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开放式基金风险比较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放式基金风险应该根据其类别和经营管理风格等因素进行划分。根据样本数据的特定性质,通过采用GARCH模型,对开放式基金的基金收益波动进行模拟,分别计算了代表性开放式基金的VaR值,并引入RAROC方法比较了开放式基金的风险。结论表明,投资者和管理者应该结合开放式基金的管理风格进行横向比较,使用绝对VaR和RAROC指标综合考察开放式基金的风险和收益。  相似文献   

2.
我国指数型开放式基金业绩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评价指数型开放式基金业绩,是一个现实而有意义的课题。其中的实证设计直接涉及如下主要因素:样本基金的选择、基准组合的选取、无风险利率和基金周收益率的计算、数据来源及应用软件的确定等。在此基础上,通过运用收益率评价法和风险调整收益法,对所选10只样本基金业绩进行对比研究后发现:样本基金的业绩与证券市场行情密切相关,受到股票市场环境的主导性影响;这种主导性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开放式基金投资收益和风险的影响上。研究同时表明,指数型基金在我国目前市场状况下是一个比较理想的选时投资工具。  相似文献   

3.
我国开放式基金规模与业绩关系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借鉴证券投资基金广泛运用的业绩评估模型,对我国开放式基金规模与业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及显著性检验.实证分析表明,我国开放式基金的规模与业绩之间并不存在某种特定的关系.最后分别针对基金管理者和基金投资者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我国开放式基金业绩持续性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运用列联表、一元线性回归和卡方检验方法对我国开放式基金从2002年6月30日至2005年6月30日的业绩持续性进行了检验。实证结果发现我国开放式基金业绩不具有持续性,此外,开放式基金在短期内还有显著的业绩反转现象产生,很难根据基金过去的收益来判断其未来的业绩。  相似文献   

5.
我国开放式基金业绩持续性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本文采用基于横截面回归参数检验方法和Z检验、Yates连续修正卡方检验及Fisher精确检验三种非参数检验方法对我国上市时间较早的 16只开放式基金业绩持续性进行检验 ,检验结果表明我国开方式基金业绩不具有持续性。  相似文献   

6.
俞雪飞  刘亚 《经济问题》2012,(2):101-105
分别采用七类业绩评价基准及三类基金业绩持续性检验方法,对中国偏股型开放式基金的短期及中期业绩持续性进行了检验分析,并利用多元logit回归模型,对基金业绩持续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检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开放式基金在半年间业绩存在着比较显著的持续性,但季度间业绩持续性不显著。同时,业绩评价基准及业绩持续性检验方法的不同对检验结果有较大影响,但前者对业绩持续性检验结果的影响大于后者。相对于其他因素,基金的选股及选时能力对业绩持续性的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7.
基于风格调整的开放式基金业绩评价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金的投资风格对于基金业绩有重大影响,将不同投资风格的基金业绩直接进行对比,不能科学地体现基金表现的优劣。本文以2005年4月1日到2009年11月30日期间经历了一个完整的上涨和下跌行情的我国51只开放式股票型基金为样本,运用Fama-French三因素模型对基金的投资风格进行检验,并在剔除风格因素后对基金业绩进行评价,结果发现我国开放式股票型基金投资风格严重趋同,表现为大盘成长型。经过风格调整之后,基金取得了一定的超额收益。  相似文献   

8.
我国开放式基金赎回行为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2003年开放式基金大获全胜,其平均净值增长率超过了同期大盘指数(上证指数、深证指数)的涨幅,而且在大盘下跌过程中表现出较强的抗跌性,与此同时投资者却做出了逆向选择,基金遭遇巨额赎回。本文首次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我国开放式基金赎回行为进行探索性研究并得出如下结论:(1)基金业绩增长和赎回率负相关,但是会在净值跌破1元时发生突变;(2)分红金额、次数愈多愈可以有效抵制赎回;(3)从赎回率看基金品牌效应已经发生作用,大基金管理公司赎回率低;(4)赎回率和赎回费率不显著相关但是和基金类型显著相关;(5)基金集中度越高,机构户比重越大赎回率越低。文中运用面板数据、截面数据和合并数据的方法对结论予以验证。  相似文献   

9.
利用2005—2012年我国58只偏股型开放式基金的半年度数据,通过排序研究和建立平衡面板数据模型,对基金持股集中度和股票资产换手率与基金业绩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用赫芬达尔指数刻画的持股集中度与用基金累计单位净值增加值刻画的基金业绩显著正相关,股票资产换手率也与基金累计单位净值增加值显著正相关。提出:基金投资者可通过选择持股集中度和股票资产换手率高的基金来获得理想的投资收益。  相似文献   

10.
后危机时代的中国股市起起伏伏,而将股票作为主要投资手段的开放式偏股型基金是否恪守其所宣称的投资风格。本文运用基于收益率Gruber模型对后危机时代的我国的开放式基金的风格漂移状况进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开放式基金业的发展,基金的数目越来越多,因而考察基金的投资风格是投资者选择基金类型的第一要素,也是基金最重要的识别系统之一.本文用夏普模型对我国开放式基金的实际风格进行了识别和分析.从分析上看,发现从整个考察期看,基金的投资风格并不稳定,在股市的上升期间,基金管理人更注重于选择个股,追求超额收益;而在股市下降期间,基金管理人则注重基金资产在各资产类别间的配置,力求维持基准收益率.  相似文献   

12.
基于DEA模型的我国开放式基金绩效评价体系及其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对国内外基金绩效评价研究成果的总结,运用运筹学中广泛用于相对绩效评估的系统分析方法——数据包络分析,构建了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开放式基金综合评价体系;并应用数学规划方法,重点从收益风险、基金经理选股能力以及市场择时能力等方面,对决策单元绩效的有效性进行评价,提出了发展我国开放式基金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3.
钱建豪 《当代财经》2005,(12):42-46
基于对国内外基金绩效评价研究成果的总结,运用运筹学中广泛用于相对绩效评估的系统分析方法——数据包络分析。构建了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开放式基金综合评价体系;并应用数学规划方法,重点从收益风险、基金经理选股能力以及市场择时能力等方面,对决策单元绩效的有效性进行评价,提出了发展我国开放式基金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4.
由于封闭式基金的高折价问题以及开放式基金的快速发展,封闭式基金逐步边缘化,封闭式基金到底还有没有存在的必要性?本文从基金业绩的持续性角度对开放式和封闭式基金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对封闭式基金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叶莉  韩世清 《现代财经》2005,25(4):38-41
本文在对国际通行的基金业绩评价方法进行简要介绍的基础上,着重对美国晨星公司的星级评价方法进行了探讨,以我国证券市场最早成立的8只开放式基金的65周数据为依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同时结合开放式基金净值收益率排名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6.
开放武基金代表未来基金发展的方向,本文首先从基金资产运作结果的角度着手,运用基准衡量方法(风险调整指标、信息比率、M2测度),对我国20只股票类开放式基金自2003至2006三年内的业绩进行评价,继而据以分析流动性交易对我国开放式基金业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李德志 《时代经贸》2012,(2):161-162
对基金投资策略的评价可以采用对基金在某一时段的投资业绩进行评估,以考察不同策略在该阶段的有效性。本文首先按照股票型开放武基金风格对所选的28只进行分类,给出了基于夏普方法的基金净值、累计净值等指标及计算出来的相对绩效数值,同时采用夏苷指数对我国股果型开放武基金的运蕾绩效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18.
刍议我国开放式基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邝国良  陈兰 《经济师》2002,(4):22-23
开放式基金目前已在我国公开发行 ,但由于我国证券市场尚未发展成熟 ,开放式基金发展面临更大的挑战。文章阐述了开放式基金在我国发行的意义、存在的风险 ,提出了开放式基金的风险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19.
研究我国非债券型开放式基金的业绩对探索适合我国基金业绩的评价方法,推进我国基金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增强资本市场资源配置能力,都有重要且现实的意义。评估的创新之处在于:(1)基金收益数据比较完善,在一定程度弥补了以前学者在评价基金业绩时样本不足的尴尬;(2)主要集中于非债券基金的研究。研究发现.在样本期下,我国非债券型基金的长期收益——风险状况要优于市场。大部分基金选择的股票获得了长期的超额正收益,在引入T—M模型对时机选择进行评价时发现,有一半以上的基金并不具备时机选择能力。  相似文献   

20.
我国开放式基金赎回行为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实证分析表明,影响我国开放式基金赎回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基金净值变化、分红、基金成立时间的长短、品牌、投资者结构等。因此,要妥善缓解开放式基金赎回压力,更好地实现流动性风险管理,需要从这些影响因素出发,采取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