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孙玉敏 《上海国资》2011,(10):58-59
由于农场土地的特殊性,光明集团形成了“重大事项集中,日常事务分散”的集中加分散的土地管理模式,目前正在实施开发集团土地资源信息系统,将实现集团对土地日常事务的集中监管  相似文献   

2.
合理的土地分配是发展中国家实现工业化的关键问题,土地集中往往是贫富分化、社会动荡的根源.巴西土地分配高度集中,造成贫富悬殊、社会动荡、犯罪猖獗、经济停滞.以巴西为鉴,中国应该警惕"土地财政"刺激下的土地兼并.  相似文献   

3.
在不增加工业用地的前提下,成都蛟龙工业港将在5年时间通过八大工程的建设,在仅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实现年产值1000个亿、国地两税突破20亿、解决20万人以上就业,铸就成都"世界现代田园城市"高端产业支撑点,实现产城一体化。如果不实施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这很难想象——为集体土地上的工业园区提供地方性的合法承认根据中国现行土地制度,凡涉及农地转为城市建设用地的,须由政府先把集体土地征为国有,完成一级开发后,再按用地类型以招标、拍卖、挂牌方式,一次  相似文献   

4.
双溪村将全村土地集体流转给重庆双溪新农村建设有限公司,由该公司对土地进行规划管理,实现了耕地保护由个体农户分散保护到集体经济组织集中保护的转变。当地政府和“双溪公司”很好协调了土地流转中私人决策与社会决策的矛盾,实现了耕地保护外部性的内部化,有效保护了现有耕地。但土地利用社会决策过程中,也存在政府其他政策目标与耕地保护政策目标的冲突和土地利用规划与新农村规划缺少有效衔接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我国当前农产品物流的主要形式是以批发市场为中心,"分散——集中——分散"的过程。农产品经历着"物流流程的农产品化"和"农产品流体的工业品化"。农产品批发市场是城乡经  相似文献   

6.
农村土地与中国的经济命脉息息相关,农村土地制度的演变研究也就成了当务之急。文章总结了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轨迹,主要分为三个阶段,首先经历农业合作化运动,土地产权从农民私有转变为集体所有;改革开放后,我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强化了农民在土地上的权利,农民享有了除土地所有权之外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现在的土地产权"三权分置"稳定了农民在土地上的承包权,放活了土地经营权。再结合不同时期的统计材料与参考文献,从经济规律的不同角度对农村土地制度变迁作出分析。  相似文献   

7.
在农村经济中,土地私有化,并"以个人化的私权来促进金融资本进入形成土地兼并集中",值得警惕。因为,中国最大的一个稳定器就是农民平均占有的土地制度。中国农村的土地早在当年"大包干"的时候就已经完成财产关系的重构,建立了基于社区内部"成员权"平等的以户为单位的土地私有产权;这种财产关系与城市的最大不  相似文献   

8.
规模经营、专业合作社与粮食供给机制的现实因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颖 《改革》2012,(1):41-49
我国粮食生产不稳定的原因是经营规模小,效益低。改变这种状况的根本途径是实行规模经营,培育专业粮食生产者。专业的粮食生产者不论是基于投入的成本还是获得的收入都不会轻易退出粮食生产行业,这样就能建立稳定的粮食供给机制。而实行规模经营的主要障碍是土地集中困难,解决土地集中困难的有效方式是发展种粮专业合作社,把分散到一家一户的土地集中起来,进行规模种植。  相似文献   

9.
近代定县土地分配关系,为中国近代乡村土地分配的解释提供了重要例证。首先,自有田产者占绝大多数,自耕农比例居优势,中农、贫农阶层占地比例较大。不仅如此,土地分配的演变趋势也处于分散或稳定状态。可见,传统观点所谓地权日益集中、地主富农占有土地的百分之七八十以上,在此缺乏充分的依据。地权分配之所以没有如此恶化,主要是因为存在着地权分散的推动力,如分家析产、惜卖土地、土地购买力不大和家庭手工业经营等。分家析产,使土地规模的保持艰难,近代以后人口和家庭数量的增长更助长了这一趋势;惜卖土地和购买土地财力积聚的困难,使民众之间的土地交易规模极小,土地流转很难出现大规模的兼并现象;从事家庭手工业,则有利于农民维持小农土地所有制的延续。当然,这种地权分散仅具有相对意义,从绝对意义而言,仍是较为集中的,如地主富农占地较多,无田或低于土地平均数的农户占有不小比例,基尼系数偏高等。可见,表面上自耕农的占优势,实际上带有一定程度的假象,甚至是经济艰困的反映。也正是由于土地分配不均,才成为中共土地改革的社会经济基础。土地平分虽不能提高农业经营效率,但可以提高贫穷农民的土地数量,改善农民的福利。  相似文献   

10.
"人类"在概念属性上包含了其各组成个体之间在本质上是具有共通性的意蕴,这种共通性就是彼此间的命运连结。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站在国际格局发生深刻变化、世界多边发展、全球化问题亟待解决的关口,中国立足社会现实实践,在科学精准地把握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基础上,适时、及时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明确地回答了人类发展步入新时代面临严峻形势之下"将去往何方"的问题,是新时代中国的大国责任担当和高超政治艺术的体现,更是在历经"韬光养晦"后,中国智慧的集中迸发与彰显。  相似文献   

11.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土地制度是社会诸种关系最集中的体现。变革土地制度,则是人类社会推动生产力向前发展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当前土地的流转,已成为影响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和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因素,它牵动和制约着农业和农村经  相似文献   

12.
正人类社会的最初形态是原始社会。旧石器时代的原始人群,流动分散在广大土地上,他们没有政治上的冲突,没有经济上的联系,没有劳动的剩余生产品,没有剥削与被剥削的现象,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类没有战争。没有战争就意味着没有为战  相似文献   

13.
花边奥运     
吕途 《走向世界》2008,(14):24-25
2008年8月8日,四年一度的奥运会在中国举行. 百看来的现代奥运精神的确是人本主义的,奥运会成了人类向一切非人类的存在炫耀自己的盛会,一个人类自我欣赏的盛会,这种炫耀和欣赏中有人们引以为豪的"和平"、"友谊"与"爱",这才是现代奥运精神的核心.奥运会是地地道道的"人的狂欢",而奥运会的开幕式则是这一狂欢的集中表达.  相似文献   

14.
土地储备是政府部门为提高对土地市场的宏观调控能力,由土地储备经营机构按照一定的法律程序,通过征用、收购、置换、转制、收回等方式,从分散的土地使用者手中,把土地集中起来,并由土地储备中心进行土地开发整理后,将土地储备起来,再根据城市规划和城市土地出让年度计划,有计划地将土地投入市场,以满足各类建设用地需求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正>我国从2004年至2015年连续12年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凸显了"三农"问题的重要地位。宏观议题的讨论和关注是对社会和民生关切重点的一种体现和反映。农业和土地问题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最基本的问题。如何让整个社会正视这片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地?如何制定切实可行的有关土地的科学规则和决策?如何提高科学管理土地的能力和  相似文献   

16.
卜燕 《黑河学刊》2011,(2):68-69
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再到社会主义的建设整个时期,中国农村农民土地所有权发生了几次大的转变,即由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农民的土地私有制——土地的集体所有(土地国有)。从新的角度就中共政权下土地所有制变迁的原因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7.
抗战时期以黑峪口村为代表的晋西北农村社会在中共领导下发生巨大变化,农民阶级的升降导致其村内土地的重新分配,继而引发的土地买卖和地权转移又使各村庄间的原有土地归属格局,造成以下结果:一是村庄内部的土地分配趋向分散和小型化,小农家庭经济发展迅速;二是各村土地开始向本村集中,原本混乱无序的村落土地关系和村界亦由此变得逐渐清晰。  相似文献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农地地权在土地改革、集体化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制度变迁过程中呈现"分散—集中—再次分散"的历史路径。近十年来,农地地权在20世纪80年代普遍的分散后重新出现集中化趋势,并且在不断加速。"新集中"趋势与集体化时期和20世纪80年代后分散经营基础上的部分集中相比,具有完全不同的内涵。当前农地"新集中"不仅具有历史逻辑和历史动因,也是正在推进未完成的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9.
很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人多地少,土地改革后,形成了一种土地小块分散经营的格局。这种经营格局在一定时期调动了无地和少地农民的积极性,产生过深远的政治和经济意义。但随着传统落后的手工农作向现代农业经营转化,小块分散经营的土地体制受到了冲击,暴露出许多局限性和惰性,甚至成了农业进一步发展的阻碍之一。农业的家庭经营或家庭农场(企业)在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农村中已成了主导的经营形式。  相似文献   

20.
金瓯 《浙江经济》2010,(17):42-43
随着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土地流转的意义被人们充分认识。土地流转打破了传统意义上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小农经济格局,实现了土地向种养大户或农业企业集中,规模经营将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规模经营还为工商企业投资农业创造了条件,有助于形成以国家投入为引导,社会投入为主体的农业投入新机制,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上个世纪80年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