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思路,深入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核心和关键在发展农村经济,只有农民增收才能生活富裕,才有经济实力抓好新农村的其他建设内容,从而奠定新农村建设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要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必须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的主体意识,调动农民投身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这样新农村建设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并且长效地发展下去。  相似文献   

3.
农村是由村庄构成的,村庄是农村的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的是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广大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这最终必须落实到村庄上.落实到农民生活的空间上。  相似文献   

4.
促进村镇建设,改善农民生活方式和提升农村服务功能,从而促进城乡社会一体化,应该是建设新农村题中应有之意。而提升农村服务功能就是使农民享受到与城市居民相似的社会保障与公共服务,它应该是我们在新农村建设中需要始终关注和最终要解决的问题。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如  相似文献   

5.
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增加投入的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凝村的公共服务,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搞好乡村建设规划,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通过农民辛勤劳动和国家政策扶持,明显改善广大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生活的变化、农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催生了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的嬗变;农民心态的变化具有双重性,说明新农村建设既是适时可行的、又是长期的历史过程;要以中央20字要求为统领,打造好新农村建设的综合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划时代的历史性任务,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任务,以发展农业和农村先进生产力为着力点;必须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攻方向;必须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必须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尤其要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必须高度重视农村教育和农民培训,培育一代新型农民;必须从农村实际出发,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不强求一律,不盲目攀比,不强迫命令,更不能搞形式主义。  相似文献   

8.
《江苏农村经济》2006,(5):22-22
广东省提出,新农村建设立足点是为农民带来利益,不搞示范工程.不增加农民负担;切入点是解决农民最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如增加对农村投入,解决好农村的教育、医疗、失地农民养老、最低生活保障等问题。省委书记张德江指出,广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设统一指标,当然。不设统一指标,不等于没有标准,“标准就在农民心中,标准就是群众满意不满意。”  相似文献   

9.
促进村镇建设,改善农民生活方式和提升农村服务功能,从而促进城乡社会一体化,应该是建设新农村题中应有之意。而提升农村服务功能就是使农民享受到与城市居民相似的社会保障与公共服务,它应该是我们在新农村建设中需要始终关注和最终要解决的问题。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如火如荼,农村投入总量大幅度增长,破解农民公共服务缺失的努力也已经初见成效。以我们南宁市为例,通过“三大会战”增加了对农田水利的投入,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农村教育投入逐年增加,农村社会保障工作逐步完善。但是,农村公共服务和农民群众需求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0.
辽宁农村人力资源素质现状与提升对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张艳  孙科 《农业经济》2006,(12):26-27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广大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要实现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需要培养造就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是新农村建设中新型农民的基本内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农业、资源、环境、人口、教育等多个学科。因此就人的作用而言,必须全方位提升农村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11.
新农村建设,必须“抓两手”:一手抓城镇化,一手抓新农村建设。国内外经验反复证明,城镇化不可能取代新农村建设,城市化进程必须与农业、农村发展相协调。新农村建设不是城镇建设的翻版,应该保持农村的特点,有利于农业生产、农民生活;有利于保持田园风光、传承历史文化;有利于保育良好生态、健康环境。  相似文献   

12.
整理居民点建设新农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江苏省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提出了“农村道路通达工程、教育培训工程、农民健康工程、农村环境整治工程、农村文化建设工程”新五件实事。作为农村二、三产业活动和农民居住生活的载体,农村居民点的建设是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活环境、实现村容整洁、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生活的变化、农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催生了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的嬗变;农民心态的变化具有双重性,说明新农村建设既是适时可行的、又是长期的历史过程;要以中央20字要求为统领,打造好新农村建设的综合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14.
2006年的农村工作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题,抓住了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根本。建设现代农业,保障粮食安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省粮食局党组在认真学习中央1号文件和省委、省政府稳定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等一系列政策的基础上,根据省委、省政府今年的工作部署,决定抓好五件实事,全力参与和服务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呼唤创业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改善亿万农民生活的大事,是农民的愿望和要求,为的是农民、靠的是农民.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其创业、创新意识的高低不仅影响到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还直接关系到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社会大局的安定和现代化建设的推进.因此,在农村开展创业教育,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富有创业和创新精神的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最迫切要求,也是新农村建设最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6.
农村能让生活更美好吗?本文认为,农村也能让生活更美好,但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必须把西部农村作为重点区域,把城乡统筹作为重要方略,把改善农村民生作为重要内容,把发展城镇化作为重要纽带,把实现农民群众利益最大化作为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农民淳朴善良.广大农村保留着许多良好风气和传统美德。但至今还有一些地方的农民早上听鸡叫、白天听鸟叫、晚上听狗叫.这是当地农民文化生活的真实写照.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当前农村文化的落后和无奈。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获得了巨大发展.农民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但农村文化建设却相对滞后。农村文化生活比较贫乏.这不仅制约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也制约着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18.
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全面的目标,不是简单的“新村”建设,是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农村生态“三生”的有机统一。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人们对生产环境和生活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农村环境卫生工作,提高农民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农民科技培训》2006,(10):F0002-F000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发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号召,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村容整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五大基本要求之一。“村容整洁”了,农村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环境和人文环境就会得到大大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自然就会得到提高,农村社会也就会更加稳定和谐。  相似文献   

20.
加强新农村建设资金管理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民物质生活基础日益稳固,渴望生活质量特别是居住条件得到改善的意识越来越强烈。党和政府不失时机地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目标,给全国的农民带来了喜悦,一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热潮正在各地蓬勃兴起。因此,如何加强新农村建设资金管理问题,成为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关心的热点,也是当前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创造新农村和谐氛围亟需解决的问题。笔者结合浙江省义乌市的实际,谈一点浅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