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激励是指激发人的行为的心理过程。在企业管理中 ,激励可以理解为企业通过创设满足企业人员各种需要的条件 ,激发企业人员的各种潜能及努力动机 ,使之产生实现组织目标的特定行为的过程。常用的激励模式有物质激励、精神激励、情感激励等。在管理激励的实践中 ,企业组织是一种层次性结构 ,激励往往是上层对下层的一种职责 ,因此 ,必须使前者具有对后者激励的积极性。在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中必须解决对高层管理人员的激励机制。由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可以通过股票期权、股票购买权、业绩股份等激励措施 ,使高层管理人员认同企业的价值趋向 ,促使高层管理人员把企业的目标作为自身的内在利益追求 ,真正充分发挥高层管理人员的作用 ,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 ,人的因素在企业发展中将起到关键的作用 ,一个完善的、系统的激励机制将是企业实现不断发展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
为了降低成本并实现高管有效激励我们必须拥有科学合理的薪酬激励机制,随着非国有经济逐渐成为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前进的重要力量,如何保留、激励、吸引高管人员成为非国有企业亟须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高管薪酬激励的基础理论以及相关研究,同时结合我国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年报数据,采用回归分析对非国有控股上市高管薪酬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从而为合理设计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医药行业并购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栋华  卞鹰 《改革与战略》2008,24(9):169-171
并购是企业资本运营的重要手段,是企业战略的重要部分。医药行业作为一个科技含量极高、集约化国际化程度很高、高投入高收益的产业,通过并购来优化资源配置是其发展趋势。文章在搜集国内外相关文献基础上,对学术界关于医药企业并购的动机、并购绩效等相关问题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上市公司高管激励的视角探求公司现金流操控行为产生的原因,具体将高管激励划分为显性激励和隐性激励,同时以现金流操控的三类报告动机为调节变量,探究高管激励与现金流操控的关系是否受到报告动机因素的干扰。通过对我国A股上市公司1999-2012年数据实证检验,发现高管薪酬刺激了现金流操控,高管持股比例能抑制现金流操控,高管隐性收益减少现金流操控,频繁的高管变更易滋生现金流操控;三类报告动机均显著调节了高管激励与现金流操控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利益激励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社会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我国企业并不缺乏发展循环经济的利益源,缺乏的是使利益源发挥作用的实现机制.本文分析了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利益激励的必要性,探讨了决定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动力的利益因素,进而提出了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利益激励系统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6.
贺亮 《中国经贸》2012,(4):50-52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中国公司开始走出国门,通过跨国并购来实现自己的全球发展战略。但是,有并购就有反并购,中国公司收购外国企业的过程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外国(或境外)法律均针对并购其本国企业设置了反并购措施。外国(或境外)法律关于企业反并购措施规定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充分保护股东(尤其是中小股东)的利益,禁止公司管理层出于自利动机而进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上市公司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不断上升,上市公司高管人员的地位和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我国上市公司高管人员的薪酬制度存在不合理之处,导致高管人员缺乏工作积极性和创新性,难以改善企业的经营业绩,损害了广大股东的利益和投资热情。因此,建立有效的高管人员薪酬激励机制,既有利于保证经营者人力资本价值的实现,又可以有效防止经营者的机会主义和败德行为,对构建现代企业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张栋 《新疆财经》2005,(4):65-71
企业高管人员的激励问题一直是各方关注的焦点。本文运用新疆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来考察公司经营绩效与高级管理人员激励的关系。结果表明,高管人员的年度报酬与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并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高级管理人员的持股也没有达到预期的激励效果,而仅仅是一种福利制度安排。国家股比例与公司经营绩效之间不存在正相关或负相关的关系。研究结果还表明,高级管理人员的报酬水平与企业规模(总资产)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其所持股份存在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
高管的行业竞赛心理不仅会影响其并购决策行为,还会刺激其关注企业并购整合及并购业绩承诺的履行情况和达标程度。以2011-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签订业绩承诺协议的并购事件作为研究对象,考察行业锦标赛激励对标的公司业绩承诺达标程度的影响。研究发现行业锦标赛激励与业绩承诺达标程度显著正相关,表明高管受到的行业锦标赛激励效应越强,越有动机和压力督促标的公司提高业绩承诺达标率。进一步研究发现,真实盈余管理在行业锦标赛激励与业绩承诺达标程度之间起到中介作用。行业锦标赛激励对业绩承诺达标程度的提升作用在并购方是非国有企业、并购支付方式为股份支付、承诺补偿方式为股份补偿的情形下更显著。  相似文献   

10.
国企高管薪酬、股权激励问题历来是国企改革中最为坚硬的堡垒之一.如何在长期激励的同时,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和股东等利益相关人权益的最大化,这一问题在国企尤为复杂.  相似文献   

11.
子规 《环球财经》2011,(1):114-115
上市公司高管为了一己私利,采用欺诈手段欺骗投资者,定会被资本市场所不容,监管层也会铁腕打击类似行为。这也是为什么上市公司需要制定完备的薪酬激励契约,约束和激励高管人员以最大化全体股东利益为目标而努力工作,避免其为了个人私利而损害股东的利益  相似文献   

12.
国有企业高管人员财务行为在企业筹资、投资、利益分配等财务活动和对内对外的财务关系中有重要作用,对国有企业的财务价值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有效约束国有企业高管人员财务行为对于实现企业价值和满足利益相关者财务目标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上市公司薪酬制度改革,高级管理层的薪酬从单一的货币形式渐渐转变为多样化薪酬形式。此时,高管权力、股权激励强度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就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通过研究高管权力对股权激励强度以及经营绩效的关系,进一步完善企业内部代理机制,缓解高管与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引导上市公司发挥公司治理机制在股权激励计划制定中的监督作用,限制高管人员滥用权力,以期能够为上市公司带来良好的经营管理氛围。  相似文献   

14.
高管层激励是经济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在经济高速发展阶段产生并普遍运用的有效长期激励手段。实践证明,实施高管层股权激励,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企业的经营业绩,促进企业的发展。本文分析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面临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对我国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措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知识型员工流动以及激励手段不足的现状出发,根据动机的分类把员工分为三种类型,并提出根据知识型员工的动机采取激励手段的构想,采用因子分析验证本文构思,从而把激励方式与员工动机类型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6.
朱莉艳 《中国经贸》2012,(6):220-220
并购是兼并和收购的统称。企业作为一个资本组织,必然谋求资本的最大增值,企业并购作为一种重要的投资活动,产生的动力主要来源于追求资本最大增值,以及竞争压力等因素,但是就单个企业的并购行为而言,又会有不同的动机和在现实生活中不同的具体表现形式,不同的企业根据自己的发展战略确定并购的动因。  相似文献   

17.
浅析企业如何有效激励员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激励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有效实施的重要手段,有效的激励能使企业降低人员流失,提高企业绩效,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引导员工使其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达成一致,最终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发展。本文针对企业发展过程中一些经常出现的激励误区进行研究,通过对激励误区的分析,从激励前提和激励的方式上提出有效激励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股权激励计划是上市公司高管人员的一项长效激励机制,在我国是一个新生事物,公众对其不甚了解,但在我国一些上市公司已经施行.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分析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实施后对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股权行权条件、长效激励机制设计和方式选择等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软资源,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方面.企业文化建设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作为获取经济绩效为目标的企业来说,这种投入是否具有经济性十分关键.所以从经济学的角度说,企业文化具有经济价值.企业文化的激励功能是实现经济价值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中要设定合理的激励模式和机制.  相似文献   

20.
销售人员激励是企业激励机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虽然激励理论的发展已经比较成熟,但在企业销售部门的实际应用中对销售人员激励契约的设计却是十分困难的,甚至有时会发生严重的扭曲.文章将销售人员按职业生涯阶段分为不同时期,并将ERG理论运用其中,以实现对销售人员的按需激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