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文章从标准泰勒规则的内涵和适用条件出发,应用中国1995年第1季度到2010年第1季度的数估计了标准的线性泰勒规则,逐步从利率平滑、前瞻性变量、汇率因素和资产价格等方面放宽适用条件,根据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货币政策数据对泰勒规则的拓展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并验证泰勒规则在我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通胀率作为政策开关变量,对结构转换形式的泰勒规则在我国货币政策中的应用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经济周期中非线性泰勒规则优于线性泰勒规则,而纳入货币、资产价格、汇率等因素的扩展型非线性模型又优于非线性泰勒基准模型,其中货币和汇率因素的引入对央行货币政策实施有所影响。  相似文献   

3.
文章在考虑IS曲线、菲利普斯曲线以及泰勒规则等理论模型系统的内生性结构基础上,利用时变参数随机波动向量自回归(TVP-SV-VAR)模型捕捉我国货币政策对产出、通胀与汇率反应的时变特征,检验实际汇率与实际有效汇率进入泰勒规则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相比未引入汇率因素或引入人民币实际汇率的泰勒规则,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引入泰勒规则使得货币政策钉住通胀目标参数与钉住产出缺口参数均得到更为显著的改善,更符合我国货币政策规则的实际。我国货币政策规则正由"相机选择型"向"规则型"利率调控模式转变,货币政策调控空间也逐渐向产出缺口与通胀率目标及人民币汇率稳定目标转变,具体而言,货币政策对通胀与产出的调整仅表现为先递增后递减的短期正向效应,且2006年第3季度以来,我国货币政策具有明显的通胀治理偏好;货币政策对人民币汇率波动在2001年之前表现为逐渐增强的短期负向效应,而后影响效应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4.
文章在考虑IS曲线、菲利普斯曲线以及泰勒规则等理论模型系统的内生性结构基础上,利用时变参数随机波动向量自回归(TVP-SV-VAR)模型捕捉我国货币政策对产出、通胀与汇率反应的时变特征,检验实际汇率与实际有效汇率进入泰勒规则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相比未引入汇率因素或引入人民币实际汇率的泰勒规则,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引入泰勒规则使得货币政策钉住通胀目标参数与钉住产出缺口参数均得到更为显著的改善,更符合我国货币政策规则的实际。我国货币政策规则正由"相机选择型"向"规则型"利率调控模式转变,货币政策调控空间也逐渐向产出缺口与通胀率目标及人民币汇率稳定目标转变,具体而言,货币政策对通胀与产出的调整仅表现为先递增后递减的短期正向效应,且2006年第3季度以来,我国货币政策具有明显的通胀治理偏好;货币政策对人民币汇率波动在2001年之前表现为逐渐增强的短期负向效应,而后影响效应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5.
泰勒规则作为一种简单的货币政策规则,受到广大学者关注和各国央行的重视。目前,我国央行在宏观调控中尚未运用该规则进行操作,本文针对我国货币政策实践,从货币政策目标、中介目标、政策独立性、相关机制和技术约束条件出发,深入探讨了泰勒规则在我国货币政策中的适用性,并依据应用中存在的掣肘因素,给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以我国的货币政策数据对泰勒规则及其扩展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和验证泰勒规则在我国的适用性。在此基础上,运用泰勒规则对我国现行利率政策进行研究。发现我国的利率调节存在着小心试错,力求平滑化的操作倾向,利率调节幅度总体上小于泰勒规则值,因此在实现宏观经济稳定上力度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当局在面临重大宏观调控需要时,更多地运用数量控制的货币政策手段,而非利率政策,这种做法一方面阻滞了经济体制转轨进程,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宏观调控的政策成本。加强对利率政策工具的理论研究,使利率更好地针对通货膨胀和产出变化做出调整,对于提高我国的宏观调控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货币政策规则理论的发展回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对有关货币政策规则的著名建议及货币政策规则思想的现代发展历程进行了简要的历史回顾。讨论了在不确定性的短期宏观经济模型(即所谓的Poole模型)中规则的作用及中期模型如AS-IS-LM模型中的货币政策规则。我们特别关注所谓的工具规则和目标规则,工具规则以泰勒规则为代表,而通货膨胀目标规则是最流行的目标规则。最后,我们介绍了最优货币政策的理论观点,并将所谓的芝加哥规则放入一个简单的实际货币余额增长模型中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8.
文章将融资约束的异质性居民引入到新凯恩斯一般均衡模型中,考察货币政策对中国居民的收入分配和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1)货币供给冲击和负向利率冲击对收入差距有正向的影响,货币政策使李嘉图居民与非李嘉图居民的收入出现明显分化;(2)通过反事实研究表明李嘉图居民比例的降低和投资约束的放松都会加大收入差距的影响;(3)通过比较4种不同货币政策规则对收入差距波动和福利的影响,发现随着通胀和产出缺口敏感系数的增加,采用泰勒规则不仅能平滑经济波动还能减少收入差距和福利损失。文章通过对货币政策对收入差距的影响及机制进行理论研究与定量分析,为中国货币政策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9.
随着货币政策与金融稳定之间联系的不断深化,中央银行理应在防范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文章首先构建我国金融稳定指数,并将其加入线性货币政策规则,研究结果表明,中央银行在调整名义利率时的确对金融稳定状况有所关注,相比于传统泰勒规则,纳入金融稳定指数的泰勒规则中通胀系数与产出缺口系数均有显著改善,其能够更好地拟合中央银行的实际政策操作。随后,为了进一步考察货币当局对名义利率调整的动态变化特征,文章通过TVP-SV-VAR模型对拓展的时变参数泰勒规则进行了再估计。研究发现,随着经济周期和金融形势的更迭,中央银行也会不断动态调整其政策目标。其中,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的调控不存在明显的惰性区域,控制通胀始终是中央银行工作的重心。其次,中央银行存在规避经济收缩的偏好,在经济下行时期其对货币政策的调整会向产出缺口倾斜。最后,为了抑制金融机构的过度风险承担,货币当局在本次金融危机之后显著增强了对于金融稳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在“美元利率、汇率走势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的演讲中分析到,美国的加息有更深层次的原因。美国货币政策通常遵循的加息规则一般就是泰勒法则,但现在的泰勒法则是不是在起作用呢?泰勒法则两个变量是产出缺口,另外,就是预期通货膨胀与目标通货膨胀差距。现在,美国产出缺口是负的,按理说应该减息,通货膨胀虽然近期有一些往上走,但是依然是很低的,30年来基本上处于最低点。另外,美国最近一段时间房地产价格不断上涨,资产价格与商品价格之间的偏离是这一次美国通货膨胀加息一个很重要的背景。  相似文献   

11.
王祥  苏梽芳 《南方经济》2014,32(3):21-37
本文在新凯恩斯主义DSGE模型框架下,运用福利损失函数和脉冲响应方法研究我国最优货币政策规则选择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货币供应量规则相对于利率规则,使外生冲击对产出和通货膨胀的影响更持久,造成更大的福利损失,因此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规则应该逐步从货币供应量规则转向利率规则;在一定条件下,前瞻型利率规则、后顾型利率规则和泰勒规则所造成的福利损失相差不大,从便利的角度出发,中央银行应该选择后顾型利率规则。  相似文献   

12.
文章基于泰勒规则,以房价和股价作为资产价格变量,通过纳入和不纳入资产价格来分别构建货币政策反应函数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纳入资产价格的货币政策反应函数能更好地模拟我国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3.
伴随全球一体化进程,外部冲击对新兴市场国家货币政策的影响越发显著,导致政策偏离既定目标。本文以俄罗斯为研究样本,运用前瞻性泰勒规则计算货币政策偏离度。结合政策实践选取指标,构建SVAR模型,量化各因素对货币政策偏离的影响程度。结果显示,汇率波动和资本流动变化是导致俄罗斯货币政策偏离的最直接因素,原油价格变动和美元存款占比变动影响相对较小。由此可得,汇率贬值和资本流出是外部冲击影响俄罗斯货币政策的两大表征,并且两者相互促进,造成金融市场动荡和风险放大。最后,基于俄罗斯经验提出对新兴市场国家货币政策制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唐元蕙 《特区经济》2013,(12):11-15
本文对美国次贷危机和债务危机进行相同的政策因素解读。美联储宽松货币政策与泰勒规则的比较发现,不恰当的货币政策扭曲了市场基准利率,释放出错误的资源配置信号。危机前的低利率政策助长了房地产信贷的过度膨胀,成为次贷危机的政策因素;而后危机时代,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再次扭曲了市场的基准利率,没有达到银行信贷和经济增长的目的,而是将美国政府拖入了债务泥潭。  相似文献   

15.
卞志村 《世界经济》2007,30(6):35-47
货币政策操作规范通常有"相机抉择"和"规则"两种方式,但究竟哪种方式更优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本文在对中国货币政策操作实践进行简要回顾的基础上,对相机抉择性货币政策和规则性货币政策成分对产出和通货膨胀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论是:中国目前是以相机抉择型货币政策操作为主。在此基础上,本文运用动态模拟的方法对采用规则型货币政策操作的效果进行了分析,认为规则型货币政策操作可以明显减少中国经济的波动。因此,中国的货币政策操作应由目前的相机抉择型操作向规则型操作转型。  相似文献   

16.
规则与相机抉择之争是央行货币政策实施中的一个长久话题,时间不一致概念虽使规则论在可信度上有了更坚实的理论基础,但相机抉择论具有的灵活性始终被美联储所采用。泰勒规则作为简单工具规则,只能作为美联储的“指导线”,并不能很好地解释其复杂的货币政策制定;而目标设定规则中的“一般目标设定规则”相对全面,美联储可在规则性的基础上进行相机抉择性行动,针对经济形势做出相应地预测与判断。此外,本文还从货币一般均衡模型与通货紧缩等角度出发,探讨了美联储货币政策理论中微观基础的不足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中国的实际数据 ,在估计混合型模型的基础上 ,以福利为基准 ,通过随机模拟 ,得到最优前瞻性区间和最优前瞻性货币政策规则。与其他规则相比 ,该前瞻性规则具有其优越性。另外 ,本文分析了前瞻性规则与经济预测的关系 ,并对进一步改进中国当前货币政策的决策和操作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伯南克变革的基本方向——兼论美国货币政策的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格林斯潘建立的以泰勒规则(Taylor Rule)为基础的美国货币政策操作体系似乎取得了巨大的成功.2005年10月24日布什总统提名伯南克接替格林斯潘,成为新的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在被提名后,对格林斯潘的货币政策框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他说,我们所了解的最佳货币政策是在格林斯潘任内演化出来的,他将维持格林斯潘任内政策的延续性,继承格林斯潘任内所建立的政策策略.  相似文献   

19.
金融稳定与经济稳定均衡的货币政策反应规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金融机构破产风险的角度,把银行系统作为金融稳定问题的中心,研究了货币政策和金融稳定相互作用问题。以基差风险为切入点,从理论上论证了宏观经济稳定和金融稳定之间存在均衡解,但是过高的基差风险权重系数可能导致宏观经济不稳定;并且综合了滞后变量和利率期货前瞻性变量,对泰勒规则进行了扩展,构建了新的理论模型并做出评价。这为保持金融市场稳定和制定货币政策拓宽了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先通过SVAR模型确认了工资加成冲击对劳动就业的动态影响,结果显示工资加成冲击能产生就业抑制效应。在这一经验事实的基础上,我们建立了一个动态新凯恩斯主义宏观模型,并利用贝叶斯MLE方法估计了模型的结构参数,模型产生的就业动态比较好的匹配了实际经济中的经验特征。在此基础上,我们在垄断竞争和劳动力市场存在工资调整刚性的环境中就最优货币政策规则是否应该对劳动力市场动态进行反馈调控作了比较详实的研究。我们发现,如果在传统政策规则基础上加入工资缺口或劳动就业缺口的最优考量,将会降低通货膨胀和劳动就业缺口的波动性。而且,对劳动力市场进行动态政策反馈可以缓解工资加成冲击的就业抑制效应。进一步,相对于工资缺口反馈这种价格型调控方式,劳动缺口反馈这一数量型调控方式呈现出了更大的政策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