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前国家宏观调控政策频出,近期货币政策逐步收紧,使中小商业银行的发展环境更加不容乐观,发展压力逐步加大。因此,本文阐明了准备金率上调对中小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影响,提出应对可能产生流动性风险的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2.
中央银行通过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货币供应量进行调控,但是近年来我国频繁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给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带来很大的压力。商业银行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应对存款准备金屡次上调给其流动性带来的影响,保障商业银行良好的经济效益,推动商业银行健康、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存款准备金率与商业银行流动性危机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央银行出于对调控货币供应量和降低存款人存款风险的考虑,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存款准备金率如果持续上调超过商业银行承受极限时,商业银行就可能发生流动性危机。由于存款准备金率作为一项宏观调控手段,不会因为一家商业银行流动性危机而改变其政策走向,因此,客观分析准备金率对商业银行的影响,采取切实有效的应对措施,既能保证宏观调控政策的有效实施,又能推动商业银行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由于流动性过剩、CPI不断走高、加息进退两难及公开市场业务作用有限等,自2010年1月18日至2011年6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已连续12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每次50个基点,"十二调"之后,我国大型金融机构和中小型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已分别高达21.5%和18%的历史高位。本文分析了近12次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整的背景,探讨了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并提出了商业银行应对存款准备金率上调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本文选取了2012年至2014年的存款准备金率和2012年至2014年天津房地产销售额,通过事件研究法进行显著性检验,对房地产行业受存款准备金率变动的影响做了分析。结果表明:存款准备金政策在短期内能够有效影响房地产行业,尤其是业内的上市公司。但长期来看,该政策的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6.
张迎春 《西南金融》2008,(10):14-16
在我国近年经济过热背景下,中央银行频繁使用了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紧缩货币政策工具。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商业银行可用资金比例则降低,从而引起流动性压力加大,这就需要通过改变其资产结构,增加流动性资产占比来储备流动性,而资产结构改变又会致使其收入结构改变,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占比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定向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成为货币政策调控的新趋势。同时在2015年我国改变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的考核方法,由时点法考核变为平均法考核。作为重要的货币政策手段之一,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调整对金融机构流动性以及社会信用总量的影响较大。因此,研究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变动与金融机构流动性的关系,对于货币政策调控具有借鉴意义。设计出适合研究内容特点的实证模型,引入了平均法这一新的考核方法,选取不同类别郑州市银行类法人金融机构作为代表,用实证分析方法研究金融机构流动性受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及考核方式的影响,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30多年来中国的通货膨胀对主要宏观影响因素冲击的动态响应进行了定量研究。研究发现:通胀本身具有持续效应,GDP增长率、货币供给M2增长率、固定资产投资能够造成通货膨胀压力。通货膨胀率自身的传导效应很大,通货膨胀一旦出现将会持续一段时期。  相似文献   

9.
存款准备金率是央行调控经济的基础性工具。准备金率调整会影响证券市场的股票价格,且两者之间呈负相关。本文运用EViews6.0对我国央行准备金率调整最频繁时期准备金率的调整及其后中国上证指数的变化进行实证研究后发现:我国准备金率调整和上证指数之间的关系有悖一般理论呈阶段性特点。本文剖析了其产生的原因,提出科学运用手段之法。  相似文献   

10.
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不足,中小商业银行尤其明显,追其原因主要是中央银行多次上调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所致。2007年美国发生次贷危机,2008年危机席卷全球,中国的经济受到严重的影响,为了应对危机,我国通过增加流动性未刺激经济的发展。2009年我国的次贷投放量为9.59万亿,2010年预计信贷投放为75万亿,  相似文献   

11.
在韩国央行管理富余流动性的过程中,边际存款准备金率制度曾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既在汇率制度弹性较弱和金融市场不发达的情况下加强了流动性管理,又未对整体经济造成过大的冲击。我国当前的金融制度、市场条件和流动性过剩的状况与韩国当年的情景非常相似,可以考虑借鉴其成功经验,实施边际存款准备金率制度,既加强流动性管理,又可避免"一刀切"地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宏观经济造成过大冲击。  相似文献   

12.
自2006年以来,央行频繁使用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方法来收缩信贷,减少流动性。通过对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背景及对流动性过剩的影响进行分析,找出其影响因素。最终给出结论及简要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作为货币政策的三大基本工具之一,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一向被认为对于货币供给量有着强烈的收缩能力,在国外通常不会轻易使用。但我国进入2006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频繁动作,短短几年间调整达24次之多。为何我国会如此频繁使用这一工具?这种政策的调整对股票市场影响如何?股票市场这一传导渠道是否畅通?针对这一系列问题,本文采用事件研究法、干预分析模型与GARCH簇模型相结合对2006年以来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24次调整对股票市场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从短期来看,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对我国股市的影响非常微弱;但对银行板块却有比较显著的公告效应,并且这种效应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同时对同等幅度的政策调整,银行板块的反应比大盘更为剧烈。从长期来看,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对股票市场及银行板块的影响是长期存在的。从波动性的反应来看,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能有效降低银行板块股价的波动性,但对整个大盘而言则影响甚微。  相似文献   

14.
高春玲  王丛芳 《海南金融》2011,(1):53-55,69
本文使用农村金融发展规模和发展效率作为农村金融发展的衡量指标,选取我国1985-2009年的年度数据,运用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方法对农业保险和农村金融发展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业保险与农村金融发展规模和发展效率都是一阶单整的,而且它们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并且只存在单向因果关系:农业保险是农村金...  相似文献   

15.
流动性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最重要、最致命、最隐蔽的风险之一。本文基于内外部因素分析框架,运用压力情景下的LCR作为风险评价指标,通过构建VAR计量模型,借助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方法,定量验证了宏观变化、结构调整对大型、中型银行流动性的冲击效应及贡献度大小。研究发现,外部宏观因素对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影响增强。其中,大型银行得益于被动负债和中央银行的救助优势,对自身资产负债结构摆布及流动性风险管控能力更强;中型银行由于同业及表外业务过快扩张,流动性风险更为突出。据此,宏观层面要更加注重宏观流动性把控,强化金融监管行为的有机协调;微观上则应进一步提升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能力,加强同业、表外业务的全面流动性管理与监管。  相似文献   

16.
人民银行调高存款准备金率,对于金融结构尤其是对商业银行的实际经营效应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也为我们深入研究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操作提供了一个机会。本文主要是分析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使商业银行在哪些方面受到了货币政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孙晔 《时代金融》2013,(24):121-122
作为货币政策工具之一,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一方面影响基础货币的数量,另一方面通过乘数效应多倍扩张或收缩货币供应量。近年来我国对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这一政策工具的运用比较频繁。本文结合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情况,分析了我国历次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原因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经济处于"新常态"背景下,本文分析了存款准备金率通过改变存款规模、改变货币供给乘数、改变资产负债表结构以及货币市场对信贷市场的传导作用四个渠道对商业银行贷款利率产生显著的影响,并通过构建基础模型和灰色关联模型测算了该影响值约为0.5,最后提出了应从综合出台总量性货币政策和结构性货币政策,大力发展信贷资产证券化等中间业务以及完善货币市场与信贷市场之间的传导机制三个方面降低商业银行贷款利率。  相似文献   

19.
20.
货币政策的变动对股票市场的影响一直是金融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利用货币政策中的存款准备金率这一重要工具,来研究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对股票市场的影响,选取其中的五次作为样本,运用事件研究法来研究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对股票市场的公告效应,研究表明: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对股票市场有较显著的影响,但是存款准备金率对股票市场的影响幅度并不确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