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综观会计工作实际,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会计造假,即会计工作人员人为的做假账,造假表,从而使加工、生成的会计信息失真;二是会计资料散失。有些会计人员素质不高,造成记账随意,手续不清,差错严重,从而造成会计信息失真;三是会计信息混淆,即由于经济活动中存在的不确定因素与当前会计在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时所采用的方法是假设在可确定的环境中不相一致,会计核算所提供的信息与实际情况不符,从而造成会计信息失真。从总的来看,会计信息混淆所产生的会计信息失真具有一定的客观因素,它将随着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2.
会计信息舞弊是当今世界各国都无法避免也没有有效解决的一个世界性难题。在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琼民源、亿安科技、郑百文、银广厦等会计舞弊案层出不穷,严重影响了证券市场的透明度,打击了投资者的投资信心,给国家经济发展蒙上了巨大的阴影。一些学者认为,会计人员素质不高、会计准则不健全是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当然这是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它不应该成为会计信息失真尤其是会计信息舞弊行为如此严重的借口。美国的会计人员素质恐怕不能说不高,会计准则恐怕不能说不完善,可还是出现安然这类如此恶劣的会计欺…  相似文献   

3.
综观会计工作实际,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会计造假,即会计工作人员人为的做假账,造假表,从而使加工、生成的会计信息失真;二是会计资料散失.有些会计人员素质不高,造成记账随意,手续不清,差错严重,从而造成会计信息失真;三是会计信息混淆,即由于经济活动中存在的不确定因素与当前会计在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时所采用的方法是假设在可确定的环境中不相一致,会计核算所提供的信息与实际情况不符,从而造成会计信息失真.从总的来看,会计信息混淆所产生的会计信息失真具有一定的客观因素,它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完善.而会计造假和会计资料散失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则具有很大的主观因素,只有解决了这两个问题,才能较好地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才能为经营管理者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  相似文献   

4.
目前,学术界对会计信息真实性问题进行了普遍性关注,因为真实性是衡量会计信息质量最基础的原则,没有了真实性,其他属性也无从谈起。然而,通过财税大检查发现,现实生活中虚假的会计报表日见其多,会计信息失真越来越严重,由此带来了严重后果。关于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学术界有多种说法,归纳起来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主观因素,如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不高、自身素质低;另一方面是客观环境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如政府的监管职能不到位、证券市场不完善、注册会计师的监督职能未能发挥作用等。而笔者非常赞同陈志武先生的观点,“会计信息失真固然有会计…  相似文献   

5.
目前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已成为困扰我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一大难题。对此,会计界已作出各种原因分析,但众说纷纭,看法不尽一致。有人认为是会计人员身份不明所致,有人认为是会计监督不力所致,有人认为是会计信息不公开所致。我认为,产生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本原因,在于目前我国国有企业产权机制的功能残缺和无序运转。财产运作过程中,各种基本权力的界定、分工、衔接和互相制约,构成了产权机制的基本内涵。合理的产权机制,是一个社会财产经营取得良好效果的基本保证。财产运作中的各种权力,主要是指所有权和经营权。当两权分离,所有者为了制约并…  相似文献   

6.
所谓会计信息质量是指会计主体提供会计信息能满足使用者共同需要的特征。这种特征具有社会性和公认性。会计信息这一质量特征却往往受来自各方面的干扰,尤其来自会计人员素质的影响,而难以执行统一标准,使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越来越普遍,严重的影响了正常的经济程序。正确认识影响会计信息质量因素,对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虽然影响会计信息质量因素诸多,如社会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科技、会计人员素质等。我认为:会计信息的质量不高,主要因素在于会计人员素质不高而造成的,也就是说,会计信息失真的各种表现都是…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会计信息在宏观调控和微观管理上越来越重要。目前,由于监督的失控和企业内部控制不健全以及部分领导与会计人员法制观念淡薄等原因,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日益严重,而且已经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市场经济发展。本文主要对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及其原因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8.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信息失真防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会计信息失真严重的现象,很大程度上不是由于会计本身的原因,而是与我国企业治理结构不完善,缺乏对管理当局有效的监督和制约,造成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有关.要从根本上治理会计信息失真,除了完善有关会计准则、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等外,应当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减少管理当局对会计信息的操纵.  相似文献   

9.
会计信息失真已成为阻碍经济发展和经济改革的一大难题。尽管对如何理解会计信息失真有着不同的看法,但治理会计信息失真已成为大家共识的一项紧迫任务。形成会计信息失真绝不是某一方面的问题,而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结果。其主要原因一是企业内部调控机制不健全存在,从根本滋生会计信息失真的土壤;二是法律法规不健全,对犯罪主体的惩罚力度不够;三是造假成本太低和监管力度不够,使一些人受利益的驱使以身试法。这必然会造成会计信息的披露不够规范,甚至虚假。笔者分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现提出策建议如下:一、健全企业控制制度会计信息失…  相似文献   

10.
会计信息失真可分为会计核算资料失真、成本核算失真、资产计价失真。原因是会计监督机制不健全,会计人员管理存在弊端,企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会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人为因素多。防范和治理会计信息失真要完善会计监督管理体制,实行会计委派制,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强化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的法律意识。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会计信息失真情况进行分析,查找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提出加强会计人员专业知识培训,提高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完善法律体系建设,提高社会监督力度等,以有效防范会计信息失真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相似文献   

12.
造成地勘单位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有会计准则、制度本身的不确定性、外部环境影响和内部制度不健全 ,以及会计人员素质问题。从地勘单位内部会计核算现状分析 ,由于地勘单位性质独特和会计核算方法选择具有不确定性 ,会计核算复杂化 ,会计基础工作薄弱 ,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 ,责任会计和财务会计合体运行等造成了会计信息失真。解决的方法是 ,推进会计电算化、减少会计核算主体单元、健全统一的核算制度  相似文献   

13.
造成她勘单位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有会计准则、制度本身的不确定性、外部环境影响和内部制度不健全,以及会计人员素质问题。从地勘单位内部会计核算现状分析,由于地勘单位性质独特和会计核算方法选择具有不确定性,会计拔核算复杂化,会计基础工作薄弱,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责任会计和财务会计合体运行等造成了会计信息失真。解决的方法是,推进会计电算化、减少会计核算主体单元、健全统一的核算制度。  相似文献   

14.
会计信息失真,就是会计核算的依据不真实或反映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虚假,不符合实际情况。会计信息失真是理论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对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进行归纳,提出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主要在于公司治理结构运行不规范、会计监督体系不健全、企业外部监督软弱无力、企业管理问题,以及会计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等,提出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一些具体措施,包括改进公司治理、加强内部控制、健全企业内部管理机制和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相似文献   

15.
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就是指他们从事会计工作应遵循的道德标准."不做假账"就是会计人员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也就是说,会计行业它本身的性质决定了会计人员必须以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循准则,不做假账,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尤其当今,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会计信息越来越被广大决策者、投资者、债权人、企业管理者等使用者所重视,它成为部门、企业进行宏观决策的重要依据.但同时会计作假,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主要有篡改会计数据、造假凭证、账表进行假审计、假评估、设置账外账、转移国有资产、偷逃税收、粉饰业绩等等.究其原因有很多方面:领导加压,被动作假;会计人员业务不精,缺乏职业道德,法律意识不强;会计规范体系不健全等.这些原因致使会计人员常常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相似文献   

16.
内外兼顾 治理会计信息失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计信息是市场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会计信息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仍时有发生,且有蔓延之势。银广夏、安然、世通等国内外一系列会计造假事件的曝光,表明无论是成熟的市场机制还是完善的监管体系,都不能完全保证会计信息的客观真实。会计信息失真直接误导投资者、债权人以及社会公众,助长贪污腐败,扰乱正常经济秩序,影响国家宏观经济管理。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治理会计信息失真,应内外兼顾,多管齐下,既要注重人的因素,也要完善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7.
会计委派制又称会计人员委派制,是政府部门或产权管理部门以所有者身份,委派会计人员代表政府或产权管理部门监督国有单位或集体企业资产经营和财务会计情况的一种制度,是针对目前我国国有企业产权结构缺损、监督机制不健全、国有资产流失严重、会计人员管理失效、会计信息失真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接连出现一系列会计造假事件,以及美国“安然”、“世通”等著名公司的造假丑闻,人们对会计工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产生了沉重的疑虑,从而引发了对会计信息的信任危机。面对会计信息失真这个世界性难题,不少学者展开了深入研究。吴联生提出会计信息失真“三分法”,从引起会计信息失真原因的角度,将会计信息失真分为“规则性失真”、“违规性失真”和“行为性失真”三类。而其中又数“违规性失真”最为严重。由于经理人员与会计人员是会计信息提供的主体,对会计信息可靠性负有不可推卸的“原罪”。在此,本文从经理人员与会计人…  相似文献   

19.
_会计信息是会计核算系统对经济业务活为加工而输出的各种数据,是单修住务技现和经营成果的反映。企业的经营预测和制定科学决策方案,主要赖于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但是,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会计信息失真,假表、假帐、假证、假据现象屡见不鲜”,歪曲反映经济活动状况,使国有资产流失,企业和投资者蒙受损失“;上、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当前会计信息失真有多种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丁)为谋取私利的非法行为。目前由于我国市场机制还不甚完善、社会监督机制不强,一些企业经营决策者为谋取私利,人为输…  相似文献   

20.
发票是会计原始凭证中最广泛的一种,而审核发票又是财务报销环节的重中之重,它直接关系到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是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做好发票审核是做好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票据审核报销制度不完善、会计人员经验不足、责任心不强等,依然存在利用不合法、不合规的发票弄虚作假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