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8 毫秒
1.
在日本参与离岸软件外包的各级软件开发商日益增多的同时,亚洲各国参与承接对日软件外包业务的承包国以及承包企业也在日益增加,参与对日软件外包业务的商业模式也呈多样化趋势,对日软件外包市场的竞争格局日趋激烈和复杂化.通过对对日软件外包产业链中的发包方企业和承包方企业层次结构的分析,试图阐明对日软件外包产业链中日趋复杂的竞争格局并给出相应的竞争策略,为我国对日软件外包企业今后可持续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企业科技型人力资本引进投资是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内容.本文以可行性研究理论为指导,从人力资本适用性、企业条件充分性和综合效益可行性三个方面建立了多层次的企业科技型人力资本引进投资的可行性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了运用多层次灰色评价方法进行企业科技型人力资本引进投资可行性综合评价的步骤,最后给出了评价实例.  相似文献   

3.
企业人力资源外包动因及风险规避策略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日益受到广泛关注,将企业中"非核心"业务外包给专业的服务商,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化、专业化提供了有效途径,而这一外包过程必然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风险.文章对企业人力资源外包的动因以及可能会遇到的风险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基于风险控制的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策略.  相似文献   

4.
只要抓住欧美市场上那些中小企业客户,中国软件外包企业就能够获得支撑成长的市场空间。美国Nypro公司的CIOJay DLeader在选择软件外包合作伙伴时,先后与5家印度公司接触过,最后还是选择了中国的奥博杰天公司。他觉得中国的这家公司的人员流动率相对印度公司来说比较低,服务上也很配合。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下发展中国家承接国际外包实践为背景,从承包企业所面临的风险角度审视国际外包,认为承包活动将伴随着陷阱,并提出了分析国际外包陷阱的一个初步理论框架。国际外包陷阱描述了承包企业陷入长期低水平接包而难以自拔的一种状态,其在理论溯源、概念假设、形成机制及产生效应等方面区别于比较优势陷阱。承包企业对发包企业技术上的严重依赖和对低劳动力素质的过度依赖是前者极易落入国际外包陷阱的主要原因,落入国际外包陷阱的后果则是从长期看承包企业人力资本积累缓慢、缺乏技术创新能力积累导致与发包企业间技术差距和边际生产率差距同时不断扩大。基于以上理论框架,本文构建了国际外包陷阱产生机理的数理模型,阐明了承包企业内部技术积累及外部需求推动两大跨越国际外包陷阱的途径,归纳了国际外包陷阱跨越的"单脚"、"双脚"及"跳跃型"三种模式,并对承包企业发展战略和发展中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制定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任宇  孙思 《工业技术经济》2012,31(2):116-123
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逐渐取代物质资本,成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本文通过构造企业内部培训员工的完全信息模型和委托专业培训机构外包培训员工的不完全信息模型,从微观角度研究了决定企业培训员工数量(人力资本存量)的内在机理.研究表明:在完全信息情况下,企业培训的员工数量由员工产出水平提高所带来的“产出效应”和“节约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不完全信息情况下,当专业培训机构的培训成本低于某一值时,企业进行外包培训获得的人力资本存量多于内部培训.最后,针对目前我国人力资本存量匮乏的现状,为政府对企业进行员工培训所采取的财政补贴和农民工再就业培训等方面的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CRO自20世纪70年代诞生以来,经过20多年的迅猛发展,已经在药物研发领域替代了传统的学术角色然而,当前的制药企业普遍缺乏对药物研发外包行为风险的认识及评估,本文借鉴Bahli的理论,对药物研发外包行为的风险因素做详尽的分析,以期丰富对药物研发外包行为的风险管理理论。  相似文献   

8.
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人力资本产权激励的依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新技术企业对科技型人力资本进行产权激励十分重要,完全具备必要性、有效性和可能性.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对技术创新人才的长期激励和产权激励制度尚未建立,而技术创新人才又需要分享产权的原因,使得企业对科技型人力资本的产权激励十分必要.产权制度隐含着一种很好的"责、权、利"对等机制,既能激发创新者的创新动力,又能降低企业的创新成本、增加创新收益,还能通过创新学习和实践使人力资本增值.从政策和法律、理论和实践、国外和国内等多方面来看,目前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对科技型人力资本实施产权激励都具备现实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业务外包管理,规范业务外包行为,防范业务外包风险,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 本指引所称业务外包,是指企业利用专业化分工优势,将日常经营中的部分业务委托给本企业以外的专业服务机构或其他经济组织(以下简称承包方)完成的经营行为.  相似文献   

10.
负债融资结构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企业筹资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要使企业综合资本成本降至最低限度。就一般情况而言 ,长期债务的投资风险小 ,其资本成本较低 ,而权益投资的风险大 ,其资本成本也最大 ,所以企业增加长期负债在总资本中的比重 ,通常可以降低企业综合资本成本。然而企业过度地举债 ,增加总资本中的债务比重 ,势必引起企业财务状况发生变化 ,从而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 ,导致不同来源的边际资本发生变动 ,最终导致企业综合资本成本上升。因此 ,企业合理地利用负债融资 ,确定优化的负债融资结构极为重要。一、负债融资结构的理论依据1 资本结构的含义。在通常情况下 ,企…  相似文献   

11.
商业信用二次配置是企业充当信用中介,将银行信贷等资金通过商业信用的渠道为供应链的上下游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支持,这会导致资金供给链延长,加剧了供应链系统性风险,而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重点在于为中小企业提供直接融资,因此,其能否抑制商业信用二次配置,对于防范金融风险和促进实体经济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深入探讨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商业信用二次配置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有助于降低商业信用二次配置,有效减少了企业利用商业信用把长期借款资金进行二次配置的行为,而且该抑制作用对于外部融资能力较强的企业更加明显。机制检验表明,数字普惠金融通过减少上市公司超额银行信贷抑制商业信用二次配置。进一步分析显示,在外部市场竞争程度较低、内部风险较低、现金持有水平较高以及非高科技企业中,数字普惠金融对上市公司商业信用二次配置的抑制作用更加明显;而且,数字普惠金融在降低商业信用二次配置的同时,对于促进企业创新投入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本文研究表明,数字普惠金融通过增加中小企业直接融资,减少了资金供给的中间环节,进而抑制大型企业充当"影子银行"进行资金的二次配置。  相似文献   

12.
企业对员工的人力资本投资研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本文利用最新的调查数据研究了企业提供的培训与员工个人特征、企业特征和员工企业匹配特征之间的关系,以及企业培训实践对工资水平的决定效应。研究发现,企业提供的培训投资呈现了极不平衡的现象:技能水平和职位等级高的员工能获得大量的培训投资,处于企业生产和技术部门的一般员工获得的培训投资显著偏低;国有企业大量投资于员工的一般培训,不注重企业专用培训,而外资企业则刚好相反;技术资本密集或者技术进步较快的企业比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更注重员工培训。研究还发现,企业向员工提供的大部分一般培训显著地影响了员工的工资水平。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国有企业员工在劳动力市场中的工作转换模式。  相似文献   

13.
从时间的特性出发,通过模型说明了时间是人力资本所有者的风险承担者,即人力资本所有者是用其投入在企业中的时间作为其风险的承担者。文章的分析回答了一个基本的问题:人力资本所有者是用什么来承担企业的风险;其政策含义是人力资本所有者可以享有部分企业剩余索取权,这从理论上肯定了现在许多企业实行的分享制、股票期权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Real options reasoning emphasizes the strategic value of making flexible investments in a turbulent environment. Employees' investments in specific human capital are often critical to the success of a real option project, but the very flexibility that allows a firm to change course in response to new information also affects employees' incentives to make such specific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s. We develop a model of real option investment that explicitly incorporates the role of employee incentives. The model suggests that the effect of investing in a real option project on employee incentives may be positive, further increasing the value of the project, or negative, sometimes more than offsetting the benefit of flexibility and resulting in reduced project value. Therefore, firms and managers should take into consideration the role of employee incentives when applying real options logic to investment decision making. Copyright © 2008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5.
场外市场与私募股权投资退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场外市场是沪深证券交易市场的有益补充,是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中的重要一极,由于其相对较低的进入门槛.在中小企业直接融资体系及企业资产要素流动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则是场外市场的重要交易主体。文章着重论述了私募股权投资退出与场外市场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规范统一有序的场外市场为私募投资退出提供了广阔舞台,私募投资退出的顺畅又为场外市场注入了流动性活力。因此.当前形势下加强场外市场建设对于私募股权投资退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从一个资本纯流入大国正迅速转变成一个资本投资大国。近10年来,中国大部分对外投资是通过央企对外并购实现的,并购多集中在石油矿产等能源与自然资源领域。中国企业"走出去"是必然的选择,风险再大也要坚定前行,但必须头脑清醒,战略明确,知己知彼,对自身的优劣和国内国际大环境有清醒的认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前景虽然广阔,但亦荆棘密布,社会政治、货币汇率、自然灾害、企业投资决策以及经营管理等诸多风险如影相随。面对这些风险,即便是具有丰富国际运营经验的西方跨国公司也须如履薄冰。中国企业"走出去"还必须对文化整合、尊重企业自身发展规律和融入深刻变化的世界格局给予充分的重视,因为它们是能否成功的更深层次的因素。中国企业"走出去",不仅应该让中国得益,也应该让世界得益,只有让所有相关方得益的项目才是风险最小的项目。一个企业,不论多强大,都必须谋求合作多赢,必须有所畏惧、有所节制,才能走得长远。  相似文献   

17.
近10年来长三角的公共投资(分配)过多地流向了上海、杭州、南京等大城市.导致这些城市人均资本拥有量总体大幅上升,从而引发其边际生产率递减情况的发生。而它们的资本利用效率或者技术创新水平至少是没有明显提升(或是下降),还不足以抵消其资本边际生产率下降的趋势。而位于长三角外围边缘的中小城市的资本边际收益正处于上升期却显得公共投资不足以及人均资本存量过低。倾斜式的公共资本分配政策延滞了长三角中小城市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8.
周颖  马文浩 《国际石油经济》2012,20(7):73-77,112
我国石油石化企业在“十一五”期间资产规模基本实现翻番,但投资资本回报率与跨国石油公司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近些年学术研究领域提出了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资本回报率的基本判断,并探讨了总资本回报率的计算方法,但这些研究集中在社会总资本回报率方面.2010年国资委提出的经济增加值(EVA)考核办法,体现了加权平均资本成本(WACC)作为中央企业投资回报率的最低要求,但忽视了企业通过市场筹集资金所应得到的风险溢价.本文基于证券市场投资者视角,并结合石油石化企业典型项目经验等,探讨用无风险收益率加上风险收益率(风险收益率=公司风险系数×市场平均风险溢价)来衡量企业的合理投资回报率.研究认为,“十二五”期间我国石油石化企业合理投资回报率应不低于12%,这一数据可为存量资产优化和新增投入控制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