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信息化时代,电信产业既是支撑发展的基础产业,又是引领未来的先导产业,更是决定命脉的战略产业。我国电信行业肩负着加速国民经济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双重使命,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承担着主力军的职责。作为信息产业的“国家队”,大型国有电信企业必须发挥自主创新的主体作用,与时俱进,锐意创新,努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的电信“航母”。[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走进香港亚洲博览馆2号馆,首先冲入视野的“中国网 宽天下”六个火字让人深切感受到中国网通服务于全球的非凡气魄。作为首批刚家创新型企业,中国网通既得到了国家管理部门对蜒持创新发展的肯定,同时也被赋予了探索我国电信企业如何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使命。  相似文献   

3.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电信业的利润不断被摊薄,电信运营商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和赢利压力,他们的ARPU值都在急速下降。特别是固定电话运营商从高速增长到平稳增长、低速增长,甚至出现了增量不增收的情况。广州电信2001年上半年业务收入增长率仅为0.96%,历史上首次低于广州市GDP增长。如何挖掘发展的潜力,改变这一不利的局面,成为所有电信人思考的问题。电信企业要发展,必须“与时俱进”,全面创新,把先进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从而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商的广州电信受到了巨大的威胁。面对不利形势,广州电信加大技术创新和…  相似文献   

4.
电信普遍服务的国际比较与启发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实现电信的普遍服务,逐步消除电信发展的地区和城乡不平衡性,向大多数公民提供基本的电信服务,是当前各国政府制订电信政策的基本出发点之一。虽然我国已形成了“5 1”的电信市场竞争格局,但是,许多电信企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将目标锁定在高端用户和利润较高的城市市场,对欠发达的西部和农村地区市场鲜有问津,造成了多数电信企业并不履行普遍服务义务、只有中国电信与中国网通承担欠发达地区和农村电信建设的市场不公平性。而电信普遍服务作为电信市场竞争环境下的产物,根据公平和效率的市场竞争原则,应该由所有电信企业按照市场竞争法则和承受能力来共同承担。于是,通过国内与国外间电信普遍服务的比较,及时建立科学、公平的电信普遍服务机制,已经成为我们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5.
我国电信行业在经历了破除垄断、引入竞争和政企分开后,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电信市场竞争格局正在逐步形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电信行业只有遵循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才能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目标。本根据目前国际上较为流行的“6P”市场营销理论,结合我国实际,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电信市场营销做一个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6.
实施信息产业创新工程,要注意从经历市场商潮实践锤炼中,来培植一大批电信职业经理群体。这也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新科学发展观、突破电信体制性障碍与企业机制创新的需要。从制度创新角度来看,促使电信企业经营者职业化、并真正向职业经理过渡,已成为“电信强国”战略决策中的当务之急,新时代呼唤电信职业经理群体崛起。  相似文献   

7.
每年的5.17世界电信日都会吸引整个电信行业的目光,政府、媒体和企业都会围绕电信日的主题举行大大小小的纪念活动。今年世界电信日的主题是“信息通信技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又恰逢今年我国提出了由电信大国向电信强国迈进的战略目标,于是5.17期间的各类活动和各种讨论几乎都是围绕“可持续发展与电信强国”这两方面而展开。尤其是关于“电信强国”引  相似文献   

8.
蒋华园 《当代通信》2004,(17):46-48
当前,在大力推进实施“电信强国”战略的创新工程中,要注意必须经历市场商潮实践锤炼,来培植一大批电信企业家群体;这既是突破电信体制性障碍与企业机制创新的需要,也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在电信产业发展的需要。建立“电信强国”的新时代,呼唤电信企业家群体的崛起。  相似文献   

9.
服务是电信业永恒的主题。电信企业曲进步,电信行业的发展.无不依赖服务水平的提高。随着我国电信体制改革深入进行,电信行业整体服务水平的确实现了质的飞跃,“政府监管、企业自律、社会监督”的廒务工作机制也日趋完善。但由于电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电信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电信用户消费观念的不断成熟,电信服务方面也出现了更深层次的矛盾,更复杂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目前运营商承担普遍服务积极性不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绝大部分电信运营企业看来、享受电信“普遍服务”的用户由于接入成本高而消费水平低,一般不能为电信企业带来利润甚至造成亏损,从这个照度往往认为电信“普遍服务”用户对电信运营企业的贡献率为零甚三为负。笔者认为这钟认识是片面的、不科学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