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机制问题探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利益分配问题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问题,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在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建立相对稳定的合理利益连接机制,目前,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出现了龙并联砂企业与农户间多形式,多样化的利益连接机制,本将对这些利益机制中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的实现程度进行分析、评价、并提出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利益机制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2.
一、培育市场主体,壮大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体主要是龙头企业和农户,其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是龙头企业。龙头企业通过市场信息、技术和管理,以利益为纽带把分散的农户连接为一个经营整体。龙头企业与一般市场主体的区别在于,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建立了利益连接机制,形成了产业链,是产加销一条龙的利益共同体。所以说“扶持产业化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根据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实施意见的要求,“十五”期间,重点围绕水果、畜牧、优质粮、优质油、水产、茶叶、蔬菜、棉花、中药材、茧丝绸等10大主…  相似文献   

3.
几年来,吉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呈现良好发展态势。截至到2003年底,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已发展到1640个。省级龙头企业88个,国家级龙头企业14个。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固定资产总值145.7亿元,龙头企业粮食加工能力达105亿公斤,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达1.82亿头(只)。一、基本特点1、组织形式基本确立。一是龙头企业带动型。其基本组织形式是“公司(工厂) 农户”、“公司(工厂) 中介组织 农户”。企业总数870个,占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总数的53%,固定资产145.7亿元,占全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组织总固定资产的93.8%。二是中介组织带动型。…  相似文献   

4.
关于农业产业化经营中龙头企业与农户关系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产加销一条龙 ,贸工农一体化”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中 ,龙头企业是支柱 ,广大农户是基础 ,龙头企业依托农户 ,农户依靠龙头企业 ,他们之间既互为条件又互为依托 ,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影响 ,形成了以产业化链条为纽带的利益共同体。但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 ,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关系处理上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问题 ,值得重视。一、存在问题1 权责不明确。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 ,龙头企业与农户共同组成了农业产业化经营链条。在这一链条上 ,农户主要从事农业生产 ,提供初级产品 ,而龙头企业则以初级产品为原料 ,进行加工转化 ,开拓市场 ,实现增…  相似文献   

5.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行业协会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起着协调和服务作用,是连接龙头企业和农户的桥梁和纽带,要大力扶持,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以农产品加工或流通为主,通过各种利益联结机制与农户相联系,带动农户进入市场,使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在规模和经营指标上达到规定标准并经政府有关部门认定的企业。近年来,江苏省启东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势头迅猛,通过与农户建立利益连接机制,全市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和农业主导产业发展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并呈现出良好  相似文献   

7.
《上海农村经济》2002,(6):11-12
上海孙桥现代农业联合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孙联发公司)是国家首批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它一头连结市场,一头连结农户,成为引导、帮助、带动农户调整农业结构和把产品推向市场的纽带和桥梁.  相似文献   

8.
论农业产业化的利益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农业产业化的利益机制傅晨一、问题的提出继家庭承包责任制、规模经营、社会化服务体系、股份合作制之后,农业产业化又成为近些年我国农业发展中的热点问题。农业产业化最一般的形式和内容是,由龙头企业作为中介,一头连接市场,一头连接农户。龙头企业多实行供产销一...  相似文献   

9.
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是培养具有市场开拓能力、能进行农产品深加工、为农户提供服务和带动农户发展商品生产的龙头企业。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领跑者"、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火车头",没有产业化就没有龙头企业,同样没有龙头企业就没有农业产业化。黑龙江垦区近几年为了发展农业产业化,建设了一大批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这些企业促进了职工增收、企业增效,为农垦企业经济的全面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在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如何强化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谈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农业龙头企业是指在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以农产品加工或流通为主业,通过各种利益联结机制与农户相联系,带动农户进入市场,使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经营组织。农业龙头企业在农业产业化经营链条中肩负着引导生产、深化加工、开拓市场、创新技术、综合服务的重任,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环节。近年来,楚雄州按照“扶持产业化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要求。把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全面提高农业整体效益的重要环节来抓,  相似文献   

11.
一、问题的提出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实现我国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农业产业化经营中龙头企业(以下简称农业龙头企业)具有较强的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能力,将分散的农业资源优势汇集为强大的集团竞争力,把千家万户的家庭承包经营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联接起来,带领农户走向市场,实现了企业发展壮大、农户增收致富的目标。引导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机制,是农业龙头企业做强做大和农户收入持续增长的关键。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的外在表…  相似文献   

12.
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是培养具有市场开拓能力、能进行农产品深度加工、为农户提供服务和带动农户发展商品生产的龙头企业。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领跑者"、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火车头",没有产业化就没有龙头企业,同样没有龙头企业就没有农业产业化。黑龙江垦区系统近几年为了发展农业产业化,建设一大批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这些企业促进了职工增收、企业增效,为农垦企业经济的全面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在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如何强化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谈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莫少颖 《农业经济》2012,(10):73-76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重要主体,基于其行业的特殊性,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视角,提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社会责任包括带动农户增收、保障食品安全、保障员工福利及维护农户利益、保护生态环境和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等,分析其承担社会责任的经济、制度动因,提出促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安徽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对龙头企业技术效率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相比"公司+农户"组织模式,"公司+基地+农户"和"公司+专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组织模式对龙头企业技术效率具有显著的正效应,这表明,不同组织模式对龙头企业技术效率的影响程度不同,专业合作组织与基地建设和管理同步发展,能明显提升龙头企业技术效率;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具有明显的规模经济效应,相比小型企业,大型企业技术效率较高;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所处地区对其龙头企业技术效率也有显著影响,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生产要素供给的地理位置优越,其技术效率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5.
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中,有的地方把兴力、龙头企业就当作兴办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似乎办了几个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农业产业化就有“龙头”了,农业产业化经营也就大功告成了、其实这是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一种误解。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不等于就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不能将两者混为一谈,两者有很大的差别。其一:发挥的功能不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内联千家万户,外联国内外市场,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的“火车头”,具有开拓市场、引导生产、深化加工、搞好服务等综合功能,不仅加工、转化农副产品,还要向农户提供系列服务,引导农户生产…  相似文献   

16.
一、农业产业化需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当前,在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已成为影响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一是农户小规模分散经营的生产方式已不能适应农业市场化发展趋势的需要。二是龙头企业在与分散农户结合的过程中,越来越期望与组织起来的农户打交道,与合作经济组织相连接,这无论在信用程度、产品质量、批量供货上都能给企业更大的满足,更有利与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因此,顺应农户和企业的客观需要,积极引导发展各种形式的专业合作组织,重构农村新型的合作经济体系,来推进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就成为必然选择。其理由…  相似文献   

17.
农业产业化中的农户行为分析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本文通过建立农户和“龙头”企业经营结合的理论模型,分析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农户与龙头企业实现有效结合的存续区间、竞争范围和替代界限以及比较效率的变化趋势,发现农户进入农业化的先决条件是:单个农户的边际生产率小于农业产业化边际生产率时农户就会无选择地进入农业产业化经营。但是,由于受农户在生产投资上的多样性、农户采用生产技术的现实性和农户生产经营行为的不可分性等影响,农户在进入农业产业化时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为此,在农村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时,要正确认识农户行为在农业产业化中的作用、要采用适应农户行为的多种方式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建立规范农业产业化参与主体的经营制度  相似文献   

18.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关键在于发展龙头企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郎会玉 《农业经济》2004,(11):46-47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综合效益。”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进程中,龙头企业的规模大小和实力强弱,直接决定着产业化体系对市场的开拓能力和对农户的带动能力。积极培育和扶强做大龙头企业,是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环节和枢纽工程。本文结合大连地区情况就发展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问题做一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19.
仇栋兵团农业产业化办公室副主任兵团的农业产业化中龙头企业和基地已有一定的数量和规模,带动了兵团和地方的几十万农户,在这个基础上要进一步发展兵团农业产业化经营,迫切需要解决好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中的利益联结机制问题。目前,兵团农业产业化体系中,利益主体主要有农户、  相似文献   

20.
对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几个问题的反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反思之一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体是企业和农户 ,而不是政府 企业和农户是市场经济中独立的行为主体和利益主体。如果对谁是主体的问题认识不清 ,有可能造成主次颠倒 ,导致政府职能的错位和操作上的混乱 ,使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变成政府的一厢情愿 ,从而影响真正的主体———企业和农户积极性的发挥。反思之二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真正“龙头”是市场 ,而不是龙头企业 农业产业化经营真正的“龙头”应该是市场 ,或者说 ,市场才是龙头企业的“龙头”。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质是农业市场化 ,只有紧紧围绕市场 ,抓住市场这个关键 ,农业产业化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