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高校教育中实践教学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环节,实践教学的成效直接影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本文以《社会研究方法》课程为例,首先分析了实践教学与职业能力培养相结合,建设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实践教学模式的价值意涵;然后研究与职业标准相衔接的实践教学模式的框架,提出了构建与职业标准相衔接的实践教学模式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
刘晓敏 《财会学习》2016,(23):214-215
中等与高等职业教育衔接主要是课程教学上的衔接,针对当前我国中高职教育衔接出现的专业衔接错位问题,加上传统的课程教学越来越束缚学生的发展,开展校企合作已成为高职院校和企业谋求共同发展的必由之路,努力通过"校企合作"的形式,制定一套既适应市场需求又适合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特色的融合贯通的系列课程标准,从而打破当前中职与高等职业教育之间的障碍,最终达到提升各个层次职业教育的水平和人才培养需求的质量,满足社会上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要求会计学专业培养大量应用型人才,而目前我国的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状况不能很好的满足社会的需求.通过对目前我国会计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状况进行分析,发现我国在实际培养过程中存在培养状况与企业要求不衔接等一系列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给出相关的建议和对策,以培养能够满足社会需求的会计学专业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4.
利用AHP分析法探索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要将社会与行业需求放在首位,通过相关企业调研、设计网上调研问卷与企业专家确定人才培养能力体系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能力指标权重,从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使人才培养更符合企业需求,培养方向更精准,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5.
中高职教育衔接人才培养问题是当前现代职业教育建设的重点推动内容.本文以会计专业为例,将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以及产生的原因进行有效的分析,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课程体系衔接对策,以期提高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下会计专业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财经类院校行政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我国高等教育重心由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强调内涵发展的今天,加强专业建设,促进学科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无疑是各高校面临的共同主题.行政管理专业在财经类院校普遍起步较晚,人才培养特色及后发优势不明显,缺乏对自身及与人才培养相关因素的全面认识和把握.因此,完善财经类院校行政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应立足于对自身的全面解读,对培养主体、培养对象、社会需求、学科发展等因素的系统分析,对教学理念、培养目标、专业取向、课程体系设置、教学内容与方法、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准确定位和特色创新.  相似文献   

7.
人才是促进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只有注重人才培养,才能为社会发展输入源源不断的动力.财会行业在我国领域中的地位逐渐提升,社会对于财会今后的要求质量也越来越为关注.经济管理专业是尤为重要内容,随着改革不断深入,对于会计行业今后的发展与运营工作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只有注重改革,才能使得人才培养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促进行业的水平提升.本文就是对会计今后的发展与运用进行深入解析,希望对人员可以有所启示,促进我国财会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国内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为国家经济和国际贸易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生机,也为我省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但随着国内各大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的迅速发展以及中小型外贸企业转型升级,急需复合型跨境电商外贸人才,但目前社会培训人员短缺,高校的外贸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严重缺乏既有外贸电子商务实践经验又长期从事专业领域教学的双师型教师.新形势下对社会和高校外贸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必须创新外贸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新型外贸人才.  相似文献   

9.
罗妙华 《财会学习》2018,(16):212-213
高职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教育改革持续深化,面对社会各个行业对高素质技术型人才的迫切需要,在技术型人才培养中,迫切的需要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纵观当前高职教育教学现状来看,高职教师专业知识结构和社会实践经验较为匮乏,对于教学质量带来了不同程度上的影响.为了可以有效提升高职教师专业能力,应该联系职业岗位实践需求,将企业和社会需求传递给学生,对于学生就业指导提供指导和帮助.本文就高职会计教师定岗实习进行分析,提出合理对策,以求为学生就业指导提供坚实保障和支持.  相似文献   

10.
美国高校人才培养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一个对个性理解的不断深入和完善的过程,体现了个性化、自主化、多样化和认知化等特征.美国高校人才培养实践的内涵是注重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设置富有弹性,专业规划、教学科研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毕业生就业取决于人才市场的需求,创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独具特色.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启示体现在传统教育观念的转变,学生创业创新精神的培养,课程体系的改革与深化,和谐宽松教学环境的营造和创业创新型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省应用型金融本科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应紧密联系社会,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依托学科,面向应用,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关系,强化实践教学,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机制,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面向"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着力提升办学层次。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持续加深,老龄服务需求日益增加,但养老服务人才供给严重不足。健康老龄产业和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关键是人才培养,只有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才能保证老龄产业稳步发展,从而满足社会对养老服务的需求。应根据目前不同养老服务需求,结合养老服务产业自身的发展规律,建立以生活照顾人才为主体、以医疗护理人才为支撑、以外联服务人才为依托、以机构管理人才为重点、以教育培训人才为保障、以政策投资人才为补充的人才培养体系,实现养老服务人才培养的专业化。针对我国养老服务人才培养的现状和问题,需要从政府、高校、企业和社会层面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与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我国在教育及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视也不断加强,尤其作为直接培养与市场息息相关、高素质就业人才的高校教育更受到国家重点关注,其中又尤以国贸专业人才培养最为关键。为深入了解当前高校国贸专业教育与人才培养实际现状,本文特从当前高校国贸人才培养目标与模式出发,分析传统国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在此基础上,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提出未来高校国贸人才培养的改革完善,以期有所收获。  相似文献   

14.
物流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需求相脱节严重制约了物流行业的健康发展,根据企业人才需求实际改革内蒙古财经大学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对于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体系,要从我校物流专业的专业特色优势定位、专业培养目标层次、课程体系设置到相应的教学方法改革进行系统的研究.从而理清人才培养的思路及方法,增加我校有效的人才输出能力.  相似文献   

15.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在我国已经历了十多年的发展,但是很多院校课程设置仍存在一些问题,导致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学生就业困难。应从理论和实际应用能力两方面着手组织教学,发挥技能模块在该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使之更好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中等职业教育会计教学的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世界经济、科技和社会飞速发展的当下,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推进,对中职教育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进一步完善会计专业的培养体系,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本文分析了当前中职教育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7.
社会基本医疗保险的覆盖面有限,面对快速增加的医疗费用,社保基本医疗保险已经使许多人感到保障不足.发展商业健康保险,并把商业健康保险与社会医疗保险结合起来,不仅有利于满足广大群众的医疗需求,而且有利于发展经济、稳定社会,商业健康保险与社会医疗保险的有效衔接,是提高国民生活水平的有利保障.  相似文献   

18.
事业单位是指增进社会福利,满足社会各方面需求的部门,一般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部分事业单位是有盈利成果的,最主要的是对社会公益的关注,比如教育投入、水利技术等方面的发展.在我国,事业单位的预算与决算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事业单位工作的透明度,改变财政预算编制不合理、财政资金支付不科学及使用效益不高等问题.但就现状而言,事业单位预算与部门决算之间存在一定的脱节问题,影响了财政公开质量和单位工作质量,其起到的效果不如预期理想.而本文针对事业单位中预算决算的衔接脱节问题,提出了细化预算编制、加强执行监督、完善决算批复等一些细致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9.
会计学教育与社会具有直接、密工的关系,但目前我国会计学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还不够完善,人才培养的目标与社会要求还有相当的差距。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与人才培养目标不协调,教育模式不能满足培养创新人才的要求。本文探讨了会计学专业如何能够适应新形势下的人才培养需求。  相似文献   

20.
赵一平 《征信》2021,39(7):41-45
失信惩戒制度的规制对象应为"严重失信行为",合理衔接"违法行为"与"严重失信行为"是依法行使失信惩戒权的关键.可依循"行政裁量均衡论"兼顾社会治理效益与公民个体权利的理念,构建制度化衔接机制,以形成标准化的违法行为失信惩戒基准;应设置"违法行为社会危害公示机制""违法行为纳入失信听证机制""违法行为阶梯分级记分机制""违法行为记分多元修复机制",形成四位一体的"违法与失信"制度化规制基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