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引霞 《现代商业》2014,(24):73-7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原因分析也有着不同的解释。本文从劳动力流动的角度分析中国经济增长,采用劳动力与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论证了劳动力流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分析了劳动力流动过程中形成的干中学、人力资本、人口红利如何促进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2.
劳动力流动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岳跃  王慧 《市场论坛》2005,(3):84-87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人的因素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具有科技管理等知识、技艺的劳动力在市场经济中愈来愈起着主导作用本文在对我国劳动力资源划分为普通劳动力与知识劳动力的基础上,主要针对我国普通劳动力丰富但知识劳动力稀缺且大量外流的现状,运用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对劳动力供需机制及其对于经济的影响进行分析.以对开放经济中我国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城市迁移劳动力已经成为我国劳动者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逐步解决城市迁移劳动力的社会保障问题,是实现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由城乡分割的二元保障结构过渡到城乡一体的一元保障结构的重要步骤.本文对河南省郑州市的城市迁移劳动力与城市本地劳动力的社会保障状况进行对比分析,提出了改善城市迁移劳动力社会保障状况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4.
朱全英 《中国市场》2014,(46):85-86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高速增长,就业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我国的劳动力最为丰富,把充足的劳动力转化为有效的资源,才能够稳定社会和谐,保持经济持续快速的增长。但是我国经济的高增长并没有让就业高增长,我国的就业压力逐年增大,失业率居高不下,需要建立完善的失业预警体系,防止大规模的失业情况,保证经济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5.
陈光普 《中国市场》2014,(3):120-127
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流向城镇,是我国二元经济发展阶段的一个必然现象。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既受经济因素的影响,如农民工在城镇的预期收入等,又受城乡之间不平等的因素的影响,如户籍制度和城乡分割的劳动力市场等,具有典型的二元经济发展阶段特征。而农民工在城镇的收入水平很大程度上受歧视性、不平等因素的影响。要促进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就要从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和培育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两大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6.
土地财政的时代已经逝去,中国城市均将进入税收财政的阶段。迈入完全不同于过去30年的新时代,城市、经济、企业都将面临剧烈的转型。未来30年,城市的发展不在于资本的创造,GDP的增长不应再依靠固定资产投资的拉动,竞争现金流的增长是关键。近年来,滨海新区的吸引力及发展势头低于预期,天津经济整体疲软。本文将从劳动力流向的视角,分析滨海新区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一些吸引劳动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民工流动与乡村中年失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包括民工在内的各类乡村劳动力的年龄结构进行了分析。城市民工需求年轻化导致三个后果。首先导致青年民工的供不应求,从而在乡村还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前提下,出现了全国性的民工荒;其次,导致乡村现有中年剩余劳动力难于在城市就业;最后,导致进入中年后的民工绝大多数无法继续在城市就业,中年民工家庭因不具备在城市定居的经济能力不得不回乡。后两个结果的不断积累产生了中国特有的一个经济现象——乡村劳动力的中年失业。  相似文献   

8.
对包括民工在内的各类乡村劳动力的年龄结构进行了分析.城市民工需求年轻化导致三个后果.首先导致青年民工的供不应求,从而在乡村还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前提下,出现了全国性的民工荒;其次,导致乡村现有中年剩余劳动力难于在城市就业;最后,导致进入中年后的民工绝大多数无法继续在城市就业,中年民工家庭因不具备在城市定居的经济能力不得不回乡.后两个结果的不断积累产生了中国特有的一个经济现象--乡村劳动力的中年失业.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劳动力流动情况也跟着发生了改变,从过去严格管制劳动力流动向放宽管制的方向不断发展,从而形成了较大规模的劳动力流动潮,真实地反映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情况。经济的发展和劳动力流动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我们需要分析区域经济增长和劳动力流动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我国改革开放后劳动力流动的成因和特点,劳动力的供求对比情况及其流动的成本、收益比较,怎样按照制度化、社会化和信息化三个方面的要求来加强对劳动力流动的管理。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劳动力流动的现状和原因,说明劳动力要素流动是区域差距形成的动因之一,而区域差距反过来又加速了劳动力在区域间的迁移和流动。本文针对促进劳动力流动、协调区域经济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从一个人口流动率极低的国家转变为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向当地乡镇企业以及异地转移的国家。该文从国内和国外两个视角对农村劳动力流动进行回顾,着重从三个方面论述了我国转型期农村劳动力流动带来的问题,并对其中对劳动力回流这样一种特殊的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现象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郭敏 《商业时代》2021,(18):9-12
劳动力供给优势一直是我国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但近年来,随着人口生育率的持续下降及人口老龄化的到来,我国新增劳动力人口规模呈现下降趋势,劳动力供给不足与劳动力平均工资水平的增长使得劳动力成本上升,给我国产业发展带来较大阻碍,特别是传统流通业具有明显的劳动密集型生产特征,在劳动力成本上升的过程中将显著受到影响,不得不寻求转...  相似文献   

14.
15.
劳动力流动是引起产业结构升级的一大重要因素,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三大国家发展战略之一,协同发展成效显著,但是京津冀一体化过程中,仍然存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等问题。文章以京津冀区域为研究对象,研究劳动力流动对区域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劳动力流动对京津冀区域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分别产生显著负向和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6.
我国劳动力的流动与迁移的总体特征是从不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表现为从农村流向城市.从内陆流向东南沿海。本运用人力资本投资模型分析了劳动力的流动与迁移,对劳动力的流动与迁移作了效率分析和相关损益团体分析,并指出制度障碍是我国劳动力流动与迁移的主要因素。章最后提出,给予相关受损主体适当的经济补偿是消除劳动力流动与迁移制度障碍的可行办法。  相似文献   

17.
《品牌》2015,(11)
改革开放以来,对城市生活的向往与改善生活环境的强烈愿望成为我国城乡人口流动强大的动力,人们克服人口流动的经济成本、心理成本和制度成本,不断涌入城市或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城镇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大量农村过剩劳动力涌入城市对于城市来说有利有弊,对城市经济发展有巨大的影响和冲击。  相似文献   

18.
张宪房 《市场论坛》2004,(11):77-78
我国劳动力的流动与迁移的总体特征是从不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表现为从农村流向城市,从内陆流向东南沿海.本文运用人力资本投资模型分析了劳动力的流动与迁移,对劳动力的流动与迁移作了效率分析和相关损益团体分析,并指出制度障碍是我国劳动力流动与迁移的主要因素.文章最后提出,给予相关受损主体适当的经济补偿是消除劳动力流动与迁移制度障碍的可行办法.  相似文献   

19.
经济新常态下,工业城市面临着转型发展的较大压力,商业银行信贷支持成为推动工业城市经济转型的重要力量,但化解过剩产能、信用风险暴露、不良贷款增加等课题相伴而生,制约了信贷支持步伐,明确商业银行支持策略成为当务之急。本文立足于经济新常态下典型工业城市经济转型特点,分析了区域商业银行支持制约因素,提出了商业银行支持工业城市经济转型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20.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是世界许多国家在资源型城市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难题。我国资源型城市是在传统的计划经济条件下发展起来的,照搬前苏联的"一矿一城"模式,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大都面临着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等问题。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势在必行。应采取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建立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基金,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力度,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等措施,切实解决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