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慈悲》描述了在蓄奴制下存在社会生态、精神生态失衡问题。肤色并不重要,权力才是最重要的。不管是白人、黑人还是印第安人等各种族,对于他们来说,只有打破奴隶主/奴隶这种压迫与被压迫、剥削与被剥削的不平等的二元对立关系,通过主体意识建构达到精神上的自由,才能建立一个平衡的、健康的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日益严峻,罗兰.艾默里奇的灾难电影也逐步转型。其电影的关注对象从最初外星人给地球带来的外部危机,转向人类自身给地球所带来的内部危机。通过极富冲击力的视觉特效,唤起现代社会人们对亲情、友情、爱情的渴望。然而,绿色主题下的生态电影,仍然不可避免地在创作倾向方面存在着自身的生态缺失问题,制约了生态电影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亨利·戴维·梭罗是美国最伟大的自然散文作家和环境主义先驱。《瓦尔登湖》是梭罗所著的一本著名的散文集。在该作品中,非人类自然的施事能力和叙事能力得到了充分体现。梭罗在肯定非人类自然与人类具有平等地位的同时,看到了其施事能力带来的影响,读懂了其叙事语言,从而向我们展示了非人类自然通过何种途径显示自身在大自然中不可替代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站在生态批评视域下赏析《李尔王》的自然观会有不一样的感觉,它能够体现整个环境系统内部的微妙联系,进而使人想到人与自然世界的关系。在《李尔王》中,自然是它的关键词,文章是以生态批评的角度去挖掘正文的两种自然观,并以荒原意象揭示其中的含义,表述荒原的文化符号和内在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草叶集》歌颂民主自由,体现了美国人民对民主的渴望,但是随着生态批评的兴起,它又为这部诗集的解读带来了新的视角。从生态批评角度来看,惠特曼通过《草叶集》描述了人、自然、城市和世界的相互依存和关联,为我们描绘了和谐社会的蓝图。  相似文献   

6.
伊丽莎白·毕肖普是美国著名当代女诗人,其诗作以观察敏锐、注重细节而独树一格,曾先后荣获普利策诗歌奖、国家图书奖和美国书评界奖。本文从生态批评和生态女性主义的角度重新阐释《鱼》这首毕肖普的代表诗作,发掘诗里所蕴含的深刻的生态思想。  相似文献   

7.
梭罗的《瓦尔登湖》以其丰富的生态思想内涵,被视为生态文学的经典之作。从生态批评的视角来审视这部作品,对其中所体现的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精神生态分别进行解读,我们可以体会作者流露在作品中的具有前瞻性的生态人文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8.
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给有识之士增添了重重焦虑。随着绿色思潮的来临,文学生态批评应运而生。文学生态批评以人为本,呼吁人类放弃人类中心主义,向大自然求和;抑制过分的物欲追求,拯救人性危机;最终谋求人——自然——社会——精神的和谐,建立多元共生的生态新秩序。  相似文献   

9.
基于循环经济的生态消费模式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居民消费模式存在诸多非健康、非可持续的特点,与循环经济的要求相距甚远,因此,建立生态消费模式非常必要。生态消费模式的构建必须以生态消费习惯、生态生活方式和生态消费文化为基础,同时,还须由政府制定相关的税收、财政及教育政策来保证。  相似文献   

10.
广西正着力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其理念深入人心,在生态文明试点建设、退耕还林、节能减排及发展循环经济等方面成绩喜人,但也存在一些亟待改进的地方。总结广西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的经验与教训,构建具有广西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新模式,在内容上突出广西特色,制度上符合广西实际,高校承担起为生态文明建设培养人才的重任,形成“以点带面”的生态文明建设新格局。  相似文献   

11.
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灌输论的精神实质,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群众,有利于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理论掌握群众和群众接受理论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2.
对自然保护区道路系统建设的潜在性危害、道路系统设计的必要性和指导思想以及道路系统设计的程序进行了探讨,认为保护区必须进行道路系统设计,在进行道路设计时,必须考虑道路系统的建设性和利用性危害,应该以保护为中心,使道路系统有利于管理和综合利用,区内外的道路系统应该分别对待;结合对自然保护区功能区、管理设施布局、资源、自然地理状况以及区域交通网络的分析,提出自然保护区道路系统设计的初步方案;最后在道路类型、宽度、网络优化和生态设计等角度对初步方案进行生态优化,得出道路设计的最终方案。  相似文献   

13.
从生态学视角解读小说《鲁滨逊漂流记》反映出来的人类中心主义,不仅破坏了生态环境,而且导致了殖民者与被殖民者及男女两性的对立。这有助于重新思考人类中心主义的自然观,树立生态意识。  相似文献   

14.
人类文化分为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科学文化促进了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但也造成人类的“精神危机”;人文文化则使科学文化造成的“精神危机”得以校正。两者的结合将使“两个文明”在正常轨道上发展。  相似文献   

15.
比德观是我国先秦儒家创立的自然美观。它的形成有赖于殷周文化转型,对《诗经》比兴手法亦有所继承。比德观创立后,对我国文学创作与民俗工艺影响极为深远。  相似文献   

16.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是一种公共物品,具有明显的公共性,具体表现在:农村低保的责任主体与提供者是地方政府,农村低保的消费者不用付费,农村低保具有广泛的影响。但现实中存在着农村低保公共性"扭曲"问题,笔者主要从主体及具体的运作过程两方面进行原因的阐述,并提出了解决公共性方面问题两大建议——完善法律制度和加强相关主体的参与监督。  相似文献   

17.
不同民族和国家对经济可持续发展都有自己的诠释,这是因不同的历史、制度、宗教和文化所致。维吾尔族“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自然观及其传统生活习俗和传统禁忌习俗中的生态自然观,将对实现新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道德教育从本质上说是生活的教育,旨在引导学生在建构完整生活的同时获得德性的完满。道德教育回归生活世界不仅有助于学生德性的成长与发展,而且有助于道德教育走出困境,道德教育回归生活世界更是为了创造更可能多的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