,并不是要在中西部继续走外向型发展道路,吸收东部沿海地区部分要淘汰的出口加工业。中西部地区发展,应以内需为导向的产业发展模式。加快中西部发展,是要在招商引资过程中,超越东部沿海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积极引进内向型企业,这才是梯度战略的真实内涵。  相似文献   

13.
西部地区制造业结构变动实证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对西部地区的制造业结构进行了实证分析和研究,得出的结论是:西部地区近10多年来制造业结构的变动程度大,并与其产出增长较为协调;西部地区制造业结构升级有所推进,制造业技术水平缓慢提高,但西部地区制造业总体上技术水平不高,产品竞争力不强,若干支柱产业的地位大幅度下降;西部地区与东部、中部地区制造业结构的相似性降低,各制造业行业专业化水平有所提高;西部地区制造业出口结构有所改善,省市之间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4.
根据产业转移理论,承接产业转移、引进外省资金,能够促进承接地经济的增长、优化当地产业结构、带动技术的进步、增加劳动力就业等作用。本文根据C—D生产函数建立衡量技术溢出效应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外省市直接投资对陕西技术进步存在正负效应,正效应在于促进经济的增长,而对陕西技术进步的促进存在负效应,没能引起技术进步的提高,原因可能在于注重引资的数量,忽视引资的层次和质量。  相似文献   

15.
作为我国传统出口支柱产业的纺织服装行业,面临着国际市场保护贸易抬头、贸易摩擦不断、市场订单锐减的严峻挑战。2010年中国对欧盟纺织品服装进出口额同比上升23.59%,其中纺织品出口同比上升26.23%,服装出口同比上升22.79%,增幅分别比上年扩大了37.08和28.72个百分点,仍保持世界上最大的纺织服装生产大国、世界上最大的纺织服装出口国的地位。在全球金融危机的环境下,"反倾销"仍是中欧纺织品贸易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国要抓住纺织服装产业战略调整的机会,努力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积极推动中欧纺织品服装贸易的良性发展。本文从最直观的数字角度,对近年来中国-欧盟纺织品服装进出口贸易进行了分析,研究了中国-欧盟之间纺织品服装贸易的现状及特征。  相似文献   

16.
针对新疆轻重工业比例失衡、带动乏力和相对劳动生产率低下等问题,本文构建动静结合的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研究新型工业化进程中新疆主导产业的选择。所用数据来源于2007年新疆投入产出表和相关统计年鉴,结果选择出石油和天然气开采、橡胶制品与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为主导产业,黑色金属矿采选、燃气生产和供应等为支柱产业,纺织业等为重点培育主导产业,饮料制造等为培育主导产业,并提出了工业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中国纺织服装业——蓄势待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纺织服装业一直是实现贸易顺差的主要产业。但近两年来,在人民币升值、纺织品出口退税减少、生产成本大幅度攀升、美国次贷危机等诸多国内外因素的作用下,中国纺织服装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寒冬"时代。本文通过分析中国纺织服装业面临的困难,提出需要通过扩大内需市场的占有率以及进行产业整合来实现中国纺织服装业的整体转型。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102个主要国家的SITC五位码贸易数据计算了我国2001—2009年24个制造业行业的出口复杂度(ESI),以此衡量各行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并实证检验了全球生产网络对我国制造业价值链地位的影响。研究发现,总体而言,全球生产网络促进了我国制造业价值链提升,资本密集度和高技术资本密集度也可以显著提高价值链地位,但经济自由度、研发对我国制造业价值链提升的积极作用并不显著。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全球生产网络对我国制造业价值链地位的影响存在显著的行业差异性,具体表现为,与以零部件贸易为主的行业相比,全球生产网络对价值链提升的积极影响在以半成品贸易为主的行业中更为显著;在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中,全球生产网络有助于提升我国制造业的价值链地位,但在劳动密集型行业和资本密集型行业中这一作用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化纤和纺织产业的现状,进而结合行业的发展规划,提出若干加速化纤产业发展的基本策略,尤其是要加强化纤和纺织普同战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推进我国纺织服装行业物流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纺织服装行业物流对于增加企业利润、提升竞争力,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我国纺织服装行业物流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快发展纺织服装行业物流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