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诺思将对制度的理解融入到经济理论和经济史的分析之中,形成了一种基于人类行为理论和交易费用理论相结合的制度变迁理论和分析框架,对我们分析理解住房保障制度的演变有着积极地作用,下面笔者就依据诺思的制度变迁的理论框架,对住房保障制度变迁进行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演进理性主义和建构理性主义的分歧出发,在追溯两种分析方法的哲学起源和思想发端的基础上,按理论发展进程,纵向梳理诺斯宏大的制序变迁理论,仔细考察并推敲其理论建构中的建构理性主义分析思路。然后立足于目前我国制度变迁的进程和改革状况,分析并反思诺斯制序变迁理论对我国经济改革的正面和负面效应,以期从具体论断和方法论意义上对理解我国转型时期制序变迁的现实过程和经济改革的思路选择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
以制度经济学的经典作品及相关研究为基础,我们形成一种经济制度变迁的观点.熊彼特的关于经济变迁的思想将处于我们讨论的核心.熊彼特对制度变迁持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即企业家引导的制度变迁(青年熊彼特)和有结构的递增的学习(老年熊彼特).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介绍制度变迁的两种方式——强制性变迁与诱致性变迁的基本理论出发,从一种新的经济史学的角度对我国建国以来的会计史进行了论述和研究。它注重制度在整个会计史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最后得出作者的几点认识和结论。  相似文献   

5.
探讨了主流经济学无法解释的技术变迁和制度变迁过程中的路径依赖现象,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基本上是把技术与制度视为外生变量。在回顾了有关技术变迁和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理论之后,总结了形成路径依赖的原因,指出了这一理论的不足之处,并引入路径创造理论来破解路径依赖及锁定。文章最后提出,演化经济学能够解释技术变迁和制度变迁的动力机制问题。  相似文献   

6.
赤松和青木昌彦所描述的"飞雁模式"为企业制度变迁提供了一个分析模型,本文运用简化的制度变迁模型对家族企业的发展进行了形象的分析.中国家族企业由于所处环境和自身条件的约束,出现了一些特殊现象,本文从制度成本的角度,运用飞雁模型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7.
我国企业制度演变中的城市土地制度变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详细分析了建国以来城市土地制度从国有划拨制到出发制和租凭制这一制度变迁过程中,企业制度演变对城市土地制度变迁的影响,着重分析了在企业改制过程中,城市土地市化处置面临的困难和各种处主式的特点和产权制度基础。认为企业制度变迁是引致我国城市土地制度变迁的一个重要外生条件,与土地国有制和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城市土地使用包括划拨制、出让制和租赁制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完善城市土地使用制度就必须在法律上严格规  相似文献   

8.
"土地城镇化"模式下城乡土地利益结构失衡问题日趋严重,强制性构建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目标在短期内较难实现,而在诱致性制度变迁的推动下,由农民自发组成、得到政府支持、有限度的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是可能的。文章从制度变迁的博弈均衡视角出发,结合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开发商、农村基层政权和农民四组博弈,探讨推动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形成的动力机制,为其破除制度障碍和减少改革阻力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洪锦 《产权导刊》2010,(6):43-45
发达国家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形成是一个诱致性制度变迁过程,相关研究主要围绕资本市场的核心问题——金融资产定价而展开。这对我国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资本市场来说,有其局限性。然与此同时,对于资本市场结构的多层次,金融学上存在一种基于金融市场功能观点的金融体系改革理论,还有制度经济学上制度变迁理论,又给国内学者开展对多层次资本市场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和理论依据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民间金融作为一种提供金融服务的经济制度,与正规的金融制度相比拥有不可比拟的优势。我国民间金融制度的变迁应坚持半自愿半政府的原则,循序渐进构建多层次的民间金融体系。本文拟从制度变迁的角度分析我国民间金融制度产生的机理、存在合理性以及变迁的路径和方式。  相似文献   

11.
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变迁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谷洪波 《改革》2004,(6):64-67
从新制度经济学和公共财政学的一些相关概念和理论出发,分析我国家庭承包制下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变迁的背景,然后通过与人民公社时期的这一制度进行对比分析,结合当今实际指出变迁过程中形成的几种模式,并进行相应的评述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林毅夫用"需求—供给"这一经典的理论构架把制度变迁方式划分为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两种,"诱致性制度变迁"指的是一群(个)人在响应由制度不均衡引致的获利机会时所进行的自发性变迁;强制性制度变迁指的是南政府法令引起的变迁。计划经济时期,  相似文献   

13.
宁建华 《特区经济》2008,228(1):121-123
制度变迁分为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在强制性制度变迁的作用下,农村劳动力转移受阻;而在诱致性制度变迁的作用下,农村劳动力转移则充满着"活力",转移速度增快,转移规模增大。为了证明这一点,我们以1978年为界,将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分为建国至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初期至现在两个阶段,在产权理论的框架下予以分析,并在比较的基础上提出几点结论性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从产权安排入手,我国农村宅基地制度经历了产权开放、产权限制、产权有限开放三个阶段。运用历史制度主义理论分析范式来检视我国农村宅基地制度结构和历史变迁,可发现:宏观制度变量、中观政治变量和微观个体变量共同促成农村宅基地制度的共时性结构变迁;而农村宅基地制度的路径依赖与由"关键节点"和"历史否决点"之间交互博弈形成的农村宅基地制度的断裂生成共同构成了农村宅基地制度的历时性历史变迁。当前在农村宅基地制度产权有限开放阶段,需从完善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的产权框架和加强闲置农村宅基地盘活利用两个方面着手,把握其制度的"关键节点",克服其制度路径依赖,以更好推动农村宅基地制度良序变迁。  相似文献   

15.
中国市场经济产生的内在逻辑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中国正处于传统体制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研究这一过程是如何发端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结合历史具体分析计划经济和市场因素的内在联系,并进一步解释了在一定条件下中国市场化改革发生的合理性.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既是经济运行机制转换的过程,也是制度变迁的过程,因此我们可以采用制度变迁理论来分析这个问题.本文结合马克思和新制度主义对制度变迁的分析,分别指出了传统体制下存在的阻碍和促进市场化改革的因素,以及二者地位转化的关键步骤,从而说明了中国市场经济产生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16.
人民公社期间农村土地制度经历了从人民公社化时期的产权绝对归公社所有逐步调整为"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再到人民公社后期以生产队为主体的集体经营制度被以农户家庭个体经营所代替,最终导致人民公社制度解体的制度变迁过程。导致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土地制度不断变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农业生产的长期低效是根本;农民对这一制度的长期抵制和不断创新是促使其变化的重要推动力量;制度供给方利益的分化为最终的制度变迁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17.
会计准则是关于会计活动或会计行为的规则,因而也是一种制度.本文回顾了我国会计准则变迁历程,尝试利用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对会计准则的变迁进行系统研究.最后,结合以上研究分析得出了对我国会计准则变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周任重 《特区经济》2009,(9):165-167
中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以合作医疗制度的发展为主线,经历了产生、发展、鼎盛、崩溃和复兴历程。研究中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变迁,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从上世纪30年代的自发的探索到本世纪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回顾和比较了将近半个多世纪变迁历程,分析其变迁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改革的方向应该处理好"自愿"与"强制"、"本地化"和"流动性"以及"保大"与"保小"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转轨为市场经济是一种"结构性制度变迁",它有别于同一经济体制中的若干制度变迁。迄今,制度经济学(西方)已有的文献传达出的信息表明,它的主要着眼点还在于研究同一体制中的若干制度变迁,是一种"非结构性制度变迁"的研究。与之相比,前者较之后者的变迁要复杂得多,而其支付的成本恐怕也要高得多。指出中国经济制度变迁的成本所在,其目的在于对其制度变迁的特征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形成有其特殊的机制,我们通过考察建国以来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历史,可以分析出对农村土地制度的形成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的几种推力,探究各种推力在整个农村土地制度发展中都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以便为农村土地制度的变革找到力量之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