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杨相琴 《经济师》2002,(9):37-38
如何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对于这个问题 ,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变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这样理解并不为错 ,但不全面。根据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对“三个代表”思想的深刻阐述 ,文章认为 ,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不仅仅要变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而且更重要的是 ,必须牢牢把握生产力的脉搏 ,使我们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 ,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 ,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 ,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2.
宋东升 《经济论坛》2001,(15):4-4,13
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也是社会结构中最积极、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形式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否则就会束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一个先进的政党一定是不仅代表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而且能对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领域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方面及时做出调整与变革。中国共产党正是适应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而诞生的,且在其 80年的发展历史中始终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尤其是…  相似文献   

3.
当前中国社会结构的变革和我们的任务赵印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为了适应和促进现阶段生产力的发展,党和国家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全面调整了生产关系。这种生产关系的变革,使得当代中国的社会结构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所有制结构一改过去"单一"...  相似文献   

4.
生产力、生产关系辩证运动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长期以来,由于对这一基本规律认识的简单化和绝对化,造成了认识上的混乱。首先,生产力不是“物质力量”,而是人与自然的矛盾关系的统一;其次,生产力的存在方式是客观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的统一,与之对应,生产关系也是如此;再次,生产力、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不是“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而是生产力的质变必然导致生产关系的质变,生产力的量变也可能导致生产关系的质变,一种性质生产力的存在,可以决定不同性质生产关系同时并存。  相似文献   

5.
冯利华 《经济》2024,(4):32-35
<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系列重要论述,深刻表明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新质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重要表现形式在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中,生产力是一个核心概念,生产力是指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的能力,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根据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生产力的发展决定了生产关系的变革和社会进步的方向,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最活跃、最革命的要素,是创造社会财富和推动人类文明不断向前发展的决定力量。  相似文献   

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科学发展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和谐社会是科学发展观对社会发展的目标指向 (一)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这种发展观既立足当前和局部,又统筹全局和长远;既包含生产力和经济基础的发展,又包括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变革;既立足  相似文献   

7.
<正>发展阶段的本质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矛盾运动所规定的。因而,对于发展阶段的判断根据主要在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特征;进而,发展阶段的判断是否科学,从根本上涉及对一定历史条件下社会生产力的性质、发展要求、基本特点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涉及基于生产力性质和水平的对生产关系的性质、特点及运动规律和趋势的认识。所以说,发展阶段问题是政治经济学的重要命题,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而言,更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基本问题。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发展史上,深刻的教训在于对发展阶段的认识缺乏历史客观性,脱离发展的客观实际,脱离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史观。比如,否定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客观性、长期性。在苏联的实践中,由建立苏维埃政权到进入社会主义是非常短暂的过程,伴随着生产关系急剧变革,对社会生产力发展带来严重破坏。在我国历史上,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虽然没有形成对生产力的严重破坏,但也是大大缩短了预定时间进程。“穷过渡”导致的严重结果便是形成的基本经济制度脱离了生产力性质、要求。又比如,否定社会主义作为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历史长期性、艰巨性。在苏联的探索中,建立...  相似文献   

8.
潘峰 《生产力研究》2001,(1):34-35,71
“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是一个很根本、很深刻、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意义的论题。“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内涵 ,包含了决定要素、发展层次、产业结构、劳动者素质等方面的规定 ;“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趋势 ,体现在对自身发展、取代落后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改善党的领导等方面的客观要求。对这两个层次作深入的把握 ,是我党做好“三个代表”、做好中心工作的必然前提。  相似文献   

9.
尹辉 《经济纵横》2013,(1):118-121
多年来,学术界关于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和争鸣,形成了三种主要观点:一是主张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关系或新的生产关系。二是认为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三是认为生产力自身会发展,有自己发展的内在动力。本文梳理并评析了这些观点,认为生产力的内部矛盾是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主张以生产力多要素论取代二要素论或三要素论,从而更加全面地揭示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  相似文献   

10.
回顾建国50年的经济,既有辉煌的建设成就,又有宝贵的经验教训。辉煌成就是有形的,有目共睹,近来宣传报道很多。宝贵经验是无形的,只有形成共识,才能变成未来财富。50年的经验教训很多,其中重要的一条是要正确处理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的问题。社会主义改造的7年,在变革生产关系的同时,注重发展生产力,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和初步发展建国之初,从1950年到1952年,是从新民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的3年。在建立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的同时,集中力量医治战争创伤,迅速恢复国民经济,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  相似文献   

11.
人之本质的多重表现样态与生产力解放系统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文章认为人的类本质、群体本质、个体本质三重样态的表现构成了人之本质的表现系统,由于人是生产力要素中最活跃的因素,因而人的本质全面和谐表现就是人的解放,就是作为人与人之间联系的生产关系的改善,就是生产力的解放与发展。人决定制度,制度的变革实质是人的多重本质样态相继获取表现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2.
生产力概念新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生产力概念是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概念。长期以来 ,人们对生产力概念的内涵 ,生产力构成要素 ,生产力的发展的实质及其与生产关系的关系的认识并不科学。本文以温总理提出的“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指出生产力即人类的生产能力 ,是人类在精神支配下利用自然资源与社会资源获取利益的劳动能力 ;生产力要素即劳动力 ;生产力的发展即人的素质、技能的发展 ,它从根本上决定了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个社会、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组成部分,现代企业文化与其所处环境的传统有着密切的联系。企业文化属于生产关系方面,受制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并反作用于生产力。所以,企业文化的研究对生产力的进步,生产关系的优化,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和现实意义。 一、企业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关系 企业文化的研究对象是非制度性因素对企业中人的影响以及经过“影响”之后人对客体的态度及作用能  相似文献   

14.
持续改革使农村社会生产力得到解放和发展,农村才得以不断发展。新时期农村改革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只有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新农村建设才能真正打开局面,"三农"问题才能得到有效化解。调整不适应农村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深化农村改革创新,使农村社会生产力得到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才能得到全面推进。  相似文献   

15.
孙世芳 《经济论坛》1996,(12):10-12
对农业产业化几个问题的认识孙世芳农业产业化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又一大变革。如果说,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主要侧重于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而农业产业化则是农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协调进步,是农村社会经济环境的大发展。它的出现和发展不...  相似文献   

16.
丁社教 《生产力研究》2003,37(5):103-104
生产不是生产的目的 ,生产的目的在生产者之中 ;生产者正是为了满足社会人自身各种不同层次的需要而进行生产和再生产 ,人的需要的丰富性决定了生产力内容的复杂性 ;在这种连续不断的生产和再生产中体现了生产力的发展 ,社会人的需要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知识被认为是促进经济发展越来越重要的因素。由于知识在生产中处于核心地位,使得劳动资料、对劳动者的要求、劳动者在生产中的地位等都将发生变化,即劳动形式发生改变。从劳动价值理论来看,劳动形式的变化并不意味着原有的生产关系的变革。对知识重要性的强调反映的只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对发展了的生产力的适应。  相似文献   

18.
<正> 党的第十三次代表大会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应当成为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不言而喻,这里所说的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力标准是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首先是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为前提的。这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生产力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生产力的根本区别。任何一个社会形态的结构,都包括三个层次:物质基础,即生产力;经济基础,即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即政治制度和思想体系等。四项基本原则讲的就是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问题。但生产力作为社会的物质基础,毕竟对于社会的发展起决定作用,因而它也就成为最重要的判断是非的标准。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静态的生产力由劳动者、生产资料、劳动对象构成;静态的生产关系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分配形式构成。动态的生产力是劳动者运用劳动资料(主要是劳动工具)加工改造制作劳动对象,创造物质财富的社会实践过程;动态的生产关系即是"生产——分配——流通(交换)——消费"的矛盾运动过程,生产与消费、供给与需求的矛盾运动蕴涵在四个环节整体之中。由此,我们运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产生诸多认识。  相似文献   

20.
<正> 解放,意味着摆脱束缚。解放生产力,从根本上说,是解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使生产力摆脱生产关系中不适应其发展的束缚因素。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处于不断的矛盾运动中。由于运动的基本状态不同,人们解放生产力的形式也不同。当新生产力已经出现,而占统治地位的依然是旧生产关系时,生产关系严重束缚生产力发展,从根本上不适合于生产力状况的要求,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成为对抗性质,这时先进阶级自觉地领导人民以社会革命形式,推翻腐朽的生产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