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武汉城市圈轴—辐网络旅游空间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鉴轴一辐网络理论,创新性地揭示轴一辐网络旅游空间内涵,归纳轴一辐网络旅游空间的规模经济效应、旅游集散效应、网络溢出效应、功能喂给效应以及交通协同效应.以武汉城市圈为例,重构"轴一辐"旅游地域组织系统,确立枢纽轴心(中心节点),构建多级枢纽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2.
基于轴辐理论的区域物流网络构建及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轴辐式区域物流网络构建的思路和方法,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物流市场供求状况和基础设施建设状况3个方面构建了枢纽节点选择指标体系,并以海峡西岸经济区20个城市2011年的截面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了海西区的轴心城市和辐点城市,通过引力模型测度了轴心城市对辐点城市的物流引力强度,分析了各轴心城市的辐射范围和区域物流通道的建设,构建了以福州物流圈、温州物流圈及厦门—泉州物流圈为核心的海西区轴辐式物流网络,为海西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基于“点—轴”理论的皖江城市带旅游空间布局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皖江示范区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大背景下,适时调整并优化皖江城市旅游目的地空间组织系统,协调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则是发展皖江城市带旅游经济的基本要求。以"点—轴"理论为基础,以中心职能指数和引力模型的定量方法界定皖江示范区旅游城市节点、旅游开发轴线及其基础上的旅游地系统。研究表明:一级旅游城市节点为合肥市、芜湖市、池州市和安庆市,原巢湖市等10城镇为二级旅游节点;合肥—芜湖—宣城、马鞍山—池州—安庆、合肥—桐城—潜山交通段为一级旅游发展轴线,潜山—岳西—六安等9交通段为二级发展轴线。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规划出示范区四大旅游地系统:滨湖—滨江旅游地系统、区北丘陵旅游地系统、宣州文化旅游地系统、大别山旅游地系统。  相似文献   

4.
浙江轴辐式现代物流网络构建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文博  张永胜 《经济地理》2011,31(8):1335-1340
轴辐式物流网络作为高效的区域物流空间系统,已经成为开放型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首先阐述了轴辐式物流网络的模式构成及其特点;其次,从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物流产业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化水平四个方面确定了城市物流等级评价指标体系;最后,以浙江省为例,构建了轴辐式物流网络,以期为加快浙江现代物流产业的升级和创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广东省旅游—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从经济、产业、地形及关联性等方面对广东省21个地级市旅游—经济—环境三子系统的耦合协调发展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对旅游—经济—环境耦合作用机制进行分析,其中旅游系统是调节中枢,经济系统是资金保障,环境系统是发展基础,三子系统互相牵制,互相驱动。(2)2007—2016年广东省21个地级市耦合协调度总体呈上升趋势,逐渐演变为中部渐弱,第三梯队城市由西部向东部转移的空间分布格局。(3)根据2007—2016年的面板数据解析三子系统的耦合协调发展特征:环境子系统发展综合效益基本以中部为界,东部沿海整体上优于西部地区;经济子系统发展综合效益呈现以广州、深圳为圆心,同心圆辐散式分布且辐射作用向外逐渐变弱的特征;旅游子系统发展综合效益北高南低,随时间推移表现出东部渐强、西部渐弱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6.
轴-辐网络是降低整车销售物流成本的有效网络结构。以奇瑞整车销售物流为研究对象,基于轴-辐理论构建整车销售物流网络。首先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结合三个定性原则从全国337个地市级以上行政区域中甄选出24个整车销售物流枢纽节点,其次借鉴Dijkstra算法将枢纽节点分为中心枢纽节点、混合枢纽节点、区域枢纽节点三个空间层次,最后引用轴-辐网络原理构建了奇瑞整车销售物流网络,其中干线网络分为主干线、干线、一般干线三个空间层次。分析表明,水运、铁运比重将分别提高34.19%、10.39%,而公路运输比重则下降62.47%,水铁联运的比重占到17.89%,干线物流成本较原先下降16.53%。  相似文献   

7.
中国快递企业的空间组织研究——以顺丰速运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倪玲霖  王姣娥  胡浩 《经济地理》2012,32(2):82-88,159
以顺丰速运为案例,分析其网点布局规律,并从组织模式和快递流量等方面探讨其空间组织网络,以此来探讨中国快递企业的空间组织。研究发现,快递企业空间组织网络总体呈现出为社会经济和人口服务的特征趋势,并与区域地形地貌、当地的区位条件和产业特征相关。快递企业的网点布局遵循行政级别越高的城市网点覆盖率越高,同一级别城市的网点覆盖率从南向北、从东向西递减的规律。随着市场的扩张,快递企业逐渐采用多层级分区域的空间组织模式,并根据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产业特征、交通情况等,形成基于不同服务时限等级的快递服务网络,整个营运网络逐渐由单枢纽轴辐式网络向多枢纽轴辐式网络变迁。同时,快递流量和流向与城市的吸引力、城市间关联关系体现出较好的一致性,顺丰速递华中区快递流量分析充分说明了上海、北京、广州和深圳在全国层面的较强吸引力和绝对中心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以离岸枢纽港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离岸枢纽港的发展模式与机制。首先着眼于理论分析,界定了离岸枢纽的概念内涵,解析了其发展特征,总结离岸枢纽的基本空间模式,对比分析了其差异;然后以轴辐式离岸枢纽为主,着眼于实证研究,选择长江三角洲的洋山深水港作为案例,详细分析了洋山港的建设过程、吞吐量增长和航线网络拓展,从城市转型与港口功能转型的角度论述了其产生机理,并从港口建设管制、航运网络与货箱喂给、经济自组织等角度,深入揭示了离岸枢纽的发展机制与空间运营模式。  相似文献   

9.
区域旅游“点—轴系统”演进研究——以陕南为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点—轴系统"理论是我国著名经济地理学家陆大道提出的区域空间结构理论。文章认为区域旅游"点—轴"结构系统的形成机理特征具体体现为:吸引物集聚、旅游者集聚、旅游设施集聚、良好的可达性和充盈的客源市场促成旅游节点,具有一定规模旅游客流流动的交通干线是旅游轴线形成的标志。研究发现区域旅游"点—轴"结构系统发展经历"点—轴系统"发育前的均衡、"点、轴"初步发育、"点—轴系统"成长发育和"点—轴系统"成熟发育四个演进阶段。在2000年以前,2000—2002年,2002—2005年,陕南区域旅游"点—轴系统"分别经历了"点—轴系统"发育的前三个阶段,但之后,陕南旅游发展缓慢,至今未迈进旅游"点—轴"结构系统的成熟发育阶段。文章进一步探讨推动陕南旅游"点—轴"结构系统发育成熟的构想。  相似文献   

10.
吉林省旅游空间结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中华  刘继斌 《经济地理》2008,28(1):163-166
分析了影响吉林省旅游空间结构的旅游资源及其空间组织、旅游城镇及其载体功能、旅游通道及其线路支撑;构建了"五地、两带、四轴"旅游空间结构,其中,"五地"指长(春)吉(林)城市人文旅游地系统、长白山旅游地系统、通(化)白(山)人文与森林生态旅游地系统、延边民俗文化与边境旅游地系统、西部草原湿地旅游地系统五个旅游地系统,"两带"指哈大旅游发展带、东部旅游发展带两条旅游经济发展带,"四轴"指长通轴、长长轴、长白轴、长延轴四条旅游发展轴;提出做大做强长春—吉林旅游区、全力塑造长白山旅游品牌、加快旅游城镇培育、建立快捷的旅游交通通道体系促进旅游空间结构形成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汪德根  陆林  陈田  刘昌雪 《经济地理》2005,25(6):904-909
“点—轴系统”理论对区域旅游开发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旅游地系统是旅游发展的物质载体。在分析呼伦贝尔—阿尔山旅游资源类型和空间分布以及旅游地系统现状基础上,以“点—轴系统”理论为基础,结合呼伦贝尔—阿尔山旅游地系统,确定旅游区重点发展点和发展轴,并利用重点发展轴将以“点”为中心的“面”即各级旅游地系统空间网络化,形成“点”、“轴”、“面”相结合的“板块旅游”空间结构体系,从而优化呼伦贝尔—阿尔山旅游区空间结构,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三铁”建设中的武汉城市圈空间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涉足中国城市密集区高铁、城际铁路和地铁(合称"三铁")"轴—辐"式交通组织的空间效应问题域。采用网络分析法对武汉城市圈"三铁"交通枢纽服务范围进行分析,其空间布局呈圈层状。分别从整体配置、主要站点和节点城市对三个层次空间效应进行分析,发现高铁促进武汉城市圈与其他城市群之间的联系,催生出新的高铁城,城铁加速卫星城与主城区之间的协作,地铁在整合各个功能区的同时刺激郊区城镇化。"三铁"轴线和枢纽对城市圈人口集聚、城镇建设用地扩张和要素流动等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其空间效应主要集中在中心节点城市,沿交通网络分层次渗透衍射到次级节点城市,进而覆盖整个武汉城市圈,并有助于保持极化与扩散兼有的空间经济格局。  相似文献   

13.
基于首都城市与港口城市空间耦合形成世界城市的国际发展事实,探讨河北沿海地区秦皇岛市承接首都北京建设世界城市功能拓展的战略契合点,计算秦皇岛市域空间聚集—扩散程度,剖析秦皇岛市空间发展的特征和趋势。结果表明:城市组团的多中心网络化空间发展模式是秦皇岛以出海通道和滨海客厅为战略契合点,全力延伸北京建设世界城市功能拓展和区域溢出的最佳模式。为此,秦皇岛应以"两轴、两翼、四级"贯穿"人字轴"城市组团总体布局,促进城市空间多中心网络化发展;以国家"第二会客厅"、国际滨海旅游港和首都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区打造北京世界城市功能区域溢出的枢纽—网络化承接平台。  相似文献   

14.
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差异或趋同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热点。研究利用基尼系数、泰尔指数等反映区域经济发展状态的指标,结合ArcGIS、Origin等工具,探究2013—2021年长江三角洲旅游经济时空异质性特征,并采用R/S分析法分析其演变趋势。研究表明:(1)时间上,2013—2019年长江三角洲旅游经济总收入呈稳定上升趋势,2019年后波动明显;2013—2021年长江三角洲各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不平衡。(2)空间上,长江三角洲旅游经济呈现“南北高,东西低”的特征,2013—2021年各省份旅游经济差距显著且逐年增大,形成了“江苏>浙江>安徽>上海”较为稳定的空间结构。(3)在原有政策、生态环境等旅游发展要素条件既定情况下,长江三角洲旅游经济差异在2022—2030年的总体演化趋势将与2013—2021年变化趋势大体一致。  相似文献   

15.
物流枢纽形成的驱动力与演化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流枢纽是城市群及更大空间尺度的物流设施网络运行与组织的核心。在回顾国内外物流枢纽概念形成基础上,从概念演变、构成要素角度,界定了物流枢纽作为具有密切业务联系的设施群的内涵与特征。将物流枢纽的形成归结于区域空间组织形式与产业组织形态的变迁、交通与物流组织方式的革新。从节点的集聚与扩散效应、通道的时空压缩效应两方面,分析了物流设施群的形成过程。运用“轴—辐”空间组织模式,揭示了区域性、全国性和全球性物流枢纽的演变过程。最后,指出物流枢纽作为一类新型复合型物流节点,应充分考虑所在地区的自然、交通、物流区位条件,经济辐射与影响力,物流业发展水平与质量,进行科学布局,突出场所概念,注重与产业、交通、资源开发的协同融合。  相似文献   

16.
丝绸之路经济带下新疆通道轴辐式物流网络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丝绸之路经济带下新疆南、北、中三大物流通道所经过城市和边境口岸的截面数据为研究对象,从物流市场供需、城市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状况三个方面选取14个指标构建节点城市物流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新疆三大通道中的轴心城市和辐点城市,选用引力模型度量了轴心城市对辐点城市以及边境贸易口岸的物流引力,并对构建节点城市与边境贸易口岸相结合的区域物流网络进行了针对性的分析。论文提出构建南通道库尔勒物流圈,中通道乌鲁木齐—昌—石物流圈、奎屯—克拉玛依物流圈以及伊宁—霍尔果斯口岸物流圈为核心的丝路经济带新疆三大通道轴辐式区域物流网络,成功地拉拢了新疆霍尔果斯、阿拉山口、红其拉甫、卡拉苏、吉木乃等十余个国际贸易边境口岸,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下新疆三大通道物流业快速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经济》2007,(9):75-75
中国国际型旅游城市评价标准 从国际(旅游者)人数指标、城市经济的旅游特征指标、旅游经济外向度指标、旅游资源的国际竞争力指标、城市旅游国际形象指标、城市的国际区位度指标、国际游客旅行的便利性指标、城市人文环境的国际化程度指标、旅游接待设施的完善度指标、经济发展水平和政治稳定度指标。等10个方面对中国旅游城市国际型参照性指标进行系统化评价,并指出如何与世界国际旅游城市接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田剑  陈菲 《经济论坛》2022,(1):117-127
以2007年、2013年、2019年为时间截面,构建能反映区域旅游经济联系方向差异性的修正引力模型,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江苏省旅游经济网络的空间结构演化及发展模式进行研究.结果 表明:2007-2019年江苏省13市之间的旅游经济联系度不断增大,各市之间的旅游经济联系日趋紧密.南京、无锡、苏州等苏南城市在网络密度、中心性等指标上排名靠前,在与周边城市的交流与合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江苏省旅游经济联系网络的核心区呈现从苏南向苏中、苏北扩展的趋势,整个旅游经济联系网络空间逐渐呈均衡化发展."南京-镇江-常州-无锡-苏州"是旅游经济联系的主要发展轴,未来可以苏南区域的城市为核心点向苏中、苏北区域形成发展轴实现全域旅游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19.
黄松  李燕林  王梦飞 《经济地理》2022,(11):204-215
基于2019—2021年在线平台截面数据,文章对珠江—西江经济带城市间旅游线路信息及其流空间特征进行全面测度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1)新冠肺炎疫情前(2019年)和新冠肺炎疫情期间(2020、2021年),省会城市之间、省会城市与非省会城市之间旅游线路信息流向与流量特征的差异十分明显,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则基本一致。新冠肺炎疫情之前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各城市聚集总量的变化相对较小,排序靠前的城市均在广州、南宁、崇左、百色、佛山中产生,但输出总量排序的变化相对较大。(2)2019—2021年广州的旅游线路信息规模持续独占第1梯队;南宁在2019年居第3梯队,2020、2021年上升至第2梯队。反映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旅游线路信息一定程度向省会城市聚集。崇左、百色在2019年居第2梯队,但在2020、2021年规模持续缩小,反映特色旅游资源城市的旅游线路信息规模对疫情等因素敏感。(3)2019—2021年第1、2、3大旅游线路信息优势流呈现的主从关系特征,均对疫情作出反应。尽管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一定程度打乱了2019年形成的旅游线路信息主导型城市、次级主导型城市(包括次级主导聚集型和发...  相似文献   

20.
王宜强  朱明博 《经济地理》2019,39(6):232-240
以农业旅游示范点为数据本底,基于空间结构理论和空间分析技术,对山东省农业旅游发育特征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①山东省农业旅游发展形成三大高密度分布轴带区域,空间布局呈显著的集聚模式,其发展重心向西南转移的趋势十分明显。②山东省农业旅游空间分布呈现显著的点轴式空间结构特征,形成以青岛为一级发展节点,济南、临沂等5市为二级发展节点,其他城市为三级发展节点的节点等级体系,以及以滨州—临沂、济南—枣庄为一级发展轴,菏泽—日照等为二级发展轴,东营—滨州为三级发展轴的农业旅游轴带等级体系。③山东省区域农业旅游发展表现出典型驱动模式特征。提出推进农业旅游"网络式"结构体系发育,加快鲁西、鲁西北平原地区以及鲁东内陆地区农业旅游发展以及增强鲁南、鲁北边界地区交通通达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