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安 《西部大开发》2006,(11):31-33
西安是西部开发的“桥头堡”。 榆林是西部开发的“动力翼”, 神木是西部开发的“助推器”。 有“中国科威特”之誉的陕北榆林,在因资源开发而带来的繁荣中。人们开始担忧:千年后榆林会因资源枯竭而走向衰退吗?[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田丽红 《中国经贸》2014,(7):237-238
我国经济在不断深入改革,文化产业也在大势中迅速兴起。特别是陕北文化产业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人文资源优势,得到了迅速发展,并初步形成了榆林和延安两个相对独立的文化市场与文化产业发展格局;但制约两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中文化产业统计制度是重中之重。本文就文化产业统计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魏文章  梁军 《当代陕西》2010,(10):44-45
陕北榆林,因蕴藏着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被誉为中国的“科威特”。此外,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地质勘探还发现榆林地下有着丰富的盐矿资源。据初步估计,榆林全市已探明盐储量8854.55亿吨,远景储量6万亿吨,潜在经济价值33.2万亿元。把榆林建设为国家能源重化工基地,除了煤、气、油三样外,开发盐矿资源也是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4.
陕西省靖边县涌泉居生态马铃薯种植基地董事长冯小燕,以一首陕北民歌《土豆、洋芋、山馒》,得“土豆姐姐”美誉。 冯小燕与土豆的情缘是从2009年首届榆林籍企业家返乡创业大会开始的,当时她第一次发现,家乡这片广袤而贫瘠的土地上,还能发展现代农业。  相似文献   

5.
《上海经济》2013,(11):39-39
园区概况 陕北榆林生态产业科技园于2006年列入榆林市“61211”科技创新工程系列,纳入榆林市“十一五”“十二五”计划。20余家市内外合作企业和20余个技术依托单位。根据科技部农业科技园建设规模与标准,  相似文献   

6.
春玲  梁英 《当代陕西》2009,(10):60-61
陕北榆林神木县,这个曾经是全国贫困县的塞上小城,经过短短十几年的飞速发展,脱胎换骨,一跃连续五次蝉联全省“十强县”榜首,成为陕西惟一的全国百强县。在引起国人倾慕、惊叹、注视之时,神木今年又率先实行全民免费医疗政策,一枝独秀再获全国瞩目。  相似文献   

7.
陕北榆林生态产业科技园是国务院西部办生态组认可的生态产业亮点.园区的创建和成功运行,不仅能用生态产业项目有效改变榆林脆弱的生态环境,还能够应用农业高新科技带动陕北老区的"三农"发展,并将能成为我国西部地区生态产业开发的样板和示范典型.  相似文献   

8.
大爱无言     
2007年6月5日,备受陕西省政府关注的“中化益业年产240万吨甲醇MTO及配套项目工程”在陕北榆林正式开工。而这项被列入国家和陕西省“十一五”规划,总投资160多亿元人民币的煤化工产业,是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公司与陕西益业投资集团的一次强强联合,其中一位名叫刘娟的巾帼英才是该项目的领军人物之一。[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工行陕西分行认真贯彻省政府支持陕北区域经济发展系列部署,围绕能源产业“三个转化”和建设陕北能源重化工基地目标,主动克服区域经济增速放缓对银行经营影响,全力支持榆林经济发展. 用好增量、盘活存量,信贷资产增速高于区域经济增速.工行陕西分行通过加快信贷投放,全力支持榆林经济转型发展.近三年(指201 1年至2014年6月,下同),累计向榆林投放贷款929.31亿元,净增138.85亿元,余额335.23亿元,增量居全国工行系统283家二级分行第16位、陕西第1位,四大行占比近30%;各项贷款年均增幅23.91%,分别高于工行系统和全省平均水平11.87和10.15个百分点.同时,将在榆林吸纳的存款全部用于当地经济建设,又从系统内调配资金近45亿元支持榆林经济发展.至6月末,榆林分行存贷比112%,居榆林四大行首位.此外,加快存量贷款周转,提高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和效率,上半年,累计向榆林发放公司贷款64亿元,有力支持了实体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0.
“如何在新的历史时期,做大做强陕北民间文化?”2008年上半年,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课题组就此课题,组织有关专家分别到榆林、延安及其所属9县进行了深入调研;同时,在广泛征求省文化厅、省文联、省旅游局、省群众艺术馆、省剧协、省音协、省曲协等方面专家学者意见的基础上,形成了《政府市场两手推动,繁荣陕北民间文化》的专题报告,于今年8月初上报省委、省政府,当即得到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1.
《西部大开发》2009,(9):74-75
府谷县位于陕西最北端,地处秦、晋、蒙三省区交汇处,东与山西保德、河曲两县相望,北与内蒙古准格尔、伊金霍洛两旗接壤,西、南与神木县紧邻,全县总面积3229平方公里,总人口22.4万,辖7镇13乡,是陕北能源化工基地榆林“两区六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我在一次常委会上曾经说过,请大家对我和身边的工作人员进行监督。今天是个廉政会,我也表个态,以后如果有人打着我的旗号,到延安、榆林搞工程招投标或违规经商等事项,请你们坚决拒绝,我没有也不会给他们提供方便,我接受大家的监督。请各位配合一下,拜托大家。”这是省委书记、省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领导小组组长李建国5月下旬检查延安和榆林两市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与当地的领导干部座谈时的一番讲话,言词铿锵,掷地有声,会场上掌声雷动。  相似文献   

13.
当前,靖边旅游文化发展既处于大众消费加速增长期,又处于消费快速升级转型期,因此,靖边应把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作为经济转型的重要契机,适时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全域旅游,按照“党建强基、文化引领、生态固本、创新转型”的工作基调,扎实推进靖边“两区两地一中心”建设,努力把靖边打造成宜居、宜业、宜商的榆林副中心城市和陕北革命老区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似文献   

14.
"十四五"末,榆林应争取地区生产总值赶上西安,成为联结关中战略高地和京津冀的枢纽城市,既接受西安和关中的辐射带动,又接受京津冀和环渤海的辐射带动,努力构建西安-榆林-北京经济大通道,带动陕北及陕西大发展。  相似文献   

15.
古有“九边重镇”之称,今有“中国科威特”之誉的榆林,是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煤炭、石油、化工等高危企业密集.在这43578平方公里的黄土地上生活着366万陕北儿女,也驻守着一支情系人民群众,危难之时显身手的公安消防铁军——榆林市公安消防支队.  相似文献   

16.
陕北能源开发如果以破环生态环境为代价,必然影响黄河水质,影响中下游社会经济发展。因此治理黄河就必须绿化陕北,把榆林、延安两地建设成为大林区、大牧区。  相似文献   

17.
《西部大开发》2003,(12):77-80
陕北地区所属延安、榆林两市,总土地面积8.03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6.57万平方公里,是我省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年均侵蚀模数1-2万吨/平方公里,最高达3万吨/平方公里以上,侵蚀量之大,侵蚀模数之高,居全国之首。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沟壑扩展,耕地锐减,肥力降低,土壤贫瘠。加之这一地区干旱少雨,缺少高标准基本农田作支撑,难以抵御自然灾害,造成农业生产水平极为低下,当地群众生活十分贫困。  相似文献   

18.
一条消息吸引来的盐田开拓者,1995年8月的一天,时任陕西吴堡黄河水泥厂厂长的白森祥,在报纸上看到陕北榆林发现了特大岩盐矿藏的消息时,激动得再也坐不住了.他很快利用去西安出差的机会,托熟人,找专家咨询探讨,产生出了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强烈的创业念头促使他一到榆林就直找地区领导,主动请缨投身榆林盐田开发事业。  相似文献   

19.
“米脂婆姨绥德汉”,足见米脂女人不同凡响。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陕北以基础设施为主的公路建设突飞猛进,涌现出许许多多爱岗敬业、勤奋工作的公路人。榆林公路局米脂公路管理段段长石海娥,现已40岁,从一名道工,到机关管理人员,最后走向领导岗位,一步一个脚印,她是凭着对公路的热爱,对事业的执著追求成长起来的。  相似文献   

20.
在陕西宏观调控的总体部署中,主要矛头是指向榆林;在榆林的清理整顿中,土生土长的“五小企业”处在清理的浪尖;宏观调控大背景下的榆林,正在阵痛中前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