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次级债券在提高我国银行资本充足率中的作用与风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菁菁 《商场现代化》2008,(12):362-363
1988年7月,由西方十二国的央行在瑞士通过的《巴塞尔协议》统一了国际银行业的资本衡量和资本标准,此后,由其制定的资本充足率测定方法逐渐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实行的考核商业银行经营安全性的重要监测指标。各银行采用了各类方法以使其达到资本充足率8%的最低要求,其中,发行长期次级债券成为了银行补充资本金的通用做法。然而,在这种做法的背后还蕴藏着风险,银行应充分衡量其作用与风险的代价,慎用次级债。  相似文献   

2.
随着2006年我国金融市场的全面开放,外资银行准入条件的逐渐放宽,我国银行业面对的竞争更加激烈。长期以来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普遍注重资产、负债的管理而疏于对资本金进行管理,资本金不足、资本结构不合理、盈利能力较差是存在的主要问题。切实提高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建立资本金补充的长效机制成为当务之急。本文通过对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金现状及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提出了现阶段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资本金补充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银行的资本充足性,主要指银行资本的数量足以吸收可能发生的意外损失,使银行在遭遇风险损失时不致破产。而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基本上达不到《巴塞尔协议》规定的8%的要求。首先分析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补充资本金的紧迫性,而后从内部积累、外部筹资等五个方面提出国有商业银行补充资本金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资本充足率,即资本总额与加权风险资产总额的比例。充足的资本金是银行赖以生存和拓展业务的基础。为抵御经营风险,加强商业银行的资本金管理,提高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蔡瑞琪 《市场论坛》2005,(10):99-101
本文通过比较分析提高国有上市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几种方式,提出通过配股筹集资金是补充我国上市商业银行资本金的一条有效途径,并分析了实施配股的制约因素及其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6.
蔡瑞琪 《市场论坛》2005,(9):99-101
本文通过比较分析提高国有上市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几种方式,提出通过配股筹集资金是补充我国上市商业银行资本金的一条有效途径,并分析了实施配股的制约因素及其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7.
刘千  臧舒睿 《商业观察》2023,(17):96-99
随着我国对于实现“双碳”战略目标的路径逐渐清晰,我国绿色金融业得到了飞速发展,文章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绿色金融债券发行现状分析,指出我国商业银行发行这一金融工具面临的各种风险及问题,并对商业银行绿色金融债券风险管理的原则进行了梳理,针对性提出了绿色金融债券风险管理的对策,从而有力推动了我国商业银行绿色金融债券业务的开展,也更好地促进了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和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不仅远高于巴塞尔协议的要求,而且有逐年提升的趋势。但一方面资本充足率带有浓厚的美英等国限制别国商业银行国际扩张的阴谋色彩,另一方面从流动性角度来看我国银行也没必要保持过高的资本充足率。因此,我国的银行业监管当局和商业银行应对资本充足率保持清醒的认识,一方面为了参与国际竞争要满足最低的资本要求,另一方面完全没必要保持远超过规定的高资本充足率。  相似文献   

9.
赵倩 《商业观察》2024,(11):40-44
有效的银行资本监管对银行业乃至整个经济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资本监管不仅是银行宏观审慎监管的核心,更能促使商业银行牢固稳健思想,从而控制整个银行业系统的风险。当前我国银行资本监管不断革新,对系统重要性银行、中小型银行都提出了挑战,并且反映出逆周期缓冲资本利用不足、金融风险监管缺乏前瞻性等问题,因而提出优化资本管理方式、加快金融创新、引导差异化发展策略、个别流动性标准、及时修正监管政策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白帆 《致富时代》2011,(8):91-92
银行资本是银行经营的基础。拓展补充渠道,拥有充足资本,是商业银行适应日益严苛的金融监管需要,也是应对日益激烈的金融竞争需要。该文重点对资本补充渠道的有效性一一进行比较分析,并就中小上市银行如何在不同的资本补充渠道中进行选择提出建议,以期其能以资本补充为契机,构建长效机制,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商业银行在经营活动过程中,主要面临着信贷风险、市场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操作风险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不足,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内控制度弱,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水平整体不高,是造成我国商业银行存在信贷风险管理的成因。政府应提高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加强商业银行内部管理,加快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发展。  相似文献   

12.
商业银行在经营活动过程中,主要面临着信贷风险、市场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操作风险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不足,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内控制度弱,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水平整体不高,是造成我国商业银行存在信贷风险管理的成因。政府应提高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加强商业银行内部管理,加快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过去的20年间,巴塞尔协议下资本监管框架越来越繁杂,但其仍难以满足不同禀赋的商业银行。本文试图从商业银行重要的基本功能流动性创造的角度,验证资本充足率的统一监管对商业银行带来的非对称影响。研究表明,从2005年至2008年,样本商业银行创造了大量的流动性。资本的提高会显著促进股份制商业银行提高对风险的吸收能力,提高其流动性创造能力,但是会压缩区域性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创造能力以及中小企业贷款,非对称效应显著。  相似文献   

14.
张樱 《财经论丛》2016,(5):53-61
本文首先从社会信任、社会组织、社会参与、社会慈善四个维度度量中国各地区社会资本的发展水平,运用因子分析法构建社会资本的综合分数。在此基础上,选取2010-2013年可持续获得相关信息的468家上市公司组成的平衡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非参数检验方法实证检验社会资本与公司债务期限结构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社会资本和债务期限结构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上市公司所属地区社会资本的发展水平越高,公司债务期限结构越长。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结合中国房地产公司的动态资本结构特征,建立房地产公司动态资本结构模型,利用该模型进行了数据仿真实验,研究中国房地产公司资本结构对股权收益的影响情况。研究发现股权收益率随着资本回报率标准差增长,呈现出骤降后平稳上升一定水平的规律,并且资产负债率档位越高,收益率水平越不稳定;而当资产负债率处于较低水平时,债务利率水平的差异并不会对股权收益率造成较为明显的区别,而随着资产负债率水平的提高,股权收益率开始随着债务利率水平的差异而产生不同,在盈利能力相等时,股权收益率均随债务成本的增大而降低。  相似文献   

16.
本文调查了756家上市公司的2003年的横截面数据,考察了股权结构对资本结构的制度影响。本文的经验结果显示,国家股比例较高的公司伴随着显著较低的负债率,更倾向于权益融资;法人股比例和流通股比例较高的公司则更倾向于债务融资(其中流通股比例较高的公司倾向性最强)。本文还发现,公司融资行为还受企业规模、资产结构、盈利能力和成长性的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董事会与公司治理:债务资本视角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采用2003-2005年沪深股市上市公司的3,003个样本数据,从上市公司财务杠杆和债务期限结构决定的视角,实证研究了董事会对公司治理的影响.实证发现两职合-和独立董事比例与资产负债率显著正相关.董事会次数与资产负偾率呈显著的倒U型曲线关系.董事会特征变量更多的影响资产负债率的决定而对债务期限结构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我国国际资本流动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1982-2004年期间我国的国际资本流动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国际资本流动存在着数量上波动性和方向上双向性之特点,其主要影响因素是人民币汇率预期,其次是物价水平和名义汇率,而利率因素的影响并非显著。其政策含义是,在当前内外经济条件下,人民币升值并非可举之策;但在长远,资本流动的双向性决定了浮动汇率制度是我国汇率制度改革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9.
“会计准则是否助推了2008金融危机的升级和扩散”是G20华盛顿、伦敦、匹兹堡3次峰会持续关注的议题.本文聚焦G20议题的基础性问题,即银行会计制度是如何影响商业银行资本充足水平核算的?全面认识这一问题对G20议题的解决有借鉴意义.在比较巴塞尔资本框架与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构成基础上,本文锁定金融资产计量、分类、减值和SPE并表等4个会计制度影响资本充足率的渠道.本文分析基于国际相关制度和市场背景,我国会计制度和资本监管规范与国际趋同,因而研究结论对我国监管机构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2007年8月,美国次级债危机全面爆发,并迅速波及世界金融市场。研究次级债的概念,并对次级债危机的成因进行分析。对此次次级债危机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进行分析和评价,认为我国商业银行在此次危机中并未受到实质性影响,但其中仍有许多经验值得我国商业银行认真的思考和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