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监狱行刑社会化是指为促进刑满释放罪犯能够更好回归社会的改造方式.传统监狱行刑采用的是监禁制管理,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监狱管理的秩序性,但也逐渐拉开了罪犯与社会之间的距离.实施监狱行刑社会化,可以说是我国刑法执行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我国监狱系统在推进"监狱行刑社会化"的工作中,依然存在许多困难,本文就针对公共管理视角中的"监狱行刑社会化"来进行深入的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2.
唐律令里的"公-私"是一对与"官-民"比较接近的概念.两者间很难找出实质性的差异.唐代的律令里见不到公-民、官-民的用法,也见不到"民田"的用语,而将民田一律称为私田.因此,认为"私"即私有权,"私田"就是土地私有的看法有问题.根据"此谓永业、口分之外,别能垦起公私荒田者"不能得出这只能是均田制体系外的农民私有田地的结论.比如,田令规定的赐田、勋田都是口分、永业之外的私田.如果荒了,就是永业、口分田之外的私荒田,这和均田制体系内外没有关系.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中国古代和现代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方式变迁的总结和评价,揭示了土地所有权的变迁与经营方式变革的关系,指出正确认识二者关系的现实意义,并提出对我国土地制度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日前,由河北经贸大学法学院郭广辉教授等撰写的《我国所有权制度的变迁与重构》一书已由中国检察出版社出版。该书构建了一个以个人所有权为基础,以国家所有权为重要组成部分,以企业法人所有权为核心内容的全新的理论体系。作为一部深入研究我国企业法人所有权理论的新作,该书具有以下特点:1.方法全面。作者运用历史研究方法,通过中外所有权制度的变迁,找到了所有权制度发展的基本规律,使研究结论更具厚重感。作者还运用经济方法,通过对西方经济学的产权理论与马克思产权理论的比较,使研究成果博采众长。当然,运用最多的还是传统的法学方法,…  相似文献   

5.
所有权何以成为"绝对权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永正 《经济学家》2002,(4):118-119
所有权何以成为"绝对权利"?从根源上说,是由于存在先于"所有"的"占有",即有事实上的"占有"在先,所有权不过是对这种"占有"的法律认可而已.马克思在谈到"罗马人最先制定了私有财产的权利"这种所有权制度时指出:"私有财产的真正基础,即占有,是一个事实,是不可解释的事实,而不是权利.只是由于社会赋予实际占有以法律的规定,实际占有才具有合法占有的性质,才具有私有财产的性质".可见,所有权之所以成为"绝对权利",并不是因为它从来就是权利,而是因为它首先是一个事实.  相似文献   

6.
为形成更具竞争优势的组织能力而实施变革的组织需要处理员工抵制变革的问题,心理所有权理论解释了组织变革与员工抵制之间的关系机理。通过问卷调查某大型国企的146名员工,探讨了组织变革和员工抵制变革之间的关系,并系统验证了组织变革、心理所有权和抵制变革等概念的信度和效度。研究结果显示,组织变革与员工的心理所有权水平显著正相关,心理所有权与员工抵制变革的态度显著正相关,且心理所有权在组织变革与员工抵制变革态度的关系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同时,有计划地实施变革、变革的信息沟通和鼓励员工参与的文化,有助于增强员工心理所有权状态,进而削弱甚至消除员工抵制变革的倾向。  相似文献   

7.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将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道德要求具体分为三个层次,但其实各个层次的"公"与"私"概念内涵不同:第一层次的"公"与"私"是指两种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精神境界,第二、三层次上的"公"与"私"是经济利益序列的范畴,指经济利益、物质利益上的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它们分别反映着不同意义上的公私关系。  相似文献   

8.
"法律所有权"和"经济所有权"考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永正 《财经科学》2002,(5):118-120
本经考证马克思的有关论述辨明,不存在一般意义上的“法律所有权”和“经济所有权”的划分,“双重所有权”是不符合马克思原意的。一个所有权变成“两个所有权”只是一种法学幻想。  相似文献   

9.
时至今日,改革开放已历30余年.回首中国走过的30个风雨春秋,面对着逐渐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我们深切感受到了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文化的丰富和法制的逐步健全.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我国的企业体系也由原有的"一大二公"向着更符合市场变化要求的现代企业体系转变.在市场经济主体转变体制的过程中,伴随着立法的沿革、政策的调整和社会观念的变化.而在这场大变革中,究竟是什么从根本上确保了市场主体的变革呢?又是什么因素在背后推动着国家的立法政策呢?我们在文章当中将会探讨一二.本文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有企业成长历程的分析,揭示了经济因素对国家宏观政策和立法体系的影响,对其中几个问题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经济开放程度和全球化水平不断提高,中国银行业"走出去"正逐渐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本文着眼于中国商业银行的所有权优势,通过分析发现以往建立在研究发达国家企业基础之上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不能完全解释中国企业所有权优势。中国商业银行所有权优势有其自身特点,在发展过程中仍在不断变化,值得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1.
张宁 《经济学家》2003,(2):78-87
本文探讨了全金融的基本概念,指出了全金融运作模式和全金融产品的基本特征。作者认为,全金融具有目前任何金融混业经营运作模式或单个金融机构所不具备的强大金融功能,是世界金融未来的新形态;全金融运作模式是世界金融未来的主导运作模式;全金融产品是全金融运作模式生存和发展的微观基础,是世界金融未来的主导产品形式。  相似文献   

12.
以赛亚·伯林的自由思想起源于对西方传统思想的批判,正确理解伯林的“积极自由”和“消极自由”概念的内涵、特征及差别,把握两种自由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正本清源,无疑具有理论的探讨意义和现实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3.
我国实行的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根据不同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关系,以及这些不同生产要素在财富的生产中所作的贡献产生的一种分配形式。“要素所有权”是生产方式的前提和起点,它决定生产资料和社会成员在各生产部门间的分配,是“按要素分配”原则存在的依据,“要素贡献”是按要素分配原则的最终决定因素。在按要素分配理论中,正确认识“要素所有权”与“要素贡献”两者间的内在联系和区别,是理解按生产要素分配问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4.
15.
16.
从"增长"到"对穷人友善的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荣鑫 《经济学家》2007,(6):109-117
本文回顾了国外学术界和国际机构从强调"增长"到重视"对穷人友善的增长"的思想演变,介绍了"对穷人友善的增长"的不同定义,以及如何在这种视角下重新讨论经济增长、收入分配与贫困三者之间的关系,然后总结了国外学术界在这一领域的基本共识.在此基础上,本文讨论了这方面的思想演变和理论发展对我国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分析和解释中去,这可以看做是广义虚拟经济之"元" "极"思路的一个应用.  相似文献   

18.
从"国企"改制透析"国银"改制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湲 《当代财经》2002,(4):28-31
明晰的金融产权结构和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是建立现代商业银行制度的基本要求;而资本充中率则涉及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目前面临的诸多问题。我国银行与证券业从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的回归既是国际潮流,也是国有商业银行经营制度变迁的最终选择。我国银行业与证券业混业经营应选择选择的混业经营模式,即这种混业经营模式巳不再是单纯地追逐利润,而更多的是竞争所迫或业务开拓所需,具有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地方上贫困居民反对政府将贫困问题作为技术问题来处理的做法,但对政府做法的抵制却又使他们的处境雪上加霜.本文旨在通过调查探究个中原因.文章以哈尔滨附近某一工人村为例,通过街道办事处及社区工作人员与当地贫困居民之间的日常交流,揭示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运作方式.低保作为党和政府解决城市贫困问题的一项基本政策,使得贫困问题变成了既可量化又可灵活界定的概念.下岗工人声言他们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人翁",抵制政府这样的做法.本文发现,工人的这种抵制行为,造成了政府的基层干部在实施低保政策时首先考虑的是"劳动能力"这一传统的社会主义标准,而非政府明文规定的"收入"水平.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地方制定的新的低保标准使得本应成为低保主要对象的城市下岗工人的大多数不但没有从中受益,反而被排除在了低保之外.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许成安同志《对“价值”和“剥削”范畴内涵的探讨》一文的主要观点提出了质疑:一是许文在“价值”的内涵方面要人们“温习”所谓的马恩的两段话,一段根本不是马克思的话,而是被马克思批判的阿·瓦格纳的话,一段虽是恩格斯的话,但其本人后来已多次作了自我否定。许文提出这两段话表现出了调和不同价值概念的倾向,显然无助于“深化价值理论研究”。二是许文对“剥削”范畴的理解偏于文化、道德、法律乃至“词性”,而未作为经济学范畴来认识,同时对剥削在今天的历史正当性缺乏应有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