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合同的履行,是指合同当事人按照合同的约定或者法律的规定,全面适当地完成合同义务,使当事人双方的合同权利义务得以实现的过程。合同的履行是当事人实现合同利益,达到合同目的的基本条件。一、合同履行的法律特征:(一)合同的履行是当事人的履约行为;(二)合同的履行是当事人全面、正确完成合同义务的行为;(三)合同的履行是当事人全面完成合同义务的行为过程。二、合同履行的原则合同履行的原则是指合同当事人在履行合同过程中所应遵循的基本准则。合同履行的原则是贯穿合同履行全过程的基本行为准则,合同双方都必须严格遵守。…  相似文献   

2.
<正>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契约经济,合同是商品经济的产物,是商品交换的法律表现形式。在现代企业的经济往来中,企业交易更多的是通过合同实现的。签订合同是合同成立并发生法律约束力的前提,没有这一法律行为,当事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就不能发生,合同也就不可能存在。因此,签订合同是建立合同法律关系的基础,它对于确定合同是否有效,能否履行,当事人  相似文献   

3.
魏来 《活力》2005,(7):200-200
一、缔约过失责任的法理基础对于缔约过失责任的法理基础,主要有侵权行为说、法律行为说、法律规定说、事实契约说及诚实信用说等五种观点。笔者赞同诚实信用说,合同关系是一种基于信赖而发生的要约承诺关系。当事人为缔约而接触磋商之际,已由一般的普通关系进入特殊的相互之间的信赖关系。缔约人在缔约阶段依诚实信用原则负有相互协力、通知、说明、照顾、保护等法定的先合同义务,当事人若客观上违反上述先合同义务,且主观上存在过错,即应,  相似文献   

4.
张贵银  陈旭 《电子财会》2005,(12):34-35
企业以应收债权向银行等金融机构(以下通称银行)贴现,在民商法上属于债权转让合同,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交易行为。但是,企业以应收账款等应收债权贴现(以下简称债权贴现),不同于一般的市场交易,必须在法律框架内谨慎操作,否则,将可能引发经济纠纷,给当事人双方或一方造成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5.
房地产开发涉及面广,开发过程中在任何一个环节上稍有差错,往往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尤其是在有关开发合同签订后,对方当事人若有违约行为,则更会造成难以估价的损失。因此,在房地产开发中如何运用法律武器防范对方的违约行为显得尤为重要。从法律的角度而论,违约行为按其是否发生在合同履行期间,可分为实际违约和预期违约。实际违约是现实的、客观存在的不履行或不按合同的约定履行合同义务;而预期违约表现为将来不履行合同义务,是一种现实危险,它可能转化为实际违约,也可能因违约方撤回违约的行为或意思表示而消失。对于实际违约,因违约…  相似文献   

6.
一、合同的基本概念及在建筑工程中的作用 合同是指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它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合同。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7.
胡雪梅  俞丽伟 《企业经济》2004,(12):182-183
式法律行为是法律行为中的一种,现实生活中尽管较之不要式法律行为其数量并不算多,但其意义却不容小视,因为采用要式的法律行为均系具有重要意义的法律行为,在合同领域是如此,在其他法律领域也概莫能外。本文对要式法律行为的意义、历史及效力等方面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合同自签字之日起生效……"这句话耳熟能详,似乎天经地义.但是,白纸黑宇、签字画押就真的有效吗?HR管理者一定要看看-- 什么是无效合同?它是指当事人双方所订立的不能发生当事人预期法律后果、违背国家法律法规、不具有法律效力的劳动合同.可见,无效合同虽是已经成立的合同,但欠缺生效要件,所以不具法律约束力,也不受国家法律保护.本文试图通过对几个案例的分析,提醒HR管理者一定要深入研究无效合同的特点和成因,注意防范此类错误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涉外经济合同当事人协议选择法律的原则又称意思自治原则,是指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一致的方式,选择支配合同关系的准据法。协议选择法律原则使得涉外经济合同的法律适用具有确定性、一致性,对合同交易的双方来说,可以在订立合同之初便可以根据所选择的法律,合理预见将来的权利义务承担事项,对合同的履行和争议的解决提供了确定的依据。因此,协议选择法律成为涉外经济合同法律适用的首要原则。  相似文献   

10.
合同作为当事人双方权利义务的协议,在工程项目建设中尤为重要,本文重点对如何加强合同管理使其发挥法律保障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因合同用语不规范引发的纠纷类型主要有: 表述合同性质的用语不规范 合同的性质直接决定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合同性质不同,双方之间的权利义务不 同。如“代销合同”与“购销合同”,前者当事人之间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代销期间物权 不发生转移,而后者双方当事人之间是一种买卖关系,一经验货,买方承担风险责任。农民 在订立合同时往往不注意两种合同的区别,把“代销”合同笼统地写成“购销”合同,由此 容易引起纠纷。  相似文献   

12.
一、经济法基础知识1、附期限的法律行为中,"期限"是必然到来的;附条件的法律行为中,"条件"是可以成就也可以不成就的。《合同法》进一步规定:附条件的合同,当事人为自己的利益不正当地阻止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已经成就;不正当地促成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不成就。  相似文献   

13.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定的确立双方权利义务内容关系的民事合同。劳动合同签定管理过程影响双方权益,还受劳动部门、环境保护部门等行政单位的监督检查,其法律风险较大。因此为防范其法律风险,用人单位应对劳动合同签定行为高度重视、全程监控、明确条款、定期检查。只有如此,才能确保企业防范法律风险,提高管理水平,增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4.
合同解除是合同当事人在一定情况下依法进行的一项法律行为,其目的在于消除原合同对双方当事人的法律约束力,其效果是导致合同不再履行,并恢复至合同成立前的法律状态.它是当事人为了维护自身权益所行使的一个特殊的重要法律救济手段.我国经济合同法、技术合同法和涉外经济合同法对此均有专章(节)规定.但与各国民法的有关规定相比,我国现行合同解除制度仍不完善,特别是三部合同法的规定不统一,一些合同解除制度的重要内容如解除的法律后果等规定不够完备.本文仅就合同解除的性质、条件和效力等问题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15.
去年,我们厂与一家外商签订了机械设备的购销合同,但对方在履行合同的期限和产品质量问题上发生了违约行为,经多次协商,至今未达成一致意见。请问,现在我们应当怎样用法律来解决问题? 涉外合同纠纷处理方面的重要问题是管辖权和适用法律的问题。因为涉外合同的一方当事人是外国法人或公司,合同有时会涉及到外国法律管辖和法律适用问题。而外国的法律和中国的法律是不同的。因此,在合同的订立过程中,当事人一般尽量约定合同适用本国法律,这样对当事人来说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16.
一般说来,国际贸易是以合同为中心进行的。不同国家企业之间订立的货物进出口合同统称为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它是一种最重要、最基本的涉外经济合同。为了使不同国家的当事人能够有效地订立、履行合同,并协调合同全过程的各种关系,逐渐形成了这方面的国际惯例与规则。熟悉和掌握这方面的国际惯例与规则,是加快对外开放步伐,促进更多的企业走向国际市场所必需的基本条件。 一、合同、合同法及惯例 合同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当事人为产生、变更或消灭民事法律关系而达成的协议。合同通常具有三个特征:(1)合同是双方的法律行为,而不是单方的法律行为。只有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大陆法又称为“合意”),合同才能成立。(2)合同的目的是产生某种民法上的效果,如变更原来的约定,消灭当事人事先所缔结的债务关系等。(3)合同是合法行为,不是违法行为,凡是违法签订的合同均无效。合同法就是调整各种合同关系的法律制度。目前,在国际贸易的合同方面起法律规范和约束作用的主要惯例规则有:《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英国《—八九三年货物买卖法案》、《法国民法典》、美国《统一商法典》等等。其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中小企业》2006,(7):64-64
合同解除权是指合同当事人在履行合同过程中依据合同约定或者法律规定解除合同的权利。《合同法》第九十三条第二款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条件。解除合同的条件成就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第九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二)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相似文献   

18.
一、所有权保留的概念及法理1.所有权保留的概念所有权保留是分期付款买卖担保价金债务履行的最佳方式与法律制度。在双方合同尤其是分期付款买卖的交易中,一方当事人为确保交易价金的全部清  相似文献   

19.
王芳读者: 您好! 首先,你们签订的合同已经成立.我国有关法律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时合同成立,双方签字或者盖章的地点为合同成立的地点.法律还同时规定了,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合同的,在签字或者盖章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的,该合同成立.本案中,你们虽然一开始只是通过电话达成了平板电脑的买卖合同,并约定将签订书面合同来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尽管后来双方并未签订书面合同,但是甲公司已经将约定的100台平板电脑送达贵公司.因此,本案的情况完全符合法律的这一规定,你们之间的合同已经成立.  相似文献   

20.
一、商品房预售的法律性质商品房预售是一种特殊的买卖行为,其特殊性表现为:合同成立时商品房尚未竣工(尚不存在),而是在买卖合同约定的将来某个日期交付使用,并在约定或规定期限内办理房屋所有权转移登记。商品房现售,是指合同成立时商品房已经竣工(已存在),双方订立合同履行各自义务后,即可办理房屋所有权转移登记。为此,一些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