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一债务重组》(以下债务重组准则),对原《企业会计准则一债务重组》进行了修改,新旧准则最大的变化:一是引入了公允价值概念;二是修改了债务人因重组而形成的债务账面价值与抵债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的会计处理方法。为理解新债务重组准则,本文采用实例方式对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我国1998年6月正式颁布《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后,财政部分别于2001年和2006年进行了债务重组准则的修订,新准则在债务重组范围的界定,重组收益的归属,以及采用公允价值为基础的会计处理方面都做了新的修订。本文在对2001年的债务重组准则(原准则)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新债务重组准则的合理性,并指出了新准则在具体应用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熊程 《广东审计》2002,(3):20-21
为了规范企业发生的债务重组业务,财政部曾经于1998年6月制订了《企业会计准则一一债务重组》。但一些上市公司为了达到扭亏,避免被ST或PT,或者其他目的,利用此准则借债务重组之机人为调整利润。针对这一弊端,财政部又于2001年1月对债务重组准则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债务重组准则与原准则相比,其修订的关键在于以下三个方面: 一、债务重组范围的扩大原债务重组准则将“债务重组”定义为“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定作出让步的事项。”这个定义讲明了债务重组是有条件的…  相似文献   

4.
1998年6月,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以下简称旧准则),并于1999年1月1日起实施。该准则对规范我国企业的债务重组行为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债务人借债务重组操纵利润等。针对这些问题,财政部对该准则进行了修订,于2001年1月发布了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以下简称新准则)。  相似文献   

5.
龚翔  许家林 《财会通讯》2006,(10):25-28
1998年6月,我国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该准则较多地运用了公允价值,允许债务人将重组债务账面价值与转让的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或股权的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债务重组收益,并在利润中反映。但由于我国的生产资料市场、产权市场尚在建立健全之中,相关公允价值难以真正显现出“公允”,从而有可能影响因债务重组而产生的利润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基于此,我国于2001年1月对该准则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准则拓展了债务重组的概念,将那些根据原准则判断债务人未作出让步、从而未在原准则中涉及的债务重组交易也涵括其中。  相似文献   

6.
混合债务重组方式是债务重组中比较复杂的重组方式。其核算程序直接关系到账务处理的正确性。划分现金性资产和非现金性资产,便于正确确定混合债务重组方式的核算程序。  相似文献   

7.
王丽 《会计之友》2003,(7):22-22
本讨论了混合式重组方式下,以修改其他债务条件进行债务重组时,涉及或有支出的情况,并通过举例说明了相应的账务处理。  相似文献   

8.
债务重组,是指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者法院的裁定作出让步的事项。为规范债务重组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财政部1998年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2001年进行了第一次修订,将非现金资产抵债的计价基础由公允价值改为账面价值,并不再确认债务重组损益,从而避免了对公允价值的滥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简要介绍了我国债务重组准则的演变历程,对新债务重组准则实施首年的市场影响进行了分析,剖析了新债务重组准则遭遇的现实挑战,如虚增利润、政府干预、公允价值的计量以及税收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以期为完善我国的债务重组准则,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1998年颁布《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要求对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进行的债务重组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进行会计处理,导致很多企业利用债务重组进行利润操纵。为防范企业利用债务重组进行利润操纵,财政部于2001年对债务重组准则进行了修订,采用账面价值为基础进行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并且不再确认债务重组收益,由于这种处理方法难以从根本上防范企业的利润操纵,财政部在2006年进行了债务重组准则的第二次修订,重新采用公允价值为基础进行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本文在对2001年的债务重组准则(原准则)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新债务重组准则的合理性,并指出了新准则在具体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陈晓燕 《财会通讯》2004,(11):47-47
《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规定,以修改其他债务条件进行债务重组的,如果蕈组债务的账面价值等于或小于将来应付金额,债务人不作账务处理。  相似文献   

12.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会计准则体系,其准则中债务重组部分与2001年修订的存在较大差异,文章就其内容从债务重组的定义、债务重组的方式、债务重组的计量模式以及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等4个方面进行新旧债务重组的差异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国入市WTO,大量外国资金和产品涌入中国,使中国国有企业面临新的竞争压力,而国有企业掌控国民经济命脉,并且是劳动力就业的主要提供者,一旦因债务问题陷入破产清算,职工就面临着下岗失业,直接威胁社会稳定。债务重组是目前解决国有企业债务问题的主要方式,本文将对债务重组的模式、方法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4.
一、新准则下公允价值在债务重组中的具体应用 2006年新会计准则把债务重组的计量基础由账面价值改为公允价值,公允价值在债务重组中的应用与旧会计准则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5.
高立英 《福建财会》2003,(10):27-29
债务重组是指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决同意债务人修改债务条件的事项,是目前企业较为常见的一项业务。新会计准则和新《企业会计制度》以下简称新会计制度)将债务重组分为五种方式,并规定不同债务重组方式的会计处理。2003年1月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企业债务重组所得税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处理办法),对企业在债务重组  相似文献   

16.
2003年,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企业债务重组业务所得税处理办法》,对企业债务重组业务的所得税问题作出了规范,这与《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规范的会计处理存在差异。本文对两者之间的差异先从总的原则方面作了比较.然后再按不同的债务重组方式分项作了比较,最后简要介绍了特殊情况下的债务重组所涉及的所得税问题  相似文献   

17.
按照我国2006年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债权方,在进行债务重组时按照收到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债权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作为营业外损益。笔者认为债务重组时债权方总是发生重组损失,因此营业外损益科目余额应该恒在借方。  相似文献   

18.
孙宪源 《四川会计》2000,(10):34-35
现值作为公允价值的一种计量属性,在债务重组会计中,当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或债务转为资本时已被正式引入。以适用于抵债资产和该抵债资产类似的资产均不存在活跃市场情况下的资产价值判断。   一、修改条件的债务重组会计舍弃现值概念的原因   在修改条件的债务重组会计中,判断债权人是否作出让步时没有引入现值概念,根据准则的解释,主要出于以下两点原因:   (一 )成本效益原则。债务重组准则认为: (1)现值的确定比较复杂,比如折现率、未来现金流量以及风险因素等都存在着不确定性; (2)债务重组不是企业的日常经济…  相似文献   

19.
为了加强对企业债务重组业务的所得税管理,防止税收流失,国家税务总局于2003年发布<企业债务重组业务所得税处理办法>,并自2003年3月1日起施行.该<办法>与财政部2001年修订后的债务重组准则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相比,存在着诸多差异.这些差异如何协调?应该按照债务重组准则进行会计处理,按照税收法规进行纳税调整.  相似文献   

20.
债务重组,是指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者法院的裁定作出让步的事项。在债务重组过程中,债务人以自有的存货抵偿负债的偿债方式极为常见。《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CAS 12)规定:债务人以存货抵偿债务的,要按照存货的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并以此为依据确认债务人的债务重组利得、资产转让损益;债权人应当按照存货的公允价值作为存货的初始人账价值,存货的公允价值与重组债权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债务重组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