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商》2015,(41)
本文研究了中国资本市场IPO暂停与重启对股票市场的影响,通过对IPO暂停与重启的区间划分,以及在政策行为视角下对IPO暂停与重启当日沪深股市股指变化趋势进行分析,旨在透析中国资本市场波动的政策影响因素,丰富IPO市场效应研究层次。本文的研究结论是,IPO暂停源于股市的不景气,经过政策调整,IPO重启会带来股市的短暂繁荣。然而,从长远来看,这种政策干预市场的做法并不可取,应引起证券监管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中国股市是否应暂停IPO已经引发市场的激烈争论,主张暂停者认为,由于配套机制不完善,当前中国股市IPO已经成为一种抽血圈钱的机制;主张继续者则认为,融资是资本市场的核心功能,IPO与二级市场走势没有必然关系.  相似文献   

3.
IPO(首次公开募股)是企业重要的股权融资方式,在经历了一年多的暂停后重启的背景下,各地区都为推动本地企业的IPO而努力。宁波市一直重视利用资本市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然而宁波上市公司却一直存在IPO资金使用效率不高的问题。为此,通过对宁波近五年上市的公司IPO前后盈利、营运和偿债等财务状况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宁波上市公司IPO资金的使用情况,并提出改善上市公司IPO资金使用效率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     
互联网海外IPO热潮再现,“泡沫”声音再次响起 自今年三月份开始。中国互联网行业再次掀起新一轮上市热潮,一大批网站争相奔赴海外资本市场进行IPO(首次公开募股),中国互联网行业在全球资本市场再次上演集体狂欢。  相似文献   

5.
《商》2015,(46):226-228
IPO抑价现象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国的资本市场,而新兴资本市场的IPO抑价显著高于成熟资本市场的IPO抑价。本文分别选取在牛、熊市行情中上市的72家和82家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分析影响我国IPO抑价的各项因素,研究结果发现牛、熊市的IPO抑价影响因素有区别,本文解释并说明这些区别。  相似文献   

6.
何菲 《中国品牌》2011,(1):40-42
中国企业赴海外资本市场IPO正在迎来又一次历史高峰,而这仅仅是个起点,真正的考验是在后IPO时代。  相似文献   

7.
目前A股市场IPO停摆已超过一年,这也是A股市场有史以来持续时间第二长的IPO暂停期(仅次于2005年5月25日2006年6月2日的第六轮IPO暂停),而何时重启IPO至今还是个悬念,那么对于希望尽快上市的公司,通过反向并购方式实现上市就成为了一个理想的快速通道。反向并购又称买壳上市,它是一种不通过正常公开发行,但又能合法进入资本市场的方式。在这种方式下,非上市公司股东通过收购一家壳公司(上市公司)的原有股份,或者壳公司(上市公司)向非上市公司股东发行普通股,使非上市公司股东持有壳公司(上市公司)的股份达到50%以上,进而达到控制该壳公司(上市公司),非上市公司股东再通过资重组、股权交换等方式注入自己的优良业务和资产从而达到间接上市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唐铁星 《商》2014,(16):135-136
IPO暂停一年终于2013年底开闸,国内企业为满足资本需求,海外上市形成一种融资热潮。由于国内外资本市场发展程度不同,法律监管体系存在差异,海外融资也是有利有弊。本文重点分析海外上市不同模式所面临的法律风险,并提出风险防范对策,以期是中国企业能够理性制定融资战略,安排上市活动。  相似文献   

9.
目前A股市场IPO停摆已超过一年,这也是A股市场有史以来持续时间第二长的IP0暂停期(仅次于2005年5月25日~2006年6月2日的第六轮IPO暂停),而何时重启1PO至今还是个悬念,那么对于希望尽快上市的公司,通过反向并购方式实现上市就成为了一个理想的快速通道。反向并购又称买壳上市,它是一种不通过正常公开发行,但又能合法进入资本市场的方式。在这种方式下,非上市公司股东通过收购一家壳公司(上市公司)的原有股份,或者壳公司(上市公司)向非上市公司股东发行普通股,使非上市公司股东持有壳公司(上市公司)的股份达到50%以上,进而达到控制该壳公司(上市公司),非上市公司股东再通过资重组、股权交换等方式注入自己的优良业务和资产从而达到间接上市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使用2004-2017年2284家IPO样本,对新股发行特征对IPO溢价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中国资本市场的IPO定价是多种因素影响的一个综合结果,其中证监会的发行审核管制和发行价格管制是导致IPO异象的主要原因,而信息不对称、市场情绪和承销商共谋也会促使IPO收益上升。  相似文献   

11.
胡忻 《浙商》2013,(9):60-61
又值IPO空窗期,证监会试图以多举措疏浚IPO“堰塞湖”,不过众人更为关注的是,中国资本市场历经此次刮骨疗毒之后,下一次的IPO重启是否能带来新一轮的牛市?  相似文献   

12.
陈福 《新财富》2008,(12):22-23
在金融危机的阴影下,全球流动性不足,VC/PE纷纷削减投资项目和退出变现。但是,由于海外各大股指持续走低,收窄了1PO退出通道,而且国内退出机制不畅,资本市场的低迷导致股票IPO暂停,众多国内VC/PE无法借上市减持退出,开始谋求退出路径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13.
《市场周刊》2014,(3):32-37
“一份文件” 2013年11月15日,《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发布。决定提出,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多渠道推动股权融资,发展并规范债券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这使沉寂暂停了一年多的新股发行市场掀起了一阵巨浪,IPO的未来发展方向也渐渐清晰起来。  相似文献   

14.
周舒婕 《新财富》2014,(2):20-20
2014年1月,A股市场迎来史上最为猛烈的IPO开闸、解禁潮。供给压力直接考验市场承受能力,随之引发对资本市场后续走势的多种揣测。  相似文献   

15.
赵贞玉  耿艳 《中国市场》2015,(13):10-11
新股发行抑价是指新股上市首日收益率显著为正的现象。不论是在成熟的资本市场,还是在新兴的资本市场,IPO抑价现象普遍存在。文章通过运用弹簧振子理论,研究上海股市IPO抑价问题和新股上市后续定价效率问题,得到结论如下:我国IPO抑价程度与新股上市时间和流通盘大小之间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相比成熟的资本市场我国新股发行抑价率极其高,随着新股发行定价机制不断向市场化完善,IPO抑价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16.
朱邦凌 《商》2014,(10):10-10
2009年IPO市场化改革以来,新股发行“三高”问题即如影随行。从监管层到投资者,从政策重心到舆论焦点,多轮IPO改革关注的重点主要集中于新股“三高”问题。笔者认为,新股改革的终极目标决不是“三高”问题的解决,而是促进一、二级市场的协调发展,建设两个市场共赢的资本市场。  相似文献   

17.
许建春 《新财富》2005,(11):26-27
无法有效利用本身的体内循环资金,而舍近求远地引进高成本资金,仍是目前中国资本市场的现状。我们看到国、内外资本市场在流通市值、融资额和IPO数量上的差距正不断扩大。而与此同时。不能为民间已经囤积的大量资本提供有效的投资渠道,资本的逐利性将驱使这些资金从国内资本市场继续外流。  相似文献   

18.
言论     
《中国对外贸易》2009,(2):10-10
“目前的金融环境已影响到IPO市场,但现在却是公司为上市做出筹划和准备的好时机。资本市场需要先稳定下来,才能重建投资者的信心。”  相似文献   

19.
张凯敏 《现代商业》2014,(24):206-207
出于减少新股供给、从而缓解股市低迷的原因,证监会对A股IPO总共实施过8次暂停政策。但本文分析认为,证监会的这种政策有欠妥当。首先,证监会仅仅只考虑了股票的供给层面,没能考虑需求层面。其次,决定股价的是股票的内在价值,而内在价值主要取决于上市公司本身的情况。最后,从实际效果也可以发现,证监会实施IPO暂停政策的效果也是不理想的。不论是大盘指数的涨跌,还是市盈率的高低,和IPO数目的多少并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因此,笔者认为证监会实施IPO暂停政策值得商榷。证监会要做好的就是两件事:第一是放手市场扩容,第二就是做好监管工作。  相似文献   

20.
2009年6月,三金药业成为我国证券市场IPO暂停9个月后再度起航的第一单,IPO的重启改变了市场的预期.对本来在流动性问题上存在争议的货币市场必然造成冲击.文章结合历史IPO重启经验以及国内流动性状况.分析了IPO重启的影响.同时指出,股票市场折价发行必然会导致阶段性的银行流动性困局和货币市场利率波动,但是配合当局积极的货币调控工具,从长远来看有利于引导货币市场资金的流向,缓解流动性过剩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