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05年初,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召开的“新 世纪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会上,吴敬琏教授作了“中 国新型工业化发展分析”的主题发言。吴教授通过分析、 比较不同增长方式和理论,强调了效率提高对于经济增长 的意义重于投入增加,进而对中国当前 “片面重化工业 化”的倾向提出警惕。  相似文献   

2.
2005年初,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召开的"新世纪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会上,吴敬琏教授作了"中国新型工业化发展分析"的主题发言.吴教授通过分析、比较不同增长方式和理论,强调了效率提高对于经济增长的意义重于投入增加,进而对中国当前"片面重化工业化"的倾向提出警惕.  相似文献   

3.
赵晓 《中外管理》2005,(4):18-20
吴敬琏与龙永图之争 2005年年初,在“新世纪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会上.吴敬琏教授对中国当前“片面重化工业化”的倾向提出了警告。他的结论是中国不应再走”旧型工业化”道路.应该多搞研发和品牌.而不是过分依赖制造业.尤其是重化工制造业。  相似文献   

4.
中国近年来的重化工业发展趋势过于迅猛,其中既有合理部分,也有不合理成分,有些甚至是危险因素, 需要深入研究和广泛讨论。笔者试从以下几方面予以分析:强调“国外经验”不足取日本和韩国在战后高速增长时期确曾大力发展重化工业,但对它们搞的“一村一品运动”我们却往往视而  相似文献   

5.
即将过去的“十五”工业发展令人难忘。在工业特别是重化工业投资的拉动下,中国经济迅速进入新一轮上涨周期。进入“十一五”, 宏观经济三大需求有什么变化?中国工业发展速度和发展模式将会有何种调整?我们会否进入重化工业阶段?为此,记者专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十一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吕政。  相似文献   

6.
要不要搞?——有关中国的就业与平等 有人认为我们可以不要搞重化工业,可以“超越重化工业发展阶段”。对于这种观点,第一个最简单的问题是:从技术上说.是不是已经可以不再用重化工业的产品.而是有了别的(“高新科技”的)替代品?中国现在和将来几十年搞城市化、发展经济,是不是可以不用钢材、不需要水泥.不需要重型机械?如果重工业产品现在还无法替代,盖楼修路还得用钢材水泥,在这一层技术的意义上就还不能超越重化工业阶段。  相似文献   

7.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所副所长张文魁日前在第一期“企业领袖大讲堂”上透露,中国在“十二五”期间,制造业会得到迅速发展,并且其总量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张文魁说,从2003年以来,中国经济整体上处于快速增长期,目前这个时期还没有结束。这一轮高速增长是由重化工业化、信息化、  相似文献   

8.
《企业世界》2008,(4):12
广东经济学会会长、中山大学经济学教授王瑁表示,近五年,基于内在发展的需求,广东开始由轻型化向重型化转型,这种转型不仅符合经济发展客观规律,同时对国内其他地区的发展具有启示作用。(一)未雨绸缪布局重化工业。上世纪90年代初,广东经济模式以“轻型、外向、高效”著称,并以此引领中国经济发展。但1997年以后,国内经济环境发生了变化,轻型工业开始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广东顺应市场变化,率先启动了重工业化战略。自2002年以来,广东在粤西、粤北等相对落后地区基本完成了汽车、能源、钢铁等重型项目布局,这种未雨绸缪的做法,保证了广东的可持续发展。(二)“双轮驱动”确保高质量发展。近年,广东在大力发展新型重化工业同时,能耗、污染等指标为何能够不升反降呢?这固然得益于新型重化工业之“新”,也得益于第三产业的高速发展,广东目前已形成了第二、第三两大产业“双轮驱动”增长效应。(三)对其他地区发展具启示作用。从轻型化到新型重工业化,由产品终端向上游延伸,这不仅是广东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符合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在目前中国全面进入工业化的阶段,广东率先进行的这种转型,是为全国探路,对国内其他地区的发展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9.
2004年5月22日-23日,由西北大学主办的“第五届中国MBA发展论坛”在西安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本届论坛以“财智时代:企业与MBA”为主题,以“沟通联合,共同发展”为使命。来自国内外的政界要员、商界精英、著名学者、优秀MBA学员等1400余人汇聚一堂,共商环球经济形势,探讨中国经济热点,谋求中国MBA创业之大计,描绘西部发展之美景。论坛会上,我们有幸采访了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白永秀教授,并就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现状与经营管理人才培养等问题和白教授做了更深一步的交流。此次谈话的主题为西部企业发展和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其中涉及的犀利观点对中国企业发展具有普遍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一、资源短缺与“新型工业化道路”:未来我国工业结构调整的环境和条件发生了变化 毫无疑问,资源短缺和环保等“可持续发展”问题将是贯穿今后中国经济“重化工业”发展过程最重要的约束条件,其中尤以能源问题最为突出。实际上,改革开放以后的两次高增长时期都是以能源和原材料等基础工业的“瓶颈”制约为标志发生转折的。这个问题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新一轮的经济增长难免再次陷入传统的循环。另外,这一轮短缺发生的背景不同,  相似文献   

11.
中国经济究究竟“通缩”还是“通胀”?最近在各界引起较大争论。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利断,直接影响到经济的决策和相应各项政策。因此,方方面面对此都非常重视。2003年上半年,我国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致据,上半年GDP增长率达到8.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1.1%,比上年同期加快9.6个百分点:进出口总额3761亿美元,同比增长39.0%,比去年周期加快26.7个百分点。但工业品出厂价格比去年周期上涨2.9%;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仅上涨0.6%。但是,仅凭这些数据,还是无法对“胀”还是“缩”做出明确回答。为此,有必要把各家观点集中起来,这样才有利于“兼听则明”,以下是各种主要观点:  相似文献   

12.
为专号题词     
这次中国发展高层论坛的主题是:“迈向新增长方式的中国”。确定这样的主题,是因为:在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的新阶段,面临着资源与环境的压力、地区之间和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社会转型期的复杂社会矛盾,以及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中的繁重任务这样一系列严峻的挑战,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中国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论坛围绕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展开的广泛深入的讨论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3.
当人类社会跨入21世纪的时候,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随着“十五”计划的顺利实施,我国居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之后又有新的提高,以2003年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为重要标志,居民消费正在从生存型向发展型和享受型加快过渡,工业化在住行消费的带动下正在迈入重化工业主导的新阶段。实践证明,以住行为标志的消费结构升级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强劲和持久的动力,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良性互动的局面正在形成,但同时不容忽视的是,进入重化工业阶段,满足住行消费和重化工业发展带来的资源约束与环境承载能力之间形成了现实…  相似文献   

14.
一、资源短缺与“新型工业化道路”:未来我国工业结构调整的环境和条件发生了变化毫无疑问,资源短缺和环保等“可持续发展”问题将是贯穿今后中国经济“重化工业”发展过程最重要的约束条件,其中尤以能源问题最为突出。实际上,改革开放以后的两次高增长时期都是以能源和原材料等基础工业的“瓶颈”制约为标志发生转折的。这个问题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新一轮的经济增长难免再次陷入传统的循环。另外,这一轮短缺发生的背景不同,表现方式也有新的变化,而且经济基数远大于以往,对国际市场产生了重要影响,矛盾也比以往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5.
进入“十一五”,宏观经济三大需求有什么变化?中国工业发展速度和发展模式将会有何种调整?我们会否进入重化工业阶段?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十一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吕政回答《中国经营报》记者提问。  相似文献   

16.
WTO与中国“三农”是一个直面经济全球化、直面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重大基础性战略问题。中国入世后,作为国家的近中期发展战略与应对措施,立足点是调整、改革、提高;重点是转变政府职能,建立与世贸规则、国际惯例相匹配的法律体系,塑造市场主体,建设与国际市场接轨相适应的国内市场。在发展“三农”的战略转变上,关键是把握住以下要点,即支持和促进其参与市场竞争,提升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与恢复其绿色成分,以灵活多样的供给迎接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不断变化的需求,从性质与形式上实施“三农”转型,寻求刺激经济增长的因素,促进以农为本的生产率的增长,培育、蓄积农村农民的社会竞争力和农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我们看到,1000大工业企业用的是“大”,而非“强”。按照企业销售收入多少来排序,只是表明了企业的规模大小,而不一定能反映企业的真实竞争力。所谓强者,是指市场中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企业。在1000大工业企业中,多数都是与经济发达地区相联系,与规模经济和经济高速增长的市场需求密切相关。在这些企业中,钢铁、化工和石油占据很大比重,表明了中国目前的经济增长对于重化工业的强烈依赖。这与发达国家截然不同,或许是中国在经济起飞的发展阶段不可避免要经历的过程。然而,如果不是从1000家,而是从100家最大工业企业的产业分布来看,15%的企业是…  相似文献   

18.
在近日由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香港经济导报联合主办的“中国经济增长与周期”论坛上,与会专家认为,2009年,中国经济在非常困难的条件下完成了“保八”的任务。进入2010年,我国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国内外各种影响经济增长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此长彼消,短期和长期的矛盾互相交织,经济社会发展中“两难”问题增多。需要我们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9.
"十一五"中国发展的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十五”期间的改革和建设,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相当大的进步。研究中国未来中长期的发展战略,需要看清现在我们站在什么起点上。四个新起点第一,中国经济已经呈现新的增长态势。“十五”的中期,中国经济走出了经济低迷,这是一个转折性的变化。根据国家统计局经济普查后的新资料,预计“十五”期间年均增长可能超过9%。从2003年 ̄2005年,经济增长速度高于9%已经维持了3年。当前中国经济已经进入稳定增长的平台,并且出现小幅趋降的态势。未来中国“十一五”期间的经济发展,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把稳定增长的平台尽可能延长一些。根据我们的分…  相似文献   

20.
天津市房地产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博士生导师曹振良教授,是我在1983年5月第二届全国房地产经济研究年会上结识的良师益友。20年来聆教、受益颇丰。最近,有幸拜读了他的新作———《中国房地产业发展与管理》一书,使我耳目一新。感到这是一部以全新经济增长理论为指导的现代化房地产经济巨著。开篇,“代序”———《试议“三维双向”经济增长范式》,引人入胜,舍不得不把这部长达43万言的巨著一鼓作气地读下去。早在上个世纪40年代,我读大学时,我的老师教导我们的就是经典学派大师A.Smith倡导的传统经济增长理论。即通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