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产业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分析我国目前对外直接投资产业分布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产业特点,探讨我国今后对外FDI产业选择和走向,主要着眼于资源开发型产业、高新技术学习型产业、服务业及劳动密集型和成熟适用技术产业。  相似文献   

2.
在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向纵深发展的今天,任何企业都无法回避来自国际市场的竞争。综观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都经历了由小到大、从国内市场走向国际市场发展的过程。航天军工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要成为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跨国公司,民用产品经营国际化是其必由之路,海外直接投资则是其进入国际市场的重要方式。一、民品海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的基点李嘉图所主张的静态比较优势和动态比较优势相结合的比较优势,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有机的、优化的“组合优势”,但却不一定是完全优势。它既包括决定经济要素丰裕程度的生产率和资源禀赋相…  相似文献   

3.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问题探析程红,张铭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不仅以高速发展的经济和巨大原市场潜力大量吸收着来自国外的投资,而且也开始逐步地外进行直接投资,探索中国企业跨国经营之路。(一)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迅速发展始于实行改革开放后的80年代初,在过去15...  相似文献   

4.
关于外商直接投资与产业集群的关系,理论和实证研究均较少.本文对外资与产业集群的互动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并通过对广东江门市两个产业集群的案例实证,认为FDI对产业集群的促进主要是通过资本集聚、市场需求、技术外溢等作用实现的.而由于产业集聚产生的强大的产业配套能力能有效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进一步吸引外资的进入,从而实现外资与产业集群的互动,更有效地承接国际产业转移.  相似文献   

5.
外商直接投资与产业集群都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而互动发展不仅可以克服二者各自的局限,而且可以更好地协调相关各方的利益冲突.因此,必须树立互动发展的基本理念,将尊重彼此的内在需要和发展规律作为互动发展的切入点,一方面按照产业集群发展的需要调整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政策,另一方面按照外商直接投资的决策规律调整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6.
东道国的制度环境对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入有重要影响.本文基于2003 ~ 201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国别面板数据,利用扩展的引力模型研究东道国制度因素对中国OFDI的影响,并考察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资源寻求动因.本文在模型中加入政治风险与自然资源、技术禀赋的交互项,发现中国OFDI流向较高政治风险且自然资源禀赋丰富的国家,以及较低政治风险且技术禀赋丰富的国家,体现了东道国政治风险对资源寻求型和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的交互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概述了新加坡对华直接投资和双边产业内贸易的现状,重点利用计量模型分析国际直接投资与产业内贸易的相关性,论证了新加坡企业对华直接投资与双边产业内贸易存在着正相关关系,得出两个重要结论:新加坡在中国的直接投资诱发并扩大双边的产业内贸易、垂直一体化直接投资是现阶段中国与新加坡产业内贸易发展的重要动力。最后,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中国更好地吸引和利用外商投资、提高产业内贸易水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反倾销与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凌  李春杰 《工业技术经济》2003,22(3):91-92,99
我国企业近几年频遭国外进口国反倾销起诉,而与此同时我们缺少发达国家应对反倾销的丰富的经验和手段(如价格承诺,对外直接投资)。实践表明当面对高额的反倾销税时,如果应诉不能成功,可以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规避贸易壁垒。本文通过建立模型分析了我国企业在面对反倾销时采取对外直接投资的可行性。并延伸到为化解潜在的贸易保护威胁(反倾销威胁)而进行的补偿投资。  相似文献   

9.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在最近这些年得到了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海外设立分公司或者专业国内生产。对外直接投资是否会对国内的就业产生影响?是正面影响还是负面影响?以1991-2010年的对外直接投资数据为样本进行分析,认为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就业会产生负面影响,但是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外商直接投资对于东道国的工资水平将会产生影响。本文以我国各个省市作为横截面单元,利用各横截面单元1988-2005年的样本组成面板数据,进而建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来考察FDI对我国不同地区工资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FDI对我国工资水平的推动作用并不明显,同时FDI对不同地区的影响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
经济、社会高度发展的30年来,中国的综合国力有了显著增强,企业对外FDI的兴趣和行动不断增加,如何找到合适的投资区位已成为亟待研究的课题。理论界对FDI区位选择的研究早已有之,从Hymer的垄断优势理论到Kojima的比较优势理论,从针对发展中国家的“小规模技术模型”到对“逆向投资”现象的研究等等。文章梳理了区位选择理论的发展沿革,归纳了相关实证研究,并回顾了我国企业的对外投资实践,提出了我国企业对外FDI应借鉴创新升级理论的观点,摒弃进军大国的思路,而选择与我国贸易联系紧密、GDP总量达到一定规模、政治经济稳定、“心理距离”短的周边国家。  相似文献   

12.
结合长三角资本密集型制造业集聚与FDI分布的现状,以产业竞争力为关键切入点,逐次分析长三角资本密集型制造业集聚对FDI的影响路径以及FDI对长三角资本密集型制造业集聚的影响路径,并以日企在苏州电子信息产业的投资为例,对长三角资本密集型制造业集聚与FDI互动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资本密集型制造业集聚程度较高的行业,外资分布也较多;在长三角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发展的成长阶段,FDI的进入对于产业集聚的形成起到了关键作用;随着该产业的发展进入成熟阶段,产业集聚效应进一步吸引了FDI的进入,长三角资本密集型制造业集聚与FDI之间通过产业竞争力这一间接导体产生了一种"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3.
反倾销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从中国反倾销与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相关性这个角度,利用企业水平的模型进行回归实证分析,并结合案例,得出中国反倾销与外商对华直接投资之间存在正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中国的反倾销会引起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增加,特别是跨国公司对华直接投资的增加。  相似文献   

14.
我国企业FDI路径选择与“差异化的同时并进”模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企业在跨国发展中应该如何走出去、走到哪里,是研究者和实践者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从顺梯度和逆梯度FDI的对比分析和相关理论阐述中,剖析了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流向上的难与易问题的实质和两者之间的时空关系,进而提出综合了现行的先难后易和先易后难两种路径选择的一种新型的跨国企业FDI模式,即差异化的同时并进模式。在引入卓越中心概念来界定新FDI模式的内涵后,具体从四个方面对其独特性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15.
FDI对中国工业增长和技术进步的贡献   总被引:90,自引:1,他引:90  
本文以实证分析为主,描述、分析了FDI对中国工业增长的重要贡献。外商直接投资的重要作用,体现在提供资金来源、改善投资效益、扩大产出、增加利税、引进先进技术、提升人力资源等许多方面。本文分别对上述方面进行描述和分析。结论是,外资经济不仅推动着中国工业的持续增长,而且改变着中国工业增长的方式,提高了中国工业增长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本文应用SBM模型的改进DEA模型以及DEA-Tobit法对中国2006~2015年环境约束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非期望产出对企业效率评价结果有较大影响,北部沿海综合经济区的环境效率值最高;西北综合经济区、长江中游综合经济区、黄河中游综合经济区、东北综合经济区环境效率值相对较差。政府支持力度、企业规模与环境约束下的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呈正相关关系,企业聚集度与其呈负相关关系,而企业技术水平与从业人员素质对其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7.
利用中国全部工业企业中37个行业的数据,实证研究了FDI对我国民族企业自主创新产生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随着外资进入程度的加强,内外资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激烈,越有利于民族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且这种促进作用因行业技术差距而异;此外,政府的援助程度越强,越有利于内资企业的自主创新,且这种促进作用随着内外资企业之间技术差距的扩大而增强。  相似文献   

18.
产业价值链模块化重构的价值决定研究   总被引:44,自引:0,他引:44  
目前,以标准模块为基础的制造模式正在全球各产业迅速推开,进而推动了产业价值链以模块化为特征的重构。本文正是在此背景下,抓住产业价值链模块化重构过程中的核心问题——模块的价值决定,围绕决定模块价值的重要因素展开研究,以期捕捉其中的价值运动规律,为产业价值链的升级,也为产业价值链分工体系中的标准模块制造企业建立竞争优势、获取最大价值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19.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利用外资已成为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方式。FDI的进入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也严重污染了环境。文章分析我国在利用FDI过程中出现的环境方面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一系列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新经济地理的协同集聚理论,通过城市级别的面板数据研究了不同所有制工业企业在空间上的相互作用。本文重点检验了国有企业和外资(及港澳台)企业的发展是否存在相互促进或者抑制的现象;同时,我们也从新经济地理的视角,考察了传统的社会经济变量对不同所有制企业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