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是目前世界聚氯乙烯生产兼有乙烯法、本体法和电石法三种生产装置共存的典型国家,原油与电石是我国聚氯乙烯最大的上游原料,电力、煤炭、原油、电石的市场变化都将给聚氯乙烯工业的发展产生影响。我国聚氯乙烯市场仍然供不应求,原油价格继续保持高位、国内电力紧张状况仍未全面缓和,这些都促使聚氯乙烯市场价格持续走高。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电石工业正在经历又一次重要发展时期。突出的市场供需不平衡进一步刺激了电石生产厂家提高产能的强烈欲望,各地区都在加快电石装置的投入力度。未来一段时间,国内电石生产能力将会保持年均20%左右的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3.
《中国包装工业》1997,5(12):11-1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化包装工业的迅速增长,使得BOPP薄膜的消费量得到稳步增长。国内BOPP薄膜市场目前状况总产能、装置数量和开工率截至1996年底,中国BOPP的总产量已达240000—260000吨/年。现有装置的计工率除内地个别装置外均达到90%以上,但还是不能满足国内市场对BOPP的需求.导致进口BOPP大量进入中国市场。1995年新的进口关税政策的颁布使国内许多企业纷纷投资BOPP生产线,国内总装置数(包括那些正在建设中的)已达60条,总产能约达35万吨/年。仅以1995年和1996年计,BOPP…  相似文献   

4.
专家观点     
PVC产业结构调整应加快按照报道中的海关统计数字,今年上半年天津口岸出口聚氯乙烯5944吨,比去年同期增长26.7倍,而出口值为457万美元,仅比去年同期增长21.5倍。聚氯乙烯平均出口价格为769美元/吨,下降了18.7%。有人说反倾销是一把双刃剑。这种说法果然在国内聚氯乙烯市场中得到了印证。几年来,面对着反倾销后聚氯乙烯产品坚挺的价格和旺盛的供求市场,国内扩产扩能的风潮难以抑制。几乎凡是有能力的氯碱企业都在琢磨或实施着扩产,而所扩产的装置又以投资较少、能耗与污染较大的小规模电石法居多。企业有一种观点:现在是产品销售最好的时期…  相似文献   

5.
2013年我国电石行业运行总体平稳,生产继续保持增长,全年电石产量达到2234.2万吨,比上年增长16.2%;表观消费量2220万吨,同比增长16.4%。年内一批为聚氯乙烯配套建设的大型电石生产装置在中西部陆续建成投产,有助于提高行业的整体水平和上下游产品配套,但同时行业产能过剩的局面也进一步加剧。展望2014年,国内外宏观经济回暖趋势明显,电石行业有望在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的指导下,生产与销售继续保持增长的基础上,价格逐渐摆脱下滑的被动局面。未来,电石市场面临太多的不确定性,短期内很难走出低谷。  相似文献   

6.
近期,国内电石市场一改前期价跌量减、企业开工不足的惨淡景象,上演了一波小幅反弹行情。截至8月19日,内蒙古、陕西、宁夏等西部地区电石出厂价普遍达3150~3250元(吨价,下同),山西电石出厂价3350元左右,西南地区电石出厂价攀高至3450元以上,华东地区电石送到价超过4200元,均较4~5月上涨150元以上。且成交量明显放大,走货顺畅,各地电石装置开工率也普遍抬高至70%以上,部分地区甚至达到80%,创年内最好水平。  相似文献   

7.
消息人士说,由于九月份树脂产品的需求量下降了30%,西班牙Ercros公司已经降低了聚氯乙烯(PVC)装置的开工率,并且加快了转移蒙松停产装置的步伐。  相似文献   

8.
去年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第一年,国内聚氯乙烯企业明显感到竞争压力。国内市场进口产品增加,销价在低位徘徊。去年初最低销售价格曾跌至5000元(吨价,下同)以下,全年平均销价5755元,是所有合成树脂中最低的,导致国内生产企业效益不佳,行业亏损面继续扩大。据统计,去年国内聚氯乙烯产量338.87万吨,比上年增长15.25%;进口217.39万吨,比上年增长4.19%;出口1.93万吨,比上年减少12.27%;全行业实现利润比上年下降43%,亏损企业的亏损额增加60%。但竞争也给国内聚氯乙烯行业带来明显…  相似文献   

9.
今年上半年,国内聚氯乙烯(PVC)市场的典型特征为阴跌震荡。1~5月份,我国PVC累计产量虽然实现了561.5万吨,同比增长6.9%,但对比庞大的产能基础,行业整体开工率依然在60%上下徘徊。因此,在长时间的成本和售价倒挂制约下,行业内装置利用率不足情况十分突出。并且在液氯及衍生的PVC等多种氯产品全线长期亏损后,碱氯平衡问题变得越来越棘手。  相似文献   

10.
孙伟善 《化工管理》2014,(34):21-23
中国电石工业现状及趋势 据中国电石工业协会不完全统计,到2013年底,国内有电石生产企业约300家,产能合计3790万吨/年,比2012年增加560万吨;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产量达到2234.2万吨,比2012年同比增长16.2%。  相似文献   

11.
《化工管理》2011,(12):30-30
“十二五”时期,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仍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电石行业发展既面临难得的机遇,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随着经济总量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市场对于聚氯乙烯、醋酸乙烯/聚乙烯醇、石灰氮等电石下游产品的需求量将稳定增长。我国石油资源短缺而煤炭资源相对丰富,决定了电石行业在满足下游需求方面仍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未来一段时期内,电石行业仍存在一定的发展空间。但是,由于资源、能源供应日趋紧张,环境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形势日益严峻,电石行业的节能减排压力也将逐步加大。  相似文献   

12.
进入21世纪以来,在聚氯乙烯、1,4-丁二醇等下游产业需求激增的带动下,电石行业进入产能快速增长期。截至2012年底,国内电石产能达到3230万吨/年,产量提高到2000万吨以上,但开工率仅为62%。尽管产能过剩矛盾已经凸显,但企业对于电石行业的投资热情依然高涨。预计到2015年国内电石产能将达到5400万吨/年,即使内燃炉全部淘汰,产能仍将有4000万吨/年;  相似文献   

13.
近来.日本国内经济复苏正在刺激苛性苏打需求增加,同时聚氯乙烯生产商正在积极开拓业务.从而促进氯碱市场发展。然而,随着全球范围内原材料和能源成本的不断上涨.日本氯碱工业举步维艰。在2005年底和2006年一季度.日本有三家氯碱生产厂相继关门。另外,值得关注的是.中国聚氯乙烯生产商采用电石一乙炔工艺生产的产品正在快速增长.这将对目前旺盛的氯产品市场带来相当大的影响。因此,日本氯碱工业将继续面临挑战。需要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确保供应稳定和进行业务重组。  相似文献   

14.
CMAI的富勒在近期休斯敦举行的世界石油化工大会上说,尽管最近一段时间丁二烯价格下滑,但是由于需求增长预计超过生产能力增长,世界丁二烯生产装置的开工率(除了东欧和前苏联)在今后几年可望持续提高。   生产装置的计划内和计划外停车可导致丁二烯短缺,生产厂商没有增加足以满足需求的生产能力,在今后几年内市场供应将持续紧张。   世界丁二烯生产装置的平均开工率为 95%上下,每年的维修将使额定生产能力损失 3%~ 5%,从 2002年开始,一些生产装置的开工率可能接近 100%,这一形势将持续到 2003年。届时,壳牌公司、巴…  相似文献   

15.
据美国化学品市场协会(CMAI)统计,2004年全球乙烯需求增长率超过5%,乙烯装置开工率大幅度提高,乙烯价格也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乙烯衍生物生产链效益增长显著。这些统计表明全球乙烯工业已进入强劲的复苏期,其良好发展势头将可能持续到2006年和2007年。全球三大乙烯生产地区北美、亚洲和西欧的乙烯工业赢利能力在2005年将继续增加,并可在2007年之前确保投资收益。预计2008年将是本轮乙烯发展周期的转折点,2009—2010年乙烯工业将再次跌入低谷期。  相似文献   

16.
陈薇 《国际石油经济》2000,8(1):40-42,44
1998年我国乙烯总生产能力为422.32万吨,当年产量377.24万吨,开工率为89.32%。目前我国乙烯工业存在着产需矛盾突出,自给率较低,装置布局欠合理,生产成本过高和乙烯效益不够理想等问题。若按自给率达到65%,开工率达到90%来确定发展目标,2005年和2010年我国乙类生产能力应分别为885万吨和1400万吨,需 分别比目前增加460万吨和近1000万吨。  相似文献   

17.
随着聚氨酯工业的迅猛发展,作为聚氨酯主要原料的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应用领域正在不断扩展。近年来,全球尤其是中国市场对于MDI的需求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预计未来几年的全球市场年增长率将在7%左右,产能将不断扩张;装置开工率将维持在85%左右,基本处于供求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18.
预计2006~2011年全球己内酰胺的生产能力将以年均约2.2%的速度增长,到2011年总生产能力将达到约550.0万吨。其中亚洲地区扩能是拉动全球能力增长的主要因素,发展将转向以亚洲为中心。需求量将以年均约2.8%的速度增长,到2011年需求量将达到约460.0万吨。其中北美及西欧地区由于需求增长快于生产能力的增长速度,其装置的开工率将不断提高,而亚洲地区生产能力增幅高于需求,装置的平均开工率将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9.
2012年是推进"十二五"规划实施和转型升级的关键一年。宏观政策以及政府出台的具体措施促进了电石行业的稳定增长和结构调整。电石产量继续保持增长,顺利完成淘汰落后产能任务,电石产业布局向中西部集中态势愈加明显。全年累计电石产量1869.2万吨,比上年增长9.3%;表观消费量1853万吨,同比增长7.8%。但受PVC(聚氯乙烯)不景气和价格波动的影响,全行业大面积亏损,行业经济效益下滑严重,表现出对聚氯乙烯市场的过度依赖和无奈,加上电石产能过剩现象愈发突出,预计短期内电石行业很难走出低谷。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在经济增长及投资拉动效应的综合作用下,国内氯碱行业产能过快增长,产能过剩矛盾日益突出。截至2012年底,国内烧碱产能达到3736万吨/年,聚氯乙烯产能达到2341万吨/年,平均开工率分别为72.2%和56.3%。按照2012年国内供需情况进行测算,烧碱过剩装置能力超过500万吨/年,过剩率达到17.7%;聚氯乙烯过剩产能近700万吨/年,过剩率达到42.1%。因此,建议采取有效措施创造和扩大国内需求,增加下游产业的消化能力,鼓励氯碱产品和产能的出口转移;严控新增产能,建立健全退出机制,淘汰落后产能及工艺;以碳排放、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等约束指标为手段,实现对产能的动态调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