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6月15日,伍家乡共谊村蔬菜经纪人张春国正在检查本村菜农李德满家种植的豇豆质量。通过这位地道农民经纪人张春国之手,李德满等菜农们精心培育的蔬菜被直接送到了宜昌城区各大超市,成为市民饭桌上的一道道美味佳肴。目前,该村从事这一职业的菜农有50多人,他们从地地道道的农民摇身一变成了精明的商人,成为发展蔬菜经济的“生力军”。  相似文献   

2.
农民市民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20世纪60年代初直到“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农民市民化进程长期处于停滞、萎缩状态。从1961年下半年开始,由于三年自然灾害我国采取了大规模压缩城镇市民人口的措施,到1963年底全国共下放城镇职工(绝大部分是由原农民转化来的市民)1887万人,减少市民人口3000万人;1966年后的“文化大革命”期间,又动员城镇知识青年、城镇干部及其家属“上山下乡”约3000万人。  相似文献   

3.
城乡要统筹发展,“减少农民”是关键。如何减少农民?这是各地政府不得不面对的紧迫问题。松原市宁江区给出的答案是:打开落户、就业、入学通道,全方位降低农民进城门槛,让农民真正“零障碍”变成市民。  相似文献   

4.
进城农民和下乡市民是以城镇化和乡村振兴两大战略为主的城乡融合发展中最为活跃的两类群体。进城农民不同于传统村居农民,他们基于比较收益进城从事非农职业,并可能经过自身的努力成为未来城市中的“新市民”,而下乡市民是在政策激励之下参与乡村振兴建设的具有知识、技术、资金和管理经验的新生力量。两类人群有着不同的行为逻辑:进城农民基于理性经济人的价值考量,并不会退出在农村的地权,以便于其在城市发展不畅时能够有回到农村的兜底性保障,而下乡市民通常需要获得集体内部成员的心理认同并得到原单位的业绩激励,才能专注于乡村经济建设贡献自身的力量。为此,应当鼓励进城农民在不丧失承包权的基础上流转经营权获得财产性收入,为他们在城市发展提供基本住房保障,而对于下乡市民应当允许他们入股集体经济参与分红获得经济激励。  相似文献   

5.
一年一度的新春农副产品大联展在市农业展览馆举行。大联展坚持以“服务全国、服务市民、服务农民”为宗旨,以“为全国农民搭平台、为上海市民送年货”为目的,以“携手农民进市场、服务市民保安全”为手段,至今已连续8年成功举办。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提高了农产品质量,推进了上海与兄弟省市的合作交流,成为深受广大市民和全国农民欢迎的一个盛会和品牌。  相似文献   

6.
店子镇千余农民亦农亦商昔日种田为赚钱,喂鸡换油盐的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店子镇农民,现已跳出单一种地的小圈子,成为亦农亦商的新型农民。据统计,目前该镇亦农亦商农民达1200多人,人均经商收入达3000元。店子镇交通闭塞、信息落后,过去农民挣钱两眼只盯在土...  相似文献   

7.
根据美国人类学家沃尔夫的经典定义,传统农民主要追求维持生计,他们是身份有别于市民的群体;而职业农民则充分地进入市场,将农业作为产业,并利用一切可能的选择使报酬极大化。传统农民是社会学意义上的身份农民,它强调的是一种等级秩序;而职业农民更类似于经济学意义上的理性人,它是农业产业化乃至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的职业类型。  相似文献   

8.
农民怎么变为市民是中国社会转型要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通过调研发现:农民工的流动开始呈现家庭化和长期化;绝大多数农民工到城镇后已不从事农业劳动;农民工变为市民的愿望非常强烈,但绝大多数农民工并不愿意以放弃农村承包的土地、林地、草原和宅基地为代价来换取城市户口。  相似文献   

9.
清代山西“摊丁入地”的赋役制度改革,在全国拖延时间最长。它试行于雍正年间,正式开始于乾隆元年(1736),历经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六朝,时间长达近一个半世纪,这在全国是绝无仅有的。究其原因,与该省的特殊情况有关。其一,自然条件恶劣。多数州县梁峁起伏,沟壑纵横,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农业生产极其落后,将丁徭银摊入地亩,农民难以承受。其二,山西商人较多,一些地少人多不利农耕的州县,农民大多外出经商,晋商田少而银多,本籍贫苦农民亦不愿代为输纳,故长期地丁分征。清政府在对待山西“摊丁入地”问题上,采取具体情况具体对待的政策,不仅在当时较顺利地完成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赋役制度改革,而且为后世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张郭镇党委、政府引导农民闽进商海做商人、变富人、成为市场经济型人才,实现农民职业的转型、身份的转换、角色的转变,依靠市场化的力量,走出了一条农民变商人,商人变实业家的农村现代化道路。  相似文献   

11.
报载,在欧洲小国丹麦,务农凭证书,一个立志务农的人必须经过考核合格方能领到务农文凭。亚洲农业小国日本的菜农还有句口头禅:有能耐的种菜,没能耐的做工。菜农都受过专业技术培训,有不少还是大学毕业生。高素质的农民,不仅使日本蔬菜的自给率达到 90%以上,而且收益也远远高于一般工薪阶层,甚至比公务员还高出 1倍多。   在我国农村,随着农村经济的迅猛发展,农民的技术水平日渐提高。但是在大多数人眼里,“农民”这个职业被认定是一种技术和知识含量不高的职业,任何一个有体力的人只要稍加指点就可以去种田、养殖。这些思想…  相似文献   

12.
时下,常有一些厂商送货下乡,到农村举办各种物资交流活动。厂商如何才能方便农户,为农民提供优质服务,哪些销售方式受农民欢迎呢?据调查,以下几种销售法,较适合农民的消费心理。一、兑换式促销。以物易物,拿农民需要的商品去兑换农民手中的农产品,既解决了农民贮存和运销,又能互通有无,方便了农民。二、在车式促销。送货下乡,急农民所急,在农忙时节把农民所需商品送上门,农民省工,省时,亦不误农时。三、赊帐式促销。对农民不太放心的商品,如批量较少,用量较大而又生产周期长的商品,可采取先收取少量契约金,与农民商定时…  相似文献   

13.
“聚精会神搞牛奶,一心一意做雪糕”。蒙牛公司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去努力的。蒙牛由自然人发起创立,最初只有一千万元。用这一千万的“种子钱”,第一步整合了国内近五千万元的资金;第二步通过合资与上市,共整合了折合人民币20亿元的外资。现在总资产已经发展到约50亿元,仍然是中方股东说了算,中国人说了算。“用外国股民的钱,办中国农民的事,办中国市民的事”。  相似文献   

14.
这段时间,陕西宝鸡人有眼福:8尊仿制珍稀青铜器从博物馆走上街头,引得市民和辩客纷纷驻足观赏。一说起这事,宝鸡的市民表情是高傲的,口气充满了自豪感。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喜欢吃野菜的人越来越多,市民们不但在集市上购买,还亲自到郊外去采摘。  相似文献   

16.
李江在《北京日报》撰文认为“减少农民增加市民”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最重大的战略任务,除了完善农村土地政策之外,还要研究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何处去的问题。曾经一度占主导地位的“离土不离乡”,通过遍地开花的乡镇企业来容纳日益增多的剩余劳动力。而多年的实践证明,这不是一条成功的路子。遍地开花的乡镇企业,因失去了基础设施共享等城镇集聚效应,从整体上来说是没有竞争力的。研究农村剩余劳力向何处去的问题,主要应该研究如何放宽政策,冲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约束劳动力和其他要素流动的障碍,让农民进城并站得住脚。进城农民不…  相似文献   

17.
对治病来说,“处方”与“药”是同等重要的。有“处方”无“药”,再好的“处方”也是一纸空文;有“药”无“处方”,即使是灵丹妙药,怕也会闹出人命官司来。由此,笔者联想到工作方法与工作作风问题。时下,在我们的工作中存在这样一种弊端:有的人只管开“处方”,有的人只管抓“药”。我们有不少人要么深居简出,苦思冥想开“处方”;要么拾人牙慧,照抄报刊借“处方”;要么会来会去,文来文去造“处方”……譬如:当前农民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怎样做,当前的农业结构应该怎样调整,当前的农村市场应该怎样开发……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相似文献   

18.
现在我国事实上存在双重"二元结构",我们称之为静态与动态两种形态。静态的二元结构就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基于农民与市民两种不同的户籍身份,以此建立城市与农村、市民与农民两种权利不平等的制度体系,实行"城乡分治",使农民处于"二等公民"的不平等地位。  相似文献   

19.
李江在《北京日报》撰文认为“减少农民增加市民”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最重大的战略任务,除了完善农村土地政策之外,还要研究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何处去的问题。曾经一度占主导地位的“离土不离乡”,通过遍地开花的乡镇企业来容纳日益增多的剩余劳动力。而多年的实践证明,这不是一条成功的路子。遍地开花的乡镇企业,因失去了基础设施共享等城镇集聚效应,从整体上来说是没有竞争力的。研究农村剩余劳力向何处去的问题,主要应该研究如何放宽政策,冲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约束劳动力和其他要素流动的障碍,让农民进城并站得住脚。进城农民不…  相似文献   

20.
<正>十一、农村集体经济与城镇化城镇化改革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人的城镇化就是要打破二元结构,实现城市和农村、市民和农民、国有和集体所有制的权利平等化。农民向往城镇生活,但大量的农民工没有真正融入城市,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享受不到市民公共福利,另一方面他们在农村集体的权利没有得到保障。一些地方甚至出现农民不愿意进城,或者进城后又返乡的"逆城市化"。城镇化的发展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带来前所未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