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主要研究政府设立政策性金融机构以支持农业发展的问题。研究对象涉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体系、农业发展银行等。通过对其他国家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实践经验的总结,来指导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的改革发展。  相似文献   

2.
建设与农村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金融体系是我国金融改革的重点。包括商业银行、政策性金融机构、合作性金融机构、农业保险制度以及法律体系在内的美国农村金融体系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金融支持。通过研究美国的成功经验,建议从提高中西部地区金融机构覆盖率、完善信用体系、完善政策性金融机构功能等方面,促进中国农村普惠金融建设。  相似文献   

3.
应当构建多层次金融体系,使大中型金融机构和草根金融机构、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商业金融和政策性金融共生共存,形成一个多元化金融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4.
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的分离,曾经是中国金融体系改革中的重大制度突破。我国三家政策性银行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分别于1994年和1999年成立。这些政策性金融机构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随着金融问题逐渐成为决定中国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环节,金融体系中各个层面的制度优化问题再次摆到了我们面前。  相似文献   

5.
政策性金融改革与浙江民间资本对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国内一些地区以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和民间资本相结合的融资创新模式,在借鉴这些经验的基础上,指出要建立一套政策性、商业性金融机构、企业主体和财政共担风险的机制,从而打造一个规范的政策性金融体系.  相似文献   

6.
贾康 《浙江金融》2011,(2):12-17
本文介绍了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国内一些地区以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和民间资本相结合的融资创新模式,在借鉴这些经验的基础上,指出要建立一套政策性、商业性金融机构、企业主体和财政共担风险的机制,从而打造一个规范的政策性金融体系。  相似文献   

7.
2020年1月,COVID-19公共卫生紧急事件爆发。为应对疫情导致的次生经济负面影响,本文从“公共性”视角出发,使用定性分析法和文献研究法深入探讨金融体系的公共金融职能。基于复合型公共金融理论,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以开发性金融机构、政策性金融机构和商业性金融机构为主体,以“保弱势”促宏观经济稳定为宗旨,深入分析现阶段三类金融主体应对疫情的实践举措,提出完善公共金融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经济结构调整进程中,住房经济领域的潜在风险逐步显现,经济改革的背景条件已经不能再用单纯的市场化理论加以解释。政府的政策性支持与市场化资源配置之间不应是非此即彼的关系,而应当寻求一种并行且彼此协调的住房金融运行机制,以满足经济风险控制与社会分配正义之间的有效平衡。建立中国的政策性住房金融体系是从根本上解决住房领域的经济与社会矛盾的重要制度措施。在制度建设上借鉴法律金融理论的成果,正确解决政策性住房金融机构的目标定位与组织治理问题,才能推动政策性住房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王硕  王伟 《武汉金融》2013,(1):26-29
本文基于现代金融体系中客观存在着的商业性金融与政策性金融两大基本金融中介,从理论上探讨了区域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协调发展在区域金融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基本原则和主要方法。根据我国不同地区经济金融环境和社会发展实际,提出了推进我国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区域性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杨仕平 《西南金融》2006,(12):40-41
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金融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政策性金融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如何在金融体系整体框架中改革完善政策性金融,成为推进我国金融改革与提高金融效率的关键环节之一。本文对政策性金融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以期对我国政策性金融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有益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政策性金融专门立法受内外因素的制约而严重滞后,并导致了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机构之间无序竞争等一系列不良后果。所以,必须借鉴国外在政策性金融立法方面的成功经验和惯例,结合中国国情,尽快构筑有中国特色的政策性金融立法机制。  相似文献   

12.
我国未来政策性金融的发展前景取决于三大难题的解决,即政策性金融的生存空间、业务领域、保障机制。本文认为,政策性金融是市场机制有益的和必要的补充,政策性金融的存在使一国的金融体系得以完善。市场的不足内生了政策性金融的生存空间和具体的业务领域,政策性金融作为一种特殊的金融制度安排,具有战略意义,但政策性金融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专门法律制度的构建和完善。  相似文献   

13.
基于政策性金融制度分析的视角,对美国两大住房政策性金融机构即房利美和房地美(“两房”)的制度变迁及运营机制,尤其是在次贷危机前后的变化及作用和影响,进行了比较全面客观的梳理和剖析.从“两房”体制演进的历史经验与教训来看,中国政策性金融不可或缺、不可替代,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政策性金融机构业务行为的商业化或市场化运作必不可少,但应该适度有限;需要把政策性金融机构办成真正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同时要强化我国住房抵押贷款市场的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4.
政策性金融是市场机制“缺陷”或不足的产物,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政策性金融机构在世界各国也都有所发展,已经建立了多种多样的政策性金融机构。本文首先分析政策性金融的特点,接着简要介绍了我国政策性金融产生的背景及目前三家政策性银行的运行状况,最后对我国政策性银行的改革与未来发展提出了建议和设想。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当今我国政策性金融发展中面临的主要矛盾,即在立法规则、监督机制、资本补偿机制、职能定位、资产负债规模、区域开发、组织体系、业务体系、绩效评价体系以及理论研究与学科建设等方面一直存在的十大结构性失衡问题,认为我国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改革发展,不能偏离政策性金融制度安排的宗旨及质的规定性,要遵循七大基本原则,强化政府对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必要支持和监督考评,把政策性银行办成名副其实的真正的政策性金融机构.  相似文献   

16.
英国市场经济高度发达,作为金融市场有益补充的政策性金融仅占一小部分,但政策性金融机构涵盖了农业、进出口、中小企业、住房保障、绿色环保等关乎国计民生的特定领域,并发挥了关键性作用。因此,英国政府并未忽视政策性金融发展的重要性,在立法、监管与资金方面仍给予不少的支持和保障。近年来,政策性金融机构适时调整了资金投向,并加强反腐、信息披露及碳金融支持等工作力度。研究和借鉴英国政策性金融发展的经验做法,对于推进我国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市场经济仍然需要政策性金融和政策性金融机构,即由于存在着"金融市场失灵"而需要政府通过创立政策性金融机构来校正,以实现社会资源配置的经济有效性和社会合理性的有机统一。政策性金融既不同于金融政策,更不同于政府财政,而是与商业性金融机构一样的平等主体来参与产业融资活动。本文在对政策性金融发展内涵及功能梳理基础上,专门对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科技与金融创新进行了分析,最后针对促进区域政策性金融发展的基本判断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世界范围内进出口政策性金融的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进出口政策性金融已成为许多国家金融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进出口政策性金融实践的不断发展,逐渐形成的进出口政策性金融理论主要有出口补贴理论、对外援助的利益分配理论、新贸易理论的不完全市场理论、“竞争工具”理论、出口补贴合法化理论以及宏观调控和经济外交工具理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进出口政策性金融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各国的政策支持力度有不断增强的趋势,经营方式也趋于灵活。当前各国进出口政策性金融还都把支持国际经济合作作为重要任务,并加速向国际经济合作金融机构的转型。  相似文献   

19.
政策性金融改革发展问题已成为继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之后的又一个热点。本文从政策性金融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政策性金融机构运作机制研究、政策性金融改革发展模式研究、实现我国政策性金融可持续发展的思考这几方面,对近年来国内外政策性金融改革与发展的观点进行综述,以进一步推进我国政策性金融的改革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面对“三农”的金融需求,一方面是商业性金融机构的不愿介入,另一方面是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功能不能有效发挥。本文通过对目前我国农村金融的供给与需求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在市场选择失灵的情况下,政策性金融机构应充分发挥其特有的政策扶持、逆向选择、首倡诱导的功能定位,引导商业性金融机构参与农村,有效解决“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